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子診斷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外診斷(IVD)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年1-10月,分子診斷行業共發生34起融資,13起金額過億,6家公司上市,2020年分子診斷方興未艾,在IVD賽道持續火熱。上游基因測序儀迎來三、四代技術迭代,數字PCR儀優勢碾壓,中游測序服務商激戰正酣,分子診斷格局不斷被改寫。
分子診斷分類
農業物聯網架構可分為三層: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感知層是採用各種感測器來獲取動植物以及環境的各類信息,是物聯網識別物體、採集信息的來源;傳輸層由各種網路,包括互聯網、廣電網、網路管理系統和雲計算平台等組成,是整個物聯網的中樞,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的介面,它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按照技術原理,可以將分子診斷技術大致劃分為PCR技術、分子雜交、基因測序、核酸質譜、生物晶元5大類。由於分子診斷技術可針對產生疾病的相關基因進行准確診斷,又可以在發病前對疾病易感性做出預估,相較於其他體外診斷技術具有速度更快、靈敏度更高、特異性更強等優勢,不但可以廣泛應用於傳染性疾病、血液篩查、遺傳性疾病、腫瘤分子診斷等領域,還能在部分應用領域替代其他體外診斷技術,成為體外診斷技術中重要的發展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