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堅持理財,會對生活有什麼樣的改變
堅持理財,會對生活有什麼樣的改變?
關於堅持理財,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現實版的雞變羊,羊變牛的致富翻身的故事。我的一個朋友,一個大老爺們。家裡就他和寡母,房子是農村最差的房子,老娘還有病。好在這個爺們不是怨天尤人型的,對生活充滿了積極樂觀。
網上有一個帖子,說的是一個女生,利用房子分租法,不但是自己白住租房,而且還掙下了第一桶金的故事。這個女生和我朋友的方法很相似,就是滾雪球,最後越滾越大。
所以不用懷疑,趕快理財吧!
㈡ 學會理財「六個一」家長評語怎麼寫第一個問題讀理財書籍,講理財故事,家長評語怎麼寫
子在嘭復嘭直跳,我心想「昨天晚上還在制呀,現在怎麼沒了呢?難道它長翅膀飛了?那我考試怎麼辦?這次百分之八十的題目都要用上尺子,我該怎麼辦?向同學借?可是每個同學也都只帶了一把呀!我越想越著急.」
就在這時,楊詩祺看見我的樣子,便跑過來關心地問:「韋禕然,你怎麼了?」我著急地說:「我的尺子不見了,怎麼辦,要是現在去買肯定來不及,更何況我又沒帶錢,更不要說回家拿了.怎麼辦呀……」她聽完以後說:「原來是這么回事呀,這好辦,交給我吧.」她說完回到自己座位上,把一把嶄新的尺子「啪」得一聲掰成了兩半,我當時就愣了,傻傻地望著她,她看我傻愣在那,「撲哧」一聲笑了,說:「還愣在那干什麼?快拿著呀!」說著,便把手中的一截斷尺子伸向了我,她看我還傻傻地看著她,便把我的手攤開,把尺子放在我的手心
㈢ 誰能推薦幾本理財的好書
《小狗錢錢》作者:【德】博多•費舍爾譯者:王鍾欣/余茜
一本兒童童話讀物,卻是再好不過的一本理財啟蒙讀物。一隻叫錢錢的小狗會告訴你,如何支配你的財物,如何讓自己變得富有,這是一本方法類的圖書,更是一本心靈書籍,它會告訴你金錢的秘密,會鼓勵你去全力以赴的去獲得更多的財富。你寫出想成為有錢人的10個理由了嗎?你准備好為自己的夢想儲蓄罐添磚加瓦了嗎?
《不會存錢的女孩,等著瞧!》作者:【日】池田曉子譯者:林佩儀
怎麼才能變得富有?答案是:開源節流。「開源」的意思當然是增加自己的收入,可是當我們個人難以決定自己的收入的時候,「節流」就變得特別重要。同樣是剛剛工作兩年的職場新人,有些人可以讓賬戶里的數字越來越多,有些人卻每月忙著還信用卡。「節流」不是讓你變成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而是把每筆錢都花在刀刃上,節省下來的錢可以用來應急也可以留著去旅行。小小的一本漫畫書,歡樂中就告訴了你如何存錢的細枝末節,不如好好學習一下吧!
有錢的理發師作者 David Chilton
這本書以小說的形式提供了很多優秀而具有普遍性的個人理財建議。幾個朋友每月在理發店會面一次,書的同名主角會跟大家分享關於儲蓄、投資、購房等等的至理名言;這些忠告都很棒,背後通常都有著活生生的例子。寫作本書的談話口吻也許正迎合了那些對個人理財倒胃口的讀者。
巴比倫首富作者:George Clason
Clason將個人理財智慧融入寓言之中。這些金子般的智慧原本是19世紀20年代時在銀行或保險公司分發的小冊子里。而其中流傳最廣的已經編訂出版。本書是個人理財書籍中的老前輩了(Benjamin Franklin是老老前輩),而且你能從中發現很多現在仍然流傳的警句——「先要自己付帳」,「為了將來而投資」,「要意識到復利的魔力」。
《我最想要的理財書》作者:李南
由中國財經第一女主播教你如何認識那些理財產品。關於儲蓄、信用卡、基金、股票、房產、黃金,種類繁多的投資產品是不是讓你理不出頭緒呢?不要緊,不論你的收入是多是少,合理的分配你的錢財,一樣能讓你變成小富婆。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理財觀念,那可真的要好好檢討自己啦!
㈣ 個人理財書籍有哪些
1、《蘇黎世投機定律》
內容簡介:「蘇黎世投機定律」來源於「瑞士證券和期貨投機俱樂部」,它是由一群希望發財的男男女女發現的。他們認為,沒有人能靠打工賺取薪水而至富,敢於冒風險的人,才有「大作為」。不過人的一生不能逃避風險,投資者應當謹慎的投入風險。
2、《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
內容簡介:書中歸納出了4個現金流象限:雇員、自由職業者、企業主和投資人,只有具備投資人和企業主的技能,才更容易致富;詳細介紹了這些觀念和技能,把投資人細分為7個等級,幫你看清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列出了7個完整的步驟,指導你走上財務自由之路。
3、《小狗錢錢》
內容簡介:《小狗錢錢》講述的是一個童話故事:有一天,吉婭發現一隻受傷的白色拉布拉多獵犬,並把它帶回了家。可是,有誰會想到,這只普通的小狗卻是一個真正的理財天才呢?吉婭和小狗成為了朋友,並從它那裡得知,原來所有的願望都是可以實現的。
從這個童話故事裡可以了解一些金錢的秘密和真相,以及投資、理財的辦法。這個故事描述了在實施這些方法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並且說明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
4、《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內容簡介:理財是成功規劃人生的第一步——而這恰恰是學校里從未教導我們的最重要的一課。富人都是聰明人,但聰明人卻不一定都是富人。三大財富管理師將自己多年的心血、理財經驗、人生規劃的智慧融進書中,許多人在看過這本書後,恨不得重新活過一遍。
5、《鄰家的百萬富翁》
內容簡介:通過研究,托馬斯·斯坦利博士向讀者揭示了富翁們真實的消費態度,提倡儉朴生活而不是超前消費。作者詳盡地講述的為什麼如此熱愛奢侈品、揮金如土的人們,都成不了富人,以及幸福,與你的衣服、汽車、飲食,沒有任何關聯。
對生活最滿意的人,是那些過著量入為出生活的人。在本書中,斯坦利博士質疑了我們大多數人對「變富究竟是為了什麼」的看法,也向我們指明了一條通往「富裕庄園」的道路。相信有了本書的指導,你一定能學會聰明消費,穩妥投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狗錢錢
㈤ 對於一個女生而言,會理財有什麼影響
金錢社會,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得,尤其對於女人來說,一定要學會理財,因為會理財的女人,運氣不會太差。
不但自己老年生活的日常開支及吃喝玩樂有了保障,而且還能為子女減負。
做人難,做女人更難,既要負責貌美如花,又要負責賺錢養家。而如果你學會了理財這些難事都不再話下。
㈥ 什麼是」理財」通俗點解釋。或者一個故事,比個例子這樣我才會懂。
就像前段時間的一復個視屏制,100塊在10年前和10年後能買什麼東西,答案不用我說吧。錢存銀行也是在貶值,利息太少,怎麼辦呢?雖然錢在貶值,但東西不會貶值啊,這時候就把錢換成東西(股票,古董,黃金等等),等這個東西漲價了再賣出去,因為這些東西漲價塊,這就是投資,投資分兩種類型:一是理財型投資,這類投資杠桿比較小,追求的是長遠的利益,適合家庭;一是風險投資,杠桿大,風險大,當然收益也大,追求短期的大盈利,適合個人
㈦ 理財體會
您也可以成為百萬富翁
——《管道的故事》作者序
親愛的讀者:
一百年前,普通人是幾乎不可能成為百萬富翁的。讓我們來看看這份在20世紀所做的生活水平狀況調查統計:
在1900年,美國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時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間,處於當時的貧困線下。那時全美只有6%的高中畢業,平均壽命47歲。只有14%的家庭擁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轎車,鋪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普通家庭將收入的80%都用在食物、住房、穿衣等基本需求上。
總的來說,100年前的社會,基本上只有兩個經濟階層:富有階層和貧困階層。10個家庭中只有一個是富有階層或中產階層。他就是說,在1900年,美國有90%的人屬於貧困階層。中產階級依然靠工資生活。
現在讓我們將鏡頭從一百年前轉回2001年。
現在,一般家庭的收入為47000美元。小汽車的數目超過了人口數目。大多數家庭至少擁有二台電視。壽命延長至75歲。現在,一般人都擁有比以前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有更多的空餘時間,還有更多的職業選擇。
但是,全美約7200萬家庭的大多數仍然在依然靠工資生活。
如果除去這些家庭的住房、汽車和傢具等財產,一般的家庭資產為零。零!當收入增加時,家庭負債在增加,工作時間也在增加。是哪裡出了錯?
你是否加入了一個錯誤的系統?問題在於許多人一直陷在錯誤的計劃當中。他們受困於了一個錯誤的概念,缺乏如何創造和積累財富的基本知識。
今天我要發布一個或許會讓你震驚的大膽聲明。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你准備好了嗎?
這是一個簡單的明了的事實:今天,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不是一種機會,而是一種選擇!
這是真的——今天,任何一個有中等收入的人都可以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不可能?絕對可能!事實上,它真的很簡單。
如果你今天想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依照以下三個步驟:
1.明白財富是如何創造和積累的;
2.效仿已被證實的創造財富的方法;
3.堅持不懈地去做。
就這么多。這就是普通人積累百萬資產所需要做的:認識、效仿、堅持。
在這本書里你將學到什麼?
在這本書中,你將學到普通人都可以學會的、能為他們自己和家人建立真正財務自由的策略。這些策略非常簡單,並且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在過去的50年中,這些策略已經創造了數以百萬計的百萬富翁。
朋友們,成為一名百萬富翁已不再是一個好福氣或者是好運氣的問題。它只是個學習和跟隨已被證實的財富創造策略問題。
一本暢銷書,《鄰家的百萬富翁》說:「大部份的百萬富翁將不再是洛克非勒家族或范德比爾特家族的後裔。超過80%百萬富翁是普通人,他們只在一代人內積累了他們的財富。」
想一想,「80%的百萬富翁是普通人」。這個統計當數字證實了我剛才說過的,今天,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不是機會,而是選擇。
我寫《管道的故事》的目的是,把這些幾個世紀以來、富人們用來創造和積累財富的秘訣教給你。這些秘訣曾經是只被少數特權人士所擁有。如果在1900年,即使你知道這些秘訣,你很可能沒有現金和人際關系去發揮它們。但今天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今天,感謝科技的發展,中產階級收入的增加、以及我為「電子復利」的創新性生意模式,大部分具高中或以上學歷的人士可以通過他們的金錢、時間和人際關系並以之為杠桿創造出個人的財務自由。
通過跟隨這本書所闡述的策略,你也可成為鄰家的百萬富翁。歡迎你來到富人社區。
您真誠的朋友
==============================================
眾多富翁、富婆所具有的特質
1、愈羅曼蒂克的人,愈能發財
想成為富翁,一定要有非常強烈的賺錢慾望。而現實的金錢,也是用來滿足個人慾望用的。羅曼蒂克的人為了實現人生的夢想,也就充滿了鬥志,這鬥志就是激勵他賺錢的最大動機。因為,只有賺大錢,才能實現他的「美夢」。
2、富翁大多很小氣,但懂得施捨
愈有錢的人愈小氣,賺過錢的人才知道賺錢的困難,但他們一定懂得適度的「施捨」,因為施捨也是賺錢的重要手段。白手起家的人,一定待己儉朴,一條毛巾可以用到破,一塊香皂可以磨到完,但他知道賺錢是靠大家一起完成的,因此他絕對樂於與人分享。
3、會發財的人,一定有女人緣
想賺錢的男人,身上會散發一種說不出來的吸引力,他們充滿活力、熱心、勇敢、謙虛,這些也就是激勵個人賺錢慾望的要件,具備這種吸引力的男人,常可讓女人投懷送抱,也就是,有發財相的人,一定有女人緣。而強烈賺錢慾望的人,一定天天充滿干勁,抬頭挺胸勇往直前且虛懷若谷,待人客氣謙虛有禮,這種人一定受女性歡迎。
4、成為富翁靠膽識,成為富婆靠魅力
男性和女性致富的方式不太一樣,男性賺錢靠的是勤奮工作,充滿活力,勇於冒險。當今社會形態則是講究公關、人際關系、女性溫柔、體貼、亮麗的特質反而比男性更易開拓事業,更易發財致富,商場上不存在男女真情,很多舞廳、酒廊的女經理,就非常懂得這種道理,周旋於男客人中賺大錢。
5、不滿現狀的人,才能成為富翁
如果你已習慣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整天上班、下班,日復一日,任憑歲月消逝,你一定成不了富翁。一個會積極想要賺錢的人,絕不以溫飽為滿足,一定想要讓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滿賺錢的活力,具備了這個要件,再冷、再熱的天氣,再苦、再累的工作,你才會心甘情願的去做,而當你養成了這個賺錢「習慣」後,財富自然愈來愈多。
6、寒門出富翁,窮怕了就愈想發財
社會上的大富翁,出身背景常兩極化,不是繼承祖業的企業家第二代,就是從小貧困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而後者的能力和累積財富的持久力大多優於前者。這也就說明了,一個生長在貧窮家庭的小孩子,因為窮怕了,也想發財,因為餓怕了,所以有著比一般人更強烈的賺錢慾望。
7、腦筋太好,往往賺不了大錢
照理說,愈聰明、愈會讀書的人,應該最會賺錢,事實上,當今網路新貴也的確是高級知識分子,然而這些知識經濟富豪只是全部富翁的一小部分。有智慧有道德的人往往囿於理論,不善計謀,他們的「智慧」,反而成為賺錢的障礙。賺錢不能光靠理論,一定要親自實踐,不要在知識的象牙塔里做白日夢,不要死愛面子嫌銅臭,如此,行行都能出狀元。
8、想賺錢一定要動,要發財不要害羞
一般人想要賺錢,也一定要勤於「動」,不管你是一個小業務員或是修車技術工,平常勤於與人「互動」,讓人際關系活躍起來,賺錢的機會自然較多,賺了錢之後的投資理財行為也一樣,投資是「動」,儲蓄是「靜」,如果只是儲蓄,所賺利息常被通貨膨脹吃光光,是積不了財的,在動的過程中,要特別記住不要害羞,不要怕沒面子,你要大膽的、樂觀的試試看,這嘗試的過程,不僅讓你體會人生百態,也讓你體悟賺錢的方法。
9、富翁都充滿自信心和好奇心
如果你一點自信都沒有,總覺得長的太矮、體重太胖、口才不好、肌肉不結實、年紀太大,甚至「那話兒」太泄,那麼你永遠也追不到心愛的女友。賺錢也一樣,想要致富,不僅要充滿自信,更要充滿好奇心,好奇是人類生活進步的原動力,是一種創造力也是一種魄力,有了這種魄力就會去做投資、冒險,而這種行為正是致富的主因之一。
㈧ 我的童年故事反映我會理財小金融家的作文
從前,有一座美麗的大森林,森林裡住著許多動物.
一天,小猴和好朋友們到城裡的動物版園走親權戚,打算住一晚上.誰知動物們剛走,森林裡就來了一大群人,把樹全部砍光了.
第二天,動物們回來了,看到一棵樹也沒有了,到處光禿禿的,都非常驚訝.小猴說:「天呀!是誰毀壞了我們的大家園?」
小動物們沒有了家:小鳥沒了樹就不能壘巢,不能休息;小猴沒了樹,就不能玩耍;長頸鹿沒了樹,就不能吃飯……樹是他們生存的樑柱,沒有了樹,小動物們就不能生存.
「肯定都是那可惡的人類!」小猴氣憤地說.長頸鹿含著痛苦的淚水說:「知道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又斗不過人類.」動物們號啕大哭.他們無家可歸了!
過了一段日子,這座森林裡的動物漸漸地滅絕了.
請保護環境!請愛護動物!
㈨ 家庭理財,我的家庭理財故事,文章
曬曬我的家庭理財生活
剛結婚的時候,由於老婆和我都沒什麼儲蓄,缺錢這個問題就困擾著我們家庭。我們生活在一個小縣城,老婆和我都在一家煙草國企上班,那時我倆每年的工資加在一起也不過4萬元左右。總不能一直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吧。怎樣才能找到一條既滿足自己的意願,又能過安穩生活的理財之路呢?
記得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真的很少關心自己的財務狀況,錢不多,反正只要夠花就行了,就這樣稀里糊塗地過著,那時還沒有什麼理財觀念。有了小家庭之後,看著人家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我和老婆也開始關注理財,進入了我們的家庭理財時代。 打那之後,我倆開始省吃儉用,每逢開支都精打細算,試著讓自己多攢點錢。為了確保我們家庭儲蓄有一個新的突破,我們開始重視每一筆錢的去向,也用心琢磨怎麼讓手中的每一分錢都用得物超所值。
省吃儉用了半年以後,我們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那個時候股票市場十分活躍,於是我就把"第一桶金"都投了進去,當時大市好、收益還不錯,一個月下來就小賺了一些。但事情並非一帆風順。所幸的是,交了幾次學費之後,仰仗大牛市的洪福,接下來炒股和買基金倒是小賺了幾筆。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儲蓄也漸漸多了起來。我感覺當時黃金和白銀的價格還比較低,且可以保值增值,就把積蓄買了黃金和白銀,過了一段時間,當我把購買的黃金和白銀賣掉時,也獲得了頗豐的收益。
過了兩年後,我倆的存款達到了7萬元。接著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問題。自己積攢的錢還不夠,東拼西湊後在我們縣城買到一套三居室。記得當時買房我還和老婆吵了一架,因為她想繼續投資股市,覺得我太小家子氣。而我覺得應該盡快把房子問題解決掉,我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如果這也叫理財,那我的決定避免了我們在股市上的投資失誤,又讓我們投資了正處於升值階段的房產。
經過一番打拚,我漸漸有了自己的理財之道,形成了自己的理財觀念。我和老婆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情況,按以下比例來分配剩餘收入:20%用來儲蓄,30%投資實業,50%買股票、基金和債券。這樣分配儲蓄,讓我倆平日有零用錢花,且能夠存下一筆錢以備急用;投資實業可以保值增值,讓我倆有一種成就感;買股票盡管有輸有贏,但一般影響不大,總體上是賺多賠少。現在我覺得我的家庭理財方法,雖然不能達到大富大貴,但過上後顧無憂的日子,還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