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長投理財方法

長投理財方法

發布時間:2021-08-07 03:21:43

1.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及如何選擇

長期股權投資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

1.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於成本法核算,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

2.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於成本法核算。

3.對共同控制的合營企業、重大影響的聯營企業適用於權益法。

採用成本法時,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一般應保持不變。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採用權益法時,投資企業應在取得股權投資後,按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的份額(法規或公司章程規定不屬於投資企業的凈利潤除外),調整投資的賬面價值,並確認為當期投資損益。投資企業按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投資的賬面價值。

2.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方法

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會計核算。通常情況下,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比例超過20%,或雖不足20%但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比例小於20%,或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比例雖然超過20%但不具有重大影響,以及被投資單位在嚴格的限制條件下經營,其向投資方企業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如投資方在國外,外匯受所在國管制,其外匯匯出受到限制的,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一般地,投資核算的方法不能隨意變更,有特殊情況時,應中止權益法,改用成本法核算。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企業以貨幣形式對外投資,不涉及流轉稅問題,但其取得的投資收益應並入企業應稅所得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而企業股權投資取得的收益一般屬於稅後收益,稅法規定:①如果投資方企業所適用的稅率低於被投資企業適用的稅率,不退還分回的投資收益在被投資企業已納的所得稅。②如果投資方企業所適用的稅率等於被投資企業適用的稅率,分回的投資收益不予補稅。③如果投資方企業所適用的稅率高於被投資企業適用的稅率,分回的投資收益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因此,當被投資單位處於低所得稅地區時,對投資方的所得稅有影響,需要選擇不同的投資方案,利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進行稅收籌劃。

案例: A公司2004年1月1日購入M公司股份30000股,佔M公司有表決權資本的15%.2004年1月1日M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為10000000元, 2004年度凈收益為400000元(未予分配)。2005年1月5日,A公司計劃再對外投資350000元,其方案如下:

方案一,A公司從M公司另一股東B公司處購入其擁有的M公司10%有表決權股份,同時支付相關稅費3000元。

方案二,購入H公司10%的有表決權股份,同時支付相關稅費3000元。

已知A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且沒有其他投資項目。M公司和H公司所在地區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均為15%.假設1:2005年兩個公司預測的凈收益均為450000元,預計在2006年4月份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均為300000元。M、H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無其他變動情況。

假設2:A公司預計在2006年5月轉讓在2005年購買的M公司或H公司擁有的10%股權,預計轉讓價為400000元。

假設3:2004年1月1日取得長期投資時,採用成本法核算,因M公司2004年度實現的凈收益,在2005年中未宣告發放股利,所以A公司當年未實現投資收益,無需補繳企業所得稅。

為簡化核算程序,本案例未考慮折現和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的因素。

方案一:A公司從M公司另一股東B公司處購入其擁有的M公司10%有表決權股份,則其持有的M公司有表決權的股份比例達到25%,應改用權益法進行核算。當A公司購入B公司所擁有的M公司10%股份時,其「長期股權投資-M公司股票投資」為353000元(350000+3000),「銀行存款」 減少353000元;到2005年12月31日,應按2005年M公司的凈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M公司股票投資(損益調整)」為 112500元(450000×25%),增加「投資收益-股權投資收益」112500元,應補繳企業所得稅23823.53元〔112500÷(1 -15%)×(33%-15%)〕;2006年4月,A公司應分得股利75000元(300000×25%),需減少「長期股權投資-M公司股票投資(損益調整)」75000元,在A公司收到股利時「銀行存款」增加75000元;2006年5月轉讓從M公司購買的10%股權時,「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 368000元(353000+450000×10%-300000×10%),轉讓股權的收益32000元(400000-368000),同時,應補繳企業所得稅6776.47元〔32000÷(1-15%)×(33%-15%)〕。這樣2005年~2006年合計應交所得稅30600元 (23823.53+6776.47),取得投資收益144500元(112500+32000),二年該投資項目稅後凈收益為113900元(144500-30600),現金凈流入量為91400元。

答:現金凈流入量為91400元。

3. 長期股權投資有哪些核算方法

一、長期股權投資核算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成本法;二是權益法。
二、計算方式
1、成本法適用的范圍(注意變化的部分)
(1)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與舊准則不同)
(2)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2、權益法適用的范圍
(1)共同控制;
(2)重大影響。
兩種方法的比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資成本,受資企業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一般不做調整。
權益法注重受資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只要受資企業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了,投資企業也隨之進行調整。
三、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一)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
以支付的現金、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二)取得長期股權投資
舉例:A公司購買B公司股票,每股購買價格為5.1元,購買了100萬股,又支付了3萬元的稅費。
初始投資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企業5130000
貸:銀行存款5130000
如果購買價格5.1元中含有B企業已經宣告發放但尚未支付的0.1元股利的處理
舉例:A企業在07年2月15日購買B企業的股票,B企業已在1月15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元,以2月28日股東名冊為准。
0.1元股利是B企業06年賺取的收益,所以B企業將這部分股利加入到A企業的購買價格里。0.1元的股利A企業不能作為初始投資
成本,應作為應收股利處理。
初始投資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企業5030000
借:應收股利100000
貸:銀行存款5130000
對於購買價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應作為應收股利處理,不能計入初始投資成本。
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應收股利100000
(三)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兩種不同情況的處理)
舉例:A企業向B企業投資,07年2月15日購買B企業股票,B企業07年2月28日宣告分派股利,因為B企業發放的是06年的股
利,2月15日A企業在購買股票時未支付這部分款項,所以應該沖減投資成本。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
舉例:06年1月1日,A對B投資。06年12月31日B企業宣告凈利潤10萬元(A企業不做賬務處理),07年1月15日宣告分派6
萬元的股利,07年宣告分派的股利是06年賺取的收益,應確認為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注意兩個例子的不同:投資賺取的應計入投資收益,不是投資賺取的應沖減投資成本。(一定要注意)
(四)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按實際取得的價款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損益。
舉例:06年1月1日投資,被投資企業06年賺取10萬元,07年分了6萬元,07年12月31日進行處置,以11萬元賣出,原來投資
為10萬元。
借:銀行存款11
貸:長期股權投資10
投資收益1投資賺取的應計入投資收益
如果07年2月15日投資了10萬元,07年2月28日分派6萬元股利,股權比例為10%,將得到0.6萬元的股利。07年12月31日以11萬元賣出。分得的0、6萬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資而賺取的,所以應沖減投資成本,即投資的賬面價值=10-0.6=9.4萬元,投資收益=11-9.4=1.6萬元
借:銀行存款11
貸:長期股權投資9.4不是投資賺取的應沖減投資成本。
貸:投資收益1.6
如果投資還計提了減值准備,應將減值准備予以轉出
借:銀行存款
借: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貸: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收益(如果是投資損失,應借記「投資收益」)
處置時,要將處置收入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比較,賬面價值是指賬面余額減去減值准備、
四、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一)取得長期股權投資
要考慮「占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已確認的初始投資成本。
2、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要增加長期股權投資,兩者的差額計入
「營業外收入」。
舉例:A向B企業投資,B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為100萬元,A佔有表決權股份的30%。
(1)A如果投資了3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30
貸:銀行存款30
(2)A如果投資了35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35
貸:銀行存款35(大於所佔的份額,不調整已確認的初始投資成本)
(3)A如果投資了25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25
貸:銀行存款25
借:長期股權投資5
貸:營業外收入5
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
注意:新准則規定接受捐贈記入「營業外收入」
(二)持有長期股權投資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或發生凈虧損
受資企業的凈利潤變動,投資企業的投資也隨之調整(注意)
舉例:A向B投資,年末B企業獲利10萬元,A佔30%股份,做如下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3
貸:投資收益3
如果年末B企業為虧損,應做相反分錄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如果下一年B企業分派股利6萬元,因A佔30%,所以分得1.8萬元股利
借:應收股利1.8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8
(三)持有長期股權投資期間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比如:受資企業資本公積變動了,投資企業的投資也變動。B企業資本公積增加20萬元,A企業做如下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損益變動6(20*3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
老師此處出現口誤,正確如上分錄。
(四)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按實際取得的價款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損益,並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舉例:A企業以40萬元將此股權賣出,其他條件見上面敘述。
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35+3-1.8+6=42.2萬元
借:銀行存款40
借:投資收益2.2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35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2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損益變動6
如果是以50萬元賣出,就有投資收益=50-42.2=7.8萬元
借:銀行存款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35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2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損益變動6
貸:投資收益7.8
需要注意的是,還應同時結轉原記入資本公積的相關金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五、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一)長期股權投資減值金額的確定
期末應該進行減值測試,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進行比較。如果賬面價值低於可收回金額,應該計提減值准備。
注意: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一經確認不得轉回(防止肆意調節利潤)【07年新變動的考點,需要特別注意。】
(二)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的會計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4. 長期股權投資,哪兩種核算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成本法;二是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內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過投容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5.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 成本法認為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是兩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和會計主體。投資企業只有在與被投資單位之間發生以原有資產增減變動為條件的經濟業務,或對被投資單位稅後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要求權實現時,才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為實際收到或確定將收到的利潤或股利。

權益法認為被投資單位是投資企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被投資單位的所有經濟活動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資企業的經濟活動,投資企業對此均應在活動發生時或年終進行會計結算時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則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從財務的角度不難推導出,非完全權益法下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理論上一般應為投資額與市場利率的乘積,與被投資單位個別利率無實質聯系;完全權益法下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理論上最後則為所享凈投資額(所有者權益)與被投資單位個別利率的乘積,體現了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的整體一致性。

6.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哪幾種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成本法,二是權益法。
(1) 成本法核專算的范圍屬
①企業能夠對被投資的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2)權益法核算的范圍
①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占股權的20%-50%)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7. 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使用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於長期債權投資而言,投資風險較大 在我國,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方式主要有:① 在證券市場上以貨幣資金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以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② 以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投資於其他單位,從而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五十,在投資後,接受被投資公司以利潤轉增的資本,其增加額不包括在內」。公司制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50%

8. 長期股權投資兩種核算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在成本法核算的情況下,只要是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企業持股以後的利潤時的股利時才可以確認為投資收益,如果是持股以前的利潤的股利是要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 成本法下關於現金股利或利潤核算的錯誤處理一、成本法下關於現金股利或利潤的會計核算原則 《企業會計准則第 2 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時,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通常按初始投資成本計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一般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但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成本法下現金股利的核算例:甲企業於2005年1月1日以100萬元的價格購入乙企業60%的股份,同時支付相關稅費3萬元,款項均用銀行存款支付。乙企業每年實現的凈利潤和次年初宣告發放上年的現金股利情況如下表。
單位:萬元
註:2005年2月乙企業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20萬元屬於乙企業2005年以前年度實現的凈利潤。
根據上表資料,可得出甲企業投資的有關情況:
根據上表資料,對甲企業每年的會計處理如下(單位:萬元):
(1)2005年1月1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3
貸:銀行存款 103
(2)2005年2月,累計已收現金股利12萬元>從投資開始至上年(2004年)末投資以後累計應收現金股利0萬元,符合第一種情況,所以,借記「應收股利」12萬元,貸記「投資收益」0萬元,借貸差額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其會計分錄應為:
借:應收股利12
貸:長期股權投資12
(3)2006年2月,累計已收現金股利36萬元>從投資開始至上年(2005年)末投資以後累計應收現金股利18萬元,符合第一種情況,所以,借記「應收股利」24萬元,貸記「投資收益」18萬元,借貸差額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其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 24
貸:投資收益 18
長期股權投資6
(4)2007年2月,累計已收現金股利58.8萬元>從投資開始至上年(2006年)末投資以後累計應收現金股利48萬元,符合第一種情況,應借記「應收股利」22.8萬元,貸記「投資收益」30萬元,借貸差額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其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 22.8
長期股權投資7.2
貸:投資收益 30
(5)2008年2月,累計已收現金股利70.8萬元<從投資開始至上年(2007年)末投資以後累計應收現金股利72萬元,符合第二種情況,應借記「應收股利」12萬元,此時「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從購入以後已經沖減(12+6-7.2)10.8萬元,因此應當全額將沖減的長期股權投資沖回,計入「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借方,按兩者之和貸記「投資收益」科目。其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12
長期股權投資10.8
貸:投資收益 22.8
(6)2009年2月,累計已收現金股利100.8萬元<從投資開始至上年(2008年)末投資以後累計應收現金股利108萬元,符合第二種情況,應借記「應收股利」30萬元,此時「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從購入以後沖減的金額為0,所以計入「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金額為0,貸記「投資收益」科目。其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30
貸:投資收益 30

9. 長期股權投資的轉換方式有哪些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因各方面情況的變化,可能導致其核算需要由一種方法轉換為另外的方法。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別形成該轉換的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原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導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是實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分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追加長期股權投資兩部分分別處理:
首先,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前者大於後者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前者小於後者的,根據其差額分別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留存收益。其次,對於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追加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前者大於後者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前者小於後者的,根據其差額分別調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和當期的營業外收入。進行上述調整時,應當綜合考慮與原持有投資和追加投資相關的商譽或計入損益的金額。
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追加投資的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對於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屬於在此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中應享有份額的,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對於原取得投資時至追加投資當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應調整留存收益,對於追加投資當期期初至追加投資交易日之間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應計入當期損益;屬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當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2、因處置投資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由控制轉為具有重大影響或者與其他投資方一起實施共同控制的情況下,首先應按處置或收回投資的比例結轉應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在此基礎上,應當比較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按照剩餘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屬於投資作價中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屬於投資成本小於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同時,應調整留存收益。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處置投資導致轉變為權益法核算之間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中應享有的份額,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另一方面,對於原取得投資時至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扣除已發放及已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及利潤)中應享有的份額,調整留存收益,對於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至處置投資之日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中享有的份額,調整當期損益;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
長期股權投資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後,未來期間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計算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及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的份額。
(二)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因追加投資原因導致原持有的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轉變為對子公司投資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應當按照分步實現企業合並的原則處理。除此之外,因減少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應以轉換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長投理財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內貴金屬整頓 瀏覽:212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