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信託,請簡單的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吧,謝謝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回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答,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1)任意性信託擴展閱讀:
信託行為
在達成一項信託時,構成法律行為所履行的手續就是信託行為。信託行為是指委託者與受委託者雙方簽訂合同或協議。此外,委託人立下遺囑同樣是法律行為、也屬信託行為。
根據不同的信託目的,需要簽訂不同的合同,但屬於同一類別並大量發生的業務,如信託存款,則沒有必要一一簽合同,只由信託部門發給委託者統一印刷,附有文字條款,類似合同的信託存款證書即可;這種證書同樣具有合同的效力。
『貳』 信託業務包括哪些
信託業務包括寄售商店、貿易貨棧、商業企業附設的信託服務部受託代購、代銷、代運或組織買賣雙方成交等業務。信託業可以經營的業務項目依《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法可分為如下:
1、受託經營資金信託業務。即委託人將自己合法擁有的資金,委託信託投資公司按照約定的條件和目的,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
2、受託經營動產、不動產及其他財產的信託業務。即委託人將自己的動產、不動產以及知識產權等財產、財產權,委託信託投資公司按照約定的條件和目的,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
3、受託經營法律、行政法規允許從事的投資基金業務,作為投資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從事投資基金業務。
4、經營企業資產的重組、購並及項目融資、公司理財、財務顧問等中介業務。
5、受託經營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企業債券等債券的承銷業務。
6、代理財產的管理、運用與處分。
7、代保管業務。
8、信用見證、資信調查及經濟咨詢業務。
9、以固有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10、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公益信託:
1、救濟貧困。
2、救助災民。
3、扶助殘疾人。
4、發展教育、科技、體育、文化、藝術事業。
5、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6、發展環境保護事業,維護生態環境。
7、發展其他有利於社會的公共事業。
『叄』 如何設立一個有效的任意分配信託
所謂任意性分配信託,是指受託人有權決定是否向受益人分配信託受益或資產,受託人有權決定分配給誰、分多少、以及信託財產的收益累積的處置等權力。法院無法要求受託人,向某個受益人外面的債主支付信託利益來清償他個人債務,但是可以要求受託人向受益人支付信託利益前,先「代扣」向債權人支付來清償債務。 這個時候,受託人就可以選擇停止支付受益人信託利益。來達到「防止敗家子」的功能。
『肆』 信託和基金是一回事嗎
基金和信託雖然類似,但是是不同的。
可從以下五方面區分:
1、在安全性方面
信託產品的安全性高於基金,風險較低。
2、投資渠道方面
信託產品的投資范圍相當廣,既可以投資證券等金融產品,也可以投資實業,而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范圍目前數股票和債券居多,但也包含其他投資渠道範圍。
3、監管方面
證券投資基金的募集,必須經過證監會的批准,運行中受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監管。而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募集無需銀監會的批准,但需要依法履行報告義務,並在運行中接受銀監部門的監管。
(4)任意性信託擴展閱讀
信託的主要劃分類型
(一)任意信託
根據當事人之間的自由意思表示而成立的信託稱為任意信託,任意信託又稱為自由信託或明示信託,主要指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自由自願形成信託關系,而且這種自由自願意思在信託契約中明確地表示出來,大部分信託業務都屬於任意信託。
(二)法定信託
法定信託是與任意信託相對應的一種信託形式。主要指由司法機關確定當事人之間的信託關系而成立的信託。也即信託的當事人之間原本並沒有成立信託的意思,司法機關為了當事人的利益,根據實際情況和法律規定,判定當事人之間的關系為信託關系,當事人無論自己的意思如何,都要服從司法機關的判定。
設立法定信託的目的主要是保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防止當事人財產被不法使用。比如,某人去世後,留下一筆遺產,但他並未對遺產的處置留下任何遺言,這時只能通過法庭來判定遺產的分配。即由法庭依照法律對遺產的分配進行裁決。
法庭為此要做一系列的准備工作,比如進行法庭調查等等。在法庭調查期間,遺產不能無人照管,這時,司法機關就可委託一個受託人在此期間管理遺產,妥善保護遺產。
參考資料
網路_信託
網路_基金
『伍』 信託業務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1、以信託關系成立的方式為標准劃分,任意信託、法定信託;
2、以信託財產的性質為標版准劃分,金權錢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有價證券信託、金錢債權信託;
3、以信託目的為標准劃分,擔保信託、管理信託、處理信託;
4、以信託事項的法律立場為標准劃分,民事信託、商事信託;
5、從委託人的角度對信託進行劃分,個人信託(生前信託、身後信託)、法人信託;
6、以受託人承辦信託業務的目的為標准劃分,營業信託、非營業信託;
7、以受益人的角度對信託的劃分,自益信託、他益信託、私益信託、公益信託;
8、以信託涉及的地理區域為標准劃分,國際信託、國內信託;
9、以業務范圍為標准劃分,廣義信託、狹義信託;
『陸』 信託是什麼意思
家族信託是一種長期理財方式,信託機構受個人或家族的委託,幫助處置家庭專財產以實現財富長期規屬劃的目標。家族信託的資產所有權與收益權是分離的,委託人一旦把個人或家族的資產交給信託公司打理,其所有權就不再歸他本人,但相應的收益依然根據他的意願收取和分配。
『柒』 信託主要分為哪些
信託的種類可根據形式和內容進行不同的劃分:
① 按信託關系建立的方式可分為:任意信託和法定信託;
② 按委託人或受託人的性質不同分為:法人信託和個人信託;
③ 按受益對象的目的不同分為:私益信託和公益信託;
④ 按受益對象是否是委託人分為:自益信託和他益信託;
⑤ 按信託事項的性質不同可分為:商事信託和民事信託 ;
⑥ 按信託目的不同可分為:擔保信託和管理信託、處理信託、管理與處理信託;
⑦ 按信託涉及的地域可分為:國內信託和國際信託;
⑧ 按信託財產的不同可分為:資金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其他財產信託等;
⑨ 按委託人數量不同可分為:單一信託和集合信託;信託產品按投資方式分類主要有:
信託產品可按照投資方式分類為:
① 信託貸款類:將信託資金以受託人(信託公司)的名義給項目公司發放貸款。
② 權益投資類:將信託資金投資於能帶來穩定現金流的權益。
③ 證券投資類:將信託資金投資於證券市場,包括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定向增發等證券投資類產品受託人一般會委託投資顧問進行管理。
④ 股權投資類:將信託資金以受託人的名義對項目公司進行股權投資,通過股權增值、分紅或溢價回購等獲得收益。
⑤ 組合運用類:受託人將信託資金以股權投資、權益投資、貸款等方式組合運用於項目公司。
『捌』 盲目信託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浪費者信託就是為那些家境雖好生活卻沒有節制、自控能力差的人設計的制度。在中國有「紈絝子弟」的說法,指的就是這種人。盲目信託則是指信託的委託人拋棄對信託財產的所有支配權,由受託人擁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權來管理和處分信託財產,委託人和受益人對信託財產的投資情況放棄任何知情權,也無權干預。
為什麼自己的錢要別人控制?為什麼自己的孩子要受他人管理?為什麼作為財富的主人卻心甘情願放棄知情權和干預權?答案很簡單:溺愛害人害己,無自控能力的人害己害人,於是就需要外界和制度來糾正。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浪費者信託是一種委託人出於保護受益人的目的而設立的信託。比如知道孩子有各種惡習又屢教不改,父母可以將孩子生活費用交給受託人或者信託公司。在這種信託中,受託人控制著信託收入和支出,按照受益人的實際需要將生活費少量發放給受益人。受託人還可以繞過受益人,直接支付給向受益人提供服務的第三方,比如向學校直接支付學費,向旅行社直接支付機票和住宿費,以免受益人截留挪作他用。受託人甚至無須咨詢家長就可以拒絕受益人某些奢侈性消費的要求,比如去酒吧和不良夥伴們喝酒。
這種信託專門針對受益人的浪費習氣,避免被委託的財產被其恣意揮霍。為了使信託財產始終處於安全狀態,委託人還可以在信託文件規定嚴格禁止受益權的轉讓,受益人不能提前終止或向債權人轉讓、抵押信託財產及收益。同時規定如果受益人欠債,其債權人在信託財產事實上轉移給受益人之前不能接近或得到受益人的利益。換句話說,受益人的債權人對信託中利益無權作出主張。如此一來,即便受益人是個揮霍無度的人,向其分配的財產也不會被債權人合法收走。
這種浪費者信託不僅可以用於對晚輩而且可以用於對長輩的限制上,比如富裕又有孝心的子女直接將費用支付給養老院而不是讓老人自己支付,這樣還能避免後者陷入騙子的陷阱。信託限制性消費就能起到未雨綢繆的防範作用,能讓分辨力下降又固執己見的老人避免落入欺詐陷阱,安享晚年。
盲目信託就是委託人給予充分的信任,讓受託人全權管理信託財產,自己不參與、不過問、不幹涉。這種盲目信託在法制嚴格的西方國家主要適用於公職人員以及公司高管等個人理財,因其工作性質而與其決策地位之間產生利益沖突,因此立法者往往要求這些人利用盲目信託來隔離其個人財產的投資管理以避免可能出現的利益沖突以及內幕交易,從而確保其決策的客觀公正。
同時,盲目信託的受託人必須是獨立於委託人影響之外的金融機構,委託人不能持有其相當比例的股份或對該機構有實質性影響。這時委託人必須簽訂合同主動放棄許多權利,包括:不得對受託人的營運管理方式做出指示,不得要求受託人提供賬目報告,不得任意取消受託人做出的營運管理決策,也不得變更受益人等。
不僅針對公職人員和金融機構高管,盲目信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發揮作用。以真人為原型的著名電影《公民凱恩》講的是在1868年,凱恩的母親從一個拖欠房租的住客那裡獲得了一個廢礦的開采證,結果後來證明它實際上是一個金礦,蘊藏量佔世界第三位。在一夜暴富的情況下母親並沒有沖昏頭腦,她冷靜地以礦產開采權人的身份,不顧凱恩父親的反對,委託銀行家泰徹的公司全權管理這份剛剛獲得的產業,並且將幼年兒子凱恩交給銀行家泰徹照管。讓其帶往大城市受正規教育,離開自己所在的窮鄉僻壤。
泰徹對於受託的財產進行了合理的經營管理。他為凱恩置辦了不少家業,其中一項重要的事情就是為他買下了紐約的《問事報》。正是這份報紙,使凱恩走上報業大亨之路,成為一名偉大的企業家和慈善家。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這個信託過程中,家庭婦女出身卻獨具慧眼的母親認定泰徹作為受託人後堅定不移地對其全權委託,而泰徹也只接受委託人凱恩母親的指令,而不理會凱恩父親節外生枝的建議。對泰徹來說,委託人是委託人,凱恩父親是凱恩父親,所以他必須忽視凱恩父親的干涉。
所以,有盲目信託的委託者就得有盲目信託的執行者,或者說忠於職守的受託人。只有這樣,信託關系才得以平衡,信託效果才能凸顯。
浪費者信託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只是委託人不可以設立以自己為受益人的浪費者信託。在這種信託中,委託人通常賦予受託人強大的自由裁量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受益人揮霍的風險。
在這兩種信託中,既然委託人不能用知情權來保護自己,他們憑什麼相信受託人不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呢?這是因為,他們對這項制度存在著信任。那就是:良好的社會風氣,健全的信用體系,規范的法製法規和值得信賴的受託人或者信託公司。在西方國家,受託人或者是德高望重的人士,或者是擁有幾十年甚至百年的老店,他們的信用記錄歷史悠久還有案可查。所以,委託人敢於信任,受託人值得信賴。
從信任者與置信對象之間的關系遠近來分,信任是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個層次的。第一層次是家人之間的信任,也就是親族信任或血緣信任,這種信任古往今來一直存在,選擇的餘地有限;第二層次是朋友之間的信任,也就是品德信任,選擇范圍廣泛,人擇友而處,品德高的聲望高朋友也多;第三層次是合同各方之間的信任,也就是契約信任,這是高一層的階段,人們可以和不認識的人進行各種約定,違反者就被訴諸法律;第四層次則是社會角色之間的信任,也就是制度信任,這是更高層次的約定,有法制和行政手段的雙重保證。
由此可見信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范疇,它經歷了親緣信任、友情信任、契約信任、制度信任等多個發展階段。盡管沒有前兩層信任,如果相信契約和制度,那浪費者信託和盲目信託都不是問題,不僅子女,連江山都可以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