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部門改革

理財部門改革

發布時間:2020-12-28 21:17:15

A. 銀行理財產品改革優化有哪些措施

我做的是浦發銀行,郵政,民生銀行里的理財,收益很高的,一個月就有百分之二了,望採納

B. 柳州改革開放的資料

改革開放30年

龍城故事

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的收入差別不大,工資水平也低,緊巴巴地過日子,很難談得上什麼理財活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手頭有了余錢,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保險、債券、股票基金……成了掛在人們口頭的「常用詞」。琳琅滿目、不斷推陳出新的理財產品,見證了30年來百姓生活富裕程度的不斷提高。

1

「互助金」

用於救急

1975年,劉女士熬過了下鄉插隊的艱苦歲月,29歲的時候終於有了回城的機會,被分配在柳州的糧食部門做學徒工,每月工資只有18元。1978年,她嫁給了單位同事,成了家,但兩人每月工資加起來也只有58元。

劉女士說,當年她是家裡的「財務總管」,丈夫是個大老粗,對錢的概念比較模糊,因此家裡的收入和支出都是由她控制。當時家中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弟妹要扶養,而女兒的降生又給家裡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壓力,每月的收入根本入不敷出。和劉女士一樣,上個世紀70年代末,人們的生活還在溫飽線上掙扎,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能讓有限的收入發揮最大的作用,填滿家裡那一張張嘴,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用,根本無財可理。

雖然個人無法理財,但卻可以吃理財的「大鍋飯」。劉女士說,當時幾乎每個單位都建立一種叫「互助金」的項目,即單位職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每人每月存入一定金額的互助金,急用錢的時候,比如說遇到大病,可從互助金里支取一些錢。借款到年底的時候才核銷,如果一年之中沒用互助金,那麼年底的時候就會退還你一年中所繳納的互助金。互助金的運作方式有點類似於如今的保險,當時大家收入低,這也算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理財了,僅能起到救急作用,和「生財」還不沾邊。

改革開放後單位工資逐步增加,人們的生活漸漸改善,手頭越來越寬裕,「互助金」一類的理財「大鍋飯」也逐漸消失了。但劉女士在艱難歲月里養成的良好習慣卻沒有改變,她退休前依然每月存一點錢,幾年下來存摺里也有了一定數額的積蓄。有了余錢,生活質量也就有了飛躍,劉女士家成為單位第一個購買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新式電器的家庭,這在整個單位中引起了轟動,大家都涌到她家來看稀奇。

劉女士說,以前不知道什麼是理財,當時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以是否會過日子來衡量。同一個單位同一種收入,會過日子的家庭精打細算,即使無財可理依然生活得井井有條,不會過日子的家庭有一分用兩分,日子過得每況愈下。現在看來,這就是會理財和不會理財的區別。這也是上一輩人在不自覺中掌握的理財經。

2

定期存款漲到12倍

進入1980年代,雖然大部分人的經濟收入都在好轉,但由於人們對新事物的接受速度、程度不一,理財活動在這個階段發展緩慢。有的人不相信銀行,寧願把錢藏在家裡也不存銀行。有的人甚至藏到米缸、夾牆,或在床下挖一個洞放錢進去,結果錢發霉了,或被老鼠咬了,這樣的事並不少見。因此,為了鼓勵存款,當時銀行的存款利率很高,8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最高曾攀升至17%,在今天看來,這簡直是「天方夜潭」,似乎儲蓄就可以讓錢財大幅升值了。

以如今的思維來判斷,高利率的出現恰恰是一個投資理財的好時機。但由於理財意識淡薄,或者確實沒有多少余錢,當年能抓住這個時機的人不多。即使有少部分人抓住了,也屬於「瞎貓碰死老鼠」的類型,柳州市民唐先生就屬於這一類。

最近,由於老房子拆遷,唐先生一家整理東西准備搬家,忽然發現一張1983年的5000元定期存單。由於是定期存單,這筆錢一直沒動用,1993年去續存了一次,隨後就被主人遺忘了。25年過去了,這筆錢還能取出來嗎?帶著這個疑問,前段時間唐先生到開戶銀行農村信用社去咨詢,咨詢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經過銀行核算,這張5000元的定期存單,如今本金加利息一共是6萬余元,是本金的12倍。

這筆飛來的「橫財」讓唐先生一家激動不已。當年無意中進行的理財,竟讓他得到了這么高的收益,原本唐先生還在為新家裝修費用擔心,這筆錢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唐先生說,這筆錢是他父母存的,當年父母因為繼承遺產得到了這筆錢,將錢存起來是希望將來給孩子成家立業。由於定期存款意味著在約定期限內錢不能被動用,因此當時很少有人存定期存款,10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更是少人問津。唐的父母從事銀行工作,對理財稍有研究,這才為唐先生理出了這筆不小的財富。

然而,唐先生僅僅是個例,在過去那個時代,理財觀念還未普及,大部分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還不會去規劃財產,甚至不懂什麼是「資產增值」。嘗到理財甜頭的,都是走在前,稍動了些腦筋的人。

3

懊惱錯過「柳工股」

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中國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人們的生活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個人手中的存款和資產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但資產多了,會理財的人卻不多,或者說理財產品少導致了人們還不太懂得為資本找出路。這時,「柳工股」的出現,大大刺激了人們的神經,很多人因此開了竅。

談起柳工股上市,許多柳州人至今還津津樂道:有人因此而發家,也有人扼腕嘆息,後悔自己沒趕上那班發財車。

黃師傅是柳工的老員工,在企業工作了一輩子,他還記得柳工股上市那年,企業給每個員工都分配了股份。當時他分得了1020股,每股價格在3元左右,這些職工股與一般股票不一樣,必須等柳工股上市一年後才可交易。1993年柳工股上市,1994年黃師傅的許多同事急忙將持有的股票賣掉,好像它們是燙手的山芋。也難怪,當時的很多人還是不見現錢心裡總不放心。黃師傅沒有心急,他等了幾年才將股票賣掉。股市起伏大,先賣的和後賣的並不能確定誰的收益多還是少,但至少說明人們的心態在變化,知道了股票與以往的各種理財產品不是一回事,因而期望值有所不同。

不是柳工的職工,想買柳工股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以前買股票要先買認購證,然後搖號抽簽,投資人憑中簽的認購證再去認購一定數量的股票。柳工股上市那年,不少柳州人的投資意識已經萌芽,看好柳工股的都趕到代辦點排隊購買認購證。柳工股的認購證1元錢一張,中簽率為20%,中簽後1張認購證可以購買1000股。為了增加中簽率,有人順號買,也有人跳號買,還有人一買就是上千張。後來,普通股每股發行價為4.2元的柳工股,上市首日開盤價達18元,很多人狠狠地賺了一筆。

柳工股轟轟烈烈上市的時候,柳州市民呂先生剛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一個月工資近600元,聽說柳工股上市,他也很想投資一把,但無奈沒有多少積蓄。他剛參加工作急需一輛自行車,最後他在自行車和柳工股之間選擇了前者。呂先生說,1993年他周圍許多朋友都購買了柳工股的認購證,他有一個朋友幸運中簽從此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然後朋友用這桶金進行再投資,由此改變了人生。直至今日,一想起這件事,呂先生就感嘆當年的猶豫。

柳州市民何女士在柳鐵工作,柳工股上市那年,許多朋友都到銀行排隊買認購證,她和丈夫也去湊熱鬧,但考慮了很久他們還是決定不買。對於那次選擇,她至今都在後悔,當年沒有什麼理財投資觀念,對新事物的接受比較慢,總覺得現金和存款更可靠,因此才錯過了一次積累財富的機會。

4

理財

成為「常用詞」

1998年以後,全國各地都掀起了理財熱潮,但專業理財服務和產品進入柳州卻是在2002年以後。2006年柳州人理財逐步形成規模,一年後柳州各金融機構出台的理財產品達數百種之多,柳州人錢包里的各種銀行卡、消費卡也越來越多,理財在柳州人的生活中落地生根。

2003年,柳州一家商業銀行曾率先推出個人理財中心,專門為個人提供專業的理財服務,但在營業過程中,卻因客戶稀少而一度遭遇關閉。經過3年的市場培育,柳州人理財氛圍逐漸濃厚,2006年,柳州各商業銀行紛紛成立了各自的理財中心。2007年,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將理財服務作為全年的主營業務,至此,柳州人的理財規模已形成。

柳州市民白女士在理財上一直以投資股票和期貨為主,前幾年由於市場環境好,她也小賺了一筆。白女士說,現在和朋友聚會,大家的話題都跟理財有關,相互交流怎樣理財更有效,什麼理財產品好。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從銀行理財師那裡得知,理財方式除了投資股市外,還可以投資黃金外匯、基金、收藏等方面,單一投資風險極大,對個人和家庭都是一種經濟隱患。因此她聽從理財師的建議,更改了理財方式,將資金投入到多渠道中,白女士希望通過理財能讓自己的儲蓄多打幾個滾,退休後可以周遊世界。

市民小韋剛剛升級為爸爸,他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要贍養4位老人,如今多了一個小寶寶,小韋不得不為自己和孩子的未來做打算。小韋說,現在不理財,自己將來便要背上一個沉重的經濟包袱,於是,他為剛出生的寶寶購買了基金定投和教育儲蓄,目的是保證將來孩子的教育費用,讓自己和妻子將來不必那麼吃力。

市民李先生還不到40歲,便已擁有百萬家產,其實這都是理財的功勞。2004年,他看準基金和房產的增值潛力,將手中所有的存款用於投資基金和房產,兩年後,他的「存款」翻了好幾倍,如今已是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

不同的人理財有不同的需求,如今,柳州人理財不再局限於一些固有的框框中,柳州各金融機構也根據人們的需求,根據不同的時機出台不同的理財產品。如當年出生孩子較多,便衍生出一種最適合為孩子投資的基金定投產品;市場波動較大,便推出短期理財產品等。而理財產品的多樣化也意味著人們手中的余錢更多了,錢生錢的途徑也越來越多,這和30年前人們捏著手中緊有的幾張鈔票,為怎麼分配到柴米油鹽發愁是完全不同的情景。

C. 個稅改革對投資理財有什麼影響

如果把個稅免徵額提高到5000元,首先受益的人群就是工資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版打工族,收權錄增多,個人理財的預算也會增多;
撫養子女費用抵扣可省7500元若以每年3萬的養兒成本來算,以納稅人口人均月收入水平中位線約1.32萬元/人、位於25%適用稅率區間,則會帶來7500元/年稅收抵扣,家庭收入也會增多,家庭理財的預算也會增多;
教育抵稅會極大刺激家庭教育支出,而股票市場則有望提前反應。
教育抵稅可省千元,如果實行教育費用抵稅,由於大部分納稅用戶試用稅率位於10%~15%,由此測算稅收抵扣將位於1200~1800元區間。

D. 供給側改革將直面哪些系統性金融風險

決策層在供給側方面正在推進「大手筆」的改革,但出於「穩增長」的需要,在需求側方面剌激前期還是有些偏過。而靠需求側「強剌激」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穩定經濟,但也必須在各項政策上拿捏有度:既要穩定經濟,推進改革,更要在給供給側改革騰出空間的同時,避免各類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① 避免房地產暴漲暴跌風險
一方面,一線城市樓市瘋狂亦與貨幣政策變動有關。2015年多次降准降息,尤其是2016年一季度新增貸款為4.61億元,大大超越市場預期。此外,從人民銀行公布的第一季度信貸數據看,個人購房貸款增加1萬億元,同比多增4309億元。
另一方面,在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背景下,投資者傾向於加杠桿。正是由於房地產政策暖風頗吹,加速了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預期,使得很多不具備購房能力的人都加入到炒房大軍中來。
② 企業加杠桿,導致債務違約
一方面,對於那些歷史包袱重、行業前景黯淡(包括產能過剩),救活無望的企業,有必要打破剛性兌付,該違約的就要允許其違約,該破產清算的就要允許其退出。如此一來,就要對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如何甄別發行債券企業的質地好壞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而對於那些因一時困難,靠自身能力可逐步復甦的企業,就可通過其他方式來幫助其度過難關。比如,讓企業債轉股,就是允許企業將銀行貸款轉化為股權,這樣有助於改善違約企業的現金流,提高其在債市上對到期債務的償還能力。
③ 防範理財行業系統風險的發生
其一,線下理財已經成為自融、非法集資以及龐氏騙局的溫床。比如,金鹿財行、中晉資產,都是想通過設立資產管理公司的方式,向社會大規模融資,給集團內其他企業解決流動性問題。筆者認為,這類理財公司由於必須要將資金交給母公司調配,所以缺乏的獨立風控能力,一旦母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出問題,這類理財公司就會發生兌付危機。
其二,多數線下理財公司存在資金池,沒有做到專款專用。有理財業務員曾擔言,「即便把產品成功銷售給客戶,但大多數一線銷售人員實際上也不清楚到底資金投資了什麼,投向哪裡?」同時,不少線下理財公司存在著先吸收投資人資金再放貸模式,這種本末倒置的模式極易形成資金池。
在一般情況下,理財公司在投資某一標的時,都要在銀行設立一個單獨賬號,將投資者的錢專款專用。而現在很多線下理財公司將所有投資者的錢放在一個資金池裡,所有各種費用支出、投資資金都從資金池中劃撥,這很容易造成只要一個項目出問題,就會危及整個資金池的安全。
其三,缺乏第三方資金託管。理財公司與銀行的資金管理主要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理財公司僅僅是在銀行開立一個普通賬戶,把資金存入賬戶後並不與銀行簽訂任何託管協議,該公司可自由使用資金。
第二種是有相關牌照的理財公司,為了符合監管要求,與銀行簽訂資金託管協議。但這種託管協議的法律效力並不大,該公司還是有使用資金的自由,資金的使用方向,銀行也不能進行干涉。表面上是託管,但是本質上銀行並沒有權利也沒有義務去監管資金流向。
第三種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資金監管,理財公司和銀行還有第三方之間簽訂具有法律約束效益的資金託管的協議,理財公司沒有使用資金的自由,資金的使用必須要符合協議的要求。銀行對存管資金具有監督管理的權利,這個權利是來源於相關的法律文件。
目前大部分線下理財公司在資金存管這塊,大多數都屬於第一和第二種情況,特別是第二種情況更為普遍,而第三種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做資金存管的理財公司特別少。正是理財公司賬號,缺乏銀行等第三方機構監管,理財公司可隨意調用其賬上的資金,挪作它用。
其四,高薪激勵員工搞「傳銷」。線下理財公司規模很大,原因在於往往通過高提成聘請龐大的線下團隊進行地推,其中不乏採取傳銷式的發展模式。比如,這次出事的大大集團,大大集團主要靠「高薪」吸引員工,幾乎無學歷要求。

E. (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晏(劉晏,唐朝著名理財大臣)諸道置設巡院官,重價募疾足(善


(1)出發點:平抑物價,增加政府財政收入。(3分)
具體做法:劉晏設巡院及時了解物價動向,設常平倉調節糧價;王安石設發運使掌控東南六路的賦稅收入和市場動態,以「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原則進行政府采購。(4分)
(2)共同影響:①防止商人壟斷市場,操縱物價,有利於社會穩定;②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鞏固了統治;③減輕人民負擔,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人民利益。(6分)啟示:政府幹預與市場調節相結合。(2分)

F. 漢武帝時期推行經濟改革的基本理財思想是什麼,影響

漢武帝重用桑弘羊,推行了一系列財政經濟的改革措施,如設立平抑物價,統一徵收、買賣和運輸貨物的平準、均輸機構,控制全國商品,以及鹽鐵官營、鑄幣統一、屯田墾殖等。這些措施增加了西漢政府的財政收入,提高了國家的經濟實力,為西漢王朝的政治穩定奠定了經濟基礎。漢武帝的文治武功,與桑弘羊善於理財是分不開的。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賢良文學至長安,會議鹽鐵等國家大事。賢良文學反對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等與民爭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張,桑弘羊與之展開辯論。「賢良文學」被駁得理屈詞窮,無話可說。桑弘羊的鹽鐵專賣政策再次獲得了勝利。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時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首先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潛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脅;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了皇權的神聖地位;再設置十三部刺史,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還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而且體現著法家之「以法治國,不避親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軍事: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
經濟:在經濟方面,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事: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統計

G.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收入日益多元化,你可以採取哪些投資理財增加自己的收入

理財方式包括以下方法

一、定存

可以將一部分資金定內存,沒有比定存更加安全容的理財產品了,而且國有四大行五年期定存利率達到百分之四。

二、債券

尤其是國債,安全性高,利率也不低。

三、互聯網寶寶類或貨幣基金

受央行降息和貨幣穩健政策的影響,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較剛推出時出現下滑,目前維持在百分之四上下的水平。寶寶類理財產品或者貨幣基金與定存、債券一樣安全性較高,可隨存隨取流動性非常高。

四、炒股

關於這種方法,安全性是最小的,很可能血本無歸,但相較其他理財方法,可能存在的利潤卻是最大的。

五、P2P理財

相較於股票,P2P理財的風險很低,相較於存款、寶寶類、銀行理財產品,P2P理財的收益率很高。

H. 請問有沒有關於投資理財公司的政府性文件公報和中央出台的鼓勵政策請高手幫忙

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也表示,今年是國企改革任務落實年,需要按照去年出台的文件持續推進各項改革和試點。

記者注意到,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准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分類推進改革。而對今年的國企改革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攻堅戰」等詞彙。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去年描繪的改革藍圖基礎上,今年國企改革進入實操階段。並且,改革有望從產業結構和產權體制兩端發力。」

結構方面,《報告》多次提及供給側結構改革。《報告》還指出,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在李錦看來,國企的產權體制改革和供給側改革是相輔相成的。供給側改革中去產能過程,兼並重組,特別是清理「僵屍企業」,牽涉到大量產權交易。國企產權體制改革要為供給側改革和整個「十三五」規劃提供動力,提供改革紅利。

《報告》再次明確,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

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中心主任高明華稱,《報告》列舉的措施很具體,特別是以央企為龍頭,在國企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確了改革方向和措施。

《報告》還提出,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大幅放寬電力、電信等領域市場准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嚴肅查處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合法權益的行為。

對此,高明華表示,在電信、交通等領域向民營企業放寬准入很重要。以前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的提法比較多,但民企進入也多為小股東,話語權少。放開准入則不同,民企進入能夠和國企展開競爭,對國企和民企都有好處。

I. 如何創新財務工作

一、依法理財,加強財務管理
2011年,適應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形勢,緊緊圍繞財政預算改革的各項措施,結合科技自身特點,積極主動地研究如何轉變理財觀念、轉變運作機制,大膽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在改革中逐步調整,在調整中不斷完善,探索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新思路,為保證科技廳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矗
1、認真開展並圓滿完成了2011年部門預算工作。
在近兩年實施部門預算工作中,通過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公共財政框架,規范預算管理,增加預算透明度和約束力,使我們在預算觀念、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方式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工作中尤其注重了依法理財,結合前兩年基礎,已基本理順 「兩上兩下」的工作程序,並在工作轉換和調整的同時, 2002年預算工作,認真把握優先保障、綜合預算、定員定額管理為主的三個原則,重點突出了認真落實和完善以定員定額管理為主的基本支出預算分配機制,規范和加強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提高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水平和項目資金使用效益。
(1)理順省屬轉制院所提前退休人員過渡期經費管理工作。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省屬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改革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2001]69次)關於15個轉制科研院所職工有條件提前退休的精神,與政研處配合,在各單位辦理退休人員審批手續的時間各不相同、院所的轉制手續也前後不一,以及財政2011年的部門預算在2010年10月份就已確定的情況下,積極與省財政廳聯系,通過省財政在當年預算中追加和落實了188人2011年度退休經費,解決了提前退休人員的生活的後顧之憂,支持和保證了科研院所轉制改革工作的穩定發展。
(2)在2011年的基本支出預算編制與實施工作中,按照定員定額基本支出管理的根本原則,合理控制單位基本支出規模,公正、規范地分配了預算資金,保障了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正常運轉。在2001年進行大范圍清產核資的基礎上,2011年對經費管理單位進行了進一步的摸底調查,對多家省屬科研院所的財務狀況進行實地考察,尤其是財政工資沒有統發的單位,通過抽查其工資表、編制人數、離退休人員實有人數、辦公設施等情況,保證了預算單位基礎數據的真實可靠,加強了對預算單位的多方位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問題,保障預算單位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支持其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
(3)根據綜合預算的需要,在預算中進一步加強了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工作,通過精確預測各單位預算外資金收入,並納入預算統一管理,從根本上解決預算內、預算外資金「兩張皮」的問題,改變過去比較鬆散的管理方式,為本系統的部門預算編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本部門的年度收支在一本預算里的集中反映。在第四季度還針對今年預算外收入有增加的單位,及時進行了預算外收入的追加,保證各單位的收入及時進入統一核算。
(4)為改變過去的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薄弱,缺乏追蹤問效的狀況,在確定專項支出時,要求項目預算與其目標和結果緊密掛鉤,對項目實行滾動管理。同時,配合省財政廳逐步探索建立項目資料庫,適應績效考評工作的開展,探索建立績效考評的基本模式。通過有選擇的項目支持,多方位構建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促進我省科技基礎條件建設。
2、繼續抓好財務監督工作
首先,認真貫徹落實了「收支兩條線」規定,注意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2011年的工作要求下屬各單位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對自己的銀行賬戶、賬簿、收費許可證等進行自查,並通過自查及時糾正了存在問題。
同時,加大對系統內部的財務監督力度,積極防患於未燃,力求從根本上提高科技廳系統的財務管理水平。根據《省科技廳系統黨政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施方案》,結合國家審計、部門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圍繞2002年「加強學習,提高產權意識和法制觀念,做好財務基礎性工作」的重點目標,繼續抓了財務監督工作。重點開展和完成了對原省科學器材服務中心、省分析測試中心領導的離任審計;針對以往多次檢查工作中發現一些單位存在的管理混亂、國有資產流失、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財務人員和領導幹部理論學習不夠,人為地把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割裂開來,只重視對現金和銀行存款的管理,致使工作中出現大的失誤。為此,2011年通過檢查、學習和培訓,提高了財務人員和領導幹部產權意識和法制觀念,並要求各單位要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科技廳系統的財務管理工作。
3、建立和啟動了科技三項費用的年度決算與完工決算制度和工作
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不僅對科技部門的預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細致、更嚴格的要求,也對延伸到各業務處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超前、更具體的要求。改革不僅涉及財務部門,也涉及所有業務部門。因此,與各業務處積極配合,密切聯系,根據《山西省科技三項費用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了科技三項費用項目完工決算報表制度,並於年內開始啟動,使它作為建立科技項目績效考評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使科技計劃項目預算與決算工作的完成情況緊密掛鉤。
4、圓滿完成了省級科技三項費和科學事業費的預算執行,保證了科技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各經費單位的正常運作。

J. 我去年下半年已經考過了公共基礎和個人理財,今年銀行從業資格改革,我還要繼續考嗎

你可以免考一門公共科目,但專業科目還得重新考。

二十一、新制度下,非銀行業從業人員考試通過後,是否可以獲取證書?
答:非銀行業從業人員考試通過後也可獲得證書。具體辦法詳見當次考試證書申領辦法。

二十二、新舊制度對接下,以往考試成績合格證明如何認定?
答:取得公共基礎科目成績合格證明的考生免試《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科目 (含非從業人員)。舊的成績合格證明現階段依然保留。

二十二、老版證書是否繼續有效?
答:新制度規定:以往通過考試取得中國銀行業協會頒發的《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證書》(包括相關專業的專業證書)可在原文件規定的范圍內繼續使用,待後續教育(即證書年檢)有關規定出台後,考生可持老版證書通過繼續教育(即證書年檢)來保持證書的有效性。

二十三、老版證書與新版證書有何區別?
答:新版證書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銀監會共同監制,中國銀行業協會用印的證書。老版證書與新版證書具有相同的使用效力,統一納入證書管理體系,均可通過繼續教育(即證書年檢)保持證書的有效性。

二十四、老版證書是否能直接換發新版證書?
答: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於2013年12月23日正式納入國家職業資格體系,證書管理需遵循國家有關的規定,故無法直接換取新版證書,但原老版證書依然有效。如果想獲得新版證書,對於持有老版證書的人員,按相關規定可免考《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科目,只需選取《銀行業專業實務》科目下《個人理財》、《風險管理》、《公司信貸》、《個人貸款》任意相關專業類別,待成績合格並符合有關規定,即可獲得相應專業的新版證書。

與理財部門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