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可以放心

理財可以放心

發布時間:2021-08-08 05:39:20

㈠ 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可以放心購買嗎

銀行理財這個表述實際上是非常不準確的,嚴格意義上應該叫銀行里的理財產品。因為銀行本身並不直接發售理財產品,更多是通過其渠道優勢,進行「兩頭吃」。當然有時銀行也會提供部分與自身直接相關的低風險投資產品。本期固收周報我就將為大家詳細解析其內在邏輯、風險以及投資方法。

銀行理財產品分兩個方向,一個是以自身名義發售的理財產品,一個是利用渠道優勢代銷的各類金融產品。

更多固收產品講解內容,歡迎大家私信關鍵字「固收、「固定收益」給小編。

1.結構性存款(3%-5%)

這是在市場上經常看到的一種類型的理財產品,雖然打著存款的名義,但是實際上運營邏輯與存款完全不同。

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外匯存款的基礎上嵌入某種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類期權),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從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較高收益的業務產品。它是一個結合固定收益產品與選擇權組合形式的產品交易。它透過選擇權與固定收益產品間的結合,使得結構性產品的投資報酬與連接到標的關聯資產價格波動產生連動效應,可以達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金或獲得較高投資報酬率的功能。

聽起來非常復雜,但做投資我們只需要明白兩點。第一,這種結構性存款往往都是保本的。第二,它給出的收益區間在80%的情況下是可以實現的。但是收益是波動的,通常我們並不能拿到浮動收益的最高區間。

2.大額存單(3%-4%左右)

大型商業銀行紛紛設立理財子公司,這種行為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隔離風險,一個是直接生產理財產品,即控管理風險,提高競爭力,當然也可以提高利潤。

隔離風險:工農中建四大行全國員工超過十萬人,除了產品自身的投資風險以外,你很難保證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利益熏心。像民生銀行女行長偽造假理財30億這種極端案例,或是六寶基金銀行行長代銷等。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可以統一管理銀行理財產品,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飛單,尤其是個人私利造成的風險事件。

當然最核心的作用還是隔離銀行信用風險,為未來銀行理財打破剛兌做准備。銀行是我國經濟體系的絕對核心,是不能有失的。可是投資的確有風險,目前銀行理財總規模在22萬億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風險源。所以成立理財子公司,從法律角度進行風險隔離,這應該算是未來新資管條例實行後,打破剛兌的一步重要准備。

成立理財子公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來說也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過去銀行理財對於銀行來說是副業,也造成了銀行理財相對於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競爭力弱的局面。管理資產第一的寶座也被信託所替代。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正式運營,未來銀行理財產品必然會出現很多變化,風險與收益范圍都應該會有明顯的擴大,等待銀行體系推出第一款爆款理財產品。

㈡ 還有哪些靠譜的理財平台可以放心購買的

投資理復財靠不靠譜主要需要識制別以下兩點:一、產品是否適合你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二、平台是否靠譜,是不是有信用背書的大平台。

可以關注一下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㈢ 理財平台排名前幾的有哪些,可以放心嗎

不同組織評定標准不一致,排名也是不一樣,朋友用的易投資,2018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優秀企業,年化也不錯,上海華瑞銀行存管,風險程度小。

㈣ 銀行所謂的理財,難道就真的安全嗎

一般情況下理財產品大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在購買之前很明確的表示該產品是保本的,如果說購買產品的合同寫明了保證我們買到的產品是保本的,那麼就能夠保證我們的本金是沒有風險,但是這些產品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而且收益越來越低。

因此銀行所謂的理財並不是完全無風險的,如果說在購買前該產品說明了是保本的,那麼就可以放心購買了,如果說是非保本的,那麼是有一定風險能夠虧損到本金的。

㈤ 理財通的基金可以放心買嗎

看到我這個回答之後,強烈建議你們去網路或者微博搜一下p2p理財還有網路借貸,或版者互聯網金融,你就會權明白我說的了
第一,去年整個平台被爆出一百多家 互聯網金融平台倒閉的,攜款逃跑佔大多數。網路借貸利滾利,高利息逼死人,傾家盪產數不勝數。
第二,現在所有網路理財和借貸,沒有實體店和公司的都非常危險隨時跑路。同時你們防不勝防,也是被坑的要死,搞不過它們
第三,你每次貪高利息的時候,別人都在惦記你的本金。所以不管你理財想賺錢還是用錢想舒服,都別碰網路金融。你們遭不住

㈥ 銀行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可以買,能放心嗎

樓主這樣問,其實是自己也不放心吧。我覺得理財是財富增值的一種方式,但是不管怎麼樣都一定要保住本金,所以還是保本的比較好。像有利網這種保本保息的就更好了,而且50元即能投資,門檻也不高,算是比較好的。

㈦ 有人推薦了低風險的理財,是否可以放心購買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其原因主要在於5月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回暖幅度和速度超預期,市場對寬松的預期過高,市場降息預期落空,再加上央行宣布創設支持小微企業的貨幣政策新工具,市場從寬貨幣轉向寬信用,因此修正了此前市場對資金面的過度樂觀。

後續隨著債市悲觀情緒的緩和,以及央行逆回購對流動性的釋放,債市的表現將會逐漸回暖,債券價格也將逐漸回調,相應的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在凈值表現和收益率上或將都會有所回調。

總結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此次多隻銀行理財產品的虧損,主要集中於新募集且主要投資於債券的固收類產品。其原因在於市價法與原有攤余成本法的不同。同時,由於部分產品「定期開放」(如每3個月開放購買和贖回),其賬面虧損並不一定在贖回時真實發生,後續隨著票息的增加和債市的回調,此類產品或將回暖。

而且客觀來看,市價法的估值方式一方面加強了對管理人的約束,因為如果凈值跌太多,管理規模會縮減,管理費也會減少;另一方面,對投資者其實是有好處的,因為管理人更謹慎,在選擇底層資產的時候會考慮估值變化。

但不管怎麼說,資管新規實施之後,銀行理財大面積「虧損」上演了一次,投資者在各大平台上對於理財產品虧損的投訴,也提醒著銀行和投資者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的特性。

對於銀行而言,有了原油寶和這次理財虧損的事件,也應該真正意識到「賣者盡責」和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否則,即便出現賬面虧損,投資者也會立即用腳投票,這不管是對於銀行的品牌聲譽還是未來的經營,都是極大的負面影響。

而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應該重新認識銀行的理財產品,做到「買者自負」,否則,賬面的虧損真的在贖回時變成實際虧損,便是欲哭無淚了。

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認清產品風險收益。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去選擇匹配的產品,買自己了解的產品,對於不了解的產品,則要慎重。如果想買保本型的產品,可以去買存款,大額存單,而不是這類理財產品。更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應選擇收益在正常范圍內的產品。

而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和過渡期的結束,像這類凈值浮動和收益率較大變化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做好准備,事半功倍。

㈧ 還有安全靠譜的理財網站可以放心購買的

可以關注一下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投資理財靠不靠譜:一、產品是否適合你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二、平台是否靠譜,是不是有信用背書的大平台。

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㈨ 銀行的理財放心不

那你把錢存在銀行,你放心么?
銀行的投資理財都是有相關的銀行制度的,這個你是要放心的。
下面我來說說銀行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
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本金與收益是否保證,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銀行理財產品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其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與理財可以放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