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們一般情況下所說的融資形式都有哪些了
總體來說有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兩種。
債券融資簡單來講就是借債,專跟銀行借債就是貸款屬,跟其他企業借債是企業間的債權債務。
股權融資就是發股,可以公開募股也就是上市,也可以非公開私募,定向找投資方。
具體來講以上形式又有很多變種,例如優先股、申請政府補助、發行可轉債等等更加靈活乃至組合式的融資方式,要根據企業需求和資源具體分析。
B. 當前的金融形勢,如何理財
通貨膨脹主要是指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可以通過實物保值,比如,金銀等貴金屬,房產,古玩字畫等。也可以通過投資股票來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因為在通貨膨脹維持在兩位數時,對於股價來說是利好的消息,可以刺激股價上漲。但是要注意當通貨膨脹達到三位數時,對經濟的打擊將是非常嚴重的。
還是要購買一些有收藏價值的東西
C. 融資的形式有哪幾種
1、銀行
需要融資的時候您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銀行,銀行貸款被譽為創業融資的「蓄水池」,由於銀行財力雄厚,而且大多具有政府背景,因此很有「群眾基礎」。
2、融資平台
由於從銀行融資存在一定難度,第三方的融資平台是融資者的不錯選擇,比如國內最大的第三方融資平台投融界提供了比較專業的投融資信息服務。
3、信用卡
信用卡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創新,結算方式日趨電子化,信用卡這種電子貨幣不但時尚,而且對於從事經營的人來講,在急需周轉的時候,通過信用卡取得一定的資金也是可行的。
4、保單質押
保單質押保險公司「貸」錢給保險人嗎?很多人可能會表示驚奇,然而,這項業務確實已經出現了。投保人如因經濟困難或急需資金周轉時,可以把自己的保單質押給保險公司,並按相關規定和比例從保險公司領取貸款。
5、典當行
典當可能是從古至今最具生命力的行業。通過典當行取得資金,也逐漸開始為百姓所熟知。黃金、珠寶、家電、房地產、機動車等都可以典當,有價證券可以用來質押。
6、委託貸款
委託貸款這也是解決個人資金需求的一種辦法。簡單地講,就是資金的提供者通過商業銀行將資金借貸給需求方,借款人按時將本息歸還給對方在銀行所開立的賬戶,利率在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基礎上上浮3成,具體由雙方商定。
(3)當前融資形勢擴展閱讀
交付一定比例的費用,取得當金,並在約定期限內支付當金利息,償還當金,贖回當物的行為。典當業作為現代金融業的鼻祖,在國外一直被稱為國民的「第二銀行」。
典當行融資與銀行信貸相比,有著優越性:手續簡便,能快速地獲得資金;當品的種類多樣化,靈活性強。
我國典當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問題,需要相關制度、法規的管理,保證典當融資的合法性,同時要公開辦理程序,收費規定,使典當融資透明化,從而保證中小企業融資的安全性和維護自身利益。
D. 當前金融形勢分析
今年以來,在繼續實施區間調控的基礎上,中央注重把短期穩增長政策和中長期改革和結構調整政策結合起來,注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平衡,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有進:
一是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了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0%,一、二季度分別增長7.0%,從4月份開始,工業生產出現回升態勢。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調查失業率也在5.1%附近。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7436萬人,同比增加18萬人;
二是需求出現積極變化。5、6月份,出現了投資、消費、出口同時轉好的局面。固定資產投資5、6月份連續回升,二季度房地產銷售量明顯增加,並帶動房地產投資企穩。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穩中趨升,出口降幅收窄口,其中6月份增速由負轉正;
三是結構繼續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9%,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
四是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新增長動力正在成長。高技術產業的增加值仍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增速高將近5個百分點。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鐵路機車等增長速度超過50%以上。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在過去兩年連續高增長的基礎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長速度將近40%;
五是部分物價溫和回升,通貨緊縮壓力有所減小。隨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擴張和有效性提高,今年第二季度,部分物價開始溫和回升,綜合反映物價總水平的GDP平減指數從一季度的-1.1%回升至二季度的0.1%。按照住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計算的商品房價格一季度下跌0.1%,二季度上漲9.8%。批發和零售貿易、金融業、房地產等服務業價格上漲也帶動了服務業價格的總體穩定上漲。
E. 當今金融局勢
當今全球金融風險與收益
金融是市場經濟的大腦。唉,就像人類大腦一樣,它能在剎那間從貪婪轉向恐懼。有時(就像現在),「大腦」表現得就像對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漠不關心。但在其他時候,它又因焦慮而筋疲力盡。如今,這個大腦已變得活躍、全球化且頗為自信。它也會為世界經濟製造巨大風險嗎?
批評人士會把三大罪名加在現代金融資本主義身上:不公正、效率低下和不穩定。
對於金融家的報酬,存在兩種異議。比較大的一個異議是,從投機、而非生產中賺取大筆財富。較為狹隘的異議針對的是財政體制,成功的金融家這個體制下運作。而這又一次引發了有關財政政策的廣泛問題,這些問題並不僅限於金融領域。因此,很難證明那種認為不公正僅僅是與金融資本主義相關的指責是正當的。
因此,更有趣的是第二個問題:這個金融大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換言之,金融體系是否提高了經濟效率呢?
金融的益處和風險是一件事的正反兩個方面。益處是在任何時候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在人們中間進行資源的再分配。而風險在於,隨之而來不斷升級的承諾,在面對欺詐、詭計和無法減少的不確定因素,以及樂觀和恐慌持續陣發時,現在十分脆弱。
這些的確是任何金融體系的必然特徵,只能對其進行管理,而無法完全消除。
在全球金融體系最為復雜的美國,金融行業似乎帶來了很多的創新,同時也有適度的穩定。但在新興經濟體中,顯示出自由化益處的跡象,卻不如倡導者所希望的那樣明顯。這並非因為沒有益處。相反,部分原因在於金融市場還處於初期階段,部分原因是國際和國內市場之間的界面尚存在缺陷,而另一部分原因則是這些益處被危機成本所掩蓋。
由此我們可以進入到第三項罪名:金融大腦能夠引發大規模災難。目前,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似乎很小。從亞洲金融危機開始席捲全球,而今已有10年的時間。今天,我們目睹了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風險資產較低的利差水平,公司強勁的資產負債狀況,寬松的債務發行環境,以及(不可避免的)投機活動回報率的不斷下降。然而,正如國際清算銀行在其最新年度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現在正是憂思之際。
通脹風險就是不確定性之一,因為全球產能正在枯竭。另一個不確定性,是多數高收入國家的住宅市場處於高位。對美國家庭支出的持續依賴,以及幾乎所有高收入國家私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是又一個不確定性。我們還不能忘記,全球收支平衡持續存在的巨額赤字和盈餘、以及相關的資本流動。另外,在為美國經常賬戶赤字融資的過程中,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仍占據相當大的比例。
此外,我們必須考慮金融市場自身的現狀。例如,有多少投資者由於債券的回報率較低而正承擔著股市風險?而其中有多少人真正意識到這些風險是由他們承擔的?國際清算銀行指出:「市場似乎存在著一種自然而然的趨勢,過去的成功導致人們承擔更大風險,借貸更多、融資更多、價格更高、擔保更多,從而承擔更大的風險……另外,如果流動性枯竭且資產價格聯動性上升,我們擔心的是,價格將快速向下俯沖。」
我們必須與當今的金融市場共存,因為決策者只會在災難發生後才會對其進行整治。甚至連金融市場的批評者們,也應擔心這種災難。我們的任務是利用益處,同時控制風險。我們永遠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我們至少可以在可容忍的范圍內做好。無所作為太可怕了,不應予以考慮
F. 作為企業老總的你來說,就當前融資形勢對企業較有利的情況下,談談你如何選擇合理資本結構。
本次源自美國金融危機的西方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還在不斷地顯現出來。
一是隨著眾多國際性銀行和金融機構深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出現資產損失甚至倒閉,國內銀行和金融機構對其所持有的美元資產將遭受較為嚴重的直接損失;二是匯率變動必然使我國的外匯儲備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三是對我國出口會有重大影響。今年前3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減少47億美元,凈出口對 GDP增長速度的拉動作用比上年同期減少1.2個百分點。如果進一步分析進出口貿易順差結構,在今年前三季度貿易順差中,加工貿易的順差是增加的,一般貿易的順差減少了400億美元。一般貿易順差減少,對GDP增長率的負向拉動是實質性的。因此,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貿易因素對GDP增長的減速影響實際上還不止1.2個百分點。四是熱錢可能大量湧入。目前熱錢進入我國的渠道已多達60多條,有專家估算熱錢進入的數量已達到5000億至8000億美元。而且隨著西方主要國家經濟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國際熱錢有加大進入我國的趨勢。而令人擔憂的是,我們對國際熱錢至今缺乏有效監管,甚至不知道熱錢是如何進來的,進到了什麼地方,投資者是如何在運作。規模巨大的國際熱錢,如果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大進大出,興風作浪,是非常危險的。
然而,從總體上看,盡管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我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是健康的,我國經濟具有強大的抵禦國際經濟金融風險的能力。只要把握得好,因勢利導調控得好,國際經濟金融危機不會對我國經濟產生實質性傷害,不會傷及我國經濟的基本面。
我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特別是今年糧食豐收,生豬出欄和存欄增加比較多,農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5%,這是一個很大的成績,對維持我國經濟基本面不變和實現一保一控的全年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作用是關鍵性的。
西方發達國家發生的經濟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處在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這個判斷仍然是成立的。第一、國際消費結構的改變對中國的出口從另一方面講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二是石油和其它基礎產品價格下降,對我國緩解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是十分有利的;三是如果監管有力,調控有效,大量外資的進入可以為我所用;四是西方國家經濟的頹勢為我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舞台上擁有更多的發言權提供了有利條件。
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9.9%,這是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盡管與上年同期比有所回落,但這個速度仍然快於改革開放以來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特別是這個速度是在國民經濟遭遇一系列重大的自然災害和世界經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取得的,更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仍然十分強勁。展望全年,GDP可望實現 10%左右的增長,CPI可望控制在6%左右。6%的通脹率,如果只看今年一年,是比較高的,但如果連續看過去三年或五年,則平均以後仍是一個較低的通脹水平。
從較長時間看,我國經濟最近五年的經濟增長一方面速度較快,同時又是最穩定的,增長速度的方差最小,各種關系比較協調。從未來一段時間看,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基礎仍然堅實,發展後勁仍很充足。首先,我們的高儲蓄率保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資金在整體上是充足的,流動性是能夠保證的;隨著國際經濟的消漲起落,制約我國經濟的瓶頸因素,包括農業、能源、基礎產品的供給狀況和貿易條件都會有所改善;三中全會以後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中西部地區經濟的長足發展,必將使我國經濟發展的縱深進一步擴大,迴旋餘地得到拓展,大國經濟優勢將會更好地得到發揮;今後幾年,將是我國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加速提高的時期;而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仍將長期維持。因此,我國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和國際貿易方面的政策操作空間很大。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完全有能力克服國際經濟的不利影響,實現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實現GDP年均增長10%左右,CPI控制在4%左右,名義收入增長率 13%-15%,名義投資增長率23%-27%,20%左右的進出口貿易增長率和4%左右的登記失業率這樣一個目標是完全有可能的。
面對復雜形勢,應採取積極審慎的宏觀政策,一方面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同時繼續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我國目前的經濟情況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有根本性不同,我們不應隨西方起舞;
目前國際經濟形勢對我國總體有利,我們應抓住機會加快發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用幾年的時間,實現經濟總量的快速擴張;
緊緊抓好糧食和農業生產,確保農業和糧食不出問題,這是改革的關鍵,是發展的戰略基礎;
不要急於到西方國家去抄底,美國經濟金融危機還遠沒有見底,資產價格還遠沒有跌到真實的水平。應冷靜觀察國際經濟形勢的進一步演變,吸取日本當年的教訓。應密切關注石油價格下行走勢,擇機增加對石油的戰略儲備。
切實加強對國際熱錢的監管。央行應高度重視對熱錢的跟蹤和監管工作,並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國際資金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服務。
貨幣政策和金融改革要深化。不能只看市場表面,要防止貨幣緊縮表象下的流動性泛濫問題。關鍵是要注意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銜接,做到信息透明對稱。要通過改革和完善,使市場能夠發現資金的真實價格,現在這方面問題很突出。過多地使用准備金率工具問題較多,要發現真實的利率並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目前金融領域的問題集中體現在市場不能反映真實的資金價格,這種狀況對經濟構成的潛在危險不容忽視。
我們現在需要堅定的信心和穩定的預期,這一點我們和西方國家不一樣。當前情況下,保持我國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和外匯市場的穩定是十分關鍵的。對我國來講,要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信心比黃金還寶貴。
宏觀政策應以緊平衡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作為政策組合。
要更多關注農民的利益。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慢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農村物價漲幅高於城市物價漲幅;在各類物價漲幅中,其它價格漲幅回落,唯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漲幅還在攀升。這些都證明,如果不採取進一步措施,農民的生產和貿易條件將難以改善。
下大力氣調整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下決心把過高的基尼系數降下來。要保證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合理調整國民經濟收入分配格局,縮小基尼系數既是戰略需要,更是現實必須作出的選擇。
G. 如何理解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復雜性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3年第二季度例會日前召開。會議提出,繼續專實施穩健的貨屬幣政策,著力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流動性管理,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並未提及「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會議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物價形勢基本穩定,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全球經濟有所好轉,但形勢依然錯綜復雜。
H. 簡述一下當前金融危機形勢。
一、金融危機下的經濟形勢
(一)金融危機簡介
1.定義: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2.特徵: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3.美國金融危機演變共經歷三個階段
從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現在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的危機。這些金融機構由於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第三個階段,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
(二)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1.金融機構面臨嚴重的經營危機與信用危機
過度投資與放貸,大量金融衍生產品推出後監管失控,使銀行形成了大量不良資產,致使金融機構資金鏈斷裂,無法正常運轉。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全部消失,特別是具有150年歷史的雷曼兄弟投資公司的破產,使得世界各國銀行和投資人損失巨大,金融機構面臨嚴重的經營危機和信用危機。
2.世界貨幣體系紊亂,各國貨幣匯率巨幅波動
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國貨幣匯率劇烈波動,給國際經營和外匯兌換帶來重大影響。近期金融危機中美元已經通過增加貨幣發行、降低利率等手段來刺激經濟,使美元貶值。所以,兩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不可避免地會加大美元與其他國家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
3.部分國家財政發生危機,國家經濟瀕臨破產
金融危機發生後,部分國家經濟因對外依存度高、外匯儲備不足而受到嚴重沖擊。如在冰島,國家經濟瀕臨破產,不得不緊急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俄羅斯求援。其它如波蘭、匈牙利、烏克蘭、哈薩克、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等國家經濟亦瀕臨破產邊緣;一些製造東歐國家地產泡沫的西方銀行也將破產。
4.世界經濟將步入一輪較長時間的衰退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金融系統的問題已經滲透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必然面臨一輪較長時間的衰退。其主要體現在:
(1)訂單與消費急劇下降,眾多經濟實體面臨經營困境
以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和世界最大的花期銀行為代表的大企業集團都瀕臨破產,全球數以萬計的企業紛紛減產、降價或倒閉,世界經濟一片蕭條。金融風暴的沖擊已實實在在地打在商家身上,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未來的走向。
(2)裁員加劇,失業率大幅上升
美國2008年9月份經濟數字顯示,2008年9月份企業裁員近16萬人,失業率達6.1%,創2001年「911」恐怖襲擊以來的最高點;金融業、製造業、建築業和許多服務行業就業人數普遍下降,僅華爾街金融行業失業人數就可能高達4萬人。英國2008年8月份3.25萬人失業,總計失業人數達172萬人,比例高達5.5%,創199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預測,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2009年全球失業人數將達到創記錄的2.1億。
(3)世界各國股市連連暴跌
自從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各國股市連連暴跌,大多下跌幅度在40-70%之間,給世界各國投資者帶來約30萬億美元的損失。人們的資本性財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這將嚴重影響人們的預期消費。
(4)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
由於世界各國的消費預期大幅下降,對原材料的需求和各類產品的進口將大幅減少,原材料價格普遍巨幅下挫。原油從08年8月份的高位147美元下降到目前的50美元左右,有色金屬、鋼材、煤炭等各類原材料價格大多下跌40—60%,這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三)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1.外需急劇收縮造成出口增速大幅下滑。這個回落的態勢是非常明顯的,雖然我國的順差還保持一定的規模,但是出口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明顯減弱。
2.庫存也在明顯的增加,去年年末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下降趨勢仍然在持續,特別是主要工業產品鋼鐵、水泥、玻璃等等都出現了負增長,產能過剩局面更加嚴重。
3.能源和電力生產急劇下挫。
4.經濟減速壓力持續加大。從年度來看,下降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5.就業形勢趨於嚴峻。特別是沿海地區停產關閉的企業增加,2008年還有大學生611萬畢業,城鎮新增就業有1300萬人,就業形勢是非常嚴峻的。
6.房地產、汽車等消費熱點明顯降溫。這對關聯產業的影響非常大,比如說水泥、鋼鐵、鋁合金等。
7.企業的利潤和財政收入都是在明顯的回落,很多行業的利潤都出現了負增長。這是我們所金融危機以來的脈絡。
8.2008年10月28號 上證指數跌入166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