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囍聯集團的軍民融合具體是什麼
我聽人提起過這個。為幫助退伍軍人再就業
Ⅱ 軍民融合是什麼工作
軍民融合,包括二個層面:
1、是「軍轉民「,就是軍隊將軍工技術(非核心技術)轉化轉移到民營企業,促進企業的產品升級。
2、是」民參軍「,就是民營企業,在通過國軍標等認證後,取得給軍隊提供軍工配套的機會。也可以上網找相關涉及軍民融合的機構中心,比如廣東智慧製造研究院。
Ⅲ 軍民融合有哪些項目
1、中國廣水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產業園。
該項目為軍民融合高科技項目,佔地面積298畝,總投資12個億,主要建設6棟12萬平方米廠房,擁有國內頂尖研發和管理團隊以及國際一流的六條激光陀螺、光纖陀螺和慣性導航系統自動化生產線,從事慣性導航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車船、軍機、導彈、潛艇、無人機等的精確制導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網-中國廣水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產業園隆重開工奠基
青海省人民政府-新型激光熔覆合金材料項目落地我省
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西部(柴達木)飛機綠色回收中心項目可行性
青海省人民政府-萬噸碳纖維項目落戶青海
中國網-日媒:北斗系統成科博會明星 堪稱軍民融合典範
Ⅳ 什麼是軍民融合
軍民融合就是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一、中國發展方式
1、20世紀50年代之前:全民皆兵軍民一體。
2、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重軍民兩用。
3、20世紀60年代:軍民結合平戰結合以軍為主。
4、20世紀50-70年代,處於「軍民結合」階段。1958年,毛澤東提出「軍民結合,平戰結合」方針後,開始對國防科技工業進行管理機構改革,從而拉開了軍轉民的序幕。
5、20世紀90年代,江澤民提出「軍民結合、寓軍於民」、「兩頭兼顧、協調發展」以及「提高軍民兼容程度」等思想,有力促進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緊密結合。
6、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進入「軍民一體化」階段。鄧小平提出 「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十六字方針後,國防科技工業開始實行軍民結合,要求國防工業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為經濟建設服務,以四個現代化建設帶動國防現代化。
7、2006年:深化國防科研體制改革,建設國防科技創新新體系。
8、中國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4》顯示,中國的軍民融合度在30%左右。這標志著中國的軍民融合處於由發展初期向中期邁進的階段,處於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的階段。
二、中國發展意義
1、通過軍民深度融合,盤活存量資產,吸引各種渠道資源進入安全領域,促進創新,加快武器裝備升級換代;
2、解決原有中國軍工資產的效率問題,構建中國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軍民深度融合的運行體系,由原來的「輸血」轉為「造血」,促進軍工產業升級;
3、把中國國防科技工業與民用科技工業相結合,共同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科技工業基礎,實現軍民兩部門合作共贏的目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軍民融合
Ⅳ 軍民融合企業的定義是什麼
軍民融合企業,一方面是提供軍品,另一方面是提供民品,戰爭來臨時,民品全部轉化為軍工廠,平時也是人民需要的產品。例如,迷彩服裝製造商,其中大部分為軍隊提供服裝,也可以滿足人們的時尚潮流,並出口給人們。軍
民融合是國防建設通過積極的戰略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體系有機結合,使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在基礎設施、配電、資源利用、系統管理、實踐推廣、安全監測等過程中,軍民雙方將通過整合人力、物力、財力,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優化配置。IAL資源、系統、標准和條件。
軍民融合就是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5)軍民融合投融資是什麼擴展閱讀:
軍民融合變革對策有以下三點:
以政府為先導
中國政府在軍民融合中扮演兩種角色,一是直接干預軍工企業的並購活動,參與有關軍工企業改革、並購的重大決策;二是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通過法律、經濟等間接的方式影響軍工企業。
從歐洲與美國來看,政府充分發揮「管理者」進行宏觀調控的作用,在國防工業購並中採取發動、鼓勵等間接手段,促進軍民融合發展。而俄羅斯在軍轉民中,由於政府未擔當起宏觀調控人的角色,使得軍工企業與民用企業生產相同的產品,造成企業間不必要的競爭。
這就要求我國政府把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對軍工企業的產業結構布局和調整 進行長遠規劃,對「軍轉民」實施政策引導,使軍工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環境。
以法律法規為保障
軍民融合需要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體 系,規范軍民融合中各參與主體的行為。制定 「軍轉民」法規,以保障軍轉民的順利實施。從法律制度來講,中國的軍民融合工作才剛剛起步,需要通過立法加以推進,使其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規范化。
以發展軍民兩用技術為核心
一是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對中國現有的國防機構進行改組,或擴大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范圍,使民用科研機構參與到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中來;二是建立軍民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促進軍民兩個領域的雙向技術交流,實現軍民雙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軍民融合
Ⅵ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主要是哪些領域
作為抄軍民融合的產業核襲心,加快發展信息安全、軍工電子、新一代信息技術、航天、核能及核技術應用、機電裝備和新材料等產業,瞄準空天、戰略投送和邊海空防管理等新興領域,在雲計算、石墨烯、量子通信和智能製造等產業中構建多領域產業體系。與此同時,要著力構建「1+N」軍民融合產業園區,在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創設軍民融合創新產業園,規劃發展全市軍民融合創新基地和產業綜合區,突出「1」的創新引領、新興產業聚集的功能,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核心區,培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高地。
Ⅶ 中國雄安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是什麼
據人民日報報道,4月12日至14日,由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首屆北京國際軍民融合裝備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順利開幕。展會同期成功舉辦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暨投融資高端論壇,本次論壇以「搭平台、促交易、助投資」為主要目標,整理軍民融合需求項目百餘項。
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保利集團適時提出引入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三流合一」樞紐型軍民融合園區設計,為軍民融合產業搭建一個信息服務平台。這是踐行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戰略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保利集團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在全國范圍內布設生產、研發、發布展示、教育培訓、旅遊等單一或復合型軍民融合產業子園區,從而形成一個大的軍民融合生態系統,突破長期困擾軍民融合進程的信息、技術、資金壁壘。樞紐園區既有產業聚集的物理園區形態,又有綜合的軍民融合信息雲服務平台,期望未來能夠實現企業、機構的虛擬入駐和線上孵化。
保利將充分藉助自身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的優勢,為相關產業進入建設產業園區,搭建信息平台;同時,將雄安新區建設需要與軍民融合發展要求實現較好對接。
Ⅷ 軍民融合什麼意思
軍民融合,是指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內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容、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