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不是省錢

理財不是省錢

發布時間:2021-08-14 03:46:26

A. 存銀行,還是買理財,哪個更劃算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版行理財產品權。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銀行(定期)存款:目前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分別為1.5%、2.1%、2.75%,大銀行基本執行的是基準利率;中小型銀行存款利息基本均有所上浮,3至5年定期存款利率在3%至3.5%左右。

一般情況下,中小銀行的存款產品利息會高一些,所以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B. 如何理財,理財就是省錢嗎

你好!
理財:就是通過對財務資源的適當管理來實現個人生活目標的一個過程,是一個為實現整體理財目標設計的統一的互相協調的計劃。這個計劃非常長,有三個核心意思:
第一,財務資源,要清楚自己的財務資源有哪些;
第二,生活目標,要對自己的生活目標有清醒的認識;
第三,要有一系列統一協調的計劃,要保證所有的計劃不會沖突,協調起來都能夠實現。
核心內容就包括保險計劃、投資計劃、教育計劃、所得稅計劃、退休計劃、房產計劃。用現金流的管理把所有的計劃綜合在一起,協調所有的計劃,並讓所有的計劃都能夠滿足你的現金流,這就是理財的核心內容。

C. 掙錢,省錢,投資都是理財的一部分嗎

理財說白了就是用錢掙錢,那你首先就要先有錢,那你自己的錢多錢少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理財其實好比你種了一批樹,樹長大了這些就自然值錢了。

D. 理財不就是合理規劃自己的錢財嗎,不就是省錢嗎,怎麼還可以賺賺錢呢

理財本身就是一種賺錢的手段。理財的確是合理規劃自己的錢財。比如一部分錢用來干什麼,另一部分錢用來干什麼,每個月存多少錢。你存下來的那部分不就可以賺錢了嗎?

E. 理財的保險是不是都不劃算

保險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賠到了最劃算~
但是我們都不希望有事,就是轉嫁風險,有利息回報那是更好,對不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怎麼理財啦!我不會省錢怎麼辦每個月都是大概2500到2800左右的,怎麼樣理財好呢

先嘗試記賬一個月,一個月之後來檢視一下你的記賬單。從裡面把可花可不花的都找出來。然後以後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就把這些對應的錢存定期或者買定期開放的債券基金讓你短期內根本拿不出這些錢來,以後每次有那種開銷的時候你就提醒自己這個開銷不必要。

G. 從理財角度講,省錢還是掙錢好哪

不省錢賺再多都沒用,不多賺點錢省再多錢也沒有用.

H. 一昧的省錢或者投資就是理財嗎

理財不等於省錢,理財也不等於投資,實際上理財包含這兩者。

理財的本質,是對自己的財富進行合理的分配,從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一種方式。

省錢只是理財的第一步,你應該對自己收支有所規劃,如果你每次工資到手就是「月光族」,那你也無財可理。

而投資,則是對手中財富進行增值的一種方式,任何投資行為,你都應該明白是伴隨著風險的,所以一味的把財富都用來投資,顯然也不是合適的理財方式。

至於如何才能合理理財,分配自己的財富呢?可以參考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這是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當然不完全適用於所有人,僅供參考。

對於普通人來說,保障要比投資更重要。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一定要在能保障自己的生活前提下,進行投資理財。更不要投資風險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項目,那樣的理財並不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你對於理財是0基礎,現在又想要接觸理財,這里推薦你基本理財的入門書籍,可以助你更好的學會理財。

1. 《窮爸爸,富爸爸》,此書可以作為大多數人的理財起點,特別的分析了「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即:窮人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2. 《小狗錢錢》,書里通過小女孩撿到一位理財高手的狗狗這樣一段童話故事,將許多理財觀念通俗易懂的講了出來,孩子都能看懂!大人也能受用!

3.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講到投資理財,就不得不說巴菲特了。這本書收錄了巴菲特從1979年至2000給股東們的信。如果你能讀懂這本書,那你肯定跨越了理財入門的門檻。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百信智惠存,凈值收益4.1%左右,低風險,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新網隨心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低風險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了解詳細產品信息。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您。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請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以及自己熟悉了解的產品。

I. 展開講講:「錢不是省出來的」這句話對嗎省錢難道有錯嗎你有什麼個人理財心得能分享一下嗎

我也是畢業兩年了。我認為關鍵是看自己的消費屬於什麼類型的消費,是否屬於沖動消費,還是用於提升個人能力,或顯著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比如,買書,培訓,一個好的顯示屏,少數高品質高價格耐久度高的衣服,好的apple store aplication等這些我認為是有意義的。而一些無效的社交,讓自己悔到剁手的消費,盡可能地減少。
「錢不是省出來的」,言下之意是掙來的,又好像隱含著花了錢才更有掙錢的動力。這就是個悖論論。控制不住自己浪費錢的慾望的人,真的有能力掙到錢嗎?我不認為對於一個初入職場的人有多少能力獲取財產性的收入,那麼所謂的理財,理的大多數也就是自己的工資,當你不去省錢,卻幾乎又看不到財富和收入的增長的時候,你能有怎樣的選擇?因為你理財的目的是否是讓財富更多的,那麼「開源」現階段大概率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節流」又是對還是錯呢?
的確就未來的高收入而言,目前7千和9千的收入差別並不是很大,而且省下來的也不見得能夠擔負得起房貸。但是我認為最好的投資品必然是自己,幾年之後所有當下針對本人的學習、能力的投資,包括個人的閑暇時間的投入,都會成為我們得到更多收入的助力。另外,對金錢沒有合理規劃的人,我不認為他會對時間和精力有更加清楚准確的投入方向,也就少了很多所謂的掙錢機會。
結論,花該花的錢投資自己提升自己,去掙更大的錢提高工資收入。否則,花不該花的錢沒有理性的頭腦,肯定日後也掙不到多少錢。

閱讀全文

與理財不是省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