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基金用大明星做宣傳,可不可能追星入手呢
進入2021年以來,百億體量的爆款基金紛至沓來,「一日售罄」、「百億認購」的產品層出不窮,配售比例不斷創下新低。在2020年全年,百億基金數量就多達40隻,已經創下歷年最高記錄,而2020年不足一個月就出現12隻,更是歷史罕見。
尤其是明星基金經理產品受到各路資金的追捧,1月18日,由馮波管理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全天認購總規模達到2398.58億元,刷新了新基金發行的新紀錄,資金認購的熱情達到最高潮。
在近兩年權益類基金發展的高光時刻,不少「新基民」在財富管理的大潮中湧入,面對前兩年權益類基金的較高收益,面對千億資金的瘋狂買入,面對市場史無前例的投資熱情,更應該在這個沒有股市喧囂、沒有凈值跳動的周末,沉下心捫心自問:新基金到底該不該買?「明星」要不要追?作為「新基民」,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不被人忽悠買基金?
工銀瑞信基金FOF投資部:明星基金經理並不都值得大家追捧。基民由於缺乏必要選基知識和甄別能力,跟風買基、追逐明星成為必然,而這帶來一連串問題。
一方面追逐明星策略性價比低,超額收益持續性差,而極致的業績往往隱含極致的偏離風險;另一方面,跟風買基往往造成產品與自身風險容忍度不匹配、與現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連串問題,造成短期頻繁申贖基金,投資收益被申贖成本大量損耗。
盈米基金楊媛春:從我個人偏好而言,我喜歡熱鬧,但不喜歡去人特別多的地方:人特別多的地方除了熱鬧,可能還有踩踏。
明星基金經理現象要辯證來看待:首先,業績好是成為明星基金經理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市場團隊的推廣能力、市場風格的契合都是績優基金經理成為「明星」的其他條件。
其次,每一個基金經理都有能力邊界、每一個策略都有其容量邊界。從歷史來看,當績優基金經理受到市場明星般極度追捧的時候,往往也是資產價格高點的時候:即使這個基金經理長期能持續創造超額收益,然而,能有多少追捧式買入的投資者能持有到最後呢?
中融基金:實際上,明星基金經理主要是因為歷史業績優秀才成為的明星,那麼我們在考察時要分析明星基金經理的風格特點,適合的市場類型,進而判斷未來是否其業績仍具有持續性。
從概率上看,會有一部分明星基金經理未來業績仍然具有持續性的,但是不排除有些產品未必適合未來的市場環境,風險也有可能超出預期,選擇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沒有錯,但是盲目追捧明星基金經理是不合理的。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楊晗:明星基金經理只所以出名,一般用優異的歷史業績證明了自己的投資能力。但歷史業績並不一定能代表未來能取得超額收益,通過對這些爆款產品的業績跟蹤,也證實並非所有的爆款產品均能表現優異。
Ⅱ 為何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明星基金經理對此有何提示
因為A股市場的波動較大,所以節後超2000隻基金跌超10%,明星基金經理對這件事情也是提示理性操作。
三、謹慎投資,理性理財
也希望每個人能夠在投資的時候做到謹慎投資理性投資,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口袋裡的錢不到處亂跑,希望每個人能夠知道這一點。白酒板塊也是引人深思的,我們都知道國酒茅台,如果在宴席上能拿出茅台酒的話,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白酒板塊的大漲大跌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因此,我們在進行原始資本積累時,一定要注意謹慎投資,理性理財,最好買一些收益有保證的基金才行,希望大家買啥啥漲。
Ⅲ 任職13天凈值暴跌20%,如何看待現在明星基金經理跌落神壇
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讓自己去投資一些基金,並且我們也覺得有一些基金真的是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比較高的回報,並且能夠讓自己在投資過程中賺到很多錢。很多人都能讓自己去投資,並且也能夠讓自己有個比較好的眼光,而且能夠讓自己有個更多的回報。
但也有一些人不能讓自己也個比較好的投資,而且他們也不一定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比較好的眼光,特別是有一些人可能標榜自己是一個投資比較好的人,而且也能夠讓自己精準投資,但是他們卻並不能讓自己真的賺到錢。任職13天凈值暴跌20%,如何看待現在明星基金經理跌落神壇?為此我有三個看法:
一、我認為那些人本來就沒有能力。
在我看來,我認為那些明星基金經理並沒有有一個比較強的能力,而且他們也僅僅是在讓自己有個比較理論的知識的,而他們不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比較實踐的就是而因此他們並沒有什麼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Ⅳ 明星基金經理辭職 基金應該繼續持有原基金嗎
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莫過於基金經理的更迭是否對其投資回報產生直接影響。
業內人士均認為基金經理,特別是明星基金經理的離開對投資者來說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
「基金經理的個人風格對基金情況有很大的影響。」數米基金研究部主管王煒如是說。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基金經理隊伍「人來人往」,但一些新晉的基金經理能力並不一定較所謂「明星經理」弱。徳聖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就表示:「現在許多年輕的基金經理慢慢成長起來,很快就會有新的明星經理出現了。」
那麼,那些因「認准」明星經理而購買基金的投資者在基金經理更換後,還需要繼續持有原基金嗎?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需要進行衡量與仔細評估,再決定是否對其投資進行調整。「對於新接手的基金經理,要看看他過往的業績,如果基金出現了下跌的情況,那要考慮是基金經理的原因還是產品的原因。」凱石工場副總經理張劍輝對記者表示。
對於正打算購買基金的投資者而言,「基金經理的風格一般都很重要,他對市場的匹配性和適應性,是影響基金最核心的要素。除此之外,就要考慮該基金的業績穩定性了,比如看看往年的業績情況。」江賽春如是說。而數米基金研究部主管王煒則建議,准備購買基金的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可把基金經理的因素排在靠後的位置,「雖然基金經理的能力占很大因素,但基金經理的能力後面還有他的投研隊伍和平台所發揮的作用,應先考慮行業發展前景、基金產品設計,再考慮基金經理。」張劍輝也表示,如今許多產品設計特色越來越鮮明,「這樣的產品對團隊的依賴比較少」。
Ⅳ 娛記曝周一圍被對家封殺後巴結汪涵,還花錢投資他的副業,你怎麼看
他在微博上與其他(女)演員互動、給章子怡寫小作文,卻從不回應身為老婆的朱丹;在各種采訪中表現得自視甚高,言語間透露著對朱丹的不尊重和對孩子的輕視;還在評論里「坑」過尹正,坐實他舔餅《默讀》的傳聞,被指責挖坑後的微博回應,又被視為低情商的表現。重要的是,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反應過來另一件事:其實,周一圍的演技也就那樣吧。
「爆紅」此時距離他在《演員的誕生》里首次亮相、收獲重量級迷妹章子怡後的「爆紅」,已經過去一年。彷彿這個時間長度,就是他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好演員的保質期。冷眼旁觀這么瞧著,我越想越覺得有趣。因為他自己在形象和行為上的前後落差,遠遠沒有大家的心態變化值得玩味。說到底,那些自說自話著表示圈粉又脫粉的人,在這一來一回間到底在粉什麼?是想像中的「周一圍」?還是真實的周一圍?
大家開始對他的過去感興趣,被他的經歷所折服。原來,他是為數不多沒能大紅大紫的「岩男郎」;原來,他還擔任過北影的台詞課老師,原來,他演過的好作品還不止一兩部。大IP大製作有他、良心國產電影有他,甚至也會偷偷腦補為他畫餅。後來《我不是葯神》上映,多少人看完哭過之後,在心裡留下一個倚靠在車門邊上的小舅子。再看他台下的表現,也是觀眾最喜聞樂見的那種「戲痴」。就是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讓人大腿一拍,立刻「粉了粉了」。
考慮到周先生不喜歡走尋常路,也許,兩人這種引起爭議的做法,是周先生深思熟慮後的營銷方案。讓吃瓜群眾各種猜吧,不給答案,不解釋,給大家盡可能多的想像空間,帶來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我們一直在尋求與自己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的方式。也許,周一圍是一個倔強地抵制流俗的人,不過這樣的倔強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帶來流俗更大的反噬。在理性人假設下,我找不到一個邏輯自洽的解釋。考慮到藝人離不開熱度,我更願意相信周先生是通過刻意留白,帶來更多的爭議、討論和關注。
Ⅵ 坐擁千億規模的明星基金經理張坤,究竟重倉了哪幾類股票
張坤持倉還是集中在消費和醫葯行業。目前張坤管理的基金有四隻,累計規模在一千億人民幣以上。而從其重倉的股票來看,基本就是白酒和消費行業的龍頭股。其中茅台和五糧液幾乎是每隻基金的重頭戲。雖然近期張坤拋售了水井坊的股票,被大眾視為減倉白酒股,但事實上,對於白酒行業的龍頭股來說,張坤一直沒有缺席,也沒有任何減倉的操作。顯然張坤依然是白酒行業的堅定看好者,這一點毋庸置疑。
Ⅶ 十大明星基金經理僅兩人抗住殺跌,暴跌之下為何焉有完卵
隨著基金的大火,買基金成為廣大人民的理財大熱門,這是因為在經歷過傳銷、微商、股票以及其他各種各樣高風險投資後,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穩定,且風險較低的理財方式才是可長期持有的。因此基金作為風險,低於股票投資且收益高於傳統理財產品的金融衍生工具,自然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捧。但是在此情況下,前一段時間大批明星基金經理由於大量重倉白酒股票,導致了非常多的基金出現了下跌,其中最高的凈值下跌幅度超過10%。在諸多金經理中,僅有兩位扛住了基金暴跌成為了漏網之魚。至於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買基金的邏輯其實是把自己的錢交給基金經理投資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買基金的邏輯,其實是把自己的錢交給基金經理進行債券股票指數等方式進行投資。通過這些操作賺的錢可以得到分紅,而下跌則造成虧損。而基金經理通過買入股票債券等方式進行組合投資,其實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Ⅷ 頂流基金經理被邀請參加《天天向上》,基金經理上綜藝節目有何不妥
我們要搞清楚基金經理的定位,為什麼會去邀請那些頂流基金經理呢?所謂的頂流基金經理全部都是靠著業績才支撐上去的,這些經理就被成為頂流的基金經理。像張坤,劉彥春這樣的經理都是屬於這個范疇之內。在前段時間還有張坤的粉絲後援會,最後變成了什麼樣子我們也應該都知道。基金經理上綜藝節目是很不妥的一件行為,基金經理是否優秀看的是業績,而不是個人的影響力。基金經理吸引粉絲只能去靠著自己的意見,這樣的曝光是不需要的。基金經理應該做的是研究自己掌握的基金,而不是想著去出名。基金經理不像是明星那樣能夠留住粉絲,基金經理如果收益不好的話那麼粉絲隊伍也會樹倒猢猻散。
Ⅸ 天王周傑倫被曝出售日本上億豪宅,周天王還投資購買了哪些豪宅
假的假的!出售日本豪宅,周董已經在INS發博文辟謠了哦,哈哈,說日本造謠的小編是個騙子,如果抓到這個小編還要打他一頓。這是日本那邊的小編為了發文蹭熱度胡亂編造的,為了賺錢流量,前段時間周董登上超話榜第一,看見周董流量大,就來蹭周董的熱度啦,當然啦,我們的偶像周傑倫有豪宅,而且還有多處豪宅。
在2017年,周傑倫就以1.81億元的商業收入登上了探花寶座,你們的偶像很會賺錢。
雖然周董說自己不靠做歌曲發布新專輯賺錢了,但在其他領域,周董依靠自己多年打下的名氣在多種副業下開花。可以說,周董不缺錢。。自然也就沒有出售豪宅一說了。
而且,就算明星要出售房產,都會很保密,絕對不會公開的。
最後,周傑倫做為一個優質偶像,熱愛創新冒險。各個領域都想有所嘗試,作為傑迷,我們都是支持的,如果你也是傑迷,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期待周董即將發行的新專輯吧。
Ⅹ 什麼是明星基金近三年都有那些明星基金基金經理人當年的業績如何
明星基金:現在泛指業績回報前10位的基金產品。這是單純強調基金業績的一種排名方法。
而這種稱呼源自證券報每年的評獎獎項。現在已經不辦法這樣的獎項了,因為存在誤導投資人只關注短期業績回報,而忽略風險控制。但社會上還是會將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稱為「明星基金經理」。基金業績排名每年都也較大變化,
2008年
由股票型基金、各類混合型基金及封閉式基金組成的偏股型基金,可謂是全盤皆輸。
在股票型基金中,泰達荷銀成長以年收益-31.61%名列第一。華夏大盤精選以年收益-34.88%排名第二,金鷹中小盤精選以年收益-35.03%名列第三。另外,華寶興業多策略增長、華夏復興、鵬華行業成長、嘉實理財通增長、泰達荷銀周期、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嘉實成長收益進入前十名。
債券型基金中,中信穩定雙利債基、國泰金龍債基、華夏債券基金位列前三名,基金收益從11.47%到12.72%不等。在這些基金的投資收益中,債券投資的收益顯然貢獻良多。
2009年
華夏大盤精選以116.19%的凈值增長率榮登榜首,銀華核心價值、新華優選成長、易方達深證100ETF、興業社會責任股票等位列2009年開放式基金前十名。
2010年 業績排名前10位的基金:
華商盛世成長
2 銀河行業股票
3 華夏策略混合
4 嘉實增長混合
5 華商動態阿爾法
6 華夏大盤精選
7 華夏優勢增長
8 天治創新先鋒
9 信達澳銀中小盤
10 嘉實優質企業
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