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投資人的投資,在與投資人見面的時候是尤為關鍵的,要抓住重點:
一,項目
關鍵談創新,也就是自身項目和同行相比有哪些差異?你的優勢在哪裡?少說過去,因為投資人只關注未來。說出自身項目取勝的理由並做到有理有據,這就可以了。
二,團隊
不要去說團隊的故事,直接談團隊成員的組成和個人的履歷,如果投資人對某位核心成員感興趣他就會多問,這時你要能熟練表述此人的性格特徵和發展軌跡,也就是說你要對團隊每一位成員背景爛熟於心。
三,方向
也就是願景表述,要充滿自信說出野心,要能很清晰表達公司的發展方向並提供依據,少用「可能」「也許」「差不多」「盡量」這些詞語,要和公司BP內容保持一致,要用清晰的邏輯思維回答投資人關於未來的提問,不能猶猶豫豫或者詞不達意。
四,市場
這方面的關鍵是市場現狀,進入時機和切入點以及占據市場的武器,有很多人在談到這方面問題時,重點都是說市場容量有多大?消費群體有多少?這些都是比較官方的表述,對於投資人可能會沒有興趣,投資人關心的是你,不能把投資人當成學生一樣去灌輸行業知識,他們都懂。
五,模式
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合理可行?定位是否准確?是否創新?這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少用「研究」和「探索」「嘗試」這樣的表述,對於投資人,他最擔心模式是否成熟?
六,對手
要簡明扼要地闡述競爭對手在哪裡?對手的實力和優缺點?你從哪裡發現對手的短板?用什麼辦法擊垮或者取代他?這是就關鍵的表述內容,表述要客觀,語氣要舒展。
當然,想要獲得投資人約見的機會,一份專業的商業計劃書是少不了的,商業計劃書可謂是敲門磚。
Ⅱ 怎樣看待百度戰略入股知乎
知乎F輪融資後,知乎與投資方的合作隨即被公布。網路方面宣布,知乎全站上億高質量問答將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網路App,網路App數億用戶也將向知乎開放。除智能小程序外,網路還將在網路搜索、信息流等產品矩陣中,通過AI技術把知乎優質內容個性化分發給興趣不同的用戶。
提高內容豐富度,是網路接入知乎的主要目的。不過,知乎並不是網路唯一的內容提供者。百家號、網路經驗、網路等都是網路內容的來源,網路還有與知乎同屬問答類產品的網路知道。
可以說,網路的產品是能替代知乎的,雙方不只是資本合作這么簡單。在已有搜狗、騰訊投資的基礎上,知乎又拿到網路的投資,不失為一種平衡法。
Ⅲ 請問融資和入股有什麼區別,分紅時的利益有什麼影響
融資到別的公司?那也就是別的公司以借款方式吸收你的資金呀,那他們就按合同版約定給你利息或租金,而權不是分紅呀!(請查詢「融資」一詞的概念就知道了)
如果你說的是以投資入股方式投資到別的公司,佔有他們的股票(股分公司)或投資比例(有限公司),那就要以股本數或出資比例進行分紅。
關於你「月花費」的事,那要看你在不在所投入資金的公司任職(股東不屬於職務),如果不在那裡任職,就不會給你工資。因為分紅與工資是兩碼事,工資是員工的報酬,而分紅是投資人(所有者)的利潤分配。
Ⅳ 百度公司於2004年6月進行第三次融資額
考慮到匯率對報表的影響, 個人覺得網路更好的長期策略應該選擇債務性融資而不是金融性融資。
Ⅳ 投百度金融資有風險嗎
有,但不大,而且根據網路金融頁面內信息,他們的最後端投的是拆分的中國銀行銀行協議存款和貨幣基金,簡單地說就是很大筆(3000萬以上)的定期存款(3-5),按照中行的實力,要是這個協議違約了估計中國經濟也得徹底崩潰。不過,還有的風險源於站在網路和中行之間的基金公司,他們的實力遠不及銀行,不過回報率在中國挺誘人倒是真的。
還有政策風險,互聯網金融對中國來說還很新,政府對於又新又危險(發展太快)的事物想來喜歡先抹殺再引導,若政府那互聯網金融開刀,即使是殺雞儆猴動不到網路,投資額必定大大減少,違約風險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