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學利率互換降低融資成本計算題
中方銀行 ,固定利率10.0% ,浮動利率LIBOR;
美方銀行,固定利率 12.5%,浮動利率LIBOR+0.5%;
顯然中方版銀行信用程度較高,在固權定利率借款中,中方比美方低2.5%,浮動利率則比美方低0.5%,中方銀行在固定利率借款中有優勢,美方在浮動利率借款中占優勢。相對優勢2%
借款需求:中國銀行需要1億美元的浮動利率借款;美國銀行需要1億美元的固定利率借款。
互換設計(降低的成本兩者均衡分享):
美方銀行的固定利率款由中方來借,利率10%,全部由美方承擔。
中方銀行的美元浮款由美方來借,利率LIBOR+0.5%,其中LIBOR-1%由中方承擔,餘下的1.5%由美方承擔。
結果:中方需要浮動利率款,支付浮動利率,達到融資需求,支付的利率為LIBOR-1%,比不互換降低1%;美方需要固定利率款,支付固定利率,達到融資要求,支付的利率為10%+1.5%=11.5%,比不互換降低融資成本1%
B. 短期融資計算公式
短期融資成本率=利率×(1-所得稅稅率)
–即: Rd=Ri(1-T)
C.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公式
因為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可以在交企業所得稅時稅前扣除,可以抵稅25%,如回,長期借款利息100萬元,企業答利潤200萬元,則企業所得稅為(200-100)*25%=25萬元。也就是說,100萬元的利息成本,實際上真正企業負擔的只有75萬元,有25萬元是抵了稅的。所以利息費用要打個7.5折,即乘以(1-25%)部分才是企業真正的成本。所以,當企業計算資金成本時一般會告訴你企業所得稅稅率,目的就是暗示著計算企業資金成本時要乘以(1-25%)。
借款資金成本=年借款利息*(1-所得稅率)/(借款金額-借款費用)資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資費用與有效籌資額之間的比率
你可以把借款金額*(1-籌資費用率)理解為(借款金額-借款費用)
你這個公式代表的是一個率,相當於你借款與你付出代價的一個比率
D. 銀行資金成本由哪幾部分構成怎麼測算
資產負債表構成
從資產負債表分析,商業銀行的資產由三部分構成,即流動資產、長期資產、其他資產。流動資產是指具有較強流動性的資產,包括庫存現金、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在同業的存款、拆出資金、短期貸款、短期投資、一年內到期的投資、其他流動資產等;長期資產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資產,包括中長期貸款、逾期貸款、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其他長期資產。
資金成本=每年的用資費用/(籌資總額-籌資費用)
(4)銀行融資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銀行資產管理內容
包括銀行資產結構的調整、貸款種類的設置、貸款原則的確定、貸款及投資方法的選擇、貸款利率的制定、資產的評估、資產風險的處置、本金和利息的回收、貸款和投資等計劃的編制執行,等等。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後,西方國家貨幣管理當局和商業銀行十分注意銀行的資產管理,政府通過立法明確規定資產管理的內容和標准。以美國為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的主要內容是:
1、對商業銀行貸款比例的限制:
a.信用貸款的比例限制,對某一客戶的信用貸款不得超過銀行全部資產的0.9~1.05%;
b.抵押貸款的比例限制,包括動產抵押貸款、不動產抵押貸款和對證券貸款的限制;
c.對附屬機構貸款的比例限制;
d.對內部借貸的限制。
2.對商業銀行貸款地區分布的管理。包括為機構所在地優先提供金融服務的原則,向金融管理機構報告為所在地提供資金滿足需要程度的情況,聯邦金融機構要對金融機構為所在地提供的金融服務質量作出評價。
E. 融資租賃成本的計算
貸款的實際利率為(150*6%-30*2%)/150*(1-20%)=7%
融資租賃的實際利率為24*(P/A,i,8)=150解得: i介於5%到6%之間 <7%
選擇融資租賃方式
F. 銀行貸款的綜合成本如何計算的
貸款成本=貸款利息+綜合費用(工本費+抵押登記等登記費用);銀票成本=手續費+綜合費用(考慮保證金資金成本)
貸款及銀票產生的財務費用均可在稅前扣除,因此可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G. 貸款的資金成本怎麼算
H. 求助,銀行資本成本到底應該怎麼計算
銀行存款資本成本一般情況下就是借款利率,如果有籌資成本則需考慮籌資成本
I. 銀行票據融資成本率怎麼計算
一般是【(票據面額的萬分之五費用+大額匯劃費+付款時的加價)-保證金存款利息】/票面金專額
也有的公司是除屬以敞口部分,有的公司認為保證金算是自有資金,我公司實際融資只是敞口部分。成本這塊還要跟實際情況看呢,有的百分百保證金什麼的又不一樣了,要看你跟銀行是怎麼合作的啦,主要合作也是綜合算成本,不能單純的算銀行票據成本的。
J. 融資成本如何計算
融資成本的概述
一般意義而言,融資成本是資金所有權與資金使用權分離的產物,融資成本的實質是資金使用者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由於企業融資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有交易就會有交易費用,資金使用者為了能夠獲得資金使用權,就必須支付相關的費用。如委託金融機構代理發行股票、債券而支付的注冊費和代理費,向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等等。
因此,企業融資成本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資 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資金使用費是指企業因使用資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報酬,如股票融資向股東支付股息、紅利,發行債券和借款致富的利息,借用資產支付的租金等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融資成本的含義僅僅只是企業融資的財務成本,或稱顯性成本。除了財務成本外,企業融資還存在著機會成本或稱隱性成本。機會成本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把某種資源用於某種特定用途而放棄的其他各種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我們在分析企業融資成本時,機會成本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在分析企業自有資金的使用時,機會成本非常關鍵。因為,企業使用自有資金一般是 「無償」的,它無須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自有資金也應在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所不同的只是自由資金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需對外支付。
融資成本指標及相關成本分析
一般情況下,融資成本指標以融資成本率來表示:融資成本率=資金使用費÷(融資總額-融資費用)。這里的融資成本即是資金成本,是一般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著重分析的對象。但從現代財務管理理念來看,這樣的分析和評價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理財的需要,我們應該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來考慮融資的幾個其他相關成本。
首先是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就企業內源融資來說,一般是「無償」使用的,它無需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這里主要指財務成本)。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內源融資的留存收益也應於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所不同的只是內源融資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須對外支付以留存收益為代表的企業內源融資的融資成本應該是普通股的盈利率,只不過它沒有融資費用而已。
其次是風險成本,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主要指破產成本和財務困境成本。企業債務融資的破產風險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風險,與企業破產相關的企業價值損失就是破產成本,也就是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財務困境成本包括法律、管理和咨詢費用。其間接成本包括因財務困境影響到企業經營能力,至少減少對企業產品需求,以及沒有債權人許可不能作決策,管理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
最後,企業融資還必須支付代理成本。資金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間會產生委託一代理關系,這就要求委託人為了約束代理人行為而必須進行監督和激勵,如此產生的監督成本和約束成本便是所謂的代理成本。另外,資金的使用者還可能進行偏離委託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行為,從而產生整體的效率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