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理財和P2P理財不一樣嗎
1、發行主體的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以銀行自己的產品為主,還有銀行也會代理一些基金、保險、或者其他債券等產品。 其中銀行自己發行理財產品,主體就是銀行自己,而基金發行的主體是一些基金公司,保險產品發行的主體是保險公司。
而p2p平台的產品沒有一個明確的發行主體,P2P平台只是一個中介機構,就是為借款人跟出資人提供匹配平台,因此項目的主體結構就比較廣泛,主要是以企業為主,也有一些個人,甚至有一些平台會把一個項目拆分成多個標的。
2、收益不同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根據風險不同,收益大概是在3%到8%之間,安全性高,風險低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大概是在4%到6%之間,風險稍微高一點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大概是在8%到10%之間。
而p2p平台理財產品的收益就相對比較高,目前很多p2p理財最低收益都是在6%以上。 正常的p2p平台收益在8%到15%之間,而有一些風險比較高的平台收益甚至可以達到20%以上。
3、風險不同
p2p平台的風險要遠遠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比如進入7月份以來,P2P平台就頻繁爆雷,一些幾百億的平台倒下,也沒有什麼稀奇的。
而相對於P2P平台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要高很多,盡管從今年資管新規出來之後,銀行理財產品不能保本保息。
但從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的表現來看,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當然前提是你不能貪圖太高的收益,如果年化收益在6%以上,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4、資金託管方式不同
目前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以及代理保險、基金等理財產品,他們的資金都會託管在專門的銀行賬戶上,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是不能所以支配這些理財資金的。
而P2P平台資金託管目前比較混亂,很多平台客戶的資金都是進入平台自己的賬戶上,就算有些平台跟銀行合作進行資金監管。
但這種監管方式也僅僅是監管而不是託管,平台還是可以自己支配用戶的資金,而且很多平台都會形成資金池,這就造成很多平台可以挪用用戶的資金,製造虛假項目,把用戶的資金轉移。
5、監管力度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受到應保監會嚴格的監管,稍微有一些違規,就會領到巨額罰單。
而P2P平台的監管還是比較滯後,很多平台的資金流向,相關監管部門根本沒法監測到,所以經常出現很多平台跑路的情況。
2. 我買了一份泰康人壽理財保險,說是一年交一萬,十五年後一年返一萬,直到九十九歲,可信嗎
是泰康的鑫享人生
3. 四大銀行理財哪個比較高
其實大銀行理財收益的差別沒有那麼大,因為大家在一個「風險等級」的資專產標的上進行「選擇屬」。
一般來講,小型銀行的存款利率以及理財產品收益會比大型銀行高一些。因為大型銀行有足夠多的網點以及「錢脈」,吸收對公、對私的儲蓄能力更強,成本更低。而中小型銀行,特別是城商行,在對公、對私的吸儲能力較弱,因此只能通過更高的利率、更高的收益去吸引資金。
您也可以關注「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4. 中國惠這個平台怎麼樣靠譜嗎適合投資嗎希望可以有人可以指點一下謝謝了。
網上的這些理財平台都不靠譜,投資需謹慎。
5. 你經歷過哪些投資騙局
隨著各種投資項目的增多,許多騙子也開始玩起了各種各樣的投資騙局,對於我這個年齡還尚未開始經歷過創業,所以騙局也就無從說起,但是我身邊的朋友有經歷這種的。
我一個朋友屬於人比較老實的,雖然是個男生,但是脾氣方面很好而且收拾家務什麼樣樣在行,用他的話說就是除了生孩子不會其他什麼都會,但是他就是有個特點很容易輕信別人,容易受騙,可以說從小被騙到大的。
他是屬於做廚房配菜的,因為是個會所,所以相對來說也不是很忙,於是有時候會接到一些推銷電話,後來接到一個電話說是免費送他紀念品,可以到哪哪去拿,一般正常人都是會選擇拿走紀念品,然後走人對不對,他剛去的時候真的領到了紀念品,也就是跟錢幣差不多的紀念品,可是一來二去,裡面一個小姑娘就覺得這個人估計可以再去挖掘下,於是告訴他:「有個老畫家,很有名,可以投資他的畫。」剛開始他沒同意,後來人家小姑娘說是先給他墊著2000塊錢,剩餘他掏2000就成了,可是他居然信了,於是果斷就投資了,再後來小姑娘又給他推薦人民幣投資,前後陸陸續續投資了小一萬塊。
過年的時候,還一直給我說等著升值呢?可是這年也過了,也見他提了,而且據說回家後他媳婦特別生氣,直接沒收他全部的錢,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被騙了唄。
所以要想不被騙,首先要想清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啊!
6. 理財產品有什麼風險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回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答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7. 漲樂財富通,是不是騙人的
快手裡的小白訓練營12元教課,都是騙子,進群以後先把每個人要發財的夢想給說服了,不讓在群里隨便加同群人的微信,然後10天課程講完,就把群給刪除了,在讓好多人加入6999元課程,進去講完了在叫你投入一萬元,每個課程都在套投資者的錢,還分了好多內部組長,全是拖,進去的錢都是回不來的我損失三萬多,勸大家不要相信了,都是騙子高手
8. 支付寶理財裡面的 盛惠存4號 派息利率(年化) 是和其他的七天年化率一個意思嗎
支付寶理財裡面的盛惠存4號派息利率(年化)是和其他的7天年化利率是一個意思,只不過盛惠存4號派息利率年化,指的是到了一年才派息,跟銀行里的定存一樣到了期限,他連本帶息一起派。七天年化利率他是每天派息,按照7天一個周期來算的利率。
9. P2P,余額寶和銀行這三種理財方式的區別
一、銀行
投資人購買理財產品本質也是放貸,但是簡單的借貸關系中由於加入了銀行及影子銀行(非標資產的通道),借款人實際付出的高利息,被中間的金融機構以手續費的形式層層剝奪,到投資者一端就所剩無幾。
二、余額寶
余額寶背後實際就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投資的標的就短期貨幣工具,主要為銀行大額存單及信用較高的短期債券,總而言之,這些復雜的金融產品本質上都是為了給借款人融資所用。但經過這么一個復雜的過程,融資過程的大部分利潤就被金融精英們瓜分了。
三、P2P
P2P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金融,投資人和借款人可以直接實現資金的對接,借款人願意支付的高利息可以直接轉化為借款人的高預期年化收益,而P2P在其中只是擔當了信息傳遞者的角色,收取少量的居間費用。 P2P的高預期年化收益並非出自高風險,也並非不靠譜。買普通理財就相當於去商場購物,而投資P2P就相當於淘寶,少了一些中間環節,自然能獲得更多實惠。
P2P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八大區別
1、出資門檻:P2P平台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要求5萬及以上,而P2P則很低,較受小理財戶的歡迎和追捧。民營系P2P比如禮德財富10元起投,紅嶺創投、人人貸、武漢長信銀和50元起投便可輕松理財。
2、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P2P平台>銀行理財
據數據計算,2014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商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2%,而P2P平台預期年化收益以一年期為例,最低約為7%-8%,一些主流平台能夠在10%以上。就目前行業市場預期年化利率而言,15%已是較高的預期年化利率,18%以上是絕對高息。理財的目的是為了錢生錢,而從預期年化收益率這一點來看,P2P理財的確優於銀行理財。
3、資金流動性:P2P平台>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這就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大打折扣,而P2P理財模式採取一次性還本付息、先息後本(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等額本息/等額本金等多種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財風險,也滿足了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4、手續費:P2P平台
銀行理財要求收取手續費、保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預期年化收益。而P2P平台的收費內容更加簡單明了,通常僅需收取少數的充值提現手續費和服務費,甚至有些渠道連提現手續費都不收。
5、便利程度:P2P平台>銀行理財
首次進行銀行理財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台辦理,而大多數P2P理財,只要在網上就可以完全處理妥當。就這一點來說,P2P理財比銀行理財更加便利,也更加節省時間。
6、項目實在性:P2P網貸通明、銀行理財籠統
許多銀行理財在推銷各種理財商品時,其實大多都不曉得資金用途、預期年化收益與何掛鉤、商品危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而P2P網貸資金需求方實在的告知貸款用途和項目信息,出資者可自主鑒別和挑選網貸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7、抵押擔保:P2P理財模式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有一定的保障性。
8、安全性:P2P安全性可控制,銀行理財看似安全實則安全性不透明
如今,銀監會也允許銀行破產,這說明即便是銀行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譜的了。而銀行的拿著投資人的資金去用在了什麼地方,我們並不知情,所以銀行看似安全,實則也有一定危險。對於P2P多數人一定會說不安全,詐騙、跑路頻發,實際上P2P的風險也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