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發展存三抄大隱憂
信託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已經取得的發展和成績能否持續、穩固。
隨著市場環境和政策導向的變化,信託機構如何發揮自身的資產管理能力和制度優勢,適時改變信託經營管理策略,充分發揮功能優勢、豐富信託新產品、提高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投融資創新服務水平,將成為當下信託機構必須面對的現實:一方面,龐大的存量信託資產需要穩健管理,這將考驗信託機構的後期管理能力和風險緩沖能力;另一方面,在傳統的優勢業務日漸式微的大背景下,培植新業務以帶動增量的信託資產,也是備受關注的現實問題。
其次,理財市場大瓜分,業務競爭日趨激烈,信託行業正統的業務優勢將難以維持延續下去。
最後,信託配套法規制度的缺失,監管方式的「一律」原則,被認為依然是信託創新發展的瓶頸與門檻。
『貳』 信託受託人的三大信託受託人
在新規實施之後,信託公司的集合理財產品投資門檻大幅提高。信託公司信託業務開展陷入困境,苦苦尋找新的盈利模式。此時,信託與銀行合作推出的理財產品不失為一個創新亮點。
去年下半年以來,銀行與信託合作推行打新股的理財產品數不勝數,規模迅速攀升。當前,銀行、信託、基金公司的合作,再次讓信託公司在股票市場獲益。
南方一家信託公司經理稱,「銀行理財產品不能直接投資股票市場,信託公司的受託人角色因此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在這類理財產品中,信託、銀行、基金或券商的功能環環相扣,缺了誰都不行。」
在招商銀行的「添富增利」理財計劃中,信託、銀行、基金公司各司其職,分別扮演受託人、保管人和投資顧問的角色,充分發揮固有的職能。
據悉,投資這只產品的投資者繳納的受託人服務費年費率5‰,無疑將為信託增加一塊大蛋糕,為信託公司開辟一種新的盈利模式。 根據規定,只有創新類券商才能開展集合理財業務,大部分券商暫時無緣此項業務。記者近日了解到,隨著股市走好,多家非創新類券商借道信託參與到集合理財這一市場中來,力爭分得集合理財市場的一杯羹。
一位信託公司經理告訴記者,針對非創新類券商集合理財的需求,目前已有多家信託公司與券商、銀行合作,推出資金信託計劃,券商通過藉助信託實現了曲線出擊集合理財業務的目的。
業內人士透露,上海一家大型信託公司開展這類業務較早,也比較成熟,已推出一系列券商參與的投資證券二級市場的信託產品,總募集資金規模近10億元。
據了解,其具體安排是———信託公司發行投資證券二級市場的集合信託計劃,券商以自有資金作為投資者參與信託計劃,同時,券商兼任投資顧問的角色,引導信託產品募集資金的投資,並獲得收益分配。當然,券商借道信託需支付其一定的管理費用。 對於基金公司來講,投資管理是其強項。在與信託和銀行合作的新型理財產品中,基金公司擔任理財顧問,收取投資顧問費。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等於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同時,增添了一塊新的收入來源。只要合規運作,前景將十分廣闊。
目前國內的基金公司急於拓展新的盈利模式,由於新發基金控制相當嚴格,部分基金公司一年都難以發上新產品,因此,基金也十分樂意參與銀行的理財產品。
此外,相比一般基金公募產品,這類銀行理財產品在設計中部分加入了激勵機制,讓投資管理人員充分分享投資收益。光大銀行有關人士介紹,即將推出的銀行、信託、基金合作的理財產品在激勵機制上採取業績分成,根據晨星評級表現,到期後超出同類型基金的超額收益部分按25%的比例分成,沒有超過晨星評級的同類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則不提成。
一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長則表示,雖然該業務前景廣闊,最主要還是迴避利益沖突,避免關聯交易。如果基金公司向咨詢公司推薦它自己買的股票,這就涉及到利益沖突的問題。因此,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一定要建立好防火牆。
去年3月份,監管層出台了《關於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對象提供投資咨詢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根據該通知,基金公司可直接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保險公司及其他依法設立運作的機構等特定對象提供投資咨詢服務。但是該通知也對基金公司提供投資咨詢業務提出了相當嚴格的要求,包括要求基金公司配備專門的專業人員,建立健全業務隔離等內控制度,將投資咨詢業務與基金投資管理等業務相分離,防範利益輸送行為等。
『叄』 現在學什麼技術比較好
對於現在的個性化社會來說,還是設計類的崗位最好,比如UI設計就很不錯。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互聯網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增速飛快,用戶體驗至上的時代已經來臨。『肆』 哪三大因素影響信託產品收益
2006年,證券類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差異非常明顯。業內專家認為,影響收益率水平版的因素是——投權資方向、買入時機、投資水平。
產品的投資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產品的收益率。證券類產品主要包括打新股和交易股票兩類。新股申購類產品年化收益率大都在10%~20%之間,而證券二級市場類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大都超過了40%。
買入的時機也很重要,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收益率。去年1月買入和去年12月買入的股票收益大不一樣,去年牛市若能把握好,收益率超過100%並不是難事。
投資水平也有決定作用。深國投信託業務部有關人員認為,該公司產品取得較高收益率的主要原因在於有高素質的投資顧問。能夠成為深國投投資顧問的公司,都要經過嚴格的考查,如歷史業績、股票模擬考查等。
『伍』 金融的三大支柱除了銀行和保險,第三個是證券還是信託
證券!
所以政府對應的有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
『陸』 信託貸款的三大隱憂
在經歷了近幾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後,信託業的後續發展引人關注。信託行業已進入戰略轉型和高速發展前所未有的態勢中,已經成長為中國金融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信託業的發展也存在多個隱憂。信託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已經取得的發展和成績能否持續、穩固。
隨著市場環境和政策導向的變化,信託機構如何發揮自身的資產管理能力和制度優勢,適時改變信託經營管理策略,充分發揮功能優勢、豐富信託新產品、提高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投融資創新服務水平,將成為當下信託機構必須面對的現實:
一方面,龐大的存量信託資產需要穩健管理,這將考驗信託機構的後期管理能力和風險緩沖能力;
另一方面,在傳統的優勢業務日漸式微的大背景下,培植新業務以帶動增量的信託資產,也是備受關注的現實問題。
其次,理財市場大瓜分,業務競爭日趨激烈,信託行業正統的業務優勢將難以維持延續下去。
在過去的十年中,信託公司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名正言順地扮演了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先導者」的角色,並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但是由於主客觀的復雜原因,信託更多的是從事平台或通道業務,其資產自主管理的核心價值尚未完全發揮出來。
面對新出現的資產管理行業激烈競爭的局面,信託公司行業能否在牌照價值之外,體現更多具有專屬競爭力的核心價值,這可能是在其未來資產管理中需要著重考慮的一個問題。
最後,信託配套法規制度的缺失,監管方式的「一律」原則,被認為依然是信託創新發展的瓶頸與門檻。盡管《信託法》確立了我國基本的信託制度,為我國信託行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法律層面的有效保護作用,但因其在信託財產獨立、信託生效等規定存在不少瑕疵,特別是最為需要的信託登記、信託稅制、信託業務規范、信託受益權交易等配套制度的立法建設,沒有及時跟進,使信託向縱深方向的創新展業,受到了極大的約束和限制。
此外,信託業執行的近20個行政規則,既沒有法律層面的效力,也沒有國務院行政法規層面的效力,多是以部門規章的形式規范信託公司,屬於信託公司行業的業務范圍,很難抵禦諸如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同類機構的獵食。
『柒』 保險學包含哪些專業
你好,作為輔修過保險學的我,雖說不是非常非常地了解它,但是最起碼的我還是知道的,所以,很榮幸為你回答問題。
「保險學是一門研究保險及保險相關事物運動規律的經濟學科」,這一點你概括地很到位,看來,你很適合學這個專業!
所以,保險合同是保險經濟關系的實現形式。而保險合同作為經濟合同的一種,受法律的保護和約束。因此,保險之所以能夠存在於經濟生活中,並對社會經濟運行起到重要作用,是因為有其法律基礎做保證。
正如生活一樣,離開了法律基礎,保險關系就沒有保障,保險業的發展也沒有保障,同樣,保險的法律基礎包括民法,經濟法,合同法,保險法等。
制度基礎
在具備了自然基礎,經濟基礎,技術基礎和法律基礎後,保險的存在和發展是不是會成為必然呢答案是否定的。保險的存在還決定於一定的制度基礎,即保險的存在與發展受制於一定的制度安排,如果在制度安排上排斥保險機制,則無論保險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多麼重要,保險都不可能得到發展。
對於你想了解保險,也可以從保險的基本原則入手: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險學原理的核心內容,這些原則不僅是保險學最重要的內容,也是保險實踐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相信只要你肯下功夫,鐵杵也能磨成針!加油吧,少年!前方的風景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