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搭建

理財搭建

發布時間:2021-08-11 23:55:07

Ⅰ 如何成立理財公司

條件一:發起人角色
具體可分作「個人或團隊創業」和「機構擴張」兩類。個人或團隊創業,是指合夥人團隊或創始人個人因各種主客觀原因,決定創立自己的財富管理公司。機構擴張,是指各類公司實體因組織戰略、競爭優勢或商業環境等內外部因素,決定擴張業務領域,開展財富管理業務。
在現實中,單一發起者依然是創辦主體的主要構成;但近期,越來越多的情形是個人創業者和機構擴張者通過合理的股權結構設計,形成長期契約,實現優勢互補。
條件二:資源稟賦
不論個人創業、還是機構擴張,都需要清晰描述自身發展路徑和資源稟賦。在中國目前,大致可又分作三類:客戶資源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
客戶資源能力,是指所掌握高凈值客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粘性,以及快速擴張高凈值客戶資源的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募集能力。再細分下去,產品募集能力還需要按照所能募集產品的類型,分為單一產品募集能力和多元化產品募集能力;或者按照募集手段,分作機構渠道募集能力和直銷零售募集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是指在資產數量、資產質量以及資產定價權方面的管理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供應能力。
同樣地,也需要繼續分作單一資產管理能力和多元化資產管理能力兩類;或者按照管理資產的模式分為直接管理能力和間接管理能力兩類。所謂技術能力,是近些年來因Fintech/WealthTech領域的興起、沉澱,而新被行業所認知的一股勢力。
不少該領域玩家和創始團隊並非以往傳統財富端或資管端的資源背景和發展路徑,而是從P2P、社交網路、行業培訓、行業自媒體、區塊鏈/比特幣、智能投顧等偏技術領域出發,逐漸建立了自己在用戶流量、品牌、用戶社群、數據分析投資演算法等技術和互聯網領域的差異化優勢,然後打算切入高端財富管理業務。
三類稟賦自然可以兼而有之。但更多的情況,是從某一個獨門絕技起步。在創辦之初就能同時形成其中任意兩個稟賦優勢者,並不多見。即使有,在兩個能力之間,也往往存在明顯差別。均衡實力很強的初創機構,少之又少,這也是創辦業務初期,就必須認真考慮頂層架構和資源組合配置的要義所在。當然,如果三者都不具備,先洗洗睡吧,准備好再來。
條件三:業務目的
前兩個維度的條件更多是客觀條件,而業務目的則是主觀選擇性條件;即:為什麼要開設財富管理業務。同樣,也可分作三個類型:以客戶為中心,搭建獨立財富管理業務——獨立業務;圍繞自身中心業務開展多元化經營,組建財富管理業務模塊——多元化業務;實體產業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必要補充,豐富並充實產業鏈/資管鏈的資金來源——資金端業務。
所謂獨立業務,就是指一些由專業理財師團隊或專業個人創建的獨立理財工作室、小型財富管理公司、精品財富管理機構、或家族辦公室。
他們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客戶定製解決方案,在市場上全面搜集和匹配產品及服務。所謂多元化業務,多指一些原來主營業務並非傳統狹義的財富管理生意(如銷售理財產品,或提供資產配置服務),而是圍繞高凈值和富裕人群的其他商業模式(如移民、高端房產開發或房產經紀、留學咨詢、高端社群服務、高端培訓等),為了增加收入來源、增強客戶粘性、提升客戶體驗而設立的財富管理業務。
資金端業務,是指因集團發展戰略及其相應的投資融資需求,而催生的資產管理業務,並繼續衍生了對相應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後兩者都不是獨立業務,但區別資金端業務和多元化業務的簡單方式,就是分析其所募集產品的融資目的,是為自身集團戰略和產業、資管發展的資金需要,還是僅為賺取中間收入、多元化其收入來源為目標,其集團自身主營業務與產品融資沒有任何關聯。
同樣的道理,業務目的可以是單一而純粹的,也可以是交叉而綜合的,甚至可以在推動過程中逐漸調整和變化。但總體說來,目的明確,非常重要。因為目的性條件會直接影響公司頂層架構的設計、發展路徑的選擇、產品線的部署和團隊人才的搭建等各方各面。
文字來源:NewBanker博客

Ⅱ 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財計劃

第一,有目標性。
首先我們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攢錢是為了什麼?對於現在的很多家庭來說,攢錢的目標,就是為了湊首付買房子。跟過去一樣,手中有房,心中不慌。不會害怕房子再漲到天上去。可是,房子現在價格這么高,很多人心裡已經慌了,大家炒房的意願越來越低。
實際上,除了房子,養老、醫療、教育,又稱我國未來消費的三駕馬車。只要我們有收入了,建議首先應當將養老和醫療保險建立起來。不過由於社會保險有最高繳費基數和最低繳費基數的限制,如果需要更高層次的養老和醫療保障,可以自己購買稅延型養老保險或者商業醫保。特別是有些養老保險,能夠均衡我們人生各個時期的收入,能夠形成長期的保障也是非常不錯的。
第二,形成正的現金流。
投資理財,我們的目標是實現財富的穩定增長,盡可能的快速增長。一般人採取的是通過定投方式,投資到高成長、高收益的股市中去。雖然股市有浮動,但是如果我們通過長期定投的方式,能夠有效規避股市中的不確定性風險,在股市牛市階段實現資產的快速增長。
不建議一些盲目投資。比如通過高杠桿方式購房,一旦房價不漲,即使房價沒有回落,高杠桿帶來的融資成本壓力也會對個人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投資住房就不成為投資了,而成為負擔。
第三,注重年齡階段。
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單身貴族階段,我們能夠承擔的投資理財風險是最高的。說句難聽的話,即使我們將所有積蓄都虧個底朝天,一樣都能夠把錢掙回來。當然,還是要注意,不要負債去投資理財,萬一虧損了,這一輩子有可能要打工還債了。尤其是我國還沒有完善的破產制度,很有可能會受負債所累,這一輩子都很糟糕。

Ⅲ 如何系統的、有效的建立自己的理財系統觀念

有系統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理財系統,必須要在網路上有一個專業的老師這篇里。

Ⅳ 個人如何做好理財投資

個人理來財規劃的真諦其實是要自通過合理的規劃、管理財富來達到人生目標。

Ⅳ 理財目標下的理財規劃方法

搭建個人投資理財體系,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理財,就是理生活。

第一步:設立「保險賬戶」。
理財的第一步,是守住已有的財富。
君不見,多少家庭因為一場重病而一夜回到解放前;君不見,多少家庭因一場意外而砸鍋賣鐵救人;君不見,家庭支柱過世後,房貸、車貸、贍養父母、撫育幼兒、償還外債都落到夫妻一方頭上,不堪重負。。。。。人世間的悲傷,我們見得不少,但最大的遺憾卻是,這本可以未雨綢繆,提前預防的。保險,就是替您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可以避免或減少家庭財富的損失。
我們都需要為自己,為家庭配置4大險種: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壽險。
第二步:設置「消費賬戶」
理財的第二步,是設置消費賬戶,控制每月的消費支出,不要「精緻窮」、不要「月光族」,避免「消費負債」。
君不見,年輕一族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用得賊溜,每月工資一到,還完花唄、借唄後所剩無幾。君不見,現在每天都是購物節,我們早已處於消費陷阱之中,1月的工資貢獻給了2月春節;3月4月工資貢獻給了五一假期,5月工資貢獻給了京東618購物節,7月8月工資貢獻給了9月中秋節;9月工資貢獻給了十一假期;10月工資貢獻給了淘寶雙11購物節;11月工資貢獻給了雙12購物節;12月工資貢獻給了元旦假期。君不見,攀比之風甚囂塵上,您真的需要買這么多東西嗎?真的值得負債去買?最後除了一衣櫃的衣服、包包外,存款為0.
第三步:設置「儲蓄賬戶」
理財的第三步,是設置儲蓄賬戶,每月工資再低,也要定額強制性儲蓄。
為什麼要存錢?因為錢,能給你帶來安全感;能讓你無畏地面對不確定的人生;能讓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能讓你從容地生活,存錢更是存未來。
第四步:設置「投資理財賬戶」
工資是屬於勞動性收入,一個小時工作換一個小時的報酬,一個月的工作換一個月的報酬,這就是「時間換金錢」的規則,工作的本質是工資,而不是富裕;但學習投資理財知識,通過買股票基金等金融工具,這是一次付出,長期收入的可持續性理財方法,這可以作為第二收入來源。
每月工資中固定比例的收入作為投資理財的本金,這是你未來獲取股息、紅利的種子資金。
第五步:設置「樂趣賬戶」
人生有苦有甜,生活並不都是苦的。
設置樂趣賬戶,每月固定比例的收入轉到這個賬戶中,這個賬戶裡面的錢,就是讓您享樂的,獎賞你自己的。可以作為年度出國旅遊資金;購買貴重的樂器,參加您感興趣的培訓班等。
以上。

Ⅵ 如何搭建家庭理財金字塔

您可以參考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大概內容是把家庭可投資資產分為四大類回:留出10%用於短期消費,也可答以叫緊急備用金,可投資在寶寶類等流動性高,安全性高的資產里。拿出20%購買意外重疾保障,這也算是利用經濟杠桿以小博大,注意這裡面說的可不會保險公司願意推的年金類產品哦。拿出40%做養老、子女教育金規劃,可購買穩健增值的資產,如年金類產品、參與債券投資等。最後一塊大概30%用於投資高收益資產里,當然高收益也常常伴隨高風險。當然,以上比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具體要看您是處於家庭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以及您的具體理財目標,提供的信息不全,在這里無法具體分析。希望對您有幫助

Ⅶ 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財價值

尋核心投資體系: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縱觀整個投資界,那些偉大的投資者,不論是價值投資、成長投資還是趨勢投資,他們成功的都是相似的,這些偉人們無不例外都擁有:宏觀行業的分析能力(好生意),微觀企業的剖析能力(好企業),對自我人性的控制能力、對市場情緒的理解能力、對資金偏好的分析能力(好價格)。所以,成功的投資並不復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其中,好價格是一般投資者和偉大投資者最大區別。
投資的本質是尋找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所以想要做一筆成功的投資,「三好」准則缺一不可,只要滿足「三好」條件,一個公司不論它在什麼市場、什麼板塊、什麼時間、甚至不是上市公司都沒有關系。對此投資者一定不能抱有偏見,我們要尋找投資的本質,不能迷失在市場中,要明白雖然市場的鍾擺一直在擺動,但不論鍾擺如何擺動,都不會影響那些真正的「三好」公司,對於優秀的投資者來說,只有宏觀行業的好壞、微觀公司好壞、估值高低之分(很多人根本沒有正確的投資體系,沒有明白投資的本質,卻還在為了藍籌股和創業板孰優孰劣爭論不休,說到底一筆好的投資是根本不分派別的)。
在中國市場做投資,更需要堅定的意志來堅持「三好」投資體系,因為現在的大部分觀點認為: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賺錢就是對的,這是典型的唯賺錢論,唯業績論,抱著這樣的價值觀的投資者,大部分都在偽投資,但顯然這是極大的錯誤思維,長期看市場必然回歸,投資從來不是平路短跑,而是垂直攀岩的馬拉松比賽。市場中充斥著太多的偽投資者,他們分析都是流於表面,往往出於某個題材或者概念就看好一個行業、公司,卻從沒有對行業、公司做詳細的研究,有些甚至連公司的主營都不知道,但在這些人眼中,「價值投資」甚至淪為虧損的代名詞。但事實上,在過去幾年裡那些真正優秀的投資者仍有較大的收益,在整個市場都在追逐熱門的時候,一些前景好估值低的優質公司,因為沒人關注獲得了大比例的折價,他們提前布局,獲得不菲的收益。
判斷好生意,找到好公司,發現好價格
一、好生意
好生意的判斷標準是搞懂兩個問題:
1.行業現在的壁壘如何(護城河);
2.行業的前景如何(成長性)。
要搞懂這兩個問題,主要是綜合分析一個行業的價值和成長,比如醫葯行業作為典型的好生意,是因為優秀的醫葯公司能不斷研發新葯、申請專利,這是護城河,而巨大的市場是未來的成長性。
未來的好生意還是主要集中在:醫葯、消費股、TMT三個大行業中。為什麼?無論你貧窮富裕,經濟危機還是戰爭,人類都會生老病死、都需要吃喝拉撒。所以只有醫葯和消費能成為百年企業,長牛股票。而醫葯消費讓人類活下來,科技讓人活得更好。但不同於醫葯消費的投資理念,科技行業是不進則亡,20年前的科技巨頭今天照樣破產,Google、蘋果、騰訊不進步不創新未來也要被淘汰。所以投資科技股的核心要素是抓住時代的潮流,活在當下。
確定大的行業之後,就要細分下去,醫葯、消費、TMT三個行業可以細分為比如牙醫、眼科、體外診斷(中國巨大的市場)、特殊屬性的快速消費品、TMT的細分行業更多。
當然,好生意不局限於醫葯消費TMT,不論什麼細分行業,只要能有自己的護城河,能有美好的成長前景,一樣能定義為好生意,比如水電行業(大自然賦予的護城河)、調味品行業(有獨特口味秘方的快速消費品)、胰島素行業(醫葯行業中重復有粘性的消費品)。
總的來說,好生意就是對未來宏觀行業變化的判斷(也包括宏觀政策上的變化)。如果能預見行業變化後出現必然結果,那麼我們就大可不必在乎發展過程的曲,無懼任何短期的變化。
二、好公司
尋找好公司的要點為三點:
1.非量化指標:管理層、企業文化、商譽;
2.量化指標:財務報表;
3.核心指標在於判斷一個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ROIC和ROE。
1.非量化指標的判斷需要靠對一家企業長期的跟蹤才能得出結論,頻繁的實地調研感受企業文化,了解公司管理層,通過長時間對企業運作的跟蹤了解管理層的管理能力。
2.量化的財務指標的判斷需要有扎實的財務基礎,讀財報不僅僅是簡單的看收入、利潤,更重要的是理解深層次的東西,要通過分析財務數據得出企業經營的質量,是否存在作假的陷阱,是否有發展的潛力。
3.判斷好公司的核心是判斷一個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指標是ROE(凈資產收益率)和ROIC(投資回報率)。
為什麼是ROE和ROIC兩個指標呢?因為單純的EPS、PEG估值方法完全可能是個偽命題,比如,A公司去年賺了1萬,今年賺了10萬,十倍;B公司去年賺了1億,今年賺了2億,兩倍。哪一個更好?在現實生活中,誰都知道B公司好。但在資本市場上不是,因為人們總是很短視,只看增速。而ROIC和ROE直接反映了公司的投入產出的效果,他告訴我們一個公司到底是創造價值還是毀滅價值。有沒有競爭優勢,業績是不是曇花一現式的驚艷,成長的質量如何。
ROE就是經典的杜邦分析法,而ROIC的計算比ROE要難一些公式是:
ROIC=NOPLAT/IC
(其中NOPLAT是指息稅前的收益*(1-稅率),IC是指期初的投入資本,包括有息負債、股東權益,扣除非核心經營資產)。
注意:1)其中IC指的是期初的投入資本,這包括有息負債、股東權益,還要扣除非核心經營資產;
2)要注意的是,有些優秀的公司有大量的超額現金,因此在計算初期投入資本的時候超額現金要扣除(比如像貴州茅台這樣的公司,其貨幣資金佔全部資產的50%,歷來存在大量的超額現金,因此超額現金應該視為金融資產而非經營資產);
3)NOPLAT是指息稅前的收益*(1-稅率),NOPLAT直接剔除掉了資本結構和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注意盡管應付賬款也是公司的一種現金來源,但因其未附帶明確的成本而被排除在外。實質上,ROIC是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有投入資本賺取的收益率,而不論這些投入資本是被稱為債務還是權益。
因此,計算ROIC的關鍵是對公司業務能進行快速分解,快速閱讀公司資產負債表及報表附註,分解出公司的「核心資產」和「非核心資產」;快速閱讀公司的利潤表,分解出公司的「核心收益」和「非核心收益」。
如果簡單地來看,ROIC可以近似理解為ROE。但是ROE有不少缺點,ROE衡量會計利潤與凈資產的比值關系,容易受異常財務杠桿的影響(而ROIC衡量的是經營利潤率,而且剔除了資本結構變動的影響)。ROE的高低並不能直接證明價值創造的能力,高ROE也許說明不了什麼,而高ROIC明顯是價值的正面因素,差的的公司是「高投入、低(高)產出」,而好的公司則是「低投入、高產出」。
結論:只有ROIC超出WACC(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成長,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成長;除此以外的成長,大都是不值一提的偽成長。當然,對於一些小企業,有些項目目前是虧損的,但長遠看不應短視。
三、好價格
發現好價格的方法是對人性、市場、資金有深入的認知和分析能力。
對於投資者來說,往往有一個誤區,即發現好公司之後,其買入價格會用估值模型來決定,這是極大的錯誤。因為估值模型決定長期的安全邊際,而現時買賣價格的好壞是需要通過分析人性和市場來決定的。這很好理解,因為市場長期看必然有效,所以需要估值模型是用來估算長期的安全邊際的;但買賣發生在當下,而短期看,市場經常無效,短期的上漲和下跌僅僅是人類情緒和資金偏好的變化推動的估值的變化,因為這種無效的存在,所以即便是你精確的通過各種估值模型計算的「安全邊際」,也可能被市場打的一文不值。所以大師們一再告誡我們:投資是一門藝術,而絕非嚴謹的科學,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所以也是為什麼一般的投資者即使足夠努力學習、累積經驗,也只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但想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幾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偉大的投資者是極少數,因為偉大的投資者,他們所具備的價格和價值的發現能力,這並不是能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累積產生的,發現好價格的能力幾乎是天生的,對人性的和對市場的理解是無法復制的。
對「好價格」的判斷是「三好」投資准則中一般投資者和偉大投資者最大的區別。
歸納一下偉大的投資者找到「好價格」的兩大要點:
1. 判斷市場情緒,即判斷人性的變化:是指我們要做到逆向投資(反人性的投資),也正是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逆向投資抓住機會。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的失衡才是殺死你的是心魔。投資最難的地方並不是了解公司的基本面,而是了解市場人性並戰勝自己。
作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不應該對價格太關注,而對價值又太漠視。因此要永遠記住價值,價值,還是價值,而不僅僅是價格,只有心中具有強烈的價值感,才能抵抗恐懼的情緒。人性這玩意,千百年從未改變,未來也永遠不會改變。
2. 判斷資金的偏好,即市場資金流動的方向:這是可以學習的,也是可以量化的。具體表現為趨勢和量價的變化。
市場資金的變動,趨勢的形成是因為市場資金形成了一致性的預期,表現出方向的一致性。此時抓住「好價格」的核心思想就是:判斷市場資金一致性的預期,抓住資金轉向的瞬間。
判斷短期市場資金的偏好,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好地找到好價格,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什麼風格的投資者都千萬不能忽視,特別是自詡為價值投資不需要技術分析的人,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公司出現了價值低估的情況貿然買入,因為市場先生依然會把你搞的破產!計算安全邊際的時候為什麼要打折?打折就是在考慮市場先生的脾氣,但這個打折打多少?價值投資的理論不會告訴你,只有盤面的信息才會告訴你。對盤面的感覺,對資金的流向都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盤感的養成也非一朝一夕。
總結
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的三好理念簡單總結就是分析宏觀行業,分析微觀企業,分析市場和人性,重要的是細分行業的發展前景、微觀企業的發展前景和一個好的買點。
所以在尋找三好公司的時候,要常問自己10個問題:
1. 公司的產品定位如何,所處行業的未來發展如何;
2. 公司在細分行業是否具有競爭力,護城河在哪裡;
3. 企業的盈利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模式找對了沒);
4. 歷史財務報表是否健康,盡力排除造假粉飾的可能;
5. 公司股東治理怎麼樣,是欺詐小股東或者對小股東不重視;
6. 橫向縱向比較,找到公司的天花板在哪裡;
7. 現在的價格是否在安全邊際內(用估值模型計算);
8. 整個市場的情緒如何,短期資金的偏好是什麼;
9. 資產是否進行了合理的配置(採用動態平衡策略降低投資風險);
10. 提升自我內心的修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最後多說一句,對於追求三好公司這一點千萬不能教條主義。能追求「三好」公司是最好不過的,但很多時候,「三好」很難全,退而求其次也是無奈之舉,所以有時候不是那麼好的生意,但價格足夠低也具備吸引力,有時候不是那麼好的價格,但公司行業長期積極向好,也值得買入,巴菲特老先生也強調過,用一般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要遠比用低估的價格買入平庸的公司來得好。

閱讀全文

與理財搭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