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禁止中短期理·財保險理財通的保險產品在其中嗎
『貳』 保險公司做理財產品合法嗎
保險公司做保險以外的理財產品(不合法)沒有資質
理財型保險產品是合法的(保險產品經保監會審批,才能進入市場銷售)
保險分:
保障型保險
理財型保險
人生有兩大風險:
人身風險(意外風險,疾病風險)保人,保未來的收入。
財務風險(經營風險……)保錢,保已經賺到的錢。作用保值增值
『叄』 高分求 關於投資保險理財的論文
保險確有保值增值的作用,抵制通貨膨脹,橫不同意樓下所說
彷彿一夜之間,理財成了一個時髦的詞彙。我們看到銀行在提供理財服務(例如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證券公司在提供理財服務(例如集合理財);基金公司更是號稱專家理財;保險公司也不甘落後,先是分紅、然後是萬能、還有投連……面對這么多的理財產品與工具,我們不禁迷茫,到底什麼是理財呢?炒炒股票、買賣基金、再買點保險,這個就叫理財了嗎?似乎沒有這個簡單。
關於理財的定義,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准,各有各的說法。我們先來看一個權威理財協會的定義。美國理財師資格鑒定委員會的對於理財的定義是,個人理財是指如何制訂合理利用財務資源、實現個人人生目標的程序。
我們再來看一看《理財周刊》對於理財的定義:理財是為了實現個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而制定、安排、實施和管理的一個各方面總體協調的財務計劃的過程。
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和人壽保險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因此,個人理財的范圍包括:
(一)賺錢--收入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由此可知理財的范圍比賺錢與投資都還要廣。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資、傭金、工作獎金、自營事業所得等。 ② 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二)用錢--支出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 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三)存錢--資產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包含: ① 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② 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③ 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四)借錢--負債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包含: ①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②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③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五)省錢--節稅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包括: ① 所得稅節稅規劃 ② 財產稅節稅規劃 ③ 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目前境外較多採用)
(六)護錢--保險與信託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包括: ① 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 ② 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③ 信託。
收入高並不一定富有
2007年夏天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經過一年多的震盪起伏、磕碰逡巡。終於燃盡了引信,在2008年9月15目點燃了華爾街風暴: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最大保險集團美國國際集團(AIG)陷入財政危機,這僅僅是黑色的開始……華爾街持續不斷傾瀉的股指迅速感染全球:歐洲、亞洲、南美股市隨即持續下降——冰島宣布放棄貨幣克朗的固定匯率:巴基斯坦盧比貶值21%,通貨膨脹達到25%……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率是指物價指數總水平與國民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之差,即
通貨膨脹率=物價指數總水平一國民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
通貨膨脹率將控制在4-4.5%
華爾街風暴,撼動全球!
對於這場金融風暴:CCTV-2經濟頻道迅速出擊,重兵製作的《直擊華爾街風暴》直播特別節目.全方位記錄風暴所及的每個值得關注的事件、場景和人物;薈萃國內外經濟界、金融界數十位一流的專家;第一時間向觀眾展現最快、最新資訊報道,並提供一流的見識和判斷。
危機和機遇是連在一起的
對中國能源、IT、旅遊業等廣泛投資的漢能投資的董事長陳宏
『肆』 以後保險還能出現理財產品嗎
保障歸保障
理財歸理財
保險不能宣傳為理財產品
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
保險產品定名、產品說明書以及相關產品宣傳材料中不得包含「理財」「投資計劃」等表述。
保險公司對產品進行組合銷售的,應在產品銷售和產品宣傳材料中明確告知消費者為「保險產品組合」或「保險產品計劃」。
『伍』 保險明明不是理財產品保險公司業務員非要說有理財功能這點不算違規嗎
這明顯是壽險業務員的誤導,你需要留下相應的證據,例如錄音,或者讓他在某些方面簽字
『陸』 銀行賣保險理財違規嗎
依據銀監會2010年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專的通知》屬,明文禁止了銀保駐點銷售,要求商業銀行不得允許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通過商業銀行網點直接向客戶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員,應當是持有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銀行銷售人員。
『柒』 保險和理財能一起進行嗎
保險是理財的一種,不是單純的投資
經常看到客戶在計算買的保險將來可以賺多少錢,甚至有代理人也在幫客戶算返還是多少、分紅是多少等等。
其實保障是有成本的,說白了,保險公司是拿沒出事的人交的保費賠給了出事的人,攤到每一個沒出事的人頭上的錢叫保障成本。單從這個角度上說,保險是一種消費。
對於保險與收益的關系,應從愛、心境和大理財角度,如此理解:
其一,就是出現約定風險時的保險賠付;
其二,解放出一部分本用於家庭風險防範的資金,用於其他投資,以獲得利益;
解釋:比如說,家庭為了重大疾病的風險防範,要准備10萬元錢以備用,現在通過保險一年只要繳費3千元,如果出現重疾問題,保險公司會准備10萬元,那麼家庭資金中就解放出來這部分9.7萬元,可用於股票、基金、債券等其他方式的單純投資,可能每年的收益遠高於所繳的保費。
其三,獲得心靈的解放,坦然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逆境和恐懼,努力工作和自我提升,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和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