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理財周報》訂一年分別要多少錢
中國證券報 全年576 元
上海證券報 全年396元
理財周報 全年300元
Ⅱ 為什麼預期收益只是鏡花水月
「防不勝防啊!」是小品演員范偉的一句流行台詞,而在生活中,當客戶面對銀行的很多業務陷阱,也難免會無可奈何地拍著自己的頭發泄一句:「防不勝防啊!」記得曾經有一期《理財周報》批評了某些銀行的欺詐條款,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視,又特別能夠迷惑客戶的條款就是把預期收益等同於實際收益,然而事實上二者之間並不能畫等號。
許多理財產品,尤其是高風險領域產品的投資,在募集時期,銀行往往把預計的到期收益率偷換概念為實際收益率來向投資者銷售。於是如若產品到期後不能兌現承諾,風險就被通過讓投資者自行承擔等方式轉嫁到了投資者的身上。這種移花接木的手法我們不得不說真是巧妙得有些過分了。
為了提高銷售業績,很多理財經理在推銷時都會口若懸河地向投資者說明收益率。錯把預期收益率當成是實際收益率向投資者推薦,而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很容易便被誤導,而且在被誤導的同時,可能他們還會在心中勾畫著一幅幅美好的前景圖,做著美夢。有時候謹慎的投資者可能會要求推銷者將這些口頭上承認的到期確實會獲得的預期收益率一同編入合同里,在這個時候,很多理財經理會盡其所能地利用各種辦法進行迴避。
此外,理財產品的費用、申購與贖回等程序也會把相關客戶們折磨得極為慘痛。雖然目前市場上很多家銀行都表示:銀行在提供部分類型的理財產品服務時是免費的,只是針對像信貸資產、結構性產品等一些類型的產品收取相關的費用。然而像一些結構性產品陷入掛鉤基礎資產上漲而產品只得到低收益或零收益的怪圈的情況卻依然讓人們猝不及防。掛鉤黃金的產品便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以農行新開始運行的「金鑰匙匯利豐」黃金掛鉤理財A款產品為例,其從運行開始經過3個月後收益率卻低於預期收益率2.7%。
據部分相關人員介紹,如果金價在投資期內出現突破產品設置的區間的情況,即使僅僅突破一次,到期後也只是收回本金,除此之外購買所能得到的額外收益也僅僅是非常微小的收益。若銀行當初確定的區間原本就很狹窄,那麼到最後投資者獲得零收益或低收益的風險也就越大。因為對於這類產品銀行都對其突破上限的情況制定有停止運行的計劃,也就是說即使掛鉤標的物上漲,其中的利益收獲投資者都不一定能夠享受到。所謂無商不奸,而銀行的這種做法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得不讓我們汗顏,很多銀行為我們編制的預期收益的大餡餅都不過是鏡花水月。
誠然,衣食住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大家對於車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我們再來看一下銀行的所謂「零利率」車貸又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銀行在宣傳車貸時都高喊零首付、零利率,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誰也不會傻到做虧本的生意,更別說精明的銀行,銀行會通過收取不公開費用或與商戶進行合作來賺取客戶的錢。據相關人士透露,在車貸中就存在收了這個費用就提高那個費用的此消彼長的做法。一般來講關於從車貸中牟利,銀行基本上有下面三種做法。
第一,與商家合作,等客戶享受了銀行「零利率」貸款後,基本上市場上購車打折的優惠就沒有了;第二,目前市場的車貸手續費是在車價的4%至7.5%之間,但是當銀行提供「零利率」的優惠後就會提高手續費;第三,如果購車貸款有利息,那麼是按銀行基準利率收取,如果是免手續費的,那多半利息會高於銀行基準利率。
通過上述介紹和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不管消費者怎麼精打細算,到最後衡量一下就能發現,不管自己多精明,只要自己所購的產品和銀行的利益掛鉤,那麼銀行是絕對不會做賠本買賣的。而銀行長期以來吆喝的對消費者的各種回報都是無法兌現的鏡花水月,看上去很光鮮,可是卻讓人永遠也得不到。
Ⅲ 怎麼樣去銀行那裡買金條。我想買兩根金條
一般情況下銀行發售的都是紀念版金幣金條而且是提前在網上預售,基本上都會被賣光的,你可以去銀行櫃台咨詢一下,大廳經理就會告訴你是否還有賣,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了。
Ⅳ 如何訂閱理財周報
理財周報訂閱指南:
郵發代號:45-138
國內統一刊號:CN44-0005
郵局訂閱電話: 11185
出版信息:回逢周一出版,答每期印刷100版。
發行價格:每期6元,全年50期,全年訂閱價300元
通訊地址: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日報社1809室 郵編:10601
電話:廣州(020)37579947 87391621
北京(010)65693425 上海(021)64265507
傳真:(020)87399756
Ⅳ 如何購買銀行金條
1.首先要在銀行開戶。
投資者在辦理個人實物黃金投資業務時,必須要辦理黃金賬戶卡。理財周報記者調查,深圳發展銀行規定在年底前辦理黃金賬戶卡免費,正常費用為60元。興業銀行在今年之內優惠到35元,明年將調至60元。而華夏銀行和工商銀行均為60元。相比之下,今年深圳發展銀行更優惠。目前,深發展每天開戶人數有300-400人,興業銀行200人左右。
2.交易手續費0.2%左右。
用工商銀行、華夏銀行和興業銀行規定,在每次黃金買賣時,向投資者提取成交金額的0.2%費用。深圳發展銀行在今年年底前優惠至0.15%,明年將為0.2%。
3.運保費80元/千克。
如果投資者需要從上海黃金交易所提出黃金,則需繳納一定的運保費,華夏銀行和興業銀行為80元/千克。而深圳發展銀行目前不收取運保費。
4.提取黃金需提前三天申請。
理財周報記者采訪得知,投資者如需提取黃金,先要向銀行提交申請。華夏銀行規定必須提前3個工作日申請,申請時間為周一至周五9:00-14:30。申請成功後在每個月10日和20日,由華夏銀行工作人員陪同前往指定倉庫提貨。工商銀行則規定要提前10個工作日發出申請。興業銀行則規定,每周一至周五,全天24小時投資者都可以在網上申請提貨,如果在櫃台申請提貨,申請時間則為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00-12:00,下午1:00-6:00。相比之下,興業銀行申請提取黃金更方便。
Ⅵ 超級網銀目前支持哪些銀行
目前,超級網銀處於試用期,雖然有很多銀行已經開始收費,但是仍有部分銀行表示暫不收費。中信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都表示,在試運行期間暫不收費,至於什麼時候開始收費,收多少,要等通知下來才知道。
Ⅶ 京東金融理財周報在哪看
登錄一下這一個軟體,然後找到你的理財,正常來說他會在系統消息定期給你發送一下,或者你可以找客服要求查看,他也會給你發送的。
Ⅷ 理財周報 專欄作者 感悟 寫的很準的,怎麼聯系他呢,他在網上有博客之類的東西 嗎
很難找,最好人肉搜索才有效
Ⅸ 理財周報與理財周刊
不是一家、理財周報會好一些、這是獲得的榮譽:
2007年7月23日《理財周報》創刊以來,以大氣磅礴的形象在業界掀起了廣泛的波瀾,並贏得了的諸多市場贊譽:
2007年11月創刊語率先提出「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一定要跑過CPI」,此後被廣為傳頌,亦被《新周刊》評為2007年年度語錄。
2007年12月由於《理財周報》上市以來出色的市場表現,《銷售與市場》授予《理財周報》「傑出媒體營銷獎」。
2008年1月《理財周報》被史坦國際和中國傳媒論壇評為中國「最具成長性媒體」。 2008年1月在今傳媒雜志和騰訊網發起的「影響中國2007年度傳媒100強」評選中,組委會授予《理財周報》「最具成長性媒體」和「最具投資價值媒體」兩項殊榮。
2008年6月在今傳媒舉辦的「中國傳媒百強年會」中,《理財周報》又獲得了「媒體創新貢獻獎」。
2008、2009年連續兩年,《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從2000多種報紙,9000多種期刊,300多家電視台的9000多個欄目中選出《理財周報》成為唯一的財富管理類(理財類)媒體的「中國標桿品牌」。
2009年12月《理財周報》獲得由史坦國際和中國傳媒論壇學術委員會頒發的「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獎項。
理財周報官方獨家合作電子版 http://moneyweek.dooland.com/
理財周刊:
全年零售價:384元/年 每期零售價:8元/期
希望可以幫到你!給點分好不好啊?我想升級!呵呵、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