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致富快車

理財致富快車

發布時間:2021-08-10 00:28:45

A. 如何理財,致富的秘訣

1、誠信第一,你值得很多人信賴和有很多人值得你信賴是兩筆巨大的財富。 2、 不要拚命地為了賺錢去工作,要學會讓金錢拚命地為你去賺錢。 3、完美的東西不一定值錢,但稀缺的東西一定值錢。 4、選擇不對,幹了白費。 5、賭博是有可能贏錢的,但永遠不要羨慕一個賭徒贏了錢。 6、 股市是一個允許投機的「投資場所」,而最好不要把它當作一個可以投資的「投機場所」,「博傻理論」在股市大行其道,但不要認為自己每次都能找到比自己更大的傻瓜。 7、年輕人不要太在乎自己擁有什麼,而要在乎自己能享受什麼。 8、買房要麼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要麼是為了作為投資手段賺更多的錢。但如果為了買房而終生成為「房奴」,不管房子怎麼升值對你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 9、不一定要按自己擁有的實際現金去決定投資規模,而要在認定安全穩健的前提下,需要投資多少錢就想辦法去借多少錢。 10、借錢不一定是壞事,一個不會借錢的人一定不是投資理財的高手;只要通過借錢能賺更多的錢,不管付多少利息都是對的,否則就是錯的。 11、高檔的奢侈品未必能提高你生活的品質。 12、科學合理地消費就等於收入的增加,省錢就等於賺錢。 13、對自己的賬目盡可能隨時做到心中有數。 14、不管存在多大潛在風險的投資,轉移或控制了風險就等於沒有風險;不管存在多小潛在風險的投資,沒有控制風險就可能是百分之百的風險;一點風險都不冒就是最大的風險之一。 15、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多麼優秀,要看他身邊有什麼樣的朋友;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就,要看他有誰指點。 16、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家指路,名家指路不如名家帶路。

B. 理財能致富嗎

理財應該不能致富,但能促進致富。理財的關鍵是本身要有財,如果本身沒有財,就無財可理。

C. 環球致富快車怎麼了

我認為環球快車出事主要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不欠每位會員的錢,那就不會有人告狀,再者私募屬正常現象,盡快把問題搞清楚,自願加入不能怨別人。記者有時瞎參與問題就復雜了,只要把獎金補發齊會員就沒事了,正常運行還是不錯的。如真的不能正常運行了,那可坑了一部分人啊,但願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就看組織者的能力了,如何擺平。

D. 致富快車怎麼了

別聽電視上忽悠了~~~
真想做,你不用加盟他們,自己就能做!
用他們的東西,完全是一種自我安慰,該不賺照樣不賺~

E. 正確的理財習慣會使人致富嗎

一個人的財富很大程度上與其性格有關。在生活中,使人們陷入麻煩的往往不是那些人們不知道的事,而是一些人們知道但卻認為不可能的事。投資理財可以使每個人發財致富,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地去做。

舉例來說:假定從現在開始,你能夠每年存下1.4萬元,持續40年,如果你將每年所存下的錢都用於投資股票或房地產,並且每年可獲得平均20%的投資報酬率,那麼40年後,你能知道你將積累多少財富嗎?

你認為是200萬元還是500萬元或者是更多。事實上,答案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一個可能會令所有人都吃驚的數字——10281萬元。以一個25歲的上班族為例,從現在開始,每年只要能存下1.4萬元,也就是說每個月存1200元,40年能夠存下56萬元,若將這些存下來的錢投資股票或房地產,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報酬率,到了65歲退休時,就能成為億萬富翁。這不是憑空想像,更不是痴心妄想,這完全可以依照財務學或投資學上計算年金未來值的公式計算出來。

從理論上講,一個人只要從年輕開始,有致富的慾望,並且善於投資理財,再加上以下三點:第一,每一年存1.4萬元;第二,將存下來的錢投資在股票或房地產上;第三,耐心等待40年。不管目前的經濟狀況如何,都可以在有生之年利用理財而致富。而這三點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理由如下:

(1)每年存1.4萬元,平均每個月存1200元,相信對每個人而言,應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如果你現在每年存不了1.4萬元,你理財的當務之急是儲蓄,而非投資。)

(2)近幾年來股票、房地產的長期平均報酬率都在20%以上,換言之,只要有錢,便分散投資於股票與房地產,並且長期持有,要獲取平均20%的報酬率不是什麼難事。

(3)40年,對於每個健康的人而言並不是苛求。

現在的年輕人,一般在20~25歲開始工作,這時就可以開始儲蓄與理財,到了65歲退休時,剛好40年。也許你埋怨上帝不公,為什麼有人生而富有,有人卻天生貧窮,但在理財的時間上,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擁有40年以上的理財時間。上帝賦予了每個人公平的理財致富機會。

只要投資觀念正確,理財方法得當,每個人都可以藉助投資理財而致富。善於理財的人往往能減少10年的奮斗。

許多人認為投資理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善於掌握時機,還要懂得財務知識,總之,只有懂得理財知識之後才能開始投資理財,如此理財才能成功。

一個人只要做事方法正確,他不需要多少金錢,可以藉由投資而成為富人,而且過程輕松愉快。投資理財需要的不是天才,只要善於運用常識,並能身體力行就會有所成就。因此,投資根本不需要依賴所謂的專家,只要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你可能比專家賺得更多。

投資理財沒什麼不可告人的技巧,最關鍵的是觀念。每一個通過理財致富的人,只不過是養成平常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你是否相信理財可以創造財富且可以致富?如果你相信,你是否願意去嘗試?

財富就是在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理財習慣中產生的,如果你想投資理財,就從建立正確的理財習慣做起吧!

F. 怎麼樣才能理財致富老百姓如何賺錢和理財致富啊

怎麼投資理財
中國有句古話:「養兒防老,積谷防飢」。也許很多人認為這種觀念已經過時,或許它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精髓卻經久不衰———未雨綢繆。即便是新興的理財一族也並未徹底摒棄這種觀念。 2005已然過去,無論它是怎樣的「多事之年」,經歷多少歷練、變化,過去了,我們就應放開手。新年伊始,上班的第一天大家見面喜歡彼此祝福:「恭喜發財,財源滾滾」,忙閑了,我們是否也應當想想:今年,我們應當如何打理家財? 上網在搜索引擎里輸入:理財、股票、保險、黃金、債券、加息、樓市……太多的相關信息會讓人應接不暇。這些似乎已經成了2005最時髦的詞彙,在已經過去的這一年裡,無論你是進帳斗金,還是小有所獲,亦或負債營生,2005年畢竟已經過去了。 很多人習慣在一年開始的時候為自己量身定製一個計劃,想要出國的可能要開始准備考試並計劃著在申請學校前盡早通過,想要結婚的開始籌措資金准備買房,想要在股票和基金上玩票賺個滿堂喝彩的也都在伺機而行……即使是生活沒有大的改變的人可能也會計劃著新近要添幾件新裝。盡管每一個人的生活期望和目標都不相同,但是,共同的一點也許就是大家都關注著自己的荷包還有多少剩餘,今年又能進帳幾何? 有報道曾經說,在經濟發達的美國其國民收入的50%來自於工資收入,而另外50%則來自於家庭的投資收入。所以說,如何打理家財,讓我們有限的資產發揮最大的作用是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兩代人投資觀念新轉換 吳小姐今年24歲,在一家全外資企業做文秘工作已有兩年,目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吳小姐的父親仍舊在職,母親現已退休,因為單位效益比較好,家庭的收入也還不錯。 吳小姐還有一個哥哥和嫂嫂,因為哥哥在國外讀博士,嫂嫂一年前也以陪讀的身份去了美國,兩歲的小侄子交給吳小姐的父母幫助撫養。吳小姐的哥哥現在已經進入論文最後的答辯期間,還有半年也就可以畢業了,而且一直有全額的獎學金,再加上導師很欣賞他,引薦他去一家知名企業工作,雖然還不能拿到正規員工的薪水,但是收入也不錯。嫂嫂在國內是學英文的,法語說的也非常流利,偶爾幫助哥哥的學校翻譯點資料,兩個人的日子也著實過得不錯。可以說是典型的「知本+資本」的家庭。 由於小侄子今年才兩歲,吳小姐的哥哥嫂嫂將他留在國內吳小姐父母身邊,打算等今年畢業安頓好後再將小傢伙接到國外,小傢伙非常聰明,是一家人的「小太陽」。夫妻倆在國外經常會寄錢給父母,一般都是美金。以前,父母對外幣沒什麼概念,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收在家裡,慢慢積累的多了便在銀行進行了外幣儲蓄。 去年看到了火熱的外幣市場隨著人民幣加息和美金的貶值,吳小姐的父母也琢磨著怎樣讓這筆錢有所升值,但是心動並未行動,今年,吳小姐的父母一早就囑咐吳小姐要想想怎樣用活這筆錢。 吳小姐的父親經歷過自然災害年代,在新中國經濟最短缺的年代,真正有過餓肚子的體會,所以他的防患於未然的情節很濃重,也很注重家庭備用金的儲備。不過,方法在女兒吳小姐眼中也未免過於傳統,無非就是節省,善於精打細算,有閑錢一律選擇存銀行。 隨著生活條件慢慢好了,老兩口又從電視上和報紙上了解到當下理財的重要性,於是商量著想用兒子寄來的美金做點投資,以前只是將這筆錢定期存入銀行,去年十月底隨著存款加息政策的出台,和不久前的美元貶值,老兩口就商量著想將美金取出來兌換成人民幣再轉存。 而吳小姐本人也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忙著讓自己的錢包更加殷實,不免也為之心動。 中老年投資有新招 理財專家認為,每一個人對貨幣價值的理解不同。針對吳小姐父母這樣的家庭,理財專家建議,「用活閑錢,分散投資」,投資渠道多樣化,因為不求有高風險的高回報項目,可以投資國債,購買銀行的「現金增值基金」,這樣做,既能獲得比銀行存款高的利息,也容易變現。 即便是存款,也有新招數,可以進行分段存款,即把原來的大額存款,分成幾個波段來存。舉個例子,假如要存10000元,不妨存一張1000元,兩張2000元,和一張5000元的存款單,這樣當需要1000元時,就不用動用2000元和5000元的存款,需要3000元時就保住了5000元存款的利息不受損失,而假如需要7000元,不妨使用2000元和5000元的組合。 外匯投資有講究 在中國,外匯投資其實應當還是一種比較前衛的投資方式。所謂炒外匯,說到底,炒的就是人們對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國家或者地區目前發展及未來一段時間發展的預期。在外匯市場上,最為流行也最為敏感的就是美元和歐元。 從2003年開始,在美國經濟和歐洲許多國家經濟都不太景氣的情況下,歐元兌換美元的匯率不斷上升,美元前段時間持續走跌,原因就在於,美聯儲在「9·11」事件後連續十幾次降低美元的存款利率,相比之下,歐元的存款利率要高出很多。所以,炒外匯,應注意兩點: (1)利用發達國家匯率之間的波動,通過交易賺取匯差收益。 (2)利用發達國家之間的存款利率差異,賣出低利率幣種,投資高利率幣種,賺取這些國家之間的利差收益。 年輕人理財從現在開始 理財專家認為,對於像吳小姐這樣以前「月光」,打算從現在開始積累的年輕一族。「單身經濟」對他們的影響一直頗深,然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掙多少花多少」的生活固然瀟灑,卻也帶來了不少隱患。 在這樣一個「知本+資本」的現代社會里,「賺錢能力決定了消費水平,也決定了借貸能力」本無可厚非,但適當的積累也是為了讓現有的生活更加無憂。所以,積累還是應從年輕做起。 由於適逢元旦佳節,我們舊歷新年又馬上到來,收入相對集中,利用工資、紅包、獎金、過節費這些收入最集中的時候,可以買點保險,准備一筆備用金。關於備用金可以專門開設一個備用金帳戶,以後定期定額進行儲蓄積累,這筆錢一般不要動用,萬一碰到緊急情況也好應急。強制儲蓄,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額外支出。 適當購買保險,可以選擇現在市場上已有的分紅型保險,投保時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投保期限,使自己的消費水平和投保期限相匹配。 另外,可投資一些金融產品,譬如股票,但是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或是對股票有相當了解的人,建議不要過多投入,應選擇一些發展前景良好的行業,公司業績穩定的個股進行投資。 理財因人而異 理財其實並不是單純地意味著財富的增值,理財也代表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固然追求財富的最大化是絕大多數人的共同理財目標,但是在追求這一切的同時,我們更注重的是在於發現生活的美,追求生活的美,感受生活的美。 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理財觀念。不是有句很流行的話叫做:「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嗎?雖然只是一句戲言,卻也真實道出了財富的累積是從點滴中做起的。只是不同的人理財的方式不同,老一輩人善於積累,而年輕一族垂青投資。 吃不窮,用不窮不會盤算一世窮 我們祖父母和父母那兩代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受過貧窮和飢餓,所以他們很早就懂得積累家財有多重要。但是那時畢竟經濟環境沒有現在開放,也沒有如此之多的投資理財渠道,於是儲蓄是絕大多數人唯一的理財方式,加之有社會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能夠老有所依,也就過得心安理得。但是即便如此,也有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初涉新型理財方式,小試牛刀。在此,筆者仍舊要提醒大家,中老年人理財,還是應當穩健為先。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越來越多金融工具走進我們的生活,也讓曾經信奉「單身貴族」的年輕一族躍躍欲試。「用智慧創造財富,讓財富積累財富」是他們的口號,然而即使擁有這一切,年輕一族也應量力而為,財富的積累是並非朝夕就可以成就的。 「積谷防飢」雖然老套,卻也經典,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也是為了保障我們的生活品質在遭遇突發情況時不至於讓我們措手不及。利用自己的優勢,理性理財的同時我們應當明白,財富的積累應從現在開始。

G. 理財致富的訣竅是什麼

為了讓今天更有勁,你能給自己做點什麼事?快快行動吧!

掌握五個基本道理

你的目標:學好理財致富的五大基本重點,進而掌握住未來的財富。

金錢,乃是人生中最具誘惑力的東西之一,許多人為了得到它,不惜放棄其他更有價值的東西,例如逼著自己去做違法犯紀的勾當,遠離和家人朋友共聚的時光,甚至於賠上了自己的健康。我們社會上所見的各種快樂或痛苦,歸根究底多少都和金錢扯上一點關系,它經常被當成衡量生活品質的工具,強化了貧富之間的差異。

有些人雖然不屑於把金錢當成一回事,可是每天的生活卻又不能不承受金錢的壓力,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手上沒錢就等於坐以待斃。對某些人而言,金錢帶有魔力,然而對另外些人而言,金錢卻又是慾望、驕傲、嫉妒,甚至於是輕蔑之源。到底哪些人的看法才正確呢?它是美夢的實現,亦或是罪惡的根源?它是一個工具,亦或是一種武器?是自由、能力、安全感的締造者,亦或僅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你我在理智上都知道,金錢乃是一種交換的媒介,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創造的價值,得以簡單的方式進行移轉和分享。所以金錢的出現,可以讓我們大家努力於自己專精的領域,而不必操心所做出來的東西是否值得跟別人以物易物。

也就因為金錢在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我們覺得手頭不足時,情緒就會大受影響:焦慮、恐懼、不安、擔心、忿怒、挫折、丟臉或心力交瘁,而這還只是能說出來的一小部分。東歐政權的一一崩潰,不就是因為頂不住財政上的壓力所致?你也不妨想一想,有哪個國家、哪個企業、乃至哪個個人,不曾被金錢壓力所折磨過?許多人有個錯誤的想法,以為只要有了足夠的錢,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便能消弭。這實在是大錯特錯的想法,事實上,錢賺得多並不意味著就有更多的自由。同樣荒謬的是,也不要以為越有錢、越懂得理財,個人就有越多的發展機會,能創造出許多價值,讓自己及他人一同分享。

我們這個國家可說遍地都是致富的機會,有些人只不過想出了個好點子,從自己家的車庫中開始,結果後來成為年營業額達億萬美元的企業,然而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卻賺不到這些錢呢?到底是什麼動力推著我們去追求財富呢?我們的祖先致力於追求自由、人權、幸福,為了經濟而掀起獨立戰爭,建立起今天這個十足資本主義式的國家,可是為什麼歷經畢生努力,卻有95%的退休老人得不到家庭或國家的照顧呢?就我看來,積攢財富並不是件難事,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乃是因為他們的理財基礎不健全,從他們的價值體系及信念相互沖突便可看得出來,若再加上笨拙的計劃,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本章就是要告訴各位有關成功理財的要訣,雖然這不是三言兩語便可說得清楚,不過你若是能弄通這些基本的簡單道理,就能夠很快地掌握怎樣理財。

各位若不健忘的話,當會記得信念具有控制行為的力量,大多數人未能致富的最常見理由,乃是因為對金錢的觀念不清,例如該用何種方法賺錢、金錢所代表的意義、以多少錢來維持應當的生活方式等等。各位曾學到,腦子會作何種行動判斷,取決於明確知道該避開的是什麼、該追求的是什麼。然而對金錢來說,我們送給腦子的訊號卻是模糊不清,從而也就得到模糊不清的結果。我們告訴自己,金錢可以帶來自由,讓我們得到所喜愛的東西,去做一直想做的事情,還可以過著更悠閑的日子。然而與此同時,我們卻又相信要想致富就得工作得更辛苦、得犧牲更多的時間、等到有時間享受時已年老力衰,甚至我們怕錢多了會招來批評,引得旁人覬覦。若是有這么多問題,那干嗎要去試呢?

這些負面的聯想並不限於用在自己,有時候我們也會用在別人身上,例如看見別人發了大財,就胡思亂想是不是他佔了別人便宜;如果你看不順眼別人有錢,腦子接收到的信息是什麼呢?會不會是「有錢並不是件好事」?如果你心裡有這樣的念頭,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告訴自己,錢多了會敗壞自己。一味地憎惡別人成功,你在潛意識中就會對一直企望的財富惟恐避之不及。很多人無法富裕的第二個常見理由,是他們認為金錢太復雜了,所以就把賺錢的事交給專家代勞。找專家為我們做事固然是件好事,不過最好得了解會產生何種後果。如果你完全依賴他們,不管他們多能幹,總免不掉出了問題時你會責怪他們。不過若是你能親身了解理財,那麼命運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了。本書所說的一切,都根植於這個理念:我們知道自己心智、身體及情緒的運作,所以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命運。財經的世界裡也是同樣道理,我們得去認識它,而不能因為它復雜就退縮。一旦你了解裡面的基本道理,怎樣理財就變得是件很簡單的事了。在此,我要教你怎樣理財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調整自己的神經鏈,充分了解若是有了財富,就可為家人做很多事,而內心也會踏實得多。

要想建立恆久的財富,就必須懂得以下五個基本道理。借著提升價值創造財富

在此我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在相同的時間內,此刻你是否有辦法賺得多1倍的錢?多2倍的錢?多10倍的錢?乃至於在相同時間里賺得多1000倍的錢?絕對能夠,只要你能想出值1000倍的辦法。

致富的關鍵就在於要更有價值。如果你能擁有更好的技術、更大的能力、更專業的知識、更加聰明、很少人會的技能、能創造出為更多人所需要的東西,你就有可能賺得更多的錢。要想增加收入,最重要且最有效的一點,就是得想出一套方法,能一直不斷地提高在人們心目中的真正價值,那麼你就能致富。譬如說,為什麼醫生的收人就比門房為高?答案很簡單,因為醫生的工作有較高的價值。先前他為學得醫術而付出很多,終於能夠以醫術為人醫病;反觀門房的工作,誰都會開門,可是要開啟生命之門,就惟有醫生才行。

在我們的社會里,何以企業家會有那麼豐厚的收入?那是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更能創造價值,這種價值主要分為兩種:

第一種價值,是借著顧客使用他們的產品,生活品質得以提升。就是因為有這種價值,企業得以賺得利潤,遺憾的是,有許多企業一心只看到利潤,卻忘了價值才是經營的真正目的。利潤固然是企業生存和興盛命脈,就跟人得吃和睡一樣,可是那並不是企業存在的目的。企業存在的真正目的,是借生產的產品及提供的服務,以提升所有顧客的生活品質。如果企業能不斷做到這一點,利潤就自然會來;反之,企業若不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是有利潤,那也是暫時的。這個道理在企業或是個人都一樣適用。

第二種價值,是借著產品的製造,可以創造工作機會。因為有了工作,員工的孩子就可受到更高的教育,成為醫生、律師、教師等等,這帶給社會更多的價值,更何況這些家庭又能支出從顧客那裡所賺到的錢。這個價值鏈可說一直運行不斷。當羅斯·裴洛被問到致富之秘時,他說道:「我對這個國家的貢獻就是能創造工作機會,在這方面我做得不錯,而上帝也知道我們需要工作機會。」你貢獻的越多,所得到的也就越多。

你無須一定作個企業家才能創造價值,只要你能夠每天不斷吸收知識、習得技能,使自己擁有更多的能力就夠了,這也就是何以自我進修是如此的重要。我之能夠在很年輕時成為富翁,原因是我學得某些特別的技巧和能力,知道怎樣瞬間改變人們的人生品質,同時以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時間內傳授給一大群人。結果是我不但結交了許多朋友,同時也賺了不少錢。

如果你想在現有崗位上賺更多的錢,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問自己這句話:「我如何能在這家公司里更有價值?我如何在更短時間內做出更多的價值?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成本並提升品質?我能否想出新的系統或制度?有什麼新的技術可更有效地生產或服務?」如果我們能幫助人們投入更少而產出更多,讓人們真正得利,那麼我們在收入上也會同樣得利,只要我們有心這么去做。

在我的「致富之路」研討會中,學員們都要盡力想出各種辦法,為增加收入而提供更多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要他們用心想,是否還有什麼沒使用到的資源,問話的關鍵如:我要如何去幫助更多的人?我要如何提高幫助的層次?我要如何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品質?無可避免地,總會有些人說:「我再也沒法增加價值了,因為我一天已經工作到十六個小時。」記住,我不是要你更努力地工作,即使你很聰明也罷,我只希望你能夠更加善用新的資源,看看還有沒有可以增加價值之處?

在此舉個例子,我認得一位按摩師,他在聖地亞哥的生意極好,每天上門的生意應接不暇。雖然收費已經很高,而顧客也一直沒斷,可是他還想提高收入,於是便動腦筋想有沒有利人利己的方法。後來他想到用團隊的方式經營,那就是跟另外合格的按摩師合作,當他自己忙不過來時,就把顧客轉介紹給那一位按摩師,從中抽取介紹費。他這個作法果然不錯,工作時間仍跟原來一樣長,可是收入卻增加了一倍,同時又幫助了顧客及另外那位按摩師的生意。

在亞利桑那州的風凰城,有一位頂尖的電台廣告女推銷員,她主要的行銷策略不僅是銷售電台廣告時間,同時也密切注意是否有幫助當地廠商做生意的機會。例如每當她聽說有新的購物中心要成立,就會代表購物中心出面跟可能的廠商聯絡,讓後者知道這個機會,能很快進入這個市場;隨之她又跟購物中心聯絡,說她是一群廠商在電台的廣告代表,你想購物中心會不會很想看一看這群廠商的名單呢?

這套策略產生了幾個結果:

一是為廣告時段提升了價值,使廠商跟顧客有更多的接觸;

二是她比其他的電台廣告推銷員提供廠商更多的服務,所以廠商就算不買下全部時段,但也會買下大部分的時段,結果形成價值回饋價值的循環;

三是這么做不花她太多的時間,但卻使她在廠商心目中比其他的電台廣告推銷員更有價值,這從她的收入上便可看得出來。

就算你在一家大公司上班,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價值。有一位在醫院負責申報病人保健的女士,她發現收件手續的處理很慢,可是那卻是醫院收入的主要來源。於是她便思索怎樣改進收件手續,竟然發現可以提高4至5倍的效率,隨之便跟主管報告,如果她能提高效率5倍,是不是能給她加薪50%?主管說,如果她確能維持這種效率一段時間,就給她調薪。結果證明確實如此,她的收入不但增加了,同時也贏得院方的贊賞。

要想增加你在公司的收入,可千萬不要以為提高了50%的價值,就相對得增加50%的薪資,畢竟公司要有利潤才行。你要時常自問:「我要怎樣才能把自己工作的價值提高10倍或15倍?」如果你能常這么想,加薪多半不是多困難的事。

很多人經常不想想對公司的貢獻是否有增加,卻只想到自己的薪水得每年都增加,這實在是很沒道理的。其實加薪和提升價值是一體的,只要我們肯努力進修、提升技能,就很容易增加自己的價值。然而企業不管員工的價值是否提升,卻逐年給他們加薪,最後就會陷自身於困境之中,甚而關門倒閉。如果你想加薪,就得設法提升自己的價值,至少10倍於調薪所要求的幅度。

同樣的道理,企業光是在設備上投資,它的回收還是有限的。正如保羅·皮爾澤所說,勞工才是企業的資產。如果有人一年薪水5萬元,卻能為公司賺上50萬元,那為何不給他訓練,提升他的技術、能力、才華、態度和教育,使之能為公司一年賺上100萬元?5萬元的投資,帶來100萬元的回收,這實在是極有價值的資產。企業對員工教育訓練的重視,比任何投資都來得有價值。

這些年來,我風塵僕僕地在全國各地奔波,教導人們怎樣發現價值、利用價值,使他們的生活品質大為改善,也就因為這,使得我發達致富。後來我之所以更富有,乃是因為有一天我提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怎麼做才能幫助更多的人?如何在人們睡覺時幫助他們?」就因為這個有力的問話,使我發現了先前所未想到的方法,那就是透過電視來促銷我的錄音帶。

少花錢維持財富

當你知道怎樣創造財富,並且也賺到了,接下來就是要知道如何維持那些財富。跟一般人的看法相反,能賺錢並不表示就一定能維持財富。我們都聽過,有些名人賺到大錢,卻在一夜之間變得身無分文,就像有些天賦異稟的運動員,賺進了大把鈔票,之後就開始隨便揮霍,眨眼工夫就能花完手上的錢。等到有一天不再受人青睞,收入大降而無法收支平衡時,他們就失去了一切。

要想持有財富,唯一的方法就是:支出不要超過收入,同時多方投資。無疑地,這雖不是最吸引人的方法,但卻是能長期維持財富的最好辦法。令我驚訝的一點是,不管人們賺多少錢,似乎總能找出把它們花掉的辦法。來參加我「致富之道」課程的學員,年收入從3萬美元到200萬美元不等,平均是在10萬美元上下,不過就算是那些收入最高的,也有「破產」的時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他們都以短期而非長期的眼光,來裁決所有的理財計劃。既沒有明確的花錢計劃,就根本談不上什麼投資,可以說他們正處在尼加拉瓜瀑布邊緣。唯一可能的致富之法是,每年把一定百分比的收入存起來,留作未來的投資。目前有很多人知道這個方法的好處,可是真正照著去做的人卻不多,而且更有趣的是,不這么做的人當中,大多數還不是富有的。

要持有財富,就必須懂得控制花費,這不是要你做預算,而是要你做花錢計劃。你以為我是在玩文字游戲嗎?沒錯,如果預算控製得好,那就是好的花錢計劃,這可以讓你事前決定錢應該怎麼花,而不致事後陷入收支不均的困境。我們經常所作的決定是匆忙的,以至於事後後悔,然而我們若是有個花錢計劃,每個月在什麼項目上打算花多少錢,那麼用起錢來就會有所節制,若是成家的話,相信夫妻也就不會因花費而老是起爭執了。

我們要記住:支出不要超過收入,你才能維持你的財富。

利用「利滾利」增加財富

這一點你要怎樣做到呢?你要在我上面所推薦的那個道理再加上一句話,那就是要想致富,支出不要超過收人,並且多方投資,把賺到的錢再用來投資,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復利法。

復利法套句俗話來說,就是「利滾利」,大部分都聽說過這個名詞,可是真能明白其中訣竅的人還真不多。採取復利法的投資,可以使你立於金錢自動為你服務的地位,大部分人終其一生為生活奔波,反觀那些不必為生活煩惱的人,卻是每次把錢存下一部分拿去投資,得到的利潤再轉入投資,如此生生不息,直到它大的可以讓他日後不必再為生活操勞。經濟想要無虞的速度,是跟把投資利潤拿來再投資、而不是拿來花掉的意願成正比的,這樣子,你的錢才能再生「子錢」,一步步成長,一番加一番,直到給你奠下堅實的基礎。

在此我跟各位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復利法的威力。假設你對折一塊方巾(通常厚約32分之一英寸),折一次之後它有多厚呢?很明顯地,它是1/16英寸厚;折第二次呢?它變成1/8英寸厚;折第三次,它變成1/4英寸;第四次,1/2英寸;到了第五次,就成了一英寸厚。現在我要問你一個問題:這塊方巾要折疊到幾次,厚度才能高到觸碰到月亮?給你個提示:月亮距地球是237305英里。你一定想不到,只要把方巾折上39次,厚度就可以達到月球。如果折上50次,理論上來說,它的厚度是來回地球1179次!從這里,大家就可看出復利計算的威力了。就因為大家沒有這樣的概念,所以就想不到透過復利方式,小錢也可以累積成一大筆財富。

你或許會說:「這倒是個好主意,我很想開始復利方式的投資,可是不知道該投資那一方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容易了,首先你得決定達成何種目標?准備花多少時間?可以忍受多大風險?如果你沒有理清自己的願望、需要、關切,那麼就很難弄清楚該投資什麼。通常想投資的人會向專家咨詢,不過有時候專家也不一定很清楚他們的想法。

要想在理財上面有所成就,你一定要充分了解各類型的投資,分析它們的投資報酬率及潛在風險。負責任的理財專家一定是在客戶充分了解投資的種類之後,才給他們進行投資規劃。沒有明確的計劃,投資最後必然會失敗。根據理財專欄作家狄克·費比恩的話:「證據顯示,什麼都想投資的人,在10年之後調查,可能什麼錢也沒賺到。」之所以會這么慘的原因,根據狄克的統計可歸納如下:

·未設定目標。

·一窩蜂盲目地投資。

·聽信財經雜志的報導。

·輕信經紀人或理財顧問的建議。

·沖動性的錯誤。

·其他。

很幸運,有關理財問題的答案,你都可以輕易從專家所著的書中獲得,或者可以親自去跟他們討教,請他們根據你的長期需要來做規劃。千萬要記住,由於財富主宰了我們人生是否快樂或痛苦,所以你一定要跟第一流的專家請教,這樣才有可能賺到夢寐以求的財富,否則就必然會嘗到痛苦。

現在你已經知道怎樣創造和擴充財富了,然而要想獲得真正的成功,就不能不知道理財的第四個道理。

採取法律行動保護財富

今天,很多人在有錢之後反而失去安全感,甚至於比沒有錢時更沒安全感,每天誠惶誠恐地擔心會失去得更多。何以會如此呢?那是因為他們擔心隨時都會有人暗地裡搞鬼,企圖以不法手段奪走他們的財富。

就歐洲人的角度來看,美國人只要一有什麼事不對勁,就一定要找個人來頂罪,無怪乎會有那麼多的訴訟案件。這話說起來有些難聽,不過卻是事實。這種情形在其他國家倒不多見,可是卻嚴重摧毀了美國的經濟,使我們的時間、金錢和精神浪費在無用、而且沒生產力的地方。舉例來說,華爾街日報最近有篇報導,某位仁兄酒醉駕車,為了把獵槍挪到旁邊的空位上,不幸因為槍走火而把自己打死。他的遺孀不但不怪自己丈夫酒醉,反而控訴獵槍製造公司沒有設計保險裝置,索求四百萬美元的賠償金,結果勝訴。

多年努力才賺得的錢,只要一個疏忽就會被不相乾的人拿走,也難怪會讓很多人心焦。這使他們處處小心,惟恐出了什麼岔子,相對地也影響到他們後續的投資。然而有個好消息是,只要目前沒有什麼官司纏身,就有合法管道保護你的資產。這個做法不是要你免去該負的責任,而是要保護你免於無理的控訴。那些心存不軌的人,之所以會控告你,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覬覦你的保險金,二是想霸佔你的財產。如果他們的陰謀無法得逞,就很難請得動一個事成收費的律師。如果你能事前採取法律行動,那麼財產就能獲得保障,所以一定要記住這條既簡單又明確的規定。

假如保護資產並非你當前首要之務,不過日後賺了大錢還是得注意,至少目前多了解各種保護資產的方法還是好的。

把所賺得的財富用於社會

前面所說的四個道理大家都已知道,怎樣借著提升價值來創造財富,怎樣少花錢來維持財富,怎樣利用復利投資法來增加財富,怎樣去保護財富,然而你可能還是不快樂,還是會覺得內心空虛。之所以會如此,乃是因為你還沒有弄明白這個道理:金錢並不是人生的目的,只是手段。大家一定要知道,惟有讓金錢發揮正面的作用、造福我們身邊的人,它才會有價值,否則,它沒有任何價值。當你能把所賺得的財富對社會做出相對的貢獻,那麼就能體會出人生最大的快樂。

我得在此提醒你,除非你能夠把提升價值、賺得財富跟快樂串在一起,否則就無法長久這么做下去。大部分人只知拚命賺錢,等攢到一定的財富時才去享受,這只會使他把賺錢跟痛苦串在一起。不要這樣,在賺錢的過程中就要懂得享受所賺的,偶爾給自己一個意外的驚喜(這在第六章我們曾經談過),譬如給自己買個很喜歡的東西,這樣你才會覺得賺錢是一件快樂而值得的事。

另外你得記住,發自於內心感受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前人所留下來的,就足以讓我們覺得富足,想想看,我們沒畫什麼畫就能看到偉大的作品,沒作什麼曲就能聽到動人的音樂,沒付出任何心血就能受良好的教育。去國家公園走走,好好倘佯在大自然的富足之中。明白自己此刻是個富裕的人,好好享受那些富裕吧。只要你能夠體會,這也是一種富裕,心懷感恩就能使你的創造力源源不斷。

讓我簡單地以這句話作為本章的結束:改變信念、學會致富,這在人生旅途中是極為可貴的經驗,下定決心去做吧!「行善和充實自我乃是人生最好的投資。」

繼續做好以下的作業:

一、審視一下自己的信念,看看有無任何不當之處,如果有的話,就用神經鏈調整術去改變。

二、在工作崗位上擬出一個全面提升個人價值的計劃,而不要管這么做是否有任何報酬,若是你能比目前提高十倍以上的價值,那就等著看結果吧。

三、從薪水中至少抽出10%,投資於你的計劃上。

四、找個好的理財顧問,要他為你擬出一個易懂且詳盡的投資計劃。挑幾本好的理財書看看,它們能教你怎樣做出聰明而周詳的投資決定。

五、如果擔心資產會被強取,拿出行動擬出保護計劃。

六、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讓自己覺得賺錢是件快樂的事。你能為誰做點事嗎?為了讓今天更有勁,你能給自己做點什麼事?現在就可以開始准備了。第四章改變命運的法則第四章改變命運的法則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思考致富》

H. 理財能致富嗎

一般人理財也就是抗通貨膨脹,不讓自己的財富貶值。至於說讓自己發家致富也到不了那個地步。 當然不乏理財能手致富的,但是也都是很小一部分人。

閱讀全文

與理財致富快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