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入成本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入成本

發布時間:2021-08-03 11:20:41

A.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債券購入成本為什麼不計交易費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債權購入時應按以下分錄處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利息調整
貸:銀行存款
債券的購入與股票的購入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計量時,均為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確認其初始賬面價值,賬面價值即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的一級分錄。

B.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資產成本」對不對

正確。復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制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

具體而言: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拓展資料: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AFS securities)是指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外的其他的債權證券和權益證券。企業購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獲取利息、股利或市價增值。

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不會像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那樣積極管理。如果企業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麼就應該將這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歸為短期投資;如果企業不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麼就應該將它們歸為長期投資。

C.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進成本,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用投資收益來核算

您好!很高興能夠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說起來有點多。
【背景】金融資產的計量一直存在著爭議,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里,有主張變動入當期損益的,也有主張變動不入當期損益的。於是就定下了兩種科目及兩種處理方法——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補充一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能核算持有至到期的債券。

那麼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計成本,這是常規做法,爭議不大,那麼關鍵就來看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要計成本呢?
由於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核算短期變現的金融資產,一般也就是為了把閑置的貨幣資金保值才會購買的,它也隨時會被換為貨幣資金,因此也被劃分為速動資產。
也就是說,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隨時可能售出的,管理層需要確確實實地知道可以直接變現的金融資產價值是多少,這會影響到他們的決策,總不能把價值100萬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加上交易費用變成120萬來誤導管理層吧?在做財務報表分析時,我們不希望速動比率虛高,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吧?因此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交易費用不應該計入成本。不進成本進哪裡?由於金融資產類的收益最終影響「投資收益」科目,反正最後都要計入投資收益,乾脆一開始就直接計入好了。所以就有了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的做法。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可以死背,也可以去理解,但追究原因的話,大體上就是這么個解釋。
希望能夠幫到您!

D. 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而其它的計入成本

我很喜歡你提的問來題,學習會計不源是死記,它之所以這樣做賬,一定是有他的原因和理由的。如果多去弄懂這些背後的東西,學起來會很容易。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按理其實都應該計入成本的,但是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記賬,如果往成本計,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數字就不對了,所以准則規定此項直接計入投資收益,比如購入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買價為100,交易費用為10,如果都計入了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那麼成本為110。假設年末公允價值變為了90,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但是,實際的公允價值是從100變為90,是10才對,多出來的10是交易費用,並不是公允價值變動,所以核算時要把交易費用10計入損益,不作為成本。
你可以這樣理解,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時間一般較短(一年以內),交易費用就進費用(如果一開始計入成本,等近期出售還是要轉入損益,都在一個年度內所以實質最終還是進損益),而持有到期投資一般持有年度在1年以上,所以一開始計入成本,以後年度分攤,實質最後還是進入費用,符合配比原則。

E. 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計入成本中呢

交易性金融資產有關的損益類科目除了投資收益還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如果不計入投資收益,計入資產原值,的話,那麼這部分費用成本最終是要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裡面去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只能體現這個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自身增值貶值,計入成本的話就不真實了。
舉個例子100塊錢的股票,2塊錢費用,那麼如果計入成本的話也就是記交易性金融資產98塊,最後升值到120塊錢賣掉了,你這么算的話他增值了22塊錢,但是其實應該是20塊錢。計入投資收益就可以完全避免這個問題。
再有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那個資產購入的目的長期持有的可能性高,從長期來看,這個資產更可以認為你的「資產」,它更加固定,風險報酬更加穩定,計入成本無可厚非

F. 取得時的交易費用,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計入損益,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入成本

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在資產類型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沒有為什麼,就是個定義,就跟蘋果為什麼屬於水果的概念一樣。非要說為什麼的話,是根據這個資產的流動性可變現性強來劃分的。
持有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投資收益,所以發生的交易費用就計入到當期損益中,而其他兩項資產,持有的目的不同,持有至到期投資就是為了進行一個長期的持有,所以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到其成本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明確,為了避免調節利潤,也是計入到成本中去。

G. 為什麼債券性投資時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

對的呀,那幾類金融資產除「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費用(投資收益借方)外,其他幾類交易費用都計入資產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債券時,「成本」這一明細科目計入的金額為債券面值,購買金額(包括交易費用)減去面值的金額計入「利息調整」。不管是哪個明細科目都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成本。「利息調整」科目里不僅包括交易費用,還包括溢折價。

H. 為什麼債券性投資時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

因為債券面值入賬,以後按攤余成本計算,交易成本一次性支出,不能以攤余成本計算,所以不能計入成本。個人愚見。

I.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在購入股票時,交易費用為什麼計入成本

先說3
股票哪來的利息 :P

然後說2
相似,但是你的理解也不對
這么說吧,現行准則下,金融資產後續計量有兩個口徑:公允價值 和 攤余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 和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資產負債表日都要以公允價值計量,沒錯

然後公允價值的<變動>,
交易性金融資產直接進利潤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 通過其他綜合收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不在利潤表反應

最後說1
這個和交易習慣無關,和會計處理有關
比如 你100塊錢買的金融資產 另外付交易費用5元 期末公允價值120元
在交易性金融資產條件下
即便,注意是即便,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利潤表上海市120-105=15元,
和交易費用直接進損益 沒區別

而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常的處理 交易費用進成本
當年 利潤表上是0,所有者權益(投資重估儲備)15
而如果交易費用進利潤表
那麼當年就有5塊錢的損失,然後投資重估儲備是20
顯然不符合交易的實質。。。

J. 購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為什麼要計入成本

其實原則上講,取得所有資產的成本都包括所支付的全部與取得資產相關的必要對價。

為了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是必須支付的,所以,交易費用屬於「與取得資產相關的必要對價」的一部分,因此要計入成本。

而你可能馬上要質問我,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其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買入時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其實原理上應該進成本的,但是因為反正它的公允價值變動馬上都要在當期計入損益,所以是在取得時直接記損益,還是等年底重估的時候再記,對當年和以後年的報表都沒有區別,所以直接省掉這個麻煩,就在購買時直接計損益處理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費用入成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