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創業融資前需要做哪些准備
具備的個人素質
資金方希望創業者足夠成熟和值得託付。我們期望的創業者應該是有誠信的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成熟和正常的心智,具備未來成為企業家的潛力。
實際中我們遇到的創業者,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的幾乎寥寥無幾。最常見的情況是創業人很年輕,幾乎沒有經過多少社會磨練,而且能力體現在某一方面特別強,而其他方面很弱,比如很好的技術專家或者很好的市場能力,而在與我們討論項目細節時,往往表現出不成熟的過度自信和武斷,甚至性格有明顯缺陷。有些人基本上沒有企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只是想當然地誇誇其談,一般來說,從管理者提升為企業家的可能性要遠高於那些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人。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創業者時,我們基本上會判定該創業者未達到要求。
有技能齊全的創業團隊
有時候,創業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那麼,我們會對每個創業者的技能要求適當降低,但要求整個團隊成員合起來具備較完整的技能,如技術、市場和運營。對於每個創業成員的誠信和個人品行的要求與單獨創業者一樣,還要看這個團隊成員間的配合度是否很好。
常見的情況是拼湊起來的創業團隊,甚至有些成員並沒有創業的心理准備,打算邊打工邊創業的觀望態度。有些時候創業團隊的技能偏向一個方向,如技術或者市場,沒有互補性,這往往是因為他們日常關系較密切而工作性質相同/相近,這種情況本身就體現出創業成員的心理准備不足。
有清晰的規劃和調研
現在也偶爾見到一些創業者從網上下載了商業計劃模板,自製的商業計劃內容非常空洞,缺乏可信而詳實的數據支撐。
碰到此種情況,我們只能放棄為這樣的項目提供服務。風險投資行業發展到今天,這個行業已經很難接受靠炒作一個點子或概念來吸引資金的初級階段了,創業者的想法和計劃以及模式將被專業投資者詳細分析和評估,任何不切實際的打算都很難獲得資金方的認同。與其在此種情況下盲目地找資金,不如腳踏實地地完善創業計劃,做好創業准備,待機而動。
有自己的創業資金
創業者往往以為,一個好的創業想法或者計劃就能招徠大量的資金,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區。即使在發達的歐美國家,創業完全靠外來資金的例子也少而又少。空手套白狼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國際慣例也是創業者必須先投入自己的資金,哪怕是銀行小額貸款或者親朋好友處籌集來的資金,也還是必須的。有些創業者,指望能找到投資種子期的天使投資人,實際上,在創業剛剛開始的時候,項目甚至還算不上處於種子期,這個時候尋找天使投資也很困難。現實的做法還是先用自有資金做起來,不要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口袋裡沒有一元錢的資本,那麼我們建議你先做點其他事情,准備一些創業的原始資金。
需要接受財務控制
創業者往往站在自身角度看問題,不理解資金方對於重大決策和財務支出的控制要求。這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創業者只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一下,結論就顯而易見了。資金方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對於經營中重大決策的否決權以及對於財務的控制權是其控制投資風險的兩大要項,創業者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和思想准備,是不適合與資金方合作的。
對初期的創業者,我們認為孤軍奮戰的可能性很大,資金方並不是學雷鋒,也不會雪中送炭,不要過多指望外來的幫助,即使有,也很少是機構投資者後者融資機構的行為,可能是天使投資,如果上述5項有一項以上不具備,我們一般無法提供投融資服務,實際上,這樣狀態的創業項目幾乎遍地都是,從專業角度上看,幾乎沒有值得冒的風險。創業者與其懷有幻想,不如將精力放回到項目中來,達到上述5個條件後,再考慮引進外部資金為好。
B. 企業融資應該怎麼做具體需要准備一些什麼樣的材料
先准備商業計劃復書,同時約談制投資機構。其實不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只需要給投資機構描繪一個偉大的、靠譜的、高成長的前景。
C. 要怎麼融資,有什麼建議嗎
一、高質量的商業計劃書
一份優秀的商業計劃書是融資的敲門磚,它能幫助您打動投資人。
二、做好盡職調查
對本公司或者項目的現狀進行分析,確定合適的融資方式和合理的融資金額,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有一個宏觀的規劃。
三、和投資人溝通
和投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是相互的。一方面,您用自己的夢想、規劃去感染投資人;另一方面,投資人有著敏銳的市場眼光,他能對您的項目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四、在資金到賬前,不可放鬆
只有當簽完合同,資金到賬時,項目才能注入資金。
總的來說,融資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融資的金額並不是越多越好,在和投資人面談前,需要確定好讓出的股份等等,只有做足准備,才能有備無患。
D. 做好哪些融資前的准備
項目准備
打造一份私人訂制的商業計劃書,要根據投資人評專判商業計劃書的標准框架進屬行打造,錘煉羅列出項目亮點及痛點
路演准備
演講者要非常熟悉商業計劃書里寫的內容,除此之外,要根據項目情況進行講解,把握好時間,表達方式要深入人心,讓投資人都知道您在講什麼,項目到底是做什麼
心裡准備
項目融資選擇投資方也是雙方選擇的過程,融資還是一個耗時耗力的事情。一旦啟動融資,基本上企業要花多大量的時間在融資上,在融資前你一定要想清楚這個投入成本。
做好每個人都有可能離開的准備
一方面是一些材料要准備,另一方面就是業務上的配合,招聘上的配合,團隊上的配合,都要我們准備好。團隊上一定要確保融資的過程中沒有人撤,如果這個過程中某個核心高管走了,那就是要害。
預祝融資成功
——恩美路演
E. 融資要注意什麼
一、融資前
企業在融資前需要做好盡職調查,確定企業是否需要融資、融資的方式以及融資的金額。
1、做好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是指對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經營和財務情況、法律關系以及目標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潛在的風險進行的一系列調查。
2、是否需要融資
公司是否到了需要融資的時機,融資能否為企業收益帶來大的增長。
3、融資方式
確定融資方式,比如出讓多少股權。
4、融資金額
確定合理的融資金額,融資金額並不是越多越好。
二、融資時
1、與投資人平等對談
和投資人進行對談時,需要保持正確的心態。融資是一種合作,雙方都能從中獲益,所以在此時,投資人和創業者應該是平等合作的關系。
2、表現項目的價值所在
在談判中,需要表明己方的優勢所在,這樣投資人才能看出項目的真正價值,願意為此花錢。
3、描述清晰易懂
在和投資人對談時,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簡潔的語言,並且有所側重。
4、與投資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
在合作時,雙方需要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為了項目更好地發展。
三、注意事項
1、投資人是否正規
投資人或者投資公司是否正規,將影響協議是否有效。
2、融資需要符合法律法規
融資活動需要符合相關政策規定。
3、融資方式
不同的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也不同,創業者需要做好前期調查,確定合理的融資方式。
4、回報形式和方式的選擇
投資人更關注投資回報的問題,創業者需要提前設計好股權結構等。
5、商業計劃書的撰寫
商業計劃書需要真實准確,這是投資人判斷是否投資的基本依據之一。
6、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需要全面細致。
7、股權安排
股權結構是否合理,將影響企業之後的發展。
企業融資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很多,創業者在融資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備,才能降低融資風險,為企業帶來收益。
F. 我公司想做融資,需要做什麼准備,需要哪些條件呢
先准備商業計劃書,同時約談投資機構。其實不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只需要給投資機構描繪一個偉大的、靠譜的、高成長的前景
G. 企業融資前要做什麼准備
融資額度。
融資成本。
融資期限。
融資方式。
融資擔保方式。
H. 准備融資前要做哪些准備
融資是一個基於信任和希望上的交易,那麼信任是什麼呢?信任就是說,首先從這個投資者的角度來講的話,它要對於這個管理層,對於你要投資這個企業的管理和創業團隊,對它的誠信的一個信任,覺得跟你打交道是可信任的。那麼第二個信任的話,就是對你這個商業判斷,商業判斷以及執行力的信任。商業判斷就是說,它選中的行業,選中的這個業務的商業模式,是能夠帶來未來一個很好發展的融資前要做哪些准備融資前要做哪些准備。那麼這是它的一個判斷力的問題。
融資是指以企業為主體融通資金,使企業及其內部各環節之間資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運動過程。當資金短缺時,以最小的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適當額度的資金;當資金盈餘時,以最低的風險、適當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供求的平衡。
企業的發展是一個資本不斷累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流動資金、技術研發、招募人才、市場擴張都需要資金。如果僅僅以企業自身的資本滾動經營,很可能無法抓住市場機遇獲得快速的發展,而善於利用財務杠桿,就更有機會做大做強。可以說,不論企業規模大小,在一定情況下都有著融資需求。
不過,企業融資可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夠實現的,特別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要順利從銀行獲得貸款,各項經營指標符合要求、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必不可少。但事實上,很多中小企業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想到融資,這就很可能陷入越是缺錢,越難找到錢的窘境。因為這種時候,銀行會對企業的還款能力會產生一系列的擔憂,想要順利通過放貸審核並非易事。
I. 融資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解你的聽眾。
一個好的商業機會總能找到投資者。但也並不是所有投資者都願意這樣做。根據對交易和風險方面的不 同偏好,投資者有很多不同類型,包括:天使投資者、政府種子資金、早期風險投資、後期風險投資、 私有股權投資等。另外,有些風險投資公司會介入被投資公司的日常決策,而另一些投資公司與被投資 企業的聯系很少,對公司運營盡量少進行干涉。一般來說,後一種傾向於投資較多的項目,而較少關注 每個項目公司的運營問題。對於創業者來說,預先了解潛在投資者的情況,以及是哪種類型,是很重要 的。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並對自己的商業計劃提出批評。
投資者選擇商業計劃書時腦子里通常至少有3個關鍵要素:一個強大的管理團隊、一個在快速發展的市 場和行業中的好公司、以及一個清晰的未來願景。所以創業者在敲開潛在投資者的門之前最好做好准備 能夠證明這3個關鍵要素。風險投資者可能還會問幾個關鍵問題。是否同時在找其它投資者?團隊對於 公司發展的願景是否意見一致?是否能夠建立需要的銷售渠道?是否有明確的計劃來達到目標?需要從 投資者這里獲得什麼?需要錢用於什麼?這個過程需要創業者在向機構投資者提出融資申請之前就做好 准備工作。
對自己的商業機會進行估值,並准備好談判底線。
投資者用來對潛在交易進行估值的技術沒有多少變化。你應該自己預先做好准備,給你的公司估值。這 將會避免因為你和投資者的期望不同而導致的沒完沒了的談判。通常有這樣一個誤解:開始的時候先做 一個較高的估值來申請融資,之後才能夠達成一個適中的協議價值。這樣做通常會使你失去很多潛在投 資者,因為他們會認為這么高的估值與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大,很難達成協議。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 開一個你認為是合適的價格,然後堅持住這個價格。
融資是有成本的,要花費時間和金錢。
與互聯網泡沫高點時期相比,現在的投資者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項目考察過程上,包括:與客戶交談、 做背景調查、訪問目標公司、尋找外部推薦人等。成功的項目通常一輪考察要持續大約4個月,有時甚 至要長達1年。許多投資者由投資委員會來做出批准決定,在交易的不同階段,只有獲得批准通過,交 易團隊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因此在每個階段,交易都可能被終止。創業公司應該明白他們的所有花費 都是為了融到資金,因此所有法律、審計、以及其它費用都將由創業公司支付。然而,如果交易沒有成 功,或者服務提供者是由風險投資者僱用的,費用也可能會由投資者來支付。
可能會需要有經驗的法律幫助。
律師將會幫助創業者與潛在投資者的法律代表打交道。你和律師的交流和合作將幫助你更好地融到資金 。當僱用你的律師時,需要確保他有很強的公司法律專業知識,最好是以前有過風險投資交易方面的經 驗。同時,律師的專業建議對於保護你的知識產權也很重要。盡管投資者往往強調法律幫助的重要性, 創業者應該自己和投資者談好有關雙方權利和義務的重要問題,因為律師的工作只是將已達成的事宜以 法律文件的形式完整地表達出來。
准備好做路演。
在與投資者進行溝通中,企業家必須就自己的商業計劃做演講,參加會議、並且介紹自己的管理團隊。 這些工作需要重復很多次,但是這些時間花的值得。企業家需要保持樂觀和主動,並注意不要過度推銷 自己的商業計劃書。
准備好開始談判,並且對你的公司進行外部審查。
一旦投資雙方就相關問題達成了一致,盡職審查的過程就開始了。如果你已經准備好了相關的合同文件 ,並且更新了所有法律和稅務文件,這個過程可以被大大加快。許多公司准備好一份盡職審查書,以及 所有需要的文件的一份拷貝,當投資者需要時就提供給他,這樣做可以表現出一種專業性的溝通方式。 有時需要僱用獨立的審計師和律師,通常由創業公司支付其費用,用來評估所有的公司潛在負債。
准備好公司治理結構的改變。
如果這是你第一次把你的公司所有權分配給別人,你需要意識到,即使你仍然持有大多數股份,投資者 通常也將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和透明度做重大的調整。現在公司創立者是在為股東工作了,而不僅僅是為 自己。投資者會試圖構造一個平衡的董事會,他們能夠充分的發表觀點和獲取信息。他們會要求得到董 事會席位,並建立某種特權,從而保證能做關鍵的決策,或者對某些事務具有否決權。這些做法的理念 就是為了當公司策略發生改變,但其沒有董事會多數席位時,能夠保護其投資權益。記住是你在過去做 了一個商業計劃書,而所有投資者都批准了你的計劃,並決定給了你投資,現在你該保證他們的權益了 。
理解創業者、首席執行官(CEO),以及股東之間的區別。
創業者和CEO之間有重要區別,在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比較難注意到。通常好的創業者做決策很快,有點 傾向於把決策權集中在自己手裡。這在商業發展的早期當然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當公司成熟之後,這將 會危害一個健全公司的發展。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一個CEO,由董事會授權來管理公司,同時向董 事會匯報工作。有時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公司創立者也可能離開管理崗位,這些情況下,創立者仍然會 通過董事會來介入決策制定,而把日常管理交給專業管理團隊。同樣很重要的是需要理解:雖然股東對 於公司發展有著同樣的利益,但是他們應該較少介入公司日常運營。他們必須給管理團隊充分的自由度 和授權來執行商業計劃。
10
確保投資者有相同的願景和價值觀。
融資僅僅是一個開始。目標是發展和開拓一個商業機會,從而能夠為股東創造出很高的價值。資金僅僅 是成功方程式的一個部分,關鍵的是,建立一個有著同樣願景理念的團隊,然後向著這個願景開展有效 的工作。這一點不光對雇員是這樣要求,尋找誰來投資的時候也需要這樣要求,要確保投資者有相同的 願景和價值觀,並且能夠真正幫助發展你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