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創業多久融資

創業多久融資

發布時間:2021-08-17 07:17:55

㈠ 創業初期怎麼融資

創業初期要准備得事項特別多,最讓創業者頭疼的是創業資金問題,資金對於大多數的創業者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在創業之前,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備,如果不懂融資或者不融資,創業的運營將會變得異常困難,那麼無論是自己的企業面臨資金周轉問題,還是准備創業卻缺少起步資金,您都需要學會如何融資。 一、銀行 創業初期解決資金的問題人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銀行,由於銀行財力雄厚,大多具有政府背景,因此很有「群眾基礎」。銀行貸款有以下4種:1、抵押貸款,指借款人向銀行提供一定的財產作為信貸抵押的貸款方式。2、信用貸款,指銀行僅憑對借款人資信的信任而發放的貸款,借款人無須向銀行提供抵押物。3、擔保貸款,指以擔保人的信用為擔保而發放的貸款。4、貼現貸款,指借款人在急需資金時,以未到期的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而融通資金的貸款方式。 優缺點:總結了一下獲取資金多、可靠就是從商業銀行取得貸款,銀行資金實力雄厚、眾多的網點以及方便快捷的結算方式是其他融資機構無法比擬的。但是銀行貸款根據金額不同貸款的利息也會不同,普遍來說從銀行貸款利息比較高,其次銀行門檻不低,貸款手續較多,整個融資過程需要時間比較長。 二、信用卡 隨著金融行業的繁榮發展,為了滿足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需求,商業銀行的業務也在不斷地創新,銀行的結算方式也日趨電子化,就產生了信用卡,信用卡對於創業初期的創業者來說也是一種好的融資方法,在急需周轉的時候,通過信用卡取得一定的資金。 優缺點:信用卡融資這種方式申請門檻較低,而且網路點多,提額較快,還有免息,但是信用卡的缺點也很多,很多人都清楚,往往辦理信用卡容易還款的時候就很揪心。現在銀行的信用卡很多,如果對信用卡了解不多,選擇起來比較麻煩。

㈡ 個人創業如何融資

可以通過類似復涵C板、以太這樣的平台,解決融資難題,幫助創業者更好的定位自己,做出正確計劃
1、梳理BP,找到項目亮點與核心競爭力
2、梳理財務情況,對融資額有一個合理定價;建立財務模型,做出合理的財物預測
3、梳理行業情況,通過同類競品,自身業務以及行業景氣程度對估值有一個合理的預估
通過上述三個工作,結合運營數據,現金流情況,資本熱度,行業景氣程度以及融資時點等多個維度為創業者制定融資方案。用最少的時間,拿到最合適的融資額和估值。估值的合適表現為既不被低估也不透支業務數據。見過太多14年被資本捧高了估值,在今年的資本寒冬下,無奈選擇down-round甚至死亡。同時整套融資方案中並不是只有股權融資這一個手段,股權融資的成本其實是最大的,之前看到復涵C板上就是股權和債權投資人都有的,有幫一個B輪項目做過投貸聯動的案例,如果遭遇融資不順利,合理引入過橋貸款可以讓項目渡過危險期。

㈢ 創業公司融資時間流程是怎樣的

創業公司融資流程主要包括准備融資商業計劃書,尋找並洽談投資人,與投資人定下投資意見、並簽署投資條款清單,談判並簽署投資交易文件,交易成交。
具體每個環節,各機構時間有細微差異,一般來說,順利的話,整個融資過程下來1-3個月時間。

㈣ 創業一定要進行融資嗎

創業一定要進行融資嗎?我認為不一定,很多人之所以會融資,一方面是想獲得更高的利潤,另外一方面有可能是為了擴充市場,所以暫時需要錢,如果這些情況創業者都不具備,那麼創業者自然也是不需要融資的,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需要找人承擔風險,也會進行融資。
有的創業者自己有錢依然會選擇找人融資,這是因為可以找一個人共同的承擔風險,比如說我那個朋友因為房地產項目需要花費的錢很多,如果自己全部投入進去了,一旦虧損自己可能就沒辦法翻身了,所以他會找投資人幾個人一起共擔風險,也共同獲得收益,這樣能夠平衡風險,不至於虧損太嚴重。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想要自己創業,但是創業卻不一定需要融資,有的企業之所以會融資,有可能是面臨困境了,沒有錢繼續維持下去,那麼企業將會破產,所以需要融資,還有的時候是需要迅速的占據市場,這樣企業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還有一些人是想找人共同的承擔風險,如果創業者這些情況都不需要,那麼創業者也可以選擇不融資。

㈤ 創業公司在第一次融資時如何確定自己應該融多少錢

第一次融資:別激動得找不著北

早期創業公司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精確的「估值」方法,你和VC去討價還價看著辦吧。這樣吧,換個角度來看,先讓我們限定討論的邏輯假設:

1.萬事有一個起點;

2.錢是在時間過程中增值的(金融風暴暫且忽略不計);

3.我們吃飯是一口一口吃的,爬樓梯是一節一節地爬上去的,融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4.公司的規模等於公司創造收入(包括利潤)的能力;

5.賣方永遠希望以最高的價格出售;

6.買方(理論上)永遠希望以最低的價格購入(奢侈品牌除外);

創業者們心急火燎地尋找錢,就算你運氣好,一出門就撞上了一個肥頭大耳的VC,他問你需要多少錢,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給我20萬吧……不對不對說錯嘴了,是200萬……不不不,又錯啦,還是給我2000萬吧。」

VC輕松地一笑又詭異地轉轉眼睛:「錢嘛,當然是沒問題的……不過你得告訴我,出這筆錢能買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錢?」

如果這是你有生以來第一次找VC要錢,我猜這時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聽到一個女孩對你說「我愛你」那樣,會頃刻間面紅耳赤、不知所措。

創業者們,要是此時此刻的你一無所有、只有一個idea,請原諒我,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幫助你找答案。

不過,假如換了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我絕對不會連20萬和2000萬都搞不清楚……我會精確算計好我未來6到12個月內必不可少的資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後這樣地對他說:「如果你能給足我6到12個月的運營資金,我可以給你1/3的公司股份,這是我的底線,絕對不會超過;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輩子的經營給全部包下來的話,你我肯定應該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討價還價:買方確認估值價格

早期創業的公司,尤其是還沒有成型的、沒有現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實在是很難確定出一道公式的。無論是創業者還是VC,可以看好未來的發展潛力,相互談判公司的估值和定價,應該客觀、理性、適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讓,寸土必爭。

創業者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設法搞定「第一個機構投資人」來確認你公司的估值。因為專業的投資人通常不會莫名其妙地拍腦袋叫價砍價,他們會根據分析和判斷來對你的公司進行估值,其依據包括但並不限於:

1.你的公司目前和未來的盈利能力如何?

2.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公司被VC投資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麼范圍?

3.算算看如果根據計劃發展,你的公司多久後要進行下一輪融資,在那時候,我投入的錢,至少會有幾倍增值?

看出來了嗎?估值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拍拍腦袋就可以搞掂的。我們不妨再來分析一下,

1.盈利能力是硬道理,在你的盈利基礎上雙方討價還價討論倍數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2.和同類被投企業比較估值是危險的,因為一旦發現市場上還有你的競爭對手,大多數VC就會把自己已經伸了出來的頭又縮了回去,人們不是都說VC只投老大、老二的嗎?你要是老三的話,機會很小,即使有VC願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會比老大高;

3.VC其實算計得最多的,並不是你的估值,那是你最關心的事情。VC心裡有他們自己的一本帳,那就是在下一輪投資人進來時,或者在自己投資退出的時候,他們現在投入的錢到底有沒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幾倍?

別總想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融資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買米,你知道自己創業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飯,預測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輩子要消耗的大米等於25550斤。但是你不會把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買好,而是會每過兩個禮拜出去買一次,吃完了再買。實際一點吧,別老是白日做夢搞定你的「第一個機構投資人」。

初創的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機構投資人的「認價」,等於萬事有一個起點。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後,你公司再融資時就容易很多。

VC投資的游戲就是:在我投入資金以後,這公司就要增值,換句話來說,當下一個投資人進來時,他理所當然要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長需要不斷地引入更多的資金,所以會有一批又一批的VC願意一輪輪地把錢投入到你的公司里來。每經過一輪融資,股價就相應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早進來的VC的持股不斷增值,後來的VC不斷對公司重新溢價認價,公司的價值也就不斷地翻倍。

融資規模越大,風險越高,下一輪融資越難,因為投資者們需要不低於投資成本十倍回報的收益,早期的投資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數據表明,投資人更願意為一兩億的收益投資,而不願意為四五億的收益去冒險,因此設置低一點兒的資金額度更容易完成融資。

假如你在估值2000萬美元時融資500萬美元但沒能成長進入到下一輪估值的話,你會陷入困境,因為風險投資人厭惡「流血融資」(down round,即下調估值)。這將嚴重破壞你與之前投資機構的合作關系,VC管理團隊可能會出於無奈接受下調估值但他們會因此喪失繼續幫忙的動力! 切記,切記!

㈥ 創業過程中為什麼要融資

創業過程不一定要融資,如果你的項目需要100萬,而你有500萬,沒有必要融資啊。你也可以貸款,沒有誰說一定要融資。
如果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准備好了,就是差錢,別人只會覺得,你差的不是錢,而是什麼都差一點。
如果你的項目需要100萬,而你只有50萬,就需要融資50萬,但往往計劃資金和實際需要相差5-10倍,創業的人喜歡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實際上偷工減料是很難成功的。
融資的目的是讓別人幫你承擔風險,同時你要給別人利益的誘惑,那就是股份。
創業的人往往覺得自己有專利,有技術,還要辛勤工作,才佔50%的股份,太吃虧了,這是錯誤的。有錢人肯定比你聰明,不然不會有錢,錢放在銀行安全,還有利息,投資失敗有可能血本無歸。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項目肯定能成功,就沒必要融資,貸款就可以啦。
順便說一句:商場如戰場,創業是實戰,與游戲無關,流的是血,要的是錢。創業的成功率在1%左右,祝你成功!

㈦ 如何融資創業

公司外部融資方式主要分為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
其中債權融資較為常見,創業者需要向債權人做足夠的擔保,比如將車子房子抵押給債權人,然後在借款到期時,需要將本金連通利息一起償還給債權人。這條融資的途徑,個人或者創業團隊需要承擔較大的融資風險,一旦還款不上,有可能面臨破產和背負債務。
另外一種是股權融資,也就是經常會聽到的PE/VC,公司向上主板、新三板,其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股權融資。股權融資就目前來看,是大多數創業者選擇較多的途徑,因為不用背負債務,投資人/投資機構願意出資支持,且創業者也能在創業過程過接收到投資人較多的項目建議還有人脈資源。但是選擇股權融資的創業者,需要讓出部分股權給投資人。

㈧ 創業公司的融資分為哪些階段

創業企業一般具有兩個共同的特徵:一是,不能在貸款市場和證券公開市場上籌集資金;二是,發展具有階段性。而在每一階段,因企業規模、資金需求、投資風險等方面都有明顯差別,因此需要不同的融資方式。
1.種子期
融資方式:政府專項撥款、社會捐贈和創業投資
處於產品開發階段,產生的是實驗室成果、樣品和專利,而不是產品。這一階段的投資成功率最低,但單項資金要求最少,成功後的獲利最高。
2.創建期
融資方式:創業投資
企業已經有了一個處於初級階段的產品,而且擁有了一份很粗的經營計劃,一個不完整的管理隊伍。技術風險與種子階段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但投資成功率依然較低
3.成長期
融資方式:創業投資
技術風險大幅度下降,產品或服務進入開發階段,並有數量有限的顧客試用,費用在增加,但仍沒有銷售收入。至該階段末期,企業完成產品定型,著手實施其市場開拓計劃。
4.擴張期
融資方式:創業投資,私募資金以及優先股等
企業的生產、銷售、服務已具備成功的把握,企業可能希望組建自己的銷售隊伍,擴大生產線、增強其研究發展的後勁,進一步開拓市場,或拓展其生產能力或服務能力.
5.獲利期
融資方式:發行股票上市
企業的銷售收入高於支出,產生凈收入,創業投資家開始考慮撤出。成功上市得到的資金一方面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後勁,拓寬了運作的范圍和規模,另一方面也為創業資本家的撤出創造了條件。

閱讀全文

與創業多久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