Ⅰ 資本市場四種融資模式比較
發達國家企業融資模式的比較研究與借鑒
目前發達國家的企業融資主要有兩大模式:一種是以英美為代表的以證券融資為主導的模式 。另一種是以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及德國為代表的以銀行貸款融資為主導的模式。通過對 英美模式、日本的主銀行模式和德國全能銀行融資模式的比較研究,借鑒國外的做法,並考 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我國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可以分兩步走:一是近期過渡式 的融資模式,即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為主的模式,二是未來目標融資模式,即證券融資 與銀行貸款並重、市場約束性強的多元化融資模式。
任何企業融資結構和融資方式的選擇都是在一定的市場環境背景下進行的。在特定的經濟和 金融市場環境中,單個企業選擇的具體融資方式可能不同,但是大多數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 卻具有某種共性,即經常以某種融資方式為主,如以銀行貸款籌資為主或以發行證券籌資為 主,這就是企業融資的模式問題。
由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市場化程度不同特別是經濟證券化程度不同,不同類型國家企業 融資的模式是不同的。從發達國家的情況來看,目前發達國家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可以分為 兩大模式:一種是以英美為代表的以證券融資為主導的模式,證券融資約占企業外部融資的 55%以上;另一種是以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及德國為代表的以銀行貸款融資為主導的模式 ,銀行貸款融資約占企業外部融資的80%以上①。不過盡管日韓等東亞國家與德國的企業 均以銀行貸款融資為主,但東亞國家與德國在銀企關系、企業的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和市場 約束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差異,我們將對第二種融資模式再進行細分研究。為此,下面我們將 對這幾種融資模式分別進行探討,並力圖找出一些可供我國企業融資得以借鑒的經驗。
1 英美企業以證券為主導的融資模式
1.1 英美企業融資的一般模式及其特點
由於英美是典型的自由市場經濟國家,資本市場非常發達,企業行為也已高度的市場化。因 此,英美企業主要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方式從資本市場上籌集長期資本,證券融資成為 企業外源融資的主導形式。由於美國企業融資模式更具有代表性,我們著重從美國企業融資 的實際來進行分析。
應該說,經過長期的演進和發展,美國的金融市場體系已經相當成熟和完善,企業制度也已 非常完善,企業行為也非常的理性化。一般地,美國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遵循的是所謂的「 啄食順序理論」②(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企業融資一般會遵循內源融資>債 務融資>股權融資的先後順序,換言之,企業先依靠內部融資(留利和折舊),然後再求助 於外部融資,而在外部融資中,企業一般優先選擇發行債券融資,資金不足時再發行股票融 資。這一融資順序的選擇反映在企業資本結構中是內部融資占最重要地位,其次是銀行貸款 和債券融資,最後是發行新股籌資。
更具體的:http://www.pifaonline.com/ZhengLiBBs/Show.Asp?ID=33052
Ⅱ 資本市場上融資的專業解釋
很多人認為資本市場就是股票市場,這實際上是很不全面的。資本市場是和貨幣市場相對應的一組概念,他們之間的劃分標准只是時間期限的不同,資本市場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長期資金借貸市場,相應地,融資期限在1年以下的稱作貨幣市場。由於中長期的資金融通大多被企業用於擴大再生產而非短期的資金周轉,因而該類金融市場就被稱之為資本市場。 從上述定義不難看出,資本市場不僅包括股票市場,還應包括融資期限在1年以上的銀行信貸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基金市場等;股票市場只是因為其規模較大,影響較深而為投資者最為熟悉。貨幣市場主要包括期限在1年以內的銀行信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票據貼現市場以及回購市場等。 由於資本市場的融資期限遠遠長於貨幣市場,在較長的時間內資金使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因而資本市場的風險也遠遠大於貨幣市場。 與此相關的另一組概念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他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是融資的方式不同,而與融資的期限無關,這也可以從字面上看出一些。間接融資以銀行信貸為主,其過程是資金供應者(一般是資金暫時富餘的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將富餘資金存入銀行,由銀行將資金再貸給資金需求者。很明顯,銀行在其中起了一個中介的作用,「間接」的意義是指資金需求者通過銀行間接地向資金最終供應者融資。直接融資以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為主,比如,上市公司直接以股票的形式向投資者融資。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時雖然也涉及到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但證券公司在其中只是提供技術安排上的服務,而不涉及資金方面的債權與債務關系。 ...你採納我吧·謝謝
Ⅲ 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資本市場結構方面的問題:
1、投資主體結構不合理:
我國資本市場投資主體結構不合理,投資者現在還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機構投資者數量相對來說較少,兩者比重相差較大。個人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主要是以投機為主,而機構投資者則更注重對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似的資本市場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阻礙了這種穩定資本市場功能的發揮。
2、上市公司結構不合理
上市公司的機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
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合理。國有企業雖經改制而成為股份公司,但實質上仍然是原來的國有企業,很難期望它能真正轉換經營機制。在國家股和法人股始終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流通股規模較小,很容易形成機構大戶操縱市場的局面。
(3)資本市場融資問題擴展閱讀:
與貨幣市場相比,資本市場特點主要有:
1.融資期限長
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長達幾十年,甚至無到期日。例如:中長期債券的期限都在1年以上;股票沒有到期日,屬於沒有到期日,屬於永久性證券;封閉式基金存續期限一般都在15-30年。
2.流動性相對較差
在資本市場上籌集到的資金多用於解決中長期融資需求,故流動性和變現性相對較弱。
3.風險大而收益較高
由於融資期限較長,發生重大變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場價格容易波動,投資者需承受較大風險。同時,作為對風險的報酬,其收益也較高。
在資本市場上,資金供應者主要是儲蓄銀行、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各種基金和個人投資者;而資金需求方主要是企業、社會團體、政府機構等。其交易對象主要是中長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債券等等。資本市場主要包括中長期信貸市場與證券市場。
Ⅳ 金融市場的融資方式有哪幾種各有何優缺點
(一)直接融資 1.國際債券融資 國際債券即發行國外債券,是指一國政內府及其所屬機構、容企業、私人公司、銀行或國際金融機構等在國際債券市場上以外國貨幣面值發行的債券。國際債券主要分為歐洲債券和外國債券兩種。
2.國際股票融資 國際股票即境外發行股票,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向國際投資者發行股票並在國內外交易所上市。
3.海外投資基金融資 海外投資基金融資的作用在於使社會閑散的資金聚合起來,並在一定較長的期間維系在一起,這對融資者來說相當有益。此外,穩健經營是投資基金的一般投資策略,因而投資基金對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也相當有益。
4.外國直接投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中出現了兩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其一、國際直接投資超越了國際貿易成為國際經濟聯系中更主要的載體;其二、國際直接投資超過了國際銀行間貸款成為發展中國家外資結構中更重要的構成形式。
(二)間接融資 外國政府貸款 外國政府貸款是由貸款國用國家預算資金直接與借款國發生的信貸關系,其多數為政府間的雙邊援助貸款,少數為多邊援助貸款,它是國家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
Ⅳ 請問我國資本市場存在哪些缺陷對於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造成了哪些影響
1、重融資,清回報。傷害投資者。
2、作假嚴重,不做假太少。傷害投資者。
3、處罰太輕,回偷答10罰1,傷不起。
4、老鼠太多,糧食不夠吃。
5、缺乏監督,監督不利。
6、國有資本利用證券市場圈錢,投資者的錢就像麵包屑,被這些大塊牛肉裹挾走了。
Ⅵ 什麼是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通常是指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種融資活動組成的市場,由於在長期金融活動中,涉及資金期限長、風險大,具有長期較穩定收入,類似於資本投入,故稱之為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參與者:
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應者為各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人壽保險公司、投資公司、信託公司等。
資金的需求者主要為國際金融機構、各國政府機構、工商企業、房地產經營商以及向耐用消費零售商買進分期付款合同的銷售金融公司等。
(6)資本市場融資問題擴展閱讀:
資本市場特點主要有:
1,融資期限長
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長達幾十年,甚至無到期日。例如:中長期債券的期限都在1年以上;股票沒有到期日,屬於沒有到期日,屬於永久性證券;封閉式基金存續期限一般都在15-30年。
2,流動性相對較差
在資本市場上籌集到的資金多用於解決中長期融資需求,故流動性和變現性相對較弱。
3,風險大而收益較高
由於融資期限較長,發生重大變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場價格容易波動,投資者需承受較大風險。同時,作為對風險的報酬,其收益也較高。
在資本市場上,資金供應者主要是儲蓄銀行、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各種基金和個人投資者;而資金需求方主要是企業、社會團體、政府機構等。其交易對象主要是中長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債券等等。資本市場主要包括中長期信貸市場與證券市場。
4,資金借貸量大
5,價格變動幅度大
參考資料:網路---資本市場
Ⅶ 資本市場對企業的融資,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企業有好抄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資金得到充實了,有好項目的話,可以大刀闊斧的大幹一場,
壞處是,負責更高了,要是前景不好,企業發展也會慢慢的停滯不前的!
我們這里有句話說的是
空手套白狼,企業有前景,前途一片輝煌
企業沒有前景,只能陷入更深!
Ⅷ 資本市場是融資期限在( )的金融市場。
C. 一年以上
一年以內是貨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