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樹立正確的保險理財觀念
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對我們理財有什麼幫助呢?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至關重要,但選擇正確的理財產品也很重要。很多人誤以為理財就是生財、發財,是一種投資增值,只有那些腰纏萬貫家底殷實既無遠慮又無近憂的人才需要理財,在自己沒有一定財富積累的時候還很難涉及理財。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狹隘的理財觀念,生財並不是理財的最終目的。現代人需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學理財,方向一定要對,方向對了,越努力越成功。
第一句,理財,即是理人生。
理財,也叫理財規劃,既然要做規劃,自然就得先有理財目標。理財產品只是幫我們達到理財目標的工具而已,理財目標是指具體攢錢的目的,是用這筆錢養老?還是用這筆錢送子女出國讀書?又或者是用這筆錢買房?
不管貧賤富貴,應該說幾乎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的過程,而且幾乎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結婚、生子、並且面臨退休等一系列的人生大事。我們沒有辦法迴避這些問題,越迴避,日後只會更加讓自己捉襟見肘,疲於應對。
能最終做好理財的人,都是那些有思考過自己人生的人,思考自己這一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做個房奴、孩子奴?還是收獲一個既精彩、從容,又不留遺憾的人生?
第二句,理財的真相:不是你有了余錢才理財,而是你理財才有了余錢。
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都月光了,還理什麼財?這就是典型的把理財當做投資的人說的話。其實,有錢就拿去做投資,那還要理財什麼事?事實上,真正的理財規劃卻可以讓你從無到有。理財規劃如同田忌賽馬,也許只是稍微改變一下個人的消費模式就能改變「月光族」的命運。「收入-支出=結余」,還是「收入-結余=支出」?看似一樣的等式,產生的效果卻完全不同。
「收入-支出=結余」,先消費,後儲蓄,這種消費模式寄希望於漲工資來增加結余,然後拿結余去儲蓄或投資,但卻往往導致「月光族」的命運。每個人的收入基本上是固定的,但他們的支出卻不固定。因為很多朋友花起錢來沒譜,錢多的時候會沒計劃的使勁花。既然支出不確定,那麼希望工資上漲來解決「月光族」的問題是根本不可能的。
「收入-結余=支出」,在每月拿到收入的時候先強制儲蓄一部分,然後把剩下的拿去做日常開銷,這種消費模式才是真正的攢錢模式。
你可以把強制儲蓄這部分的錢當作多繳了「社保」和「稅」。很多人雖然會不舒服,但是相信他們對「社保」和「稅」卻無能為力,無法計較太多。
有人會說,我的收入已經很少了,我真的沒有辦法省錢了。但事實上,就算攢100元也是可以的哦,100塊都能做基金定投了。100元也就是3杯星巴克,5杯奶茶的錢,相信你一定可以擠出來的。
理財規劃三大環節:攢錢、護錢、錢生錢。「攢錢」是起點,起點沒最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理財規劃師」也愛莫能助。因此,記賬的重要性體現於此,通過認真記賬三個月,就能知道自己日常各項支出的比重,然後做到有計劃的消費。
第三句,理財的魅力:它可以讓你從無到有,也可以讓你衣食無憂。
理財規劃可以在有限的資源(收入)下,通過調整消費的順序和各項支出的比例,並藉助不同的理財產品,來達到資產的安全、保值、增值,甚至是財務自由、財富自由。
沒錯,理財不等於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只是我們為了達到理財目標的工具而已。理財規劃可以讓我們「從無到有」的觀點在前面已經講到了,現在說說它如何讓我們「衣食無憂」。是否能實現「衣食無憂」,也就是我們說的「財務自由」只需要看兩點:
1、是否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
2、這個現金流是否能覆蓋你的日常開支。
如果一個產品能滿足這兩點的話,靠著它就能衣食無憂了,也就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一般來說,能帶來現金流入的渠道大體是這些:信託、年金保險、股權分紅、房地產的租金等等。且不說這個現金流是否能覆蓋你的日常開支,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如果要保障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理財規劃三大環節:攢錢、護錢、錢生錢。很多人對理財的理解都是「錢生錢」,而忘記了還有最重要的「護錢」環節,和最基本的「攢錢」環節,「錢生錢」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所以,要保障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我們需要做如下幾件事情:
首先,攢錢;當然,除了前面說到的強制儲蓄,有些人可以跳過這個環節,直接「空手套白狼」,前提是你要有這個實力。其次,護錢;能賺錢不算什麼,能保住錢才是真本事。成功的理財從保險開始,保險在理財規劃中起到「護錢」的作用。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他們的重點是保障型保險,保險可以讓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不被意外醫療等額外支出所影響。
對於富人來說,保險更多的是一種避債避稅,資產傳承的工具,是一個能幫助他們富過三代的工具。因此,對於富人們來說,除了保障型保險,投資型保險更是他們的最愛。在護錢環節中,除了保險很重要外,信用卡的地位也不容小覷。在「理財規劃師」眼中,信用卡就是短期融資工具,沒有人情債,沒有時間成本。
再次,給自己做Plan B,甚至Plan C計劃。
事實上,雖然實現財務自由的渠道有很多,但是從實現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這個角度看,能符合的理財產品估計就只有信託和保險了。不管是股權分紅,還是房地產的租金,還是其他的渠道,都有可能中斷你的現金流,沒有辦法保你永享財務自由。
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很重要,實現財務自由的渠道一定要多元化,而不是僅僅依賴某一個渠道。理財的目的在於學會使用錢財,使個人與家庭的財務處於最佳的運行狀態,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
『貳』 理財秘訣
根據你的收入支出,就可以算出你的節余了,這部份節余就可以進行投資了,但是,投資以前,你還必須對自己進行充分的認識,你的風險偏好程度,你的資金量是多少,同時,你對收益的要求是多少,在認識了這些之後,你還得對金融理財產品進行充分的認識,因為不同的金融產品對投資者有不同的要求(資金方面,收益方面,風險方面)。最後,你將自己的財產合理分配了,這還不夠,你還得在每月月末進行一個收支的核算,必須清楚明白本月到底有哪些花費,理財,並不是收入來源多就行,還得看你的花向,如果支出總高於收入,最後,你只能把你所擁有的資產全部給花掉。這樣還談什麼理財,所以,每月月末,你必須對你本月的花消進行核算,同時總結什麼地方必須花掉,什麼地方可以節約下來用於新的投資,最後,你根據本月的的花消情況,還得作個下月的預算,下月又是新的開始,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一下你的資產配置。反反復復、周而復始------
『叄』 理財保險的話術技巧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艾利財富告訴你:投資是指作為回經濟行為主答體的法人或自然人經過投資決策,通過投入一定的資金和資源以獲取未來投資收益的經濟行為。按照不同的標准,投資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也可分為實業投資和金融投資。總的來說,投資是資本的形成過程和動態化。
理財是指資金的籌措和使用,是一種財務管理技巧,同時又是使投資收益達到最大
化所採取的方法和手段,是一種生財之道。根據理財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國家理財、企
業理財、家庭(個人)理財。國家理財是宏觀理財,指財政運作方法和預算管理技巧;
企業理財是中觀理財,指企業投資融資技術和財務管理技巧;家庭(個人)理財是微觀理財,指家庭(個人)的財產管理技巧和投資融資技術
新人進行理財的話要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散投資選擇一個靠譜的平台。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歡迎私信我了解更多的理財知識。
『肆』 保險如何理財
理財保險屬來人壽保險的新險種,該保源險是集保障及投資功能於一身的新型保險產品,目前主要有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和萬能保險。經營投資類保險的保險公司充分利用其規模投資優勢及投資專家為保戶爭取最大的投資利益。通過保險進行理財,客戶可以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同時可以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而帶來的財務困難
『伍』 最保險的理財方法有哪些內容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個人保險理財產品規劃,即是通過購買相關的保險產品,達到對個人家庭進行風險管理和投資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個人保險理財產品規劃包括養老保險、萬能險、教育儲蓄險等內容。
『陸』 理財有那些訣竅
個人理財的范圍包括: (一)賺錢--收入 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由此可知理財的范圍比賺錢與投資都還要廣。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資、傭金、工作獎金、自營事業所得等。 ② 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二)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 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 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三)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 包含: ① 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② 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③ 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四)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 包含: ①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②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③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五)省錢--節稅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 包括: ① 所得稅節稅規劃 ② 財產稅節稅規劃 ③ 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目前境外較多採用) (六)護錢--保險與信託 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 包括: ① 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 ② 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③ 信託。
『柒』 巧用保險理財的建議
轉發leda111222的帖子,覺得他回答得不錯:
您好,這要視個人的經濟能力來看.理財方式有很多種,分確定收益和不確定收益,就是低風險和高風險.保險,儲蓄,國債都是低風險的理財方法;房產,股票,基金以及像期權這樣的都是高風險的理財方式.而整個理財方式可以看成是一個金字塔,最低部的是保險和儲蓄,應該占個人投資理財的大頭,因為是基礎;再上層是基金,國債;再往上是房產,期權;最頂層的是股票.風險越大的理財方式,投入的錢應該最少,或者說是占個人收入的最小頭.並且必須要在底部基礎很扎實的情況下再進行高風險投資,是比較合適的.一般一年的保險支出不超過個人全年收入的10%-15%,最多不能超過20%.而其他的理財方式都應該更低.股票的話3-5%最多了.
另外,你可以關注一下以往的問題,獲取能更快的找到答案。
『捌』 保險理財產品的銷售技巧
保險理財,我覺的第一強調和其他理財對比的優勢,那就是比普通理財可以多專點保障,屬一般不是都帶一份保單嘛,另外就是強調安全性,從保險公司的實力和作用等各方面說,第二,強調收益,保險理財很短期理財不能比,但是它有一個長期獲得相對較高收益的優勢,而且時間越長,收益一般也越好,所以可以引導客戶把用於長期投資的資金用來做保險理財
『玖』 理財保險購買有哪些技巧
保險抄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若您想要通過理財保險獲得更多收益,還應掌握好以下幾點技巧:
1、根據需求反復比較。由於陷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因此要防範陷阱,必須多掌握一些保險常識,多比較幾家保險公司不同的產品。
2、對於看不懂的條款,哪怕稍有疑慮,也要向代理人提出,一方面可以明確條款內容,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代理人的專業素質。此外,也可咨詢金融理財師,以獲取專業的意見。
3、明辨承諾有效與否。代理人向消費者推銷保險時,往往會作出一些承諾,如承諾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得到賠付,以及對投資收益率的承諾等。對於這樣的承諾,首先應問清楚保單上的哪個條款作出了怎樣的承諾,如果代理人無法指出具體條款,就是代理人在用「空頭支票」提高你的投保意願。如果代理人仍堅持作出承諾,那麼一定要求其在合同上以附加條款的形式註明並簽字,必要時還可錄音。
4、做好長期投資規劃。理財保險的靈活性較基金、股票差,短期退出成本很高。所以,理財保險應是一項長期投資計劃,一般10年左右賬戶價值才不至於縮水,在這期間,投資者可以擁有股票、基金、債券、銀行存款所不具備的保險保障。
『拾』 保險如何理財
保險可以簡單低分為:
一、人壽保險,
可以解決:1.大事:身故、大病、意外
2.小事:住院醫療、意外醫療
3.無事:返還保費或者身故金留給後人,也有可能消費掉了。
二、財產保險:家財/企財,責任保險,信用保險
另外,保險也分保障型保險、理財型保險。
所以買保險並不等於就是購買了理財產品。
如果買的保險是保障終身的,如果沒有重疾、意外,那人百年之後,身故金會給到受益人;
如果買的保險是定期保障的,如果沒有重疾、意外,保險到期後一般是返還保費;
生病了,賠付醫葯費,這是醫療險,醫療險本來就是消費型的,沒有收益的說法。
如何科學地買份靠譜的保險:
一、買對需求(你想用保險來解決什麼問題)
保險公司產品可以滿足四大需求:
保障人的身體和生命安全的需求;
積累子女教育金;
儲備晚年養老金;
財富保全與傳承。
第1個需求是保障型產品,保命的;
第2.3.4需求是理財型產品,保錢的。
中國有句俗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建議先完善1,有閑錢了可以再完善2.3.4。
二、買全保障
如果你的需求是第1個,建議買全保障。保險背後涉及到6個理賠責任,只要買全了這6個責任就不會出現理賠不了的情形。
6個理賠責任:
人身風險
意外風險
殘疾風險
大病風險
普通住院風險
意外醫療風險
三、買全保障
簡單一點,雙十原則,即用你年收入的10%買你年收入10的保額,比如年收入30萬,就用3萬買300萬的保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