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融資租賃的租賃費的計算方法
融資租賃的租賃費的計算大多採用平均分攤法和等額年金法。
1、平均分攤法就是先以內商定的利息率和手容續費率計算租賃期間的利息和手續費,然後連同設備成本按支付次數進行平均。
每次支付租賃費=[(租賃設備購置成本-租賃設備的預計凈殘值)+租賃期間的利息+租賃期間的手續費]/租期
2、等額年金法就是利用年金現值的計算公式經變換後計算每期支付租賃費的方法。
(1)融資租賃的折現率擴展閱讀
融資租賃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租賃物由承租人決定,出租人出資購買並租賃給承租人使用,並且在租賃期間內只能租給一個企業使用。
2、承租人負責檢查驗收製造商所提供的租賃物,對該租賃物的質量與技術條件出租人不向承租人做出擔保。
3、出租人保留租賃物的所有權,承租人在租賃期間支付租金而享有使用權,並負責租賃期間租賃物的管理、維修和保養。
4、租賃合同一經簽訂,在租賃期間任何一方均無權單方面撤銷合同。只有租賃物毀壞或被證明為已喪失使用價值的情況下方能中止執行合同,無故毀約則要支付相當重的罰金。
5、租期結束後,承租人一般對租賃物有留購和退租兩種選擇,若要留購,購買價格可由租賃雙方協商確定。
⑵ 從租賃公司採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入一台大型設備,折現率計算
我補充 [×(1+10%)是表示什麼意思?] 12776×(F/A,10%,5)相當於到第四年末的終值,再×(1+10%)得到第五年末的終值.
⑶ 融資租賃中折現率的確定方法
折現率,是指將未來因支付租金等可預計的現金流出量摺合成現值時所適專用的利率。《准則》規定,折屬現率只適用於承租人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用相關利率作為折現率確定租賃資產入賬價值時:假如承租人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應當採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折現率;
假如承租人無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則採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折現率;假如既無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租賃合同又沒有規定利率,則採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這就是法律術語上所謂的「順序適用」。
⑷ 融資租賃計算有沒有詳細的公式
1、寬限期末日合同成本計算公式
4、在只收租金或只考慮租金收入時的相關指標的定義或計算公式
租賃年利率是指該融資租賃項目的真實年利率
每期為3個月或6個月的租賃真實年利率=租賃年利率×365÷360
每期為12個月的租賃真實年利率=(租賃年利率×365÷360)+{〔 (租賃年利率×365 ÷360)^2〕÷4}
每期為3個月或6個月的租賃真實期利率=租賃真實年利率÷(12÷每期月數)
每期為12個月的租賃真實期利率=每期為12個月的租賃真實年利率
期末支付時等額付租各期租金=租賃融資額×{(1+租賃真實期利率)^期數}×租賃 真實期利率÷〔{(1+租賃真實期利率)^期數}-1〕
期末支付時等額還本各期租金=(租賃融資額÷還本期數)+{租賃融資額-(租賃 融資額÷還本期數)×(本期次-1)}×本期租賃 年利率×本期日歷天數÷
360
期末支付時第1期的資金佔用額=租賃融資額
期初支付時等額付租各期租金=租賃融資額×{(1+租賃真實期利率)^(期數-1)} ×租賃真實期利率÷〔{(1+租賃真實期利率)^期數}-1〕
期初支付時等額還本第1期期租金=(租賃融資額÷還本期數)期初支付時等額還本其餘各期租金=(租賃融資額÷還本期數)+{租賃融資額-租
賃融資額÷還本期數)×(本期次-1)}×本期 租賃年利率×上期日歷天數÷ 360
期初支付等額付租時第1期的資金佔用額=租賃融資額(1+租賃真實期利率)-第1 期租金
期初支付等額還本時第1期的資金佔用額=租賃融資額×〔1-(1÷期數))
其餘各期的資金佔用額=上期資金佔用額-上期租金+上期租金中所含租賃利息 =上期資金佔用額×(1+上期期利率)-上期租金
合計佔用資金額=第1期佔用資金額+第2期佔用資金額+....+第末前期資金佔用額+第末期資金佔用額
摺合年佔用資金額=合計佔用資金額÷(12÷每期月數)
資金佔用系數=摺合年佔用資金額÷租賃融資額
在預測某融資租賃合同項下的收益時,我們必須確定籌資成本,即無論何種形式的借入資金的綜合籌資利率。同時假設,借款合同的還款方式與融資租賃合同的租金的支付方式匹配,以及融資租賃合同將完全履行。
5、在綜合考慮該租賃交易項下的各項收入時相關指標的定義或計算公式
凈現值收益=各項流入折現值-租賃融資額折現值(均以籌資綜合利率為折現率)
資金年凈收益率=凈現值收益÷摺合年佔用資金
資料來源:網路文庫
⑸ 融資租賃的租金、利息、內部收益率如何計算
融資租賃的租金=A=(PVAn)/(PVIFAi,n)A是租金、PVAn是等額租金現值、(PVIFAi,n)是年金現值系數,n是租金期數、i是租費率。
融資租賃的利息是租賃公司為承租企業購置設備墊付資金所應支付的利息,一般租賃合同裡面會說明利息率/租費率多少。
融資租賃內部收益率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折現率的計算公式為:PV=C/(1+r)>t(PV = 現值(present value),C=期末金額,r=折現率,>t=投資期數次方)。
例:W公司作為承租人向N公司租入R成套設備一台套(已使用2年,尚可使用6年),R設備起租日原賬面價值720萬元。合同約定租賃期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租金為每年160萬元,年末支付,利率7.92%,但W公司獲悉N公司租賃內含利率8%;合同約定,租賃期滿,W公司可以1萬元優惠價購買R設備。經測算,租賃期滿時R設備公允價值為30萬元。試算W公司最低租賃付款額和折現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該設備無需重新安裝,價值佔W公司全部固定資產比例超過30%)。
1、購買價格1萬元,是預計購買時R設備公允價值30萬元的3.33%,低於5%,因此,屆時W公司肯定購買R設備。
2、最低租賃付款額=各期租金之和+行使優惠購買權的應付款項=160×6+1=961(萬元)。
3、確定折現率:租賃合同約定利率7.92%,N公司租賃內含利率8%,後者為第一順序利率,故應採用利率8%為折現率。
4、查表,確定租金現值和購買價現值:PA(6期,8%)=4.623V(6期,8%)=0.630。 5、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160×4.623+1×0.630=740.31(萬元)。
⑹ 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一台設備,設備價值100萬,租期5年,設定折現率為10%,則每年初支付的等
100×((0.1×1.1xy4)÷(1.1xy5-1))=23.98
xy為次方,年末支付的話需要改4次方為5。
⑺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中折現率的(P/A,9%,3)什麼意思
(P/F,9%,3)是年利率為9%的3年期年金現值 以下參考網路知道: 當租賃資產的使用年限超回過租賃期時,租賃期滿,資答產就會有餘值。為了保護出租人的利益,避免資產在租賃期內過渡過耗用或損壞,如果租賃期滿資產由出租人收回,則租約往往規定承租人(或與承租人有關的一方)對資產余值進行擔保,稱之為擔保余值;有時,擔保人並非對資產余值全額擔保,未擔保的資產余值稱為未擔保余值。一般情況下,租賃期滿,應對資產的實際余值進行評估,實際余值低於擔保余值時,擔任人應對這部分差額全額補償;當然,租賃資產實際余值高於擔保余值的,按照融資租賃的實質,這部分差額收益應歸承租人享有。對未擔保余值,承租人不負補償責任。 租賃資產余值的擔保情況不同,核算方法也存在差異:出租人對資產擔保余值應計入其最低租賃收款額內核算;未擔保余值則作為租賃投資總額,並單獨核算,租賃期內需經常檢查,如有減值,應確認為當期損失。對承租人而言,租賃會計中只需將擔保余值計入最低租賃付款額內,未擔保余值毋需反映。
⑻ 為什麼融資租賃中預計殘值現值的折現率含手續費率,而不是只含利率
A.租憑手續費B。運輸費c.利息D.構成固定鬧資產價值和設備價款E.預計凈殘值,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