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老楊信託

老楊信託

發布時間:2021-08-07 16:40:05

① 中考語文復習資料 急求!!

中考語文復習的資料非常多,我列舉與記敘文的閱讀有關的知識點,如下:
一、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二、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三、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三種——順敘、倒敘、插敘。
五、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六、記敘的人稱:一般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七、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解題思路和技巧:
做記敘文的閱讀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初中三年,我們在課本中學習了大量精美的記敘文。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些例子中學到閱讀記敘文的一般方法,然後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閱讀中去。
記敘文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最常用到的文體。所以,一定要掌握閱讀和寫作記敘文的方法。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於學習和應試。
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01年頒布的國家《語文課程標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生活,會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體步驟如下: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中心。
2.看出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大體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
3.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和句義,領會詞句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深層含義。
6.欣賞文章中優美、精闢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7.閱讀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8.閱讀小說,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記敘文中考要求】
閱讀一般記敘文,能把握記敘的要素和線索,理清記敘的順序及倒敘、插敘的表達作用,弄清記敘的人稱及表達作用,理解中心和材料的關系,了解詳略安排的作用,能辨析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理解多種表達方式,理解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對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夠從課文內容中體會出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如《老山界》。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也就是在記敘的時間上與事情的實際是相反的。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作者先寫襯衫,由這件襯衫回想起四年前發生的事情,追述襯衫的由來。這種方式就叫倒敘。閱讀時要注意倒敘和順敘交換處的句、段是怎樣連接起來的。應當強調的是,倒敘決不是整篇的由尾到頭的逆向敘述。提到開頭先敘述的結局或最突出的片段,在全文中只是一個局部,其下面的部分才是文章的主體。而這主體部分採用的仍是順敘的方法。總之,倒敘只是順敘方法的一種局部變通方式。其次,順敘部分的結尾與開頭先寫的那個結尾遙相呼應,結構才算完整。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如《同志的信任》。先寫魯迅收信、看信,再插敘方誌敏的革命事跡和寫密信、文稿的經過,最後寫魯迅轉信。這一段插敘交代密信託付魯迅先生的緣由,突出魯迅先生是共產黨人最可信任的人,也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記敘的人稱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開敘述是第一人稱。採用第一人稱,便於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但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范圍。閱讀時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般記敘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處於主要地位,也可能處於次要地位。如《藤野先生》中的\"我\"處於重要地位,通過\"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處表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孔乙己》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一個12歲的小伙計,是次要人物,在文中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以第三者的地位來敘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場景等是第三人稱。用這種人稱不受任何限制,用\"他\"或\"他們\"(或***),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寫來比較自由開闊。
二、記敘的線索和結構
線索是連貫文章始終的脈絡,也可以說是文章的綱。抓住了線索,對理解文章、掌握結構、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線索的形式有如下幾個方面:
①以某一件有意義的實物為線索,如《記一輛紡車》;
②以某一中心事件為線索,如《挺進報》;
③以人物為線索,如《回憶我的母親》《背影》(以人物的某一特徵\"背影\"為線索);
④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為線索,如《荔枝蜜》;
⑤以時間為線索,如《老山界》;
⑥以地點變換為線索,如《小橘燈》(也是以第一人稱\"我\"為線索)。
閱讀一篇文章,怎樣迅速地找出其線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體裁和內容、表現手法,再認真閱讀全文;其次注意文章標題,不少文章標題就是線索,如《七根火柴》;還有,應注意文章中從頭到尾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和某個事物,如《背影》中\"背影\"反復出現過四次,它就是線索;除上述以外,還要注意文章中議論抒情的語句,如《白楊禮贊》中的\"我贊美白楊樹\"。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有時除了明線外,還有暗線,如《藤野先生》。
「線索」是連貫文章始終的脈絡,是文章的綱。
①文章的標題 ②反復出現的詞或事物
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 ⑤「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過渡是段落層次連接的橋梁,對語氣的連貫、布局的縝密、轉承的自然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分析文章的過渡呢?首先要分析過渡的方法,了解過渡的規律。一般來說,過渡可以用詞語、用句子、用段過渡。如《白楊禮贊》用\"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句過渡。其次要了解過渡的作用。在記敘文中,過渡的主要作用是連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場景;記敘、議論、抒情間的轉換;轉換不同的敘述方式。如《這不是一顆流星》由順敘轉入倒敘時,用\"我緊緊地抱住她,眼淚灑在記憶的門里\"過渡,由倒敘轉入順敘時,又用\"……我抹去眼淚,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進行銜接;交代,說明有關的記敘要素時,也需過渡。
至於\"連貫\"是指一段文字中句子與句子之間必須有緊密的聯系,前後呼應,上下銜接,使語意貫通,形成有機整體。
另外要注意文中的交代照應。一種是文題照應,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種是文章的首尾照應,如《一件珍貴的襯衫》。文章開頭說:\"在我的家裡,珍藏著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結尾寫:\"這件珍貴的襯衫,我精心地收藏著。\"還有一種是文中的前後照應,如《挺進報》,前面有許曉軒模仿陳然寫仿宋字的交代,後面,許曉軒當著敵人的面查對筆跡得出\"筆跡相同\"的結論也就真實可信。文章前有交代,後有照應,可使文章顯得嚴密。
三、記敘文的中心意思是蘊涵在所記敘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確歸納記敘文中心意思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訴讀者中心意思的語句,如《棗核》的最後一段:\"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②抓住文章開頭、結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點題句、關鍵句,用適當的詞語連貫起來,如《驛路梨花》結尾部分引了陸游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它既是文章的點題點人句,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或者說是再次人花相映,完成了主題的升華,這\"驛路梨花\"是邊疆盛開的梨花,是哈尼族的梨花姑娘,更是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品質和雷鋒精神的象徵。③還可以通過結構分析來歸納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藉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等。④還可從時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時期特定的社會內容所包含的深刻含義,如《最後一課》,我們只要了解了法國當時瀕臨亡國的背景,就可以了解其中心了。
四、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人物形象
採用綜合表達方法是記敘文的主要特點之一。主要方式是敘述,還要輔之以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
敘述是通過一般記敘和述說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紹給讀者,把分散的場景或事件的片段貫穿起來,使讀者對事件的全貌和發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描寫是在需要具體刻畫的地方,對人物或事件、環境作繪聲繪色、細致入微的刻畫,繪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使讀者獲得具體深刻的印象。敘述和描寫常常結合起來使用,閱讀時能充分注意文中的敘述和描寫,對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會起很大作用。
記敘文中的說明,常用來說明某種事物狀態、性質、功能的特徵。應該注意的是,記敘文中的說明,從整體上看仍是為寫人敘事服務的。
記敘文中的議論一般是先敘後議,使讀者提高對所敘人物(事情)的認識,增強文章的思想深度。有的先議後敘,使讀者很快進入將要敘述的人物(事情)的思考,引起對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記敘文中,作者不直接對所敘人物(事情)發表議論,而由文章中某個人物去發表議論,作出評價。不論哪種情況,記敘文中的議論目的都是為了直接點明和加深所寫內容的意義,其中有的議論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因此,閱讀記敘文時,對文中的議論細加揣摩,注意它與敘述、描寫的關系及在文中的作用,能較快較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記敘文中的抒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還有一種是寄情於人、寄情於事、寄情於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感情。閱讀記敘文,抓住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句子,才是把握住了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依據,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接受美的熏陶。
4、記敘文的表達方式
記敘: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紹給讀者,把分散的場景或事件的片段貫穿起來,讓讀者對事件的全貌和發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介紹人物或事件的概貌)
描寫:對人物或事件、環境作細致入微的刻畫。
議論:目的是為了直接點明和加深所寫內容的意義。
抒情: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一種是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還有一種是寄情於人、寄情於事、寄情於物。
說明:常用來說明某種事物狀態、性質、功能的特徵 例如:
①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裡,辛勤地分秧插秧。(記敘)
②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議論)
③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描寫)
④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抒情)
以上表達方式各有特點,但並非截然分開,互不相干,而是互相滲透,融為一體的。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當然主要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及性格特點。人物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得把握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由此才能准確理解人物思想行動的客觀基礎,從而體會作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記敘文中的人物描寫是為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題思想服務的。人物描寫的方法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即通過直接地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反映作品主題。
肖像描寫,它不只在於勾畫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為了以\"形\"來傳\"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性。如《老楊同志》中對老楊同志的描寫,\"他頭上箍著塊白毛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藍褲,腳上穿著半舊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寥寥數筆勾畫了一位樸素、和農民打成一片的農村幹部形象。
語言描寫指人物\"對話\"或\"獨白\"的描寫。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描寫最能表示人物的身份,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特點。如《范進中舉》中對張鄉紳的語言描寫。范進中舉後,他立即登門祝賀,稱范進為\"世先生\",說\"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見范進家中貧寒,他又送錢,又贈房,范進再三推辭,他急了,說道:\"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這一句句話生動地表現了張鄉紳拉攏新貴、老謀深算的特點。古人說:\"聽其言、觀其行\"。
動作描寫最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我的老師》寫蔡老師假裝發怒,\"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這\"輕輕地\"\"敲\"的動作,形象地表現了蔡老師愛學生,溫柔慈愛的性格。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思想活動和內心世界的描寫。成功的心理描寫能生動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性格特點。如《誰是最可愛的人》對青年戰士馬玉祥的一段描寫。面對烈火中的朝鮮兒童,他想:\"要是在祖國遇見這種情形,我能夠進去,那麼,在朝鮮我就可以不進去嗎?朝鮮人民和我們祖國人民不是一樣的嗎?\"有關描寫生動地表現了馬玉祥把朝鮮人民視作自己祖國的親人的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從登場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寫出未登場人物的性格,如《孔乙己》一文中酒客與掌櫃的一段對話,\"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算他的賬。\"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不僅側面寫出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腿的經過,為把情節推向高潮作了必要的鋪墊,而且寫出了對話人對孔乙己的冷漠態度,再一次揭露了當時社會的冷酷無情,還寫出了考中的丁舉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兇狠惡毒地摧殘孔乙己的情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舊知識分子的摧殘和毒害,控訴了吃人的封建社會的罪惡。
細節描寫,也是刻畫人物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對於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和場面的細微末節所作的描寫。如《同志的信任》中魯迅先生打開方誌敏同志託人捎帶來的親筆信和文稿的那段描述即是典型的細節描寫。
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也缺不了環境描寫。環境描寫指對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指對日、月、星辰、天氣、自然風光等的描寫。自然環境描寫能烘託人物的心情,表現人物的品質,推動情節的發展,起襯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如《七根火柴》開頭對草地惡劣環境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無名戰士及盧進勇為保存火柴,要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表現了紅軍戰士的高尚品質,突出了全篇的中心。
社會環境描寫指對人物活動的場所、風土人情、社會背景、歷史背景的描寫。能揭示人物思想產生和導致事件結局的社會根源。
如《孔乙己》對魯鎮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穿著等的有關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貧富懸殊、階級對立,交代了時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性。
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時,要先找出描寫的句子,再聯系文章的內容、時代背景綜合考慮。
五、記敘文的詞、句辨析
記敘文中的關鍵性詞語,是指那些有助於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著深刻思想意義的詞語。對這些詞語要會辨析;同樣,文中的那些肯定句或否定句、主動句與被動句、長句與短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也要會辨析,特別是應研究一下它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關於關鍵性詞語的分析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
1.結合特定語境,分析詞語的含義。如《七根火柴》苦惱有一句話:\"他(盧進勇)苦惱地嘆了口氣……咒罵著這鬼天氣!\"聯系特定語境,\"苦惱\"是因為掉隊;\"咒罵\"表示他急於趕上部隊的迫切心情。這里真實地刻畫了一個革命戰士急於歸隊的情感。
2.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實在標致極了\"。這\"標致\"究竟是褒還是貶?聯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決非贊賞清國留學生的風度,而是譏嘲其丑態。\"標致\"是反語。又如《我的老師》一文中\"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其句中的\"狡猾\"一詞的意思是\"詭計多端,不可信任\",聯繫上下文顯然不能這樣理解,應理解為\"機靈,聰明\"。
3.注意動詞、形容詞、副詞的運用,把握指代詞的含義。這些也要會加以辨析。
4.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如《故鄉》\"我只覺得我四周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悶。\"句中的\"高牆\"是比喻的說法,這里既包含著作者對故鄉的失望,也包含著和故鄉人們的隔膜,而造成這種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而這正是作者苦悶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題所在。
我們說,生動、形象是記敘文語言的特點。揣摩記敘文的語言除了要注意上述問題外,還要從其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方面去分析、體味。
記敘文的寫作特色:
表現手法:
對比、擬人、誇張、襯托、渲染、烘托、象徵、諷刺、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先抑後揚(欲揚先抑)等
語言風格:
親切自然口語化、幽默諷刺、熱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形象生動;
擬人:賦於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樂等)
排比:加強語氣,增強語勢;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激發讀者的感情;
誇張:突出所描繪的事物或情境的特點(程度);
設問: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反復:加強語氣,增強語勢;
對偶、引用、借代、反語、對比。

記敘文答題技巧點撥
1、仔細審題,把握要領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躊躇歉疚地說:
「請原諒,能更換一首曲目嗎?」
這一句輕聲話語,卻產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來。
例.結合語境,將文章中畫線處空缺的話寫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
「語境」指語言環境。
①它與前後的語句相關,在內容上既承上,又要啟下;
②補人物的話,所補句子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口語化;
③要符合當時說話的情境、情調;
④尤需注意文中與補句有直接關系的詞語
2、聯系舊知,准確作答
閱讀側重考查能力,考查知識遷移能力是重點之一。
(哈爾濱·2001)閱讀《峭壁上的樹》:
本文寫酸棗樹的同時,寫了桃李楊柳四種樹,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白楊禮贊》白楊樹與貴族化的楠木進行對比,以突出白楊樹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的寫法。
3、語言運用,具體分析
詞語的解釋,特殊句子(過渡句、主旨句、雙關語等)的確認與作用,寫作手法的分析等,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空泛籠統。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淺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4、關注生活,勤於積累(開放性題目)
(陝西·2002)閱讀張抗抗的《雪山向日葵》,題17:
「作者發現了雪山向日葵的特性後,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再認識。作者『發現——反思』這一認識過程,對你有什麼啟示呢?」

如何賞析詩文中所喜歡的句子:
1、從修辭手法上分析;(修辭的作用)
2、從該句在文中的作用;(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前後照應、畫龍點睛……)
3、從語言風格上(豪放、婉約……);
4、從用語、遣詞准確傳神巧妙;
5、從蘊含的哲理,給你的啟示。
6、從作者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開篇點題; 2、總領全文;
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單獨成段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記敘文結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點題; 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應;
4、點明中心,升華主題;5、令人深思,給人驚醒(啟示)或留有思考的餘地(回味無窮)。
開放性試題應注意:
①平時一方面要關注生活,注意勤觀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廣泛閱讀,開闊視聽,不斷吸取知識營養。積累較豐富的材料,「談」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②「談」時要針對話題,選取適當的角度,具體闡述,避免空泛,「談」的內容應從原文生發,要中心明確,要表現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③「談」時要根據題意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議論記敘相結合);語言力求簡明扼要(注意文字數量的要求)。

更多請參閱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19/11/11686967_442000550.shtml

② 有初中語文文法大全方面的嗎

基礎知識及閱讀
一、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的表現手法:象徵、對比、襯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物喻人、寓理於事、寄情於事、運用典故、先(後)抑後(先)揚、欲揚先抑。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用(名言、資料等)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六)說明文語言特徵:生動(趣味性)、准確(科學性)
(七)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十二)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三)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十四)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十五)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2、本論:分析問題3、結論:解決問題
(十六)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十七)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記敘文的閱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徵。
一、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二、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三、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三種——順敘、倒敘、插敘。
五、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六、記敘的人稱:一般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七、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解題思路和技巧:
做記敘文的閱讀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初中三年,我們在課本中學習了大量精美的記敘文。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些例子中學到閱讀記敘文的一般方法,然後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閱讀中去。
記敘文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最常用到的文體。所以,一定要掌握閱讀和寫作記敘文的方法。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於學習和應試。
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01年頒布的國家《語文課程標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生活,會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體步驟如下: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中心。
2.看出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大體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
3.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和句義,領會詞句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深層含義。
6.欣賞文章中優美、精闢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7.閱讀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8.閱讀小說,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記敘文中考要求】
閱讀一般記敘文,能把握記敘的要素和線索,理清記敘的順序及倒敘、插敘的表達作用,弄清記敘的人稱及表達作用,理解中心和材料的關系,了解詳略安排的作用,能辨析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理解多種表達方式,理解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對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夠從課文內容中體會出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如《老山界》。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也就是在記敘的時間上與事情的實際是相反的。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作者先寫襯衫,由這件襯衫回想起四年前發生的事情,追述襯衫的由來。這種方式就叫倒敘。閱讀時要注意倒敘和順敘交換處的句、段是怎樣連接起來的。應當強調的是,倒敘決不是整篇的由尾到頭的逆向敘述。提到開頭先敘述的結局或最突出的片段,在全文中只是一個局部,其下面的部分才是文章的主體。而這主體部分採用的仍是順敘的方法。總之,倒敘只是順敘方法的一種局部變通方式。其次,順敘部分的結尾與開頭先寫的那個結尾遙相呼應,結構才算完整。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如《同志的信任》。先寫魯迅收信、看信,再插敘方誌敏的革命事跡和寫密信、文稿的經過,最後寫魯迅轉信。這一段插敘交代密信託付魯迅先生的緣由,突出魯迅先生是共產黨人最可信任的人,也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記敘的人稱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開敘述是第一人稱。採用第一人稱,便於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但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范圍。閱讀時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般記敘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處於主要地位,也可能處於次要地位。如《藤野先生》中的\"我\"處於重要地位,通過\"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處表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孔乙己》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一個12歲的小伙計,是次要人物,在文中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以第三者的地位來敘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場景等是第三人稱。用這種人稱不受任何限制,用\"他\"或\"他們\"(或***),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寫來比較自由開闊。
二 、記敘的線索和結構
線索是連貫文章始終的脈絡,也可以說是文章的綱。抓住了線索,對理解文章、掌握結構、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線索的形式有如下幾個方面:
①以某一件有意義的實物為線索,如《記一輛紡車》;
②以某一中心事件為線索,如《挺進報》;
③以人物為線索,如《回憶我的母親》《背影》(以人物的某一特徵\"背影\"為線索);
④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為線索,如《荔枝蜜》;
⑤以時間為線索,如《老山界》;
⑥以地點變換為線索,如《小橘燈》(也是以第一人稱\"我\"為線索)。
閱讀一篇文章,怎樣迅速地找出其線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體裁和內容、表現手法,再認真閱讀全文;其次注意文章標題,不少文章標題就是線索,如《七根火柴》;還有,應注意文章中從頭到尾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和某個事物,如《背影》中\"背影\"反復出現過四次,它就是線索;除上述以外,還要注意文章中議論抒情的語句,如《白楊禮贊》中的\"我贊美白楊樹\"。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有時除了明線外,還有暗線,如《藤野先生》。
「線索」是連貫文章始終的脈絡,是文章的綱。
①文章的標題 ②反復出現的詞或事物
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 ⑤「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過渡是段落層次連接的橋梁,對語氣的連貫、布局的縝密、轉承的自然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分析文章的過渡呢?首先要分析過渡的方法,了解過渡的規律。一般來說,過渡可以用詞語、用句子、用段過渡。如《白楊禮贊》用\"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句過渡。其次要了解過渡的作用。在記敘文中,過渡的主要作用是連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場景;記敘、議論、抒情間的轉換;轉換不同的敘述方式。如《這不是一顆流星》由順敘轉入倒敘時,用\"我緊緊地抱住她,眼淚灑在記憶的門里\"過渡,由倒敘轉入順敘時,又用\"……我抹去眼淚,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進行銜接;交代,說明有關的記敘要素時,也需過渡。
至於\"連貫\"是指一段文字中句子與句子之間必須有緊密的聯系,前後呼應,上下銜接,使語意貫通,形成有機整體。
另外要注意文中的交代照應。一種是文題照應,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種是文章的首尾照應,如《一件珍貴的襯衫》。文章開頭說:\"在我的家裡,珍藏著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結尾寫:\"這件珍貴的襯衫,我精心地收藏著。\"還有一種是文中的前後照應,如《挺進報》,前面有許曉軒模仿陳然寫仿宋字的交代,後面,許曉軒當著敵人的面查對筆跡得出\"筆跡相同\"的結論也就真實可信。文章前有交代,後有照應,可使文章顯得嚴密。
三、 記敘文的中心意思是蘊涵在所記敘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確歸納記敘文中心意思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訴讀者中心意思的語句,如《棗核》的最後一段:\"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②抓住文章開頭、結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點題句、關鍵句,用適當的詞語連貫起來,如《驛路梨花》結尾部分引了陸游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它既是文章的點題點人句,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或者說是再次人花相映,完成了主題的升華,這\"驛路梨花\"是邊疆盛開的梨花,是哈尼族的梨花姑娘,更是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品質和雷鋒精神的象徵。③還可以通過結構分析來歸納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藉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等。④還可從時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時期特定的社會內容所包含的深刻含義,如《最後一課》,我們只要了解了法國當時瀕臨亡國的背景,就可以了解其中心了。
四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人物形象
採用綜合表達方法是記敘文的主要特點之一。主要方式是敘述,還要輔之以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
敘述是通過一般記敘和述說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紹給讀者,把分散的場景或事件的片段貫穿起來,使讀者對事件的全貌和發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描寫是在需要具體刻畫的地方,對人物或事件、環境作繪聲繪色、細致入微的刻畫,繪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使讀者獲得具體深刻的印象。敘述和描寫常常結合起來使用,閱讀時能充分注意文中的敘述和描寫,對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會起很大作用。
記敘文中的說明,常用來說明某種事物狀態、性質、功能的特徵。應該注意的是,記敘文中的說明,從整體上看仍是為寫人敘事服務的。
記敘文中的議論一般是先敘後議,使讀者提高對所敘人物(事情)的認識,增強文章的思想深度。有的先議後敘,使讀者很快進入將要敘述的人物(事情)的思考,引起對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記敘文中,作者不直接對所敘人物(事情)發表議論,而由文章中某個人物去發表議論,作出評價。不論哪種情況,記敘文中的議論目的都是為了直接點明和加深所寫內容的意義,其中有的議論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因此,閱讀記敘文時,對文中的議論細加揣摩,注意它與敘述、描寫的關系及在文中的作用,能較快較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記敘文中的抒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還有一種是寄情於人、寄情於事、寄情於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感情。閱讀記敘文,抓住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句子,才是把握住了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依據,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接受美的熏陶。
4、記敘文的表達方式
記敘: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紹給讀者,把分散的場景或事件的片段貫穿起來,讓讀者對事件的全貌和發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介紹人物或事件的概貌)
描寫:對人物或事件、環境作細致入微 的刻畫。
議論:目的是為了直接點明和加深所寫內容的意義。
抒情: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一種是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還有一種是寄情於人、寄情於事、寄情於物。
說明:常用來說明某種事物狀態、性質、功能的特徵 例如:
①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裡,辛勤地分秧插秧。(記敘)
②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議論)
③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描寫)
④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抒情)
以上表達方式各有特點,但並非截然分開,互不相干,而是互相滲透,融為一體的。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當然主要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及性格特點。人物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得把握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由此才能准確理解人物思想行動的客觀基礎,從而體會作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記敘文中的人物描寫是為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題思想服務的。人物描寫的方法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即通過直接地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反映作品主題。
肖像描寫,它不只在於勾畫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為了以\"形\"來傳\"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性。如《老楊同志》中對老楊同志的描寫,\"他頭上箍著塊白毛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藍褲,腳上穿著半舊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寥寥數筆勾畫了一位樸素、和農民打成一片的農村幹部形象。
語言描寫指人物\"對話\"或\"獨白\"的描寫。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描寫最能表示人物的身份,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特點。如《范進中舉》中對張鄉紳的語言描寫。范進中舉後,他立即登門祝賀,稱范進為\"世先生\",說\"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見范進家中貧寒,他又送錢,又贈房,范進再三推辭,他急了,說道:\"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這一句句話生動地表現了張鄉紳拉攏新貴、老謀深算的特點。古人說:\"聽其言、觀其行\"。
動作描寫最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我的老師》寫蔡老師假裝發怒,\"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這\"輕輕地\"\"敲\"的動作,形象地表現了蔡老師愛學生,溫柔慈愛的性格。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思想活動和內心世界的描寫。成功的心理描寫能生動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性格特點。如《誰是最可愛的人》對青年戰士馬玉祥的一段描寫。面對烈火中的朝鮮兒童,他想:\"要是在祖國遇見這種情形,我能夠進去,那麼,在朝鮮我就可以不進去嗎?朝鮮人民和我們祖國人民不是一樣的嗎?\"有關描寫生動地表現了馬玉祥把朝鮮人民視作自己祖國的親人的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從登場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寫出未登場人物的性格,如《孔乙己》一文中酒客與掌櫃的一段對話,\"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算他的賬。\"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不僅側面寫出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腿的經過,為把情節推向高潮作了必要的鋪墊,而且寫出了對話人對孔乙己的冷漠態度,再一次揭露了當時社會的冷酷無情,還寫出了考中的丁舉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兇狠惡毒地摧殘孔乙己的情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舊知識分子的摧殘和毒害,控訴了吃人的封建社會的罪惡。
細節描寫,也是刻畫人物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對於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和場面的細微末節所作的描寫。如《同志的信任》中魯迅先生打開方誌敏同志託人捎帶來的親筆信和文稿的那段描述即是典型的細節描寫。
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也缺不了環境描寫。環境描寫指對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指對日、月、星辰、天氣、自然風光等的描寫。自然環境描寫能烘託人物的心情,表現人物的品質,推動情節的發展,起襯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如《七根火柴》開頭對草地惡劣環境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無名戰士及盧進勇為保存火柴,要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表現了紅軍戰士的高尚品質,突出了全篇的中心。
社會環境描寫指對人物活動的場所、風土人情、社會背景、歷史背景的描寫。能揭示人物思想產生和導致事件結局的社會根源。
如《孔乙己》對魯鎮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穿著等的有關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貧富懸殊、階級對立,交代了時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性。
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時,要先找出描寫的句子,再聯系文章的內容、時代背景綜合考慮。
五 、記敘文的詞、句辨析
記敘文中的關鍵性詞語,是指那些有助於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著深刻思想意義的詞語。對這些詞語要會辨析;同樣,文中的那些肯定句或否定句、主動句與被動句、長句與短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也要會辨析,特別是應研究一下它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關於關鍵性詞語的分析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
1.結合特定語境,分析詞語的含義。如《七根火柴》苦惱有一句話:\"他(盧進勇)苦惱地嘆了口氣……咒罵著這鬼天氣!\"聯系特定語境,\"苦惱\"是因為掉隊;\"咒罵\"表示他急於趕上部隊的迫切心情。這里真實地刻畫了一個革命戰士急於歸隊的情感。
2.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實在標致極了\"。這\"標致\"究竟是褒還是貶?聯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決非贊賞清國留學生的風度,而是譏嘲其丑態。\"標致\"是反語。又如《我的老師》一文中\"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其句中的\"狡猾\"一詞的意思是\"詭計多端,不可信任\",聯繫上下文顯然不能這樣理解,應理解為\"機靈,聰明\"。
3.注意動詞、形容詞、副詞的運用,把握指代詞的含義。這些也要會加以辨析。
4.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如《故鄉》\"我只覺得我四周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悶。\"句中的\"高牆\"是比喻的說法,這里既包含著作者對故鄉的失望,也包含著和故鄉人們的隔膜,而造成這種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而這正是作者苦悶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題所在。
我們說,生動、形象是記敘文語言的特點。揣摩記敘文的語言除了要注意上述問題外,還要從其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方面去分析、體味。
記敘文的寫作特色:
表現手法:
對比、擬人、誇張、襯托、渲染、烘托、象徵、諷刺、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先抑後揚(欲揚先抑)等
語言風格:
親切自然口語化、幽默諷刺、熱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形象生動;
擬人:賦於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樂等)
排比:加強語氣,增強語勢;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激發讀者的感情;
誇張:突出所描繪的事物或情境的特點(程度);
設問: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反復:加強語氣,增強語勢;
對偶、引用、借代、反語、對比。

記敘文答題技巧點撥
1、仔細審題,把握要領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躊躇歉疚地說:
「請原諒,能更換一首曲目嗎?」
這一句輕聲話語,卻產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來。
例. 結合語境,將文章中畫線處空缺的話寫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
「語境」指語言環境。
①它與前後的語句相關,在內容上既承上,又要啟下;
②補人物的話,所補句子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口語化;
③要符合當時說話的情境、情調;
④尤需注意文中與補句有直接關系的詞語
2、聯系舊知,准確作答
閱讀側重考查能力,考查知識遷移能力是重點之一。
(哈爾濱·2001)閱讀《峭壁上的樹》:
本文寫酸棗樹的同時,寫了桃李楊柳四種樹,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白楊禮贊》白楊樹與貴族化的楠木進行對比,以突出白楊樹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的寫法。
3、語言運用,具體分析
詞語的解釋,特殊句子(過渡句、主旨句、雙關語等)的確認與作用,寫作手法的分析等,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空泛籠統。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淺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4、關注生活,勤於積累(開放性題目)
(陝西·2002)閱讀張抗抗的《雪山向日葵》,題17:
「作者發現了雪山向日葵的特性後,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再認識。作者『發現——反思』這一認識過程,對你有什麼啟示呢?」

如何賞析詩文中所喜歡的句子:
1、從修辭手法上分析;(修辭的作用)
2、從該句在文中的作用;(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前後照應、畫龍點睛……)
3、從語言風格上(豪放、婉約……);
4、從用語、遣詞准確傳神巧妙;
5、從蘊含的哲理,給你的啟示。
6、從作者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開篇點題; 2、總領全文;
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單獨成段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記敘文結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點題; 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應;
4、點明中心,升華主題;5、令人深思,給人驚醒(啟示)或留有思考的餘地(回味無窮)。
開放性試題應注意:
①平時一方面要關注生活,注意勤觀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廣泛閱讀,開闊視聽,不斷吸取知識營養。積累較豐富的材料,「談」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②「談」時要針對話題,選取適當的角度,具體闡述,避免空泛,「談」的內容應從原文生發,要中心明確,要表現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③「談」時要根據題意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議論記敘相結合);語言力求簡明扼要(注意文字數量的要求)。

③ 中國股市有哪些牛人

還有個:林圓。從8000抄到4億~~~

④ 2019年樓市走勢預測

從近期中央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來分析:央行近期又降低了准備金率,這波人民幣,估計很大專一部分直接屬或者間接流向房地產市場,國家對房地產還是有所控制的,按照目前的情況,2019年五六月份,三、四線城市樓市將有所回暖。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將會平穩。

閱讀全文

與老楊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