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小企業信貸對商業銀行發展的作用,好處
銀行體系不健全和金融服務單一 ,使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變得更為困難 。
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是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幾家股份制銀行、政策性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組成,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佔有壟斷和主導地位。
首先,從宏觀上講,中國企業融資結構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以銀行貸款為代表的間接融資比率過高,風險不斷向銀行體系集中;二是大型全國性商業銀行居於相對壟斷地位,中小商業銀行實力較弱、融資能力有限。以間接融資為主體的融資結構使得中小企業在外部融資時更側重於向金融機構借貸,而無法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本;但商業銀行在貸款規模上的偏好,即大銀行優先向大企業提供貸款,這又決定了貸款融資難以有效地滿足中小企業的高風險以及長期性的資金需求。
其次,由於大銀行在貸款市場上的高度壟斷、中小銀行還沒有實現經營機制的轉換以及國家長期不重視中小銀行的發展等原因,我國的中小金融機構並沒有很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與大銀行相比,中小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優勢就來自於雙方所建立的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而在合作性中小金融機構中,為了大家共同利益,中小企業之間會形成自我監督,而這往往比金融機構的監督更加有效。
第三,銀企之間缺乏長期合作的關系。在我國,基於維護銀行信貸安全所產生的所謂「銀企關系」或「信貸關系」問題一直不被重視。僅僅在最近幾年,我國的銀行才開始重視和企業建立長期的關系,而且我國的主辦銀行制度還是由金融管理部門要求商業銀行開始推行的。我國的主辦銀行制度實行以來,各銀行紛紛爭取大企業為基本客戶,而不重視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也無從了解銀行信貸政策的偏好。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缺乏建立長期關系的相互承諾。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國內銀行開始普遍重視信貸資產的安全問題,銀行開始收緊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對中小企業融資,銀行普遍存在惜貸現象,這和銀行長期不重視銀企關系的培養、缺乏甄別中小企業質量的能力、缺乏保護信貸資產安全的技術方法等有著緊密聯系。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在漠視中小企業市場價值的同時,一直強調中小企業存在財務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企業規模較小、存續期限短、企業信用差、擔保機制不健全等諸多不利於銀行服務的問題。
(三)宏觀金融環境不完善使得中小企業融資缺乏制度支持和扶持
1.缺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法律體系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根據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需要,制定了許多涉及中小企業的專項法規,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律體系不健全。在法律層次上,我國只有《中小企業促進法》,且尚未出台有關的實施措施和辦法。二是我國有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還存在政出多門、條款相互矛盾的問題。
2.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的不健全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活動
根據國際金融公司對中國私營企業的抽樣調查,不能滿足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擔保要求是不能獲得銀行貸款的最常見原因。由於政府擔保是造成國有和私營企業預算軟約束問題的主要原因,中央銀行不鼓勵政府擔保和企業對企業擔保,因此提供抵押已經是幾乎所有公司獲得貸款的唯一方式。但是許多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為貸款提供足夠的抵押。目前,我國已有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開展省級或市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這對便利中小企業的融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擔保機構的注冊資本質量不高。二是擔保體系不健全。三是具體運作管理方式缺陷。擔保公司對申請擔保企業的審查苛刻,許多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同樣無法獲得擔保公司的擔保。
3.我國信用體系的缺失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不暢
一個運作良好的信用體系能使貸款人有效評估借款人的風險,激勵借款人按期還款,並能有效促進金融同業間的良性競爭。對中小企業而言,信用體系使它們有可能積累聲譽資本,以較少的擔保物取得貸款。據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有徵信體系的國家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比沒有徵信體系的國家低22%,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可能性要高出12%。
目前,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信用立法還很不完備;二是信用數據的開放機制尚未形成,政府各相關部門建立的信用數據檔案系統相互封閉,造成信用數據的部門、行業和區域分割和相互壁壘。
4.制度障礙以及轉軌時期的制度創新不夠
中國人民銀行2004年5月21日發布的《中國中小企業金融制度調查問卷統計分析報告》認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暢既有政策原因,也有法律原因;既有銀行治理及業務拓展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業自身管理和交易習慣方面的原因;既有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發展滯後的原因,也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的原因。但深層次的原因是制度障礙以及轉軌時期的制度創新。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但是目前直接融資渠道仍然偏窄,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除A股市場因多種原因所致發展艱難外,市場經濟發展中所需的風險投資體系不健全。其中,中小企業融資的體制性障礙更為突出。在現行企業債券行政審批制下,近幾年中小企業發債幾乎為零,直接受到歧視性對待。在股票市場上,一批遵紀守法、經營狀況良好並為社會發展所需、但資本金在5 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直接被排除在股票融資市場門外。
由此可見,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表面上看是融資渠道狹窄,深層原因則是制度障礙。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和國內外經濟貿易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得到一定程度解決的同時也將出現新情況、新特點。因此,需要系統化的對策來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治標更要治本。
B. 商業銀行是否能夠真正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促進經濟發展
商業銀行要能真正幫助中小企業融資,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必須要考慮兩個問題專,一是商業屬銀行投資的收益性,另一個是安全性。從這兩個方面看,中小企業的融資安全性是問題的關鍵。
從中小企業角度而言,中小企業的資信狀況是融資安全性的關鍵。
只有這個關鍵問題解決了,商業銀行的信貸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C.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應該有何創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都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實現總產值和利稅分別佔全國的60%和40%,中小企業還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我國經濟增長離不開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然而,由於目前我國銀行金融機構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存在著觀念陳舊、專門機構缺失、融資品種單一、金融營銷動力不足、過度誇大風險等問題,再加上我國中小企業自身存在企業信用過低等先天不足,使得中小企業相對於國有大型企業在信貸融資上更加困難。
隨著我國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其融資需求日益增大,與此相適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逐漸呈現多樣化趨勢。目前,全國有100多個城市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在國家政策和有關部門的扶植下,信用擔保貸款將成為中小企業一種有效的融資方式;起源於美國的風險投資,以資金與公司股權相交換方式尤其適合於科技含量高、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目前風險投資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風險投資機構已有200多家。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盡管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有多元化的趨勢,但總體來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仍很狹窄,其目前發展主要依靠自身內部積累,外部融資比重過低,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最重要的外部融資渠道,但銀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動資金以及固定資產更新資金,而很少提供長期信貸。
D. 什麼叫中小企業融資,中小企業融資的具體定義式什麼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困難。中小企業由於自身規模專小,現金流容易出現緊張屬甚至斷裂的情況,因此,如何盤活資金成為了中小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供應鏈金融是以供應鏈真實交易背景為基礎產生的。它不同於以往的傳統銀行借貸,能夠較好的解決中小企業因為經營不穩定、信用不足、資產欠缺等因素導致的融資難問題。
傳統的銀行借貸對企業以往的財務信息進行靜態分析,依據對授信主體的孤立評價做出信貸決策,因此,銀行並沒有把握住中小微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相反,供應鏈金融評估的是整個供應鏈的信用狀況,加強了債項本身的結構控制。供應鏈金融在真實交易的前提下,以大企業的信息優勢來彌補中小企業的信用缺失,從而全面提升了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信用水平和信貸能力。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信用融資,在產業鏈中發現信用。
目前供應鏈金融屬於新興金融,能不能把供應鏈金融做好,跟服務企業對於產業的了解,對風險的控制能力,與銀行的戰略合作關系等等都有直接關系。比如雲圖的供應鏈金融,核心是風控和大數據管理能力。
E. 銀行的盈利能力影響中小企業融資嗎
這個因果關系說反了吧,
作為一種間接融資的中介機構,
銀行盈利能力主要來自於儲蓄、貸款的剪刀差,
中小企業融資會影響銀行的盈利,
而不是反過來的
F. 銀行應怎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銀行應該抄降低中小企業的貸款門坎襲,更加務實的審批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更加切合實際的讓中小企業提供財務報表之類的東西,並且減少審批程序,縮短貸款審批時間,設計更多的適合中小企業的貸款方案和金融產品。不過,覺得不可能呢,銀行不可能會這樣的,因為有太多的大型企業風險更好控制,沒有必要把寶壓到中小企業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還是讓民間資本來解決吧,不然擔保公司、小貸公司可咋辦
G. 中小企業融資,除了銀行貸款,還有別的方式嗎請高人指點
無房抵押融資:
金融投資品(黃金等貴金屬、商品交易所倉單、證券和股權、基金、理財產品、保單或保險權益、外匯......)融資,股票融資融券,供應鏈融資,過橋融資,汽車融資,小額保證貸款,機器設備融資。
特色房屋融資:
預售合同房貸;快速房貸(100%抵押率內),抵押放大房貸(100%-500%抵押率),二次抵押房貸(二按、按揭房貸);1年內一次還本、三天快速、用途不限房貸。
H. 中小銀行風險會影響中小企業融資嗎
銀行與企業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對應關系,中小銀行受資本充足率、資本回報率等因素約束難以成為大企業的資金提供者,而大銀行也往往不會向小型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提供信貸。對中小企業而言,它們難以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也不能發行債券,比大企業更加依賴銀行信貸,中小銀行就成了它們的業務夥伴。
同時由於中小企業具有潛在的、廣闊的發展前景,如果銀行能夠同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小企業一直合作,就可能充分分享到企業成長帶來的機遇,這也正是成功中小企業受到追捧的原因。中小銀行業務區域集中,對本地區的情況比較熟悉,能夠有更多的精力了解中小企業的情況,通過與中小企業的交往掌握大量的信貸要求之外的所謂「軟信息」,能夠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甚至還能夠提供業務經營建議,這是中小銀行的優勢所在。從中小銀行角度看,依然能夠占據中小企業信貸市場上相當比重的份額。
I. 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