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蒙牛分段融資

蒙牛分段融資

發布時間:2020-12-29 20:37:31

㈠ 蒙牛的發展史

1999年,蒙牛在呼和浩特一間53平米的出租房中起步。

2002年,蒙牛迎來摩根斯坦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等投資機構共同注資2599萬美元,為蒙牛發展注入了活力。

2004年6月10日,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上市,共計融資14億元,蒙牛邁開了發展的步伐。

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蒙牛牽手航天事業,時至今日,已經走過15個年頭

2006年,蒙牛推出特侖蘇品牌。

2007年1月,蒙牛成為NBA中國官方合作夥伴,與此同時,NBA也加入到由蒙牛發起的中國牛奶普惠行動中。

2007年3月,蒙牛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官方合作夥伴,特侖蘇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專用牛奶。

2009年7月,蒙牛與中糧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中糧中糧集團斥資約60億收購蒙牛乳業近21%的股份, 成為蒙牛第一大戰略股東

2012年,蒙牛與丹麥Arla Foods達成戰略合作,Arla Foods以22億港元入股蒙牛,成為蒙牛第二大戰略股東。與此同時,中丹兩國農業部牽頭成立「中丹乳品技術合作中心」,蒙牛承擔在中方的實施工作。

2013年5月,蒙牛增持中國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股份,成為現代牧業最大單一股東。

2013年6月17日,蒙牛乳業與雅士利簽訂收購協議。18日,雅士利和蒙牛聯合宣布,雙方已與雅士利國際控股股東張氏國際、二股東CA Dairy Holdings(凱雷亞洲基金全資子公司)達成要約收購協議,收購資金超過110億港元。

2015年,蒙牛雅士利投資2.2億紐幣(約合11億元人民幣)的紐西蘭工廠在2015年建成投產,隨後繼奶粉工廠投產後,蒙牛又建立了特侖蘇專屬牧場,在大洋洲徹底打通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從自主研發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節。

2017年,盧敏放提出「不忘初心 共贏冠軍」,在朝著初心奮進的同時,更要以必贏、共贏的狠勁,向冠軍之路進發。盧敏放指出,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形勢下蒙牛必須「贏」。

2017年,蒙牛成為FIFA世界盃全球官方贊助商,實現了牛奶與足球的首度結緣。

2018年12月,蒙牛集團2019客戶年會廈門舉行。近萬名經銷商代表、蒙牛員工參加。蒙牛集團CEO盧敏放在年會上做了「天生要強 共贏冠軍」的主題報告,指出蒙牛已經進入了傳統業務結構完善、新興業務蓄勢待發的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快車道。

(1)蒙牛分段融資擴展閱讀:

蒙牛社會責任(公益)

蒙牛積極致力於公益事業,從抗擊非典捐款到為全國教師捐奶以及向全國貧困地區1000所小學捐贈牛奶,再到為南方雪災和汶川、玉樹地震、雅安地震、定西地震、西南旱災捐款以及捐助「母親水窖」、「愛心井」建設等等。

12年來蒙牛集團在公益事業方面的投入累計超過5億元,榮膺「最佳企業社會責任貢獻獎」。蒙牛還與中國奶業協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國家學生奶辦公室等7家單位,聯合啟動了以「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為主題的「中國飲奶運動」。

並會同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利樂中國等十幾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了「中國牛奶愛心行動」,為增進國人飲奶意識、提升國人身體素質做著自己不懈的努力。

㈡ 作為一名從事融資業務的工作人員,我們如何理解融資租賃了

融資租抄賃可以看做讓租賃公司幫忙買襲某一樣你需要的東西,然後你每個月付租金租過來,期滿你付完租金,這東西就是你的了。當年蒙牛建廠的時候購買設備就是用這種方式融資。
融資租賃中有一種特殊的方式,叫做售後回租。就是可以看做你手上有一個東西,你賣給租賃公司,然後租賃公司再租給你繼續使用,到期後東西就給你了。
融資租賃實際操作中,大部分用的都是售後回租融資租賃,你可以看做一種抵押貸款或信用貸款。

㈢ 蒙牛的經營戰略是什麼

1、攜手老大共創乳都牛根生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從歷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鄉、奶的搖籃。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內蒙古,首先想到的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不僅是寶貴的草原文化遺產,更是古人留給內蒙古的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從地域上看,世界畜牧專家認為,北緯45度左右是最佳的天然養牛帶;內蒙古大草原恰位於北緯40—45度。從產業看,全世界年人均消費牛奶約為100公斤,我國僅為10公斤;在我國,牛奶製品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空間,乳業被公認為朝陽產業。從現實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擁有量和牛奶增長速度均居全國第一;2000年,呼和浩特還確立了「奶業立市」的發展戰略。以上諸要素,都是內蒙古創乳業品牌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整合歷史、文化、地理、經濟、現實的大背景、大資源,2001年6月,蒙牛公司攜手伊利以「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為主題,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燈箱廣告,將經營企業品牌與經營地區品牌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通過多種媒體的廣泛傳播,「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國人心目中漸趨形成,蒙牛在為內蒙古創造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的同時,不僅巧妙地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打消了伊利的戒心。蒙牛非常聰明的一點,就是非常清楚自己在特定的時間里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於創業之初的蒙牛,首先需要佔領的是本地市場,那麼就不應該向國際知名品牌如達能、雀巢去借,也不應該向國內巨頭光明、三元去借。最好的選擇就是向伊利這樣的本地霸主借,借伊利的勢長自己的勢。同時借自己的地域優勢――呼和浩特這個全國最優的奶源之地。在這里,「中國乳都」之光除了照亮伊利,就是照亮自己了。而光明、三元等是無法借到這個光的。因此,他可以先在這里養精蓄銳,等到自己力量強大之後再沖殺出來。2、借勢國際資本武裝2002年12月19日,和林縣盛樂經濟園區蒙牛公司總部,一個隆重的簽字儀式正在舉行——3家著名的國際金融投資公司摩根士丹利、鼎輝、英聯共同向蒙牛投資2600萬美元。一般而言,企業是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對外融資的需求。蒙牛並不缺錢,為何要引進國際資本呢?蒙牛決策層有著自己深遠的考慮。蒙牛的長遠目標是做「世界牛」。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均派出董事進入蒙牛董事會,使蒙牛的法人治理結構國際化,從而相應提升蒙牛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其向國際水準看齊。三家投資公司皆為實力不菲、知名度很高的國際財團。作為專業化的國際投資公司,在其投資行為發生後,必須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公布其交易信息。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也必須遵循上述程序。這就意味著蒙牛藉助國際資本的跳板縱身躍入了國際視野從而迅速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蒙牛乳業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是兩家保薦人之一。蒙牛的戰略時間表是:2003年,中國乳業領導品牌——已經做到了。2010年,世界乳業領先品牌——蒙牛團隊正以國際化的眼光、理性的思維、飽滿的激情,向著目標闊步前行。3、贊助申奧初顯身手借勢,看似比較容易,人人都可以借。但如何才能借得對,借得准,卻不是像說的那樣簡單。在《紅樓夢》里一心要掌握賈府實權的薛寶釵說過一句話:「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不管企業也罷,個人也罷,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好風」,自然也上了「青天」。那種只靠自己的力量達到成功的觀念早該扔掉了。2001年炎熱的夏季,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奧」事件上,奧運會歷來是商機無限,剛剛起步僅兩年的蒙牛瞄準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打算藉助「申奧」的東風為「奧組委」捐助1000萬,打響在全國市場的第一炮。蒙牛當時的想法是:既然要借公益活動提升品牌,就必須搶占最佳資源,做中國「申奧」成功後的第一個捐款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價值。經過慎重推敲,蒙牛將捐款日定在了2001年7月10日,此時「奧組委」即將成立,並且距離「申奧」成功的7月13日僅僅提前3天,正是萬眾矚目,翹首以待的時候,蒙牛此時出招,可將傳播效果最大化。蒙牛當時想了一個恰倒好處的捐款理由: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是蒙牛的大本營,在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是一片荒地,是北京市西城區對口幫扶捐資100萬元,啟動了盛樂經濟園區,可以說蒙牛與盛樂經濟園區是同步發展起來的,蒙牛正是藉助這個淵源,喊出了「北京援我100萬,我助北京1000萬!」的口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蒙牛在這個時候捐款,讓人們感覺到了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因此,蒙牛打出了「一厘錢精神,千萬元奉獻」的旗幟,意思是蒙牛在每袋牛奶、每根雪糕的銷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錢,累計提取1000萬元,分期分批捐給「奧組委」,這樣,蒙牛的公益行為就天衣無縫的與消費者聯系在了一起,讓每個購買蒙牛產品的消費者感覺到為「申奧」做了貢獻,即體現了消費者的個人價值,又升華了蒙牛品牌形象,可謂一箭雙雕。

㈣ 牛根生的創業故事

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會免職,從此選擇了創業的歷程,同年8月成立「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啟動資金僅僅有900萬元,通過整合內8家蒙瀕臨破產的奶企,成功盤活7.8億元資產,當年實現銷售收入3730萬元。

當蒙牛小有成就、呈現良好成長勢頭的時候,牛根生意識到在快速消費品市場依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有可能會錯失良機,作出了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軍國際金融市場的決定。但是對於一家民營企業,面對國內金融工具極度匱乏和嚴格的金融限制的環境下,蒙牛開始了曲折的融資之路。

2002年9月,蒙牛的發起人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了金牛(BVI)。同日蒙牛的投資人、業務聯人系和雇員注冊成立了銀牛(BVI)。金牛和銀牛各自擁有開曼群島公司50%的股權,而模里西斯公司是開曼群島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10月,摩根、英聯、鼎輝三家國際投資機構以認股方式向開曼群島公司注入約2597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1億),取得了90.6%的股權和49%的投票。

該筆資金經模里西斯公司最終換取了大陸蒙牛66.7%的股權,「內蒙古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資後改制為合資企業,而開曼群島公司也從空殼演變為在中國大陸有實體業務的控股公司。

在企業重組後他們對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內身份直接持股變為了通過境外法人間接持股,這種安排為開曼群島公司以「紅籌」方式在海外上市輔平了道路。

獲得第一輪投資後,蒙牛的業績增長令人驚訝,2003年蒙牛凈利潤為2.3億元。迅速成長中的蒙牛對資金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三家機構再次通過「可換股證券」向蒙牛注資3523萬美元,摺合人民幣2.9億元。

2003年,蒙牛進行上市前的股權重組,蒙牛管理團隊及關聯人士將在上市公司合共持股54%,金牛和銀牛分別設立了「牛氏信託」和「謝氏信託」。

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共發售3.5億股,獲得206倍的超額認購率凍結資金280億港元,充分說明香港乃至國際資本市場對大陸優秀快速消費品企業的投資熱情及接納能力。這給蒙牛的融資故事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4)蒙牛分段融資擴展閱讀

牛根生1978年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1983年任內蒙古伊利集團(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1992年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1998年底被內蒙古伊利集團免去生產經營副總裁一職,1999年至今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牛根生獲得的榮譽有:「2002年中國十大創業風雲人物(之一)」;「2002年中國經濟最有價值封面人物」;「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2003年中國企業新領袖」;2003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中國策劃最高獎」等。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資,採取發起設立方式於 1999年8月成立。

㈤ 蒙牛的事件營銷

功的成長,離不開成功的營銷! 僅僅是短短的幾年,蒙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竟然屹立於奶製品的華山之巔,憑什麼? 研究蒙牛的營銷之道,能夠帶給我們很多關於營銷和企業成長的有益思考。 蒙牛營銷,至少有兩個成功的基礎:
第一, 是好產品

好產品製造強大的營銷力!

今天的營銷理論,五光十色,紛繁復雜,但是,身處企業,面對眾多經營要求,使用眾多營銷手法,其出發點,首先要有一個好產品。

我很認同國內一位資深營銷人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市場營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個好產品。

以廣州市場為例,2000年的廣州,並沒有太強的喝奶習慣,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達能等也早已進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廣「鮮奶」、「酸奶」的很多,沒有哪一個品牌強勢推廣「純牛奶」!「純牛奶」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讓消費者認為這種牛奶更有營養,比鮮奶更好。一個好的概念,使產品成功了一半,作為食品和日常消費品,如何實現反復購買,也是關鍵。蒙牛的純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別香,濃濃的,不甜不膩,那種香濃的感覺,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這是好東西。正是有了這個好產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費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於產品概念的攫取,卻不去關注產品質量,導致嘗試性購買很多,反復購買很少,企業難於長久,很難做大。蒙牛在營銷中,既重視概念,又重視產品質量,值得眾多以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純牛奶成功之後,蒙牛進軍冰淇淋市場,也是首先從好產品出發,一舉成功。例如,其開發的「隨變」冰淇淋,就是從大家經常說的口頭禪尋找概念,「隨變」這個名稱,很容易記憶,很容易對話,如,吃什麼冰淇淋?隨便(隨變)!通俗、幽默易傳播。

第二, 是從企業能力和產品優勢出發,執行切實可行的推廣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廣給消費者,靠的是有效推廣!

記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幾年前。在廣州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幾個女孩子,在做液態奶的促銷。她們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蒙古族傳統服裝,請人們品嘗「蒙牛」這個新品牌,並打出了優惠的POP。純粹是出於職業習慣,我去品嘗了,並從方便的角度,買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當時的廣州,並不流行喝奶。但是,當我喝了蒙牛之後,頓覺這個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極了」,又濃又香,口感遠勝於我曾經習慣的品牌。於是,我認定,如果這個品牌能堅持下去不死掉,堅持推廣,一定能贏得市場的認同。

於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費者。慢慢的,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他們的早餐牛奶也開始喝蒙牛了(原來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會相互交流,共同贊賞這個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沒有太多廣告,蒙牛通過推廣,走出了「贏」銷第一部。

根據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總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雖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寬裕。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如何踏出市場推廣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寶貴的資源,去贏取第一場勝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堅決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從踏實的點對點的推廣開始!

但是,堅實、艱苦的點對點的推廣,並不是無可奈何之舉,而是相對合理的資源發揮。想想蒙牛當年,沒有品牌號召力,如果僅僅是做拉動營銷,比較困難,投入大,風險大。但是,蒙牛好在哪裡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個好產品,是一個概念超前、口味香濃的好牛奶!作為一個好喝的牛奶,你反復通過廣告說,不如讓消費者嘗一嘗!所以,從營銷的角度,從節省資源推廣的角度,實地推廣,推進市場對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經濟而有效的舉措。

而市場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廣告一喊,市場開花。其實,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拉動市場的廣告,都有其背後的基礎,廣告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每一個投廣告的老闆,在產品和營銷政策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每一個企圖通過廣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場成功之後,蒙牛開始大踏步前進,開始更強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國奶製品市場,風起雲涌,先是光明在全國自得其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從內蒙古冒出一個「伊利」,攪得全國的奶品牌都豎起耳朵,警覺地看著市場;再突然,從內蒙古,從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個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著大家的領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後邊,成長為液態奶領先者。於是,液態奶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在競爭和成長中,我們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還是產品。

蒙牛的產品概念開始寬泛,開始圍繞生活需求,開發純牛奶之外的眾多產品。特濃奶、酸牛奶、甜牛奶、鮮奶干吃片等層出不窮。

在產品規格上,蒙牛敏銳地捕捉著消費者的心態,不斷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單支裝。

更令人欣賞的是,為了擴大超市的整箱銷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裝的小箱包裝。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家庭婦女采購時搬不動大箱的難題,在超市裡大受歡迎。

其次,是終端的推廣

當蒙牛發展起來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幾乎沒有停頓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

蒙牛的這種經常到幾乎是常態的促銷,甚至令我懷疑,蒙牛的定價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銷價就是其實際期望的零售價,但是,當他在商場報高了零售價之後,為自己經常性的促銷贏得了條件,可以經常搞促銷,經常帶給消費者心動和驚喜。如果是這樣,蒙牛的終端銷售,棋高一著

第三,是陳列

蒙牛在終端,毫無疑問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支陳列外,蒙牛藉助其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蒙牛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廣告和推廣

當蒙牛成為領先品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牛開始設立品牌區隔,開始強化廣告拉動,開始重視事件營銷,而不是保守。我們看到,近期,蒙牛的廣告量很大,而且重視中央台的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藉助中國載人航天的壯舉,蒙牛投巨資贊助,投巨資推廣,從電視廣告、路牌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了極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當品牌領先時,不保守,充滿銳氣,是蒙牛帶給我們的重要借鑒。

以上,是從純粹營銷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從企業經營和成長的角度,蒙牛的成功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後的團隊。蒙牛的經營團隊,曾經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當家花旦」,蒙牛的策劃人,曾經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劃人。這個團隊,就像當初的步步高一樣,決不是簡單的幾個人,而是經營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經驗的集合,是社會資源的爆發點。

第二是蒙牛所處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戰略夥伴。據悉,利樂公司,對蒙牛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資。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資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資。

第五是蒙牛的機制。好的機制,能締造強大的生產力。從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蒙牛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人力資源能力的良好機制,企業運行在高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

第六是區位優勢。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無污染、奶源好、口味香、營養好,這很容易讓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奮的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同行遲鈍、缺乏作為的結果。

從營銷的角度,祝願大家都從蒙牛的成功中汲取營養。

從國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香濃的牛奶里,不要進行太多的增稠劑和香味劑的添加。

對社會負責,奉獻健康的產品,才能建設長久健康的企業。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0427929.html?si=5

㈥ 蒙牛企業營銷戰略(簡單易懂)

1、攜手老大共創乳都

牛根生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從歷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鄉、奶的搖籃。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內蒙古,首先想到的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不僅是寶貴的草原文化遺產,更是古人留給內蒙古的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從地域上看,世界畜牧專家認為,北緯45度左右是最佳的天然養牛帶;內蒙古大草原恰位於北緯40—45度。從產業看,全世界年人均消費牛奶約為100公斤,我國僅為10公斤;在我國,牛奶製品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空間,乳業被公認為朝陽產業。從現實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擁有量和牛奶增長速度均居全國第一;2000年,呼和浩特還確立了「奶業立市」的發展戰略。以上諸要素,都是內蒙古創乳業品牌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

整合歷史、文化、地理、經濟、現實的大背景、大資源,2001年6月,蒙牛公司攜手伊利以「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為主題,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燈箱廣告,將經營企業品牌與經營地區品牌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通過多種媒體的廣泛傳播,「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國人心目中漸趨形成,蒙牛在為內蒙古創造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的同時,不僅巧妙地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打消了伊利的戒心。

蒙牛非常聰明的一點,就是非常清楚自己在特定的時間里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於創業之初的蒙牛,首先需要佔領的是本地市場,那麼就不應該向國際知名品牌如達能、雀巢去借,也不應該向國內巨頭光明、三元去借。最好的選擇就是向伊利這樣的本地霸主借,借伊利的勢長自己的勢。同時借自己的地域優勢――呼和浩特這個全國最優的奶源之地。在這里,「中國乳都」之光除了照亮伊利,就是照亮自己了。而光明、三元等是無法借到這個光的。因此,他可以先在這里養精蓄銳,等到自己力量強大之後再沖殺出來。

2、借勢國際資本武裝

2002年12月19日,和林縣盛樂經濟園區蒙牛公司總部,一個隆重的簽字儀式正在舉行——3家著名的國際金融投資公司摩根士丹利、鼎輝、英聯共同向蒙牛投資2600萬美元。一般而言,企業是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對外融資的需求。蒙牛並不缺錢,為何要引進國際資本呢?蒙牛決策層有著自己深遠的考慮。

蒙牛的長遠目標是做「世界牛」。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均派出董事進入蒙牛董事會,使蒙牛的法人治理結構國際化,從而相應提升蒙牛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其向國際水準看齊。三家投資公司皆為實力不菲、知名度很高的國際財團。作為專業化的國際投資公司,在其投資行為發生後,必須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公布其交易信息。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也必須遵循上述程序。這就意味著蒙牛藉助國際資本的跳板縱身躍入了國際視野從而迅速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蒙牛乳業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是兩家保薦人之一。

蒙牛的戰略時間表是:2003年,中國乳業領導品牌——已經做到了。2010年,世界乳業領先品牌——蒙牛團隊正以國際化的眼光、理性的思維、飽滿的激情,向著目標闊步前行。

3、贊助申奧初顯身手

借勢,看似比較容易,人人都可以借。但如何才能借得對,借得准,卻不是像說的那樣簡單。在《紅樓夢》里一心要掌握賈府實權的薛寶釵說過一句話:「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不管企業也罷,個人也罷,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好風」,自然也上了「青天」。那種只靠自己的力量達到成功的觀念早該扔掉了。

2001年炎熱的夏季,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奧」事件上,奧運會歷來是商機無限,剛剛起步僅兩年的蒙牛瞄準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打算藉助「申奧」的東風為「奧組委」捐助1000萬,打響在全國市場的第一炮。蒙牛當時的想法是:既然要借公益活動提升品牌,就必須搶占最佳資源,做中國「申奧」成功後的第一個捐款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價值。經過慎重推敲,蒙牛將捐款日定在了2001年7月10日,此時「奧組委」即將成立,並且距離「申奧」成功的7月13日僅僅提前3天,正是萬眾矚目,翹首以待的時候,蒙牛此時出招,可將傳播效果最大化。

蒙牛當時想了一個恰倒好處的捐款理由: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是蒙牛的大本營,在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是一片荒地,是北京市西城區對口幫扶捐資100萬元,啟動了盛樂經濟園區,可以說蒙牛與盛樂經濟園區是同步發展起來的,蒙牛正是藉助這個淵源,喊出了「北京援我100萬,我助北京1000萬!」的口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蒙牛在這個時候捐款,讓人們感覺到了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

因此,蒙牛打出了「一厘錢精神,千萬元奉獻」的旗幟,意思是蒙牛在每袋牛奶、每根雪糕的銷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錢,累計提取1000萬元,分期分批捐給「奧組委」,這樣,蒙牛的公益行為就天衣無縫的與消費者聯系在了一起,讓每個購買蒙牛產品的消費者感覺到為「申奧」做了貢獻,即體現了消費者的個人價值,又升華了蒙牛品牌形象,可謂一箭雙雕。

㈦ 戰略投資是什麼意思

投資指的是復特定經濟主體制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合夥,就是兩人或者兩人以上的群體,發揮各自優勢,一同去做一些可以給其帶來經濟利益的事情。投資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合夥, 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為經營共同事業,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分險的營利性組織.其包括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簡單來說,投資只是出錢,不參與公司的管理,從中獲利,而合夥是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分享利益。

㈧ 有蒙牛的員工嗎想了解一下牛根生

我是蒙來牛的員工 我談談我的看法吧 對自 我們聽到很多牛根生好的新聞 我說實在的 我也很佩服他 對於他我沒有什麼異議 但是蒙牛的 中低層領導的 能力很差 這不可否定的 而且 非常熱衷於 演講 水平爛到讓我幾乎要睡倒...哈哈 ...另外說 我是 泰安分公司的 他們水平都不趕我...

㈨ 蒙牛的業務層戰略是什麼

差異化:提升客戶對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價值的認知,獲得競爭優勢。這回種差異化,可以是產品或服答務,也可以是某種營銷模式或方式。蒙牛的特侖蘇就是例子。

冒險融資,非固有資產經營。蒙牛通過大量市場手段,通過壓低原奶價格、重視市場宣傳投入來實現更大贏利和品牌效應。因此又可以看為成本領先戰略。

蒙牛本身體現了與傳統奶業不同的特點,也就差異性。他的資產重點不在於實業,不擁有一頭奶牛,完全服務市場,從原料采購到成品輸出,整個過程依賴強大的流動資金和市場手段,這是與傳統的重視實業發展,市場為次的戰略大大不同。

閱讀全文

與蒙牛分段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