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項目需要融資,都有哪些步驟
1. 撰寫商業計劃書
2. 找到投資人(具體可以與恩美路演合作)
3. 參加路演
4. 與投資人專單獨約談屬
5. 交易價格談判
6. 簽訂投資意向書
7. 簽署正式的法律文件
8. 股權變更(與工商局、銀行共同完成)
9. 獲得注資
10. 聯系投資人匯報公司狀況
一個完整的融資流程大概需要一到三個月完成。首先確定目標投資機構,准備融資文件,聯系投資機構,進行融資演示,然後進行後續會談和盡職調查,簽訂法律文件,直至資金到賬。
② 企業融資需做哪些工作
融資准備因不同的融資渠道、方法和具體對象(資金方)而有所不同。我們以私募股權融資為例,融資前應做好以下准備。 1、充分了解投資方 首先要了解投資方的基本情況,如資金實力、投資模式、成功案例等,其次要了解投資者方的決策程序、項目關注點、盡職調查內容和談判焦點。 2、准備商業計劃書 客觀的說,項目自身素質是最關鍵最核心的要素,但完美的、專業的表現形式也同樣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邏輯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商業運轉中並不適用。一份成功的商業計劃書涵蓋了潛在投資人對於融資項目所需了解的絕大多數信息,並且對於其中投資方通常關注的要點進行重點陳述分析。這樣的商業計劃書可以大大減少投資者在進入盡職調查之前的工作量,便於雙方迅速進入後期實質運作。 3、准備演示材料(PPT版本) 要注意PPT文稿條例清晰,簡明扼要,生動鮮明。除商業計劃書的主要內容以外,還應附有企業與產品的圖片。演示者要在項目推介前對演示文本進行演練,掌握時間、節奏與文思脈絡。 4、准備好談判沖突的解決方案 一般情況下,融資談判的參與人員總體素質比較高。談判進程中要避免站在各自的要求上進行意志較量。如果出現沖突,應努力建立對方認可的價值標准,運用認知標准進行談判。在技巧上,要善於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充分顯示建立認知標準的誠意。但如果發生沖突,不要屈服壓力,而只屈服於認知標准。 了解投資者項目初審階段的關注點:公司周圍的產業環境、行業地位、競爭策略、近三年來的經營業績、公司未來三年的經營業績成長性、支付給投資者的固定收益率、戰略投資者可否控股、主要供應商與客戶的情況?所處細分行業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表現? 了解投資者的盡職調查內容:財務和法律審計、公司業務運營的歷史評價、核心競爭優勢、技術創新優勢、國內外市場供需狀況、投入和產出、技術水平、行業發展趨勢、行業競爭趨勢、產業政策、行業進入壁壘、人力資源方面等。 了解實質性階段中小企業融資談判的焦點:企業價值評估、投資方式、股權比例、經營管理權的分配與監控、承諾、保證與違約責任等。
③ 如何做好融資前的准備工作
企業在創業階段風險較大,尋求外部融資相對較難,如果不認真做好准備工作,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內容.另一方面,在企業家缺乏相關經驗的情況下,即使意外成功,交易結構和投資條款也對企業很不利,為今後的發展埋下隱患.所以,要成功實現創業企業的外部融資必須預先做好融資准備工作.
④ 有創業項目現在想融資,首先做些什麼准備工作謝謝!
寫好創業計劃書,融資你就要有這個,而寫這個,你就必須對你的創業項目有個非常詳細的分析,這需要你做好多工作,包括項目介紹、市場前景、操作模式、投入和產出、目標規劃、股權分配等等
⑤ 創業融資前,我們需要做哪些准備
作為投資銀行顧問,我負責的業務是投融資中介業務,在中介過程中,最常碰到的情況就是,項目方和資金方完全不了解對方的想法和立場,甚至完全聽不明白對方提出的要求,而且從自身角度提出很難讓對方接受的條件,這樣使得談判基本無法進行,當然也就耽誤了許多合作的機會。 種情況尤其在創業者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我想,原因也在於創業者的獨特身份和背景上的缺乏,導致了與資金方更大的差距。作為第三方,我認為有必要將其中的一些主要障礙提出來,供創業者參考。 具備的個人素質 資金方希望創業者足夠成熟和值得託付。我們期望的創業者應該是有誠信的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成熟和正常的心智,具備未來成為企業家的潛力。 實際中我們遇到的創業者,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的幾乎寥寥無幾。最常見的情況是創業人很年輕,幾乎沒有經過多少社會磨練,而且能力體現在某一方面特別強,而其他方面很弱,比如很好的技術專家或者很好的市場能力,而在與我們討論項目細節時,往往表現出不成熟的過度自信和武斷,甚至性格有明顯缺陷。有些人基本上沒有企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只是想當然地誇誇其談,一般來說,從管理者提升為企業家的可能性要遠高於那些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人。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創業者時,我們基本上會判定該創業者未達到要求。 有技能齊全的創業團隊 有時候,創業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那麼,我們會對每個創業者的技能要求適當降低,但要求整個團隊成員合起來具備較完整的技能,如技術、市場和運營。對於每個創業成員的誠信和個人品行的要求與單獨創業者一樣,還要看這個團隊成員間的配合度是否很好。 常見的情況是拼湊起來的創業團隊,甚至有些成員並沒有創業的心理准備,打算邊打工邊創業的觀望態度。有些時候創業團隊的技能偏向一個方向,如技術或者市場,沒有互補性,這往往是因為他們日常關系較密切而工作性質相同/相近,這種情況本身就體現出創業成員的心理准備不足。 有清晰的規劃和調研 現在也偶爾見到一些創業者從網上下載了商業計劃模板,自製的商業計劃內容非常空洞,缺乏可信而詳實的數據支撐。 碰到此種情況,我們只能放棄為這樣的項目提供服務。風險投資行業發展到今天,這個行業已經很難接受靠炒作一個點子或概念來吸引資金的初級階段了,創業者的想法和計劃以及模式將被專業投資者詳細分析和評估,任何不切實際的打算都很難獲得資金方的認同。與其在此種情況下盲目地找資金,不如腳踏實地地完善創業計劃,做好創業准備,待機而動。 有自己的創業資金 創業者往往以為,一個好的創業想法或者計劃就能招徠大量的資金,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區。即使在發達的歐美國家,創業完全靠外來資金的例子也少而又少。空手套白狼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國際慣例也是創業者必須先投入自己的資金,哪怕是銀行小額貸款或者親朋好友處籌集來的資金,也還是必須的。有些創業者,指望能找到投資種子期的天使投資人,實際上,在創業剛剛開始的時候,項目甚至還算不上處於種子期,這個時候尋找天使投資也很困難。現實的做法還是先用自有資金做起來,不要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口袋裡沒有一元錢的資本,那麼我們建議你先做點其他事情,准備一些創業的原始資金。 需要接受財務控制 創業者往往站在自身角度看問題,不理解資金方對於重大決策和財務支出的控制要求。這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創業者只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一下,結論就顯而易見了。資金方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對於經營中重大決策的否決權以及對於財務的控制權是其控制投資風險的兩大要項,創業者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和思想准備,是不適合與資金方合作的。 對初期的創業者,我們認為孤軍奮戰的可能性很大,資金方並不是學雷鋒,也不會雪中送炭,不要過多指望外來的幫助,即使有,也很少是機構投資者後者融資機構的行為,可能是天使投資,如果上述5項有一項以上不具備,我們一般無法提供投融資服務,實際上,這樣狀態的創業項目幾乎遍地都是,從專業角度上看,幾乎沒有值得冒的風險。創業者與其懷有幻想,不如將精力放回到項目中來,達到上述5個條件後,再考慮引進外部資金為好。
⑥ 融資的流程有哪些
1、項目篩選
一般來說,天使投資人會在自己的辦公室約見創業者,聽創業團隊陳述自己的創業想法和項目進度、發展計劃和資金需求情況。如果時間比較寬裕,天使投資人也希望聽關於創業者的工作經歷和創業經歷以及創業團隊合作方面的故事。有的天使投資人會把後者安排在比較輕松的場合交談。例如,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談論這些輕松的話題。
通過與創業者的會晤,投資人能夠獲悉更多的商業計劃書上無法得到的信息,如企業的創業者是否具有領導力和創新能力,是否善於管理公司(市場、生產、財務和管理等)等。
2、盡職調查
投資人與創業者見面會晤後,如果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共識或協議之後,如果企業已經創建,那麼投資人一般會對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考查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管理團隊、企業產品研發情況、商業計劃書的真實性等等。到企業實地考察能夠讓投資人真實全面的了解企業的特色、經營管理模式、工廠的環境等,在現場還可以和管理人員、一線員工交流,從側面了解企業。
如果創業者還未創建企業,投資人當然也就無從實地考察,但投資人一般會對團隊做進一步的了解,以確信這個團隊具有創業者的必備特徵,增強投資信心。
3、項目估值
天使投資人對於被投項目的價值評估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對剛剛創建的企業進行估值,無法採用PE倍數和折現模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看,天使投資人的項目估值更像一種藝術。
4、協議談判
天使投資的協議談判主要集中於投資價格、利益分配、團隊激勵、管理參與、和利益保護幾個方面。天使投資人希望其投資能夠順利的退出,收回投資實現投資效益;而創業者則希望能夠獲得其所需要的資金,啟動企業項目並最終取得成功。
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但由於存在信息不對稱,投資者無法完全了解創業者的努力程度,因此,需要設定投資條款對創業者進行激勵和制約。
天使投資人和創業者雙方將根據投資項目預計所需的資金,以及投資人對項目的估值來確定最終的投資額和股權比例。天使投資通常採用分期投資的方式,不會一次性投入全部資金,因此要進一步明確分期投資的每次投資額以及投資的時間和條件。天使投資人所採用的投資工具通常有三種,即普通股、可轉換優先股和可轉換債券。
5、投後管理
投後管理取決於天使投資人的投資風格。有的天使投資人堅持要一席董事會席位,有的則可有可無;有的要求更大程度的參與,有的則不要;有的要求每周一次工作匯報,有的則只要季度或年度匯報即可。
在實踐中,大多數天使投資人會積極參與被投企業的管理。在他們看來,如果企業家僅僅要他們的資金,他們是沒有興趣參與的。只有那些既需要天使投資人的資金,又需要他們的經驗、經歷和建議的創業者才會得到天使投資人的真正幫助。
6、資金退出
天使投資人的投資目的並不在於長期經營該企業,而在於通過投資的退出獲利。天使投資人一旦退出他們所投資的企業,便完成了天使投資的完整過程。職業天使投資人可以把自己的資本金投入到新一輪的資本增值活動中。
採用出售股份的方式實現退出,相比IPO退出則更加現實和常見,退出速度也更快。出售股份的對象往往是行業內的大公司或者相關的戰略投資者。如果股權轉讓的受讓對象為該企業或者該企業的創業者本人時,則構成股份回購。
⑦ 創業融資前該做哪些准備
作為投資銀行顧問,我負責的業務是投融資中介業務,在中介過程中,最常碰到的情況就是,項目方和資金方完全不了解對方的想法和立場,甚至完全聽不明白對方提出的要求,而且從自身角度提出很難讓對方接受的條件,這樣使得談判基本無法進行,當然也就耽誤了許多合作的機會。
種情況尤其在創業者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我想,原因也在於創業者的獨特身份和背景上的缺乏,導致了與資金方更大的差距。作為第三方,我認為有必要將其中的一些主要障礙提出來,供創業者參考。
具備的個人素質
資金方希望創業者足夠成熟和值得託付。我們期望的創業者應該是有誠信的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成熟和正常的心智,具備未來成為企業家的潛力。
實際中我們遇到的創業者,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的幾乎寥寥無幾。最常見的情況是創業人很年輕,幾乎沒有經過中國社會磨練,而且能力體現在某一方面特別強,而其他方面很弱,比如可以的技術專家或者可以的市場能力,而在與我們討論項目細節時,往往表現出不成熟的過度自信和武斷,甚至性格有明顯缺陷。有些人基本上沒有企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只是想當然地誇誇其談,一般來說,從管理者提升為企業家的可能性要遠高於那些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人。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創業者時,我們基本上會判定該創業者未達到要求。
有技能齊全的創業團隊
有時候,創業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那麼,我們會對每個創業者的技能要求適當降低,但要求整個團隊成員合起來具備較完整的技能,如技術、市場和運營。對於每個創業成員的誠信和個人品行的要求與單獨創業者一樣,還要看這個團隊成員間的配合度是否可以。
常見的情況是拼湊起來的創業團隊,甚至有些成員並沒有創業的心理准備,打算邊打工邊創業的觀望態度。有些時候創業團隊的技能偏向一個方向,如技術或者市場,沒有互補性,這往往是因為他們日常關系較密切而工作性質相同/相近,這種情況本身就體現出創業成員的心理准備不足。
有清晰的規劃和調研
現在也偶爾見到一些創業者從中國上下載了商業計劃模板,自製的商業計劃內容非常空洞,缺乏可信而詳實的數據支撐。
碰到此種情況,我們只能放棄為這樣的項目提供服務。風險投資行業發展到今天,這個行業已經很難接受靠炒作一個點子或概念來吸引資金的初級階段了,創業者的想法和計劃以及模式將被專業投資者詳細分析和評估,任何不切實際的打算都很難獲得資金方的認同。與其在此種情況下盲目地找資金,不如腳踏實地地完善創業計劃,做好創業准備,待機而動。
有自己的創業資金
創業者往往以為,一個好的創業想法或者計劃就能招徠大量的資金,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區。即使在發達的歐美國家,創業完全靠外來資金的例子也少而又少。空手套白狼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國際慣例也是創業者必須先投入自己的資金,哪怕是銀行小額貸款或者親朋好友處籌集來的資金,也還是必須的。有些創業者,指望能找到投資種子期的天使投資人,實際上,在創業剛剛開始的時候,項目甚至還算不上處於種子期,這個時候尋找天使投資也很困難。現實的做法還是先用自有資金做起來,不要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口袋裡沒有一元錢的資本,那麼我們建議你先做點其他事情,准備一些創業的原始資金。
需要接受財務控制
創業者往往站在自身角度看問題,不理解資金方對於重大決策和財務支出的控制要求。這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創業者只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一下,結論就顯而易見了。資金方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對於經營中重大決策的否決權以及對於財務的控制權是其控制投資風險的兩大要項,創業者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和思想准備,是不適合與資金方合作的。
對初期的創業者,我們認為孤軍奮戰的可能性很大,資金方並不是學雷鋒,也不會雪中送炭,不要過多指望外來的幫助,即使有,也很少是機構投資者後者融資機構的行為,可能是天使投資,如果上述5項有一項以上不具備,我們一般無法提供投融資服務,實際上,這樣狀態的創業項目幾乎遍地都是,從專業角度上看,幾乎沒有值得冒的風險。創業者與其懷有幻想,不如將精力放回到項目中來,達到上述5個條件後,再考慮引進外部資金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