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團讓分公司融資,朋友在分公司入職5年,從員工做到售後總監!不知內幕。
這屬於社會非法融資,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可以向工商部門舉報。
2. 「貨拉拉」又上了熱搜!司機稱會員隨意漲價,對此你怎麼看
這種現象和滴滴類似,占據平台壟斷位置之後,就開始了隨意漲價。早前貨拉拉女孩死亡事件,引發了社會輿論的關注,而就在這件事情剛剛結束不久,貨拉拉又因為一件事情,被輿論普遍關注,不過這次不是用戶是司機。有司機向媒體透露,自己注冊成貨拉拉司機之後,發現其平台的會員價格不斷變動,隨意調整,一開始是599元,如果自己沒有準時去續費,價格就會上漲兩百元左右。而且沒有辦會員的司機,一天只能接到兩單,也就是說,司機們只能購買會員,而且還要接受它隨意調價的行為。
3. 想把自己公司辦公室升級為智能化辦公,國內有哪些辦公室智能化方案可以參考的
以下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智能化辦公室案例供參考。
曾幾何時,我們看到谷歌、臉書、亞馬遜等國際知名IT公司的辦公環境艷羨不已!時過境遷,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中心,中國部分高科技企業的辦公環境與國外相比並不差,在美觀性、智能化、工學設計方面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近期,無人重卡研發領域的領軍企業智加科技攜手達寶利智能工學傢具及其它供應商將位於中關村的新辦公場地裝修一新,成為名符其實的智能工學辦公室,各種智能化辦公設計和人體工學辦公傢具廣泛應用。舒適、健康、便利、人性化的辦公環境讓各位小夥伴紛紛「自覺」增加了上班時間,因為實在是捨不得離開……
在產業鏈上游,智加科技和一汽解放達成深度戰略合作,聯合推進智能化商用車開發;在下游,智加科技和國內最大運力信息平台滿幫集團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加速干線物流場景的自動駕駛產業落地進程;2018年5月,智加科技聯合蘇寧完成業內首個「倉對倉」場景的無人重卡作業。11月15日,智加科技宣布完成A+輪融資。11月30日,智加科技在江蘇常州獲得全國首張營運貨車自動駕駛路測牌照。預計2021年,智加科技將實現部署運營1000輛量級的安全智能駕駛重卡車隊的目標。
4. 為什麼貨車幫可以在短短三個月再實現融資
據說投資貨車幫都是什麼騰訊資本、網路資本這種BAT巨頭,還有什麼全明星基金、IFC等等。這種知名投資人看好的都是那個行業的獨角獸。
5. 京東也要做「網約車」了,滴滴怎麼應對
京東集團下屬一家公司日前更新了工商資料,在經營范圍一欄新增了網約車服務。
天眼查顯示,注冊於江蘇宿遷的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京東信息)此前經營范圍為道路普通貨物運輸等,在8月29日更新了其經營范圍,新增加了「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等業務。同時注冊資本不變,依然為2000萬元。此外,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京東第一次傳出介入網約車業務的消息。
而京東提出了「無界零售」,物流又恰好是京東的優勢所在,所以劉強東沒有道理不打出這么一張牌。
6. 貨拉拉事件背後是一筆未達成的搬運費,為了這點錢至於嗎
貨拉拉案件細節公布,悲劇背後的問題與困境是什麼?而今天的你是否有在關注貨拉拉悲劇背後:一筆未達成的搬運費的這個話題?具體是什麼情況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案件始末。
貨拉拉並非唯一受資本青睞的同城貨運平台。有中國“貨運版Uber”之稱、成立於2016年10月的智能運力平台滿幫集團2020年11月獲得了軟銀願景基金、紅杉資本中國、高瓴資本、璞米資本、騰訊投資等共計約17億美元融資。滿幫也被傳將於今年下半年IPO,但公司並未對此消息置評。
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統,也將影響著同城貨運行業發展的未來。如果行業的每一次更新、進步,都需要“流血”來敦促,代價就未免過大了。
7. 滿幫集團成功登陸紐交所,上市首日收漲逾13%,這家企業發展史是怎樣的
滿幫集團這家企業的發展史可以說非常迅速,自己上網調查了一下,這家企業於2018年成立運滿滿與貨車幫重新組成了一家新公司。這家新的公司不僅融合了這兩家老公司的常駐業務,而且還對於互聯網貨物運輸以及互聯網生態網路的建設起到了關鍵性的推進作用,因此在短短的幾年發展當中能夠登陸紐交所受到很多投資人的廣泛關注,股票市值一路增高。
總結:一家公司不僅要有充足的團隊作為支撐,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有先進的眼光來引領這家公司全面發展滿邦集團CEO以及其他的管理負責人,我認為在這個行業當中都有著非常獨特的眼光和市場認可度。及時抓住貨運市場的這樣的潛在機遇,所以才能把兩家屬於競爭對手的公司融合成一家公司,無論是對於誰都將會起到利好的作用,不僅可以有效推動公司的業務發展,還能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市場主體地位。
8. 滿幫集團的老闆叫什麼
滿幫集團的老闆只知道姓李,具體叫什麼還真不清楚。很少見到老闆。
9. 收到貨車幫的面試邀請 去查了官網很不錯的公司 面試地址好奇怪
貨車幫待遇很不錯的。公司現在發展很好,以後員工工資肯定更好
10. 滴滴從「運人」轉向「運貨」網約車平台湧入運輸行業為哪般
伴隨著共享經濟理念的爆發,共享出行在風口迅速發展起來,滴滴順勢成為國內出行領域的巨頭企業。現如今,滴滴、哈啰等網約車平台紛紛湧入貨運物流賽道,會對運輸行業帶來什麼影響?
網約車平台紛紛入局貨運物流
6月8日,滴滴出行App頂部導航欄更新出了「貨運」字樣,並同步上線了「開城打call進行時」活動,用戶可選擇城市投票。包括杭州、廣州、北京、天津、深圳等10個城市均在列。
在網約車領域將市場份額做到近九成之後,滴滴將更多的可能性寄託在了網約貨運市場。值得注意的是,對貨運市場這塊蛋糕,滴滴垂涎已久,且早已有所布局。
今年3月,滴滴出行在中國21個城市推出了送貨服務,即滴滴跑腿;4月中旬,滴滴出行關聯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天津快桔安運貨運有限公司、北京快桔安運科技有限公司先後成立;
5月12日,滴滴貨運推出微信服務號,並於18日開始在杭州和成都正式招募司機;6月2日,滴滴出行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等十座城市,招聘580名麵包車和卡車司機,提供按需物流服務。
除滴滴以外,哈啰出行也預計在今年推出物流業務「哈啰快送」,服務場景主要以市內中短途為主,跨城最遠不超過500KM , 以30KG以下文件、樣品、小件物品遞送為主。
2019年,滴滴出行憑借9252.9萬的用戶規模成為出行領域的巨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而哈啰出行,截至今年3月份,累計注冊用戶已超過3億,哈啰順風車覆蓋超300個城市。
在網約車領域擁有如此多用戶、具有強烈優勢的網約車平台為何要入局貨運,從「運人」轉向難度更高的「運貨」呢?
為何入局貨運物流?
事實上,網約車平台在「運人」方面占據很大優勢,不僅擁有足夠的體量和運力,而且整套運轉體系也較為完整。從邏輯上來講,網約車平台具有做貨運的可行性。
但是,轉向「運貨」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為何網約車平台還要參與分割「貨運物流」這塊蛋糕呢?
一方面,是因為網約車用戶規模增長放緩,市場逐漸飽和。通過近些年的數據來看,網約車用戶規模雖然處在不斷增長中,但網約車用戶使用率和規模增長明顯放緩。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第4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後,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及使用率增速均放緩。其中,2019年6月和2018年12月相比較,用戶使用率僅增長了0.3%;2017年12月與2019年6月相比,這個數據為2.8%。另外,受疫情影響,截止2020年3月,網約車用戶為3.62億,與2019年6月相比,用戶規模下滑了11.5%。
目前,我國的網約車市場逐漸趨於飽和,新舊玩家幾乎瓜分了共享出行這塊蛋糕。自2018年底至2019年,T3出行、享道出行、東風出行、和行約車、耀出行、有鵬出行、如祺出行等新玩家相繼進入市場。
據《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有140多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了經營許可證,全國合法網約車駕駛員已達150多萬人,日均完成網約車訂單超過2000萬單。
另一方面,特殊時期內,同城物流需求迎來了大爆發。隨著O2O平台在商超、生鮮品類上的需求釋放,跑腿配送和同城配送的訂單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據第三方數據平台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同城物流在未來3-5年預計仍將保持5-7%的增長速度,在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
2020年受疫情影響,高度依賴線下的網約車業務受到較大沖擊。對於滴滴、哈啰這種平台而言,在主營業務網約車受到較大沖擊時,順勢而為推出同城物流顯然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挑戰重重 未來如何?
從出行轉向物流的道路上,網約車平檯面臨著不少難題。
用戶方面,同城物流是一個需要高密度才能滿足用戶即時配送的雙邊市場,一旦密度不夠,用戶留存和粘性就不強,此外,由於即時配送的特殊性,不能通過補貼來獲取長期穩定的用戶,獲客難、成本高。
運力方面,目前滴滴和哈啰都是採用代駕司機配送貨物,職業代駕騎手客單價明顯高於即時配送的騎手,只要客單價滿足不了代駕騎手,運力就會流失,導致用戶需求得不到滿足。
最關鍵的是,網約車平台如何去鋪設渠道,盡可能拿到B端的市場?
目前,在物流市場,主打同城貨運的貨拉拉和快狗打車占據了80%左右的市場份額。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貨拉拉平台月活司機44萬,月活用戶達600萬;快狗打車則已擁有超過110萬名平台注冊司機、超900萬活躍用戶。
運滿滿和貨車幫合並後組成的滿幫集團,則更偏向中長途干線物流,其於2018年4月獲得諸多一線投資機構的19億美元E輪融資。滿幫集團官方曾披露,中國干線貨車700萬輛中有520萬輛是滿幫集團會員,中國物流企業150萬家中,有125萬家是滿幫會員。
目前的貨運行業,稱得上是高手雲集。此時滴滴和哈啰等網約平台的加入,無疑是扔下了一個「炸彈」。無論網約平台想做B2B還是B2C,主要瞄準同城貨運,還是長途貨運,都會引起這個領域更為殘酷的競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