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融資保密協議

融資保密協議

發布時間:2020-12-30 00:09:36

① 一份完善的保密協議需要哪些條款與程序

1. 明確保密協議的締約方

要明確方是否採用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作為締約方,締約方是否是信息持有方還是中介公司。明確此點可以確認保密協議權利義務的向對方及違反保密協議後可追索的實體。公司商務人員及法律顧問需要特別小心採用特殊目的公司作為締約方的保密協議簽署方。

2. 己方在保密協議中的地位

保密協議中的義務是否是雙向(Reciprocal)還是單向(Unilateral)?還是僅僅一方是信息披露方(Disclosing
Party),一方是信息接收方(Receiving
Party)?己方是信息接收方,還是信息披露方?或者是兩個角色均有?明確好角色後,就能確定如何在保密協議中更好的保護自身利益。在並購交易中,賣方往往要求買方不得披露正在談判的交易及交易細節,從買方角度看,買方也往往希望賣方不得向其他買方披露其身份及交易細節,否則賣方會利用此點來製造交易的氣氛,哄抬價格

3. 保密協議的目的和保密信息使用范圍

協議的目的是為了潛在商業交易評價,還是信息交換,抑或是其他商業目的?審閱的保密協議自身是否是其他協議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信息接收方希望將保密協議的目的和保密信息使用范圍寫得越廣泛越好,但信息披露方盡量希望限制保密信息的使用范圍。保密協議的目的及保密信息的用途,需要明確而清楚的進行描述。

4. 保密信息的內涵和外延

保密協議中的保密信息是如何構成的?是締結協議之前和/或之後從披露方獲得的一切及所有信息(英文用「any and all
information」)?是書面信息、口頭信息還是電子信息?抑或是其他形式?提供信息時,信息接收方一般會要求披露方標明「保密」的信息方構成保密信息,這樣增加信息披露方的義務和減少可能主張保密信息的范圍;另,信息接收方一般會要求口頭信息非書面化不得主張屬於保密信息;這些要求通常會受到信息披露方的反對。注意:如果披露方要披露訴訟中的有關保密信息,需要確保受到「client-attorney
privilege」保護的信息不能因為披露而喪失其特權。

5. 何種信息不屬於保密信息

一般來說,以下信息不應屬於保密信息的范疇:

1)協議簽署之前為信息接收方所知曉的信息;

2)公眾范疇內所知的信息;

3)從有權披露信息的第三方獲得的信息;

4)非經披露信息而自行研發獲得的信息。

如果想將某類信息不包含在保密信息中,應當明確的將其寫入排除范圍內且寫明哪一方承擔證明責任。

6. 保密信息可在多大范圍內披露及要求採用何種方式避免保密信息泄漏及保密信息泄漏後的責任范圍

在多大范圍內保密信息可以披露?信息披露方一般在保密協議的目的范圍內總是盡量的縮小披露范圍;反之,信息接收方一般在保密協議的目的范圍內總是盡量的擴大披露范圍。比如信息接收方往往要求保密信息可向自己的員工、關聯公司、外部顧問、融資方、投資者、證券監管機構等披露。信息接收方和信息披露方往往會在哪些人構成「員工」、哪些人構成公司代表等進行談判。信息披露方往往會要求加上任何披露的第三方均需要「on
need-to-know」 basis(有必要知曉)的限制。給信息接收方的融資方的披露往往也成為談判的焦點。

一般來說,信息披露方往往要求向信息接收方的融資方前需要徵得其同意,但信息接收方往往會通過對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的區分來進行限制。採用何種方式避免保密信息泄漏?信息披露方是要求簽「背靠背」的保密協議或者承諾,還是要求在「背靠背」協議中可以直接追究信息接收方所披露對象的責任?如果保密信息泄漏,信息接收方在多大范圍內承擔責任?是對信息接收方所有披露人員造成的泄漏負責,還是僅僅對信息接收方披露給第三方的高管人員造成的泄漏負責,還是僅對因信息接收方自身過錯造成的泄漏負責,均是談判中溝通的重點。比如,在保密協議的溝通過程中,信心披露方往往會要求信息接收方對因其雇員、顧問、銀行等而造成的任何保密信息泄漏承擔責任。

7. 保密協議的期限

信息披露方的保密信息如果來自上家,應注意對上家的保密責任的期限,需要傳遞到下家。特別如果信息披露方的信息來源是政府,需要明確對政府的保密義務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信息披露方的披露范圍、對象、或期限。保密信息在相關法域的法律法規規定下保密期限的長短,也是信息披露方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於信息接收方來說,一個無限期保密的保密協議,肯定是非常大的限制,因此,保密期限的長短,也往往會成為保密協議談判的一個焦點。

8. 保密協議的終止條款

在何種情況下保密協議終止?信息披露方是否有任意終止權?同時,需要注意,如果在保密協議涵蓋的業務或者交易達成約束性協議時,保密協議一般需要終止或者被取代。進一步的,是否需要在保密協議中規定終止時確定具體終止時間和提供通知,也是信息披露方與信息接收方談判點之一,信息接收方往往會要求信息披露方在行使任意終止權之前的一段時間以書面提前通知。

9. 後協議義務如何規定

在保密協議中,還需要約定協議終止後各方的義務,如:一方是否需要返還獲得的資料?何時返還?是否需要銷毀根據保密協議獲得的資料?如何證明已經銷毀?是否需要信息接收方出具相關高管的書面證明(Officer
Certificate)保證已經銷毀(甚至是保證信息接收方披露的任何第三方銷毀)?如果法律法規有備份的要求,是否可以備份;如果計算機系統自動備份了保密信息,則在不違反保密協議的情況下,備份能不能被允許等,均要約定明確。需要注意的是衍生資料(即基於保密信息做成的匯報、報告等資料)是否需要銷毀或者返還的問題,一般來說,信息披露方可接受衍生資料銷毀而非返還,但信息接收方一般會拒絕返還包含了自身分析的保密協議載體。

10. 保密協議關於知識產權的約定

一般而言,信息披露方要求明確任何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不得因保密協議的簽署而移轉;而信息接收方往往要求寫明在不使用保密信息和使用保密信息僅限於保密協議的目的的情況下,保密協議不得限制信息接收方開發類似的技術。在有些保密協議中,還會寫明在保密協議的目的限制下使用保密信息得到的新數據、新技術的權利歸屬及使用權約定。

11. 保密協議本身的保密性

注意保密協議本身是否應有保密性;保密協議所涵蓋的交易本身是否應有保密性。

12. 如何保密的約定

一般來說協議中有個大帽子,要求信息接收方對接收的保密信息嚴格保密,同時信息披露方往往會要求詳細的保密約定,比如要求採用合理手段保證保密性;根據公司相關制度或者程序來進行保密;甚至要求將保密信息放在櫃子里,雙人開啟等具體描述放到保密協議中。

② 投資人需要簽訂保密協議嗎

商業秘密權利人或者合法持有人在市場交易和經營過程中,與任何交易人或第三方之間應當簽訂保密協議。這是北京本同事務所所建議。

③ 關於保密協議

不合法,競業限制,現在很多都是空話,
賠償24倍,正好是勞動法規定的競業補償的數字。放心吧。
除非對方把我你確實的涉及到商業機密泄露的證據,一般不會有問題。

④ 在融資的過程中,如何保護好商業計劃書的內容不泄露

在融資的過程中,復應當採取合理的制保密措施,與獲悉該創意的單位或個人簽訂保密協議,要求其不得泄露或擅自使用該商業秘密。

之所以有這個保密約定,肯定是為了保證創業者的利益,擔心對方看過項目書中後,沒有投資,卻剽竊了項目的獨特創意或者技術秘密,所以設置了這么一個條款,保證投資商不會因此而無償拿走創業者的獨特勞動成果。所以,理論上,這個保密約定對保護創業者的利益有作用。

但是,由於國內的相關知識產權法律不完善,創業者又急於拿到風險投資的資金,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所以實際上,這個保密約定是一紙規范嚴謹的空文。

所以為了保證商業計劃書不外泄出了簽訂保密協議,還應該這樣做:第一個是,盡量不要在商業計劃書里寫具體的技術路線,去具體的談,第二個商業模式的創新,具體的創意策略,建議你先做出來具體的成果,讓它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再去找投資商談,如果你沒有成果只有一個創意,實際上被剽竊又無需擔責任的概率,高達百分之百,就不要想著這個保密約定能起到啥作用了。

⑤ 融資的保密協議是否要約定金額

合同雙方簽訂的保密條款可以約定違約金額,這樣更有約束力。

⑥ 保密協議範本

保密協議範本,主要是圍繞:嚴格遵守公司規定的任何成文或不成文的保密規章、制度,履行與其工作崗位相應的保密職責,不泄露公司的保密信息,如果公司承諾不泄露屬於他人的保密信息,員工也不得泄露該保密信息。

正文

本合同提及的商業秘密,包括但不限於:技術方案、工程設計、電路設計、製造方法、配方、工藝流程、技術指標、計算機軟體、資料庫、研究開發記錄、技術報告、檢測報告、實驗數據、試驗結果、圖紙、樣品、樣機、模型、模具、操作手冊、技術文檔、相關的函電等等。

本合同提及的其他商業秘密,包括但不限於:客戶名稱、客戶地址及聯系方式、需求信息、營銷計劃、采購資料、定價政策、進貨渠道、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項目組人員構成、費用預算、利潤情況及不公開的財務資料等等。

甲方依照法律規定和有關協議(如技術合同等)的約定要求乙方承擔保密義務的其他事項。

(6)融資保密協議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商業秘密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內容,它關乎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所以,與會接觸到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是十分必要的。

2、保密協議保守的是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因此用人單位只應當與接觸、知悉、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保密協議,而不是普通員工或職工,更不能是全體員工。

當然,企業還應當根據自身的性質和情況分析確定企業中的哪些人員掌握了商業秘密。對於某些不在保密崗位和技術崗位的普通員工,在工作中有意或無意獲悉公司的商業秘密時,也應該列入保密主體的范圍。

閱讀全文

與融資保密協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