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個人怎樣去互聯網理財呢
理財是一種習慣,合理的個人理財能帶給你更多的財富和嚴謹的習慣,理財對於個人和家庭都是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才能有很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避免出現超支或者急需錢 卻沒錢的情況。
從財富方面講無論是家庭理財還是個人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財富,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家庭理財更多的是趨於家庭式理財,選擇理財產品和分配都是要經過家庭統一進行,個人理財則跟趨於個人喜好,對於哪方面的理財喜好廣就選擇哪方面的理財。
從嚴謹的習慣來講,家庭理財更多的選擇風險低,收益適中的理財產品,個人理財更多的選擇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總之理財對我們非常重要,你可以選擇網籌金融理財,風險低、安全、透明、收益較高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2. 互聯網理財怎麼操作
網路理財一般怎麼操作
網路理財為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投資途徑。面對金融信息海洋和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只有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才能各顯神通,處處掌握先機。好車貸的負責人說,一般而言,網路理財的以下步驟是必不可少的。
工具/原料
網路理財
方法/步驟
選擇投資領域
金融投資包括很廣泛的領域,比如在國內和國外的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商品市場、房地產市場都可以進行投資。因此,需要我們在關注各方面的網路信息源的基礎上。
選擇理財工具
在理財工具的選擇上一般是綜合權衡各種資產存在方式的流動性、安全性、風險性,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分析市場行情
這類似於一般所說的技術面分析。跟蹤選定理財工具的歷史走勢,通過研究以往價格和交易量數據,進而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向。此類型分析側重於利用歷史數據生成圖表與公式作為研究依據,以捕獲主要和次要的趨勢,並通過估測市場周期長短,識別買人(賣出)機會。常用的有四大理論:道氏理論、波浪理淪、量價理論、K線圖理論。目前很多網站都提供實時的報價和歷史數據的下載,有的網站還直接生成K線圖等投資分析工具。即使不能提供實時報價信息,一般網站都能提供當天的開盤價、收盤價和交易量。
研究投資
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基本面分析。相對於技術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強調的是從影響資產價格的因素出發,預測未來的價格波動趨勢。例如,對於股票而言這些因素包括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公司自身因素、行業因素、市場因素、心理因素等。這些都能在互聯網上找到充分、豐富的信息。
核實投資對象
這就是在互聯網上搜集該資產的評價信息或一些專業的評價報告,投資建議等。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個領域目前可能是互聯網上開發利用程度最低的領域。網路經濟時代,投資者可以登錄專門的投資分析網站,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或目錄服務得到此類信息。當然,由於互聯網的開放性和隱蔽性,同時也造就了投資市場上的「噪音製造者」,也就是存在一些為了操縱市場價格而傳播虛假信息的投資者或機構。將來應建立一定的規則和採取智能偵查的手段,提高投資者對互聯網信息的判斷和識別能力。
發出交易指令
投資者在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以後,就可以發出實際的交易指令。現在國外內都有很多網站提供網路金融交易平台。有的是單一性的,僅提供單一的金融產品或服務,如網路銀行、網路保險、網路證券等。有的則是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投資者登錄該網站猶如進入了一個金融超市,可以自由選擇證券、保險等各種理財工具。交易指令的種類繁多,一般有限價指令、止損指令等。
監控交易
在發出交易指令之後,投資者還要通過各種方法收集市場信息,監控資產的市場價格變化,以及時調整投資方案。在這方面互聯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很多網站提供從實時報價到收盤價的全方位服務,提供各種各樣的投資建議,用戶還可以自定義搜索引擎定期收集信息。如想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投資者還可以使用HTML語言編寫Web網頁,建立自己的有價證券監控器。
3. 如何在互聯網進行投資理財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一個大體的投資理財步驟。在你有個需求的時候,嘗試著尋找自己的目的,做什麼,怎麼做,之後是給自己一個小策略,最後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實現。
樹立正確的觀念,明確高回報必定有高風險,高風險伴隨著很不不確定性。做到時刻累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理解投資的基本原則,要知道投資理財是長期性的,要將其分散投資,及時及早的理財,最後要有持之以恆的信念。
明確投資的注意事項。1、不要全部以過去的績效做決定,可以參考,不要迷信。2、不要只注重進場的時間,機會與計劃也是很重要的。3、在每個投資之前審閱你的資產分布情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4、不要把財富放在一起,學會分散投資減少風險。
重慶51錢管家,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的P2P投資理財平台。保證安全透明的前提下,給你更專業的服務。cq_51qgj了解更多。
4. 互聯網如何理財 最全攻略來襲
1、偏保守的投資配置
對於理財,可以配置部分安全穩健的投資,例如國債、貨幣型基金等。國債的安全程度最高,其利息率最新3年期的是3.9%,5年期的國債是4.32%。此外,貨幣型基金也可以選擇,像余額寶、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指非結構型的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都屬於貨幣型的基金投資品種。
貨幣型基金的投資收益,比同期的國債收益要高一些,跟3年期、5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接近,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可能要更高一些,可達到年收益率5.5%。
以上的幾種投資方式,在投資市場中都是偏保守的投資,收益率不高,但風險性較低。現在,由於互聯網移動端的發達,下一個客戶端,不用去銀行櫃台也能配置到這些產品了。
2、配置部分中等收益的理財產品
此外,市場上還有一些固定收益類的投資產品,像嘉豐瑞德穩利精選投資計劃,年收益率在6%-11.5%,比國債、貨幣型基金的收益都要高不少。不過對於投資門檻,這類機構的產品也要更高一些,要20萬左右,而銀行理財產品則大多隻要5萬的投資門檻即可,國債更低。
對於中等收益的理財方式,嘉豐瑞德的William認為,由於風險沒有股票、股票基金等那麼高,且還有不錯的投資收益,因此還是較適宜作為工薪家庭、中產家庭作為主力的投資之選。
3、股票投資,需謹慎
而對於股票的投資,風險性較大,不是不可以投,而是應當適量的投才比較好,投入的比重不能過高,否則風險性會比較。
投資的方向,建議也以估值較為合理的藍籌股為主會比較好。創業板等股票的估值,目前看仍然比較高,風險也較大,不建議去操作。
4、互聯網理財謹慎選擇P2P
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金融當中的P2P理財,由於P2P行業發展迅速,但是也存在魚目混雜的情況。時至今日,部分P2P平台已經開始面臨前期不規范經營帶來的風險性問題,出現問題的越來越多。還有的根本就是一些設計好的騙局,用高收益承諾來吸引客戶,然後不斷的套後面進入的人的錢,並隨時跑路,帶著客戶的錢消失。
不要貪圖過高的收益。一般來說,目前這個行業的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如果過高,例如達到20%以上,則產品成本基本已屬超出資金的安全性范圍,故建議還是不要涉及這類平台的投為妙,風險很大,很可能會損失財富。
5. 想學習如何做互聯網理財
做投資理財其實也不用怎麼學,重點就是做好風險控制,比如平台要選好,最好是國資上市系的,車貸這類穩健的平台,互惠理財可以看看,不過新手建議先投一些知名大平台,慢慢你就懂了
6. 什麼是互聯網理財產品,怎麼選擇
互聯網理財產品復是指通制過發行的金融理財產品,是金融衍生產品,客戶可以通過網路買取互聯網理財產品從而獲取一定利益。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2016年在京發布第38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10億。其中,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網民上網設備中,手機在上網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73億,占整體網民規模的24.5%。
怎麼選擇的話取決於本身,首先你得考慮你自己承受能力,承受能力大的選擇股票,承受能力小就選擇基金,其中基金中的貨幣型基金風險最低,相當於存銀行活期,利息和定期差不多。如果選擇股票的話就考慮自己的資本,資本多就買股價高的,資本低就買股價低但分紅頻繁的,總而言之互聯網理財產品包括很多,建議閱讀相關金融書籍來了解。
7. 個人怎樣投資互聯網理財
個人准備投資互聯網理財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財務情況,其次學習互聯網理財知識技巧,最後選擇適合自己的互聯網理財平台,根據我個人經驗建議可以先了解像宜人貸、浩森金融、團貸網這類較為穩健的平台。
8. 如何做好互聯網理財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2014年 大有井噴之勢,現在仍層出不窮。來自融 360 的《2014年 互聯網金融理財報告》顯示,2014年 有 79 只 「寶寶類」 產品,P2P 平台超 1600 家。迅速增加的理財平台數量和同質化的資產標的使得用戶獲取成本快速升高,當前業內普遍認為一個有效的投資理財賬戶的獲取成本在 1000 元以上,如何降低有效投資用戶獲取成本、如何提高用戶留存和用戶忠誠度顯得尤為重要。
盡管理財平台背後的資產標的對理財產品有根本性的影響,我跳出資產標的的限制,根據自身實際的多個平台的投資體驗、廣泛的訪談積累以及對數十個個產品的研究探討,在資產標的類似的情況下,什麼樣的產品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更低成本地獲取和留存用戶,形成好的口碑效應。
第一步,鎖定自己的用戶群
在很多領域,做用戶畫像分析時,都會選擇性別、年齡、職業等作為目標用戶定位標准,在互聯網理財領域,最核心的標準是用戶可理財的資金規模,因為可理財的資金規模影響了理財的四個核心要素:流動性需求、收益要求、安全性需求以及願意為理財投入的管理(時間)成本。
在這里以 「長期平均賬戶余額」——一個用戶在 6 個月以上時長的平均個人賬戶余額作為標准。按照這個標准,我們可做如下分類:
1.長期平均賬戶余額<1000 元,學生、小白領、藍領:
月均收入小於 5000 元,月可支配收入小於 4000,除去各類消費,僅剩餘每月不到 1000 元可供理財。一旦需要出去旅遊、買 iphone6 等大額消費項,則需要靠信用卡分期來滿足。這類用戶的典型特徵是平均賬戶余額小於 1000 元,且時常為負。
對這類人群來說,等同於銀行活期存款的流動性是第一需求,收益其次,且由於規模太小,這一類用戶沒有主動理財的動力,理財意識有限。銀行活期存款和余額寶除了具有一定收益外,還有極好的隨時支付功能,是這一類用戶的首選,雖然人均 「理財」 規模僅小幾千元,但這樣的用戶有數億人,余額寶 5000 億的規模相當一部分屬於這一類人群。
2.長期平均賬戶余額<1 萬元,有一定工作年限的藍領、白領
賬上已能長期留存數千元至萬元不等的資金,但當發生大額消費項時,仍需要較好的流動性,他們希望將錢放在一個比銀行和余額寶收益高一些的地方。一部分對在線理財不太熟悉的用戶,仍會將資金留存在銀行和支付寶,但會有一部分用戶開始嘗試其他的理財平台,包括類余額寶產品(天天基金活期寶,超 6%年化活期,14年 銷售 1700 億),類 ETF 產品(例如真融寶,超 12%活期收益)。
3.長期平均賬戶余額在 1 萬-5 萬元,有一定工作年限的藍領、白領
賬上長期平均有 1 萬-5 萬元,即便是大額消費項(例如 iphone6)仍有不少剩餘資金。此類用戶除了投資一部分流動性高的類余額寶產品外,還可投資一些流動性相對弱的中長期限理財產品,例如 7%年化收益 30 天理財計劃,8%年化收益 120 天理財計劃等。針對這一類用戶,銅板街和悟空理財表現出色。
4.長期平均賬戶余額高於 5 萬,小於 100 萬,有一定積蓄的個人或家庭
對於這類用戶而言,理財意識明顯增強,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了解不同的理財選擇並會主動配置自身資產。風險偏好較高的用戶會優先配置浮動收益類資產,例如股票、股票型基金,風險厭惡型用戶會更多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例如 P2P、非標資產理財平台等。
在這個人群分類中,雪球網、陸金所、宜人貸、人人貸等表現非常好,「寶寶類」 產品由於標的較小,投資效率較低,管理成本高佔比迅速下降。
5.長期平均賬戶余額高於 100 萬,有較多積蓄的個人或家庭
對於這類用戶而言,理財的主體往往是家庭的主要財務管理人,以女性為主。這些理財用戶的資金去向相對傳統,來自線下的銀行或財富管理公司的理財顧問、證券公司客戶經理以及保險經紀人都會主動接觸這一類用戶,向他們推薦年收益平均在 8%以上的集合信託計劃等。用戶能看到自己的資金長期理財的收益相對可觀,一部分人會投資以上類型。在線上方面,除了方便和安全外,理財收益應不低於線下渠道的理財方案才有可能勝出,因而在線上分散化配置股票型基金、較高收益 P2P 成為主要方式。
下圖體現了隨著可理財資金規模的變化,用戶理財決策對於流動性、收益、安全性的要求在變化,理財資金越多,對流動性要求越低,收益要求越高。當用戶可投資規模大於 1 萬,即理財收益對用戶的實際價值增大時,用戶會願意嘗試有著更高收益的理財平台,對風險的容忍度 / 承受意願更高,但具體到每個用戶,需要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看實際決策時各變數的權重,下圖反應的是總體趨勢。
第二步,針對自身的目標理財人群做有優秀用戶體驗的產品設計。
1.流動性設計——更方便地滿足用錢需求
用戶對流動性的需求大致 4 類,隨時用錢;計劃第二天用錢;計劃若干個月後用錢;閑錢。用戶對流動性的追求與債權較長的特徵有沖突,相較於大部分平台 2 元 / 次或者免費取現的方案相比,悟空理財的做法更加巧妙。每月可免費隨時取現一次,既滿足用戶的流動性需求,又讓用戶感受到人性化的細節設計。
2.收益設計——讓用戶感覺賺到了
雖然收益水平的決定性因素是債權收益,但仍有一些結構性的設計方式有著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效果。主要討論我看到的 3 種創新方式:
收益率高一天收益也是更高。在貨幣基金理財產品中,天天基金的 「一鍵互轉」 功能很有意思,用戶可根據當日7日 最高年化利率將自身持有的基金份額,一鍵轉到有著最高收益的基金上,一般最高收益基金年化高於 6%,因而名義收益率高於余額寶。盡管實際上投資人不大可能有精力每天都執行這樣的操作,一個短期當日6%年化收益的貨幣型基金可能下周收益只有 4.5%,但較於其他貨幣基金活期產品拼硬收益率,天天基金的做法非常討巧。
收益逐月上漲,每個月都更開心。另一種創新的做法是悟空理財,創新地採用用戶在悟空理財的首月收益僅為 6%,此後逐月上漲 0.5%、最高 11%年化收益的方式,極大提高了用戶留存和理財用戶的生命周期。用戶每來一次都感覺賺到了。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做法是收益場景化,即將預期收益數字化或者實物化。6%年化收益 10 萬元的標,既可以描述成期限 12 個月,年化收益率 6%,到期本息一次性償還。還可以在描述中,加上此投資到期本息收益 106000 元,或者加上理財到期收益可買下一個 gopro(2900 元)+ 一次台灣說走就走的旅行。
顯然實物描述的收益以及現金收益描述讓用戶更理解理財的價值。在以上用戶描述中提過,對於可理財資金在 5 萬元以下的用戶而言,都是准小白用戶,3 款年化利率相同、期限相同的產品,用戶為何不選一個能讓自己實現理想生活方式的理財平台呢?
3.安全性設計——必須靠譜
對於安全各家平台基礎做法大致相同,高額注冊資本 + 頂級風投注資 +XX 銀行託管 +XX 支付保障資金安全 +XX 擔保 / 風險保障金。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何種類別的產品,都有義務披露用戶理財資金的用途和去向。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適當的 PR 和新媒體運營對於用戶認知平台安全性同樣有重要的意義,當用戶網路一個理財平台,出現的是什麼?關注理財平台微信後是否能看到已認證的公眾號並能進行互動?
第三步,如何拉新?
目前看到較為有效的拉新方式主要有三種:高額體驗理財金、好友分享激勵計劃、模擬投資收益可視化。
1.高額體驗金,標題黨的最愛
「10 萬元免費領」——類似的宣傳語廣泛散布於微信群和朋友圈,用戶注冊即可享有 10 萬元 1 天、1 萬元 1 周等金額期限各有差異的高額體驗金計劃,用戶不用出錢,僅需注冊便可獲得約 10 元收益,倒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現在用戶見多了之後也慢慢少了些興趣。
2.好友分享激勵計劃
邀請好友注冊並投資即用戶和好友均有一定程度的獎勵,包括 2000 元體驗金一個月、2%加息券、20 元話費等等。這類計劃一定要讓被邀請對象本身也有獎勵,否則分享者囿於情面不願意分享。
3.模擬投資收益可視化
對於更創新的一些在線理財方式,例如聚愛財 plus, 非常類似美國創新理財平台 wealthfront 的做法,但國內理財用戶對於一站式資產配置理財並不熟悉,聚愛財 plus 能給予用戶 5 萬元等金額不等的虛擬理財資金,並實時模擬每天的 「真實收益」,讓用戶體會到投資結果的可能性,從而達到用戶認知的目的。
第四步,如何提升互聯網理財產品體驗?
1.有溫度,讓用戶喜歡
一個好名字,可愛的吉祥物,清新的 logo,朗朗上口的 slogan 都不錯。傳統金融人的特點是專業、嚴謹、嚴肅,但用戶總喜歡有溫度的東西,有著可愛吉祥物的悟空理財僅憑一個微信公眾號擁有過千萬粉絲,百萬投資人,關注悟空理財公眾號的用戶時常可以收到調皮逗趣的內容,把投資人當成施主叫得倍兒親熱,連換 logo 都要粉絲互動,施主,你難道不喜歡嗎?
2.有情誼,讓用戶產生認同
建立自己的會員 / 積分系統,讓老朋友看到你的心意。一個過 40 歲的大叔偷偷告訴我他在銅板街存了 10 萬塊錢,半年多收到 9 萬個銅板,陸續兌換了價值近 2000 元的話費,樂得合不攏嘴。估計他告訴過不少朋友,拉了不少新。
當前行業內廣泛流傳平均單個有效投資賬戶的獲取成本高達千元,何不多給老用戶一些實惠,留存老用戶還形成口碑效應呢?例如當用戶投資 100 天的時候給用戶一個現金券,讓他買杯溫暖的咖啡?
3.有驚喜,讓用戶拉著朋友分享喜悅
互聯網理財對應的資產往往是中小企業或個人的貸款,他們可能是果農、可能是食品廠、可能是玩具廠家,等等,何不選擇投資平台上的一些忠實用戶送上一份貸款者的勞動果實給用戶分享呢?
4.有互動,讓關心的用戶看到成長,新媒體不可忽視
微信、微博,新媒體都是與用戶互動的優質渠道,不論是有了新融資、喬遷新地址、老闆過生日,將這些消息分享在新媒體上,用戶不經意間刷到的時候能感受到平台的成長,看到平台的進度,對用戶留存、口碑都有著很大的意義。
不得不提一下我另外一個有趣的感受——最好的營銷人員是產品經理,不論是滴滴打車大戰快的時,富有趣味的跑男、明星激烈優惠券在微信群、朋友圈轉發,還是悟空理財 6%初始收益,逐月增長 0.5%,好友邀請計劃等,產品創新驅動的營銷效果驚人。
9. 互聯網如何理財最靠譜
我們先簡單細分一下,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可以簡單歸結為以下幾類:
1、集支付、收益、資金周轉於一身的貨基性互聯網理財產品
典型代表:阿里旗下的余額寶、蘇寧金融零錢包等
風險評級:極低
本質:貨幣基金
收益:3.4%~6.3%(偶爾能夠突破7%)
這類理財產品可隨存隨取,承諾T+0日贖回(也就是當天存,當天取),能夠最大限度滿足我們對於流動性的需求。
這類理財產品的本質貨幣基金或者銀行定期存款,收益取決於貨幣市場間資金利率水平,隨市場浮動。所以具有收益穩定,風險極低,安全可靠的優點,但缺點在於收益較低。
不過,既然是理財產品,理財的核心概念應該是保值,只要不輸就是贏。
2、與知名互聯網公司合作的理財產品
典型代表:騰訊理財通、網路理財計劃B等
風險評級:底
本質:貨幣基金
收益:4%~7%左右
以騰訊理財通為例,直接接入以華夏基金為代表的一線品牌基金公司,首發宣傳7日年化收益率為7.394%。
事實上,所謂「7日年化收益率」是根據最近7天的收益情況,折算成年化收益率的。假使貨基在某一天集中兌現收益,當天的萬份收益就會上漲,隨後一段時間其7日年化收益率都會很高,因此「7日年化收益率」這個指標就可能會虛高。
最好的做法是,投資人在日常看貨基收益的同時,重點關注日每萬份收益,以及長期的業績穩定性。
3、基於基金公司自身,在其直銷平台推出的理財產品
典型代表:匯添富基金(現金寶、全額寶)
風險評級:低
本質:貨幣基金
收益:4%~7%左右
以貨基為本質,更第一類互聯網理財產品一樣,在收益上也無二致。因為二者所對應的均為貨幣基金,只不過前者可能會涉及銀行定期存款,可以吃利息。
唯一的不同點在於,此類理財產品雖然也能承諾T+0日贖回,但必須等當天收市清算後資金方能到帳。有一點需要注意,貨幣基金在收益上要高於銀行儲蓄,甚至能達到銀行儲蓄收益的2倍以上。
4、銀行理財產品
典型代表:平安銀行(平安盈)、廣發銀行(智能金)、招商銀行(朝朝盈)等
風險評級:低
本質:銀行自有理財產品
收益:4%~7%左右
這類投資品的最大優勢在於銀行信用背書,它們以此為基礎,對自己的理財產品進行銷售,也因此使得轉讓更容易,更具安全性。
隨著市場的發展,銀行理財產品也在進行升級,推出許多能夠實現T+0日贖回的開放式理財產品,收益率也還可觀。除了在銀行櫃台購買外,也能通過網上銀行或者手機銀行進行購買。
5、基於P2P平台的理財產品
典型代表:人人貸、借貸寶、某空理財等
風險評級:高
本質:P2P小額貸款
收益:7%~16%左右
這是互聯網理財的產物,即資金通過互聯網平台直接流向資金需求方,出資人享受資金出讓的收益。不少P2P平台與小貸、保險或擔保公司合作以保障投資人的本息安全。另一種保障方式是投資人享借款人提供的實物抵押權,最常見的有車子、上海房產等。
需指出的是,對同是房產的抵押物,住宅的變現能力要遠高於辦公樓或廠房。
正規P2P產品收益一般在8%-15%之間,有抵押產品收益最高12%左右,但若綜合考量安全性,後者或許更受保守型投資人的偏愛。
不難看出,市面上的理財產品,多以基金和P2P為掙錢邏輯,前者規范且有跡可循,風險可控,而後者,則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景況。
P2P近幾年一直是風口浪尖的東西,很多P2P理財產品依靠背後強大金融機構支持得以延續。「7日年化6%,30日年化15%」等字眼,著實吸引眼球,對於這些琳琅滿目的理財產品,我們該如何選擇了?
1、從風險評級來看,不建議大家選擇這類理財產品
首先,我們對其提出的保證收益持懷疑態度。P2P風險由來已久,沒有萬無一失的貸款,就連余額寶這樣的貨基理財平台都不敢保證100%不虧損。
其次是資金鏈問題。網貸新規推出後,P2P平台不得設立資金池,這對那些打著隨存隨取旗號的P2P理財產品提出了挑戰:貸出去的款無法及時收回或者根本收不回來,此時又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周轉,哪么你的錢還能取得出來嗎?
去年很多P2P平台跑路,就是由於本身不夠強大導致資金鏈脆弱,或者乾脆就想圈一波錢走人。不敢說今年尚存的P2P理財平台依舊會如此,但不排除這種可能性。還是那句話,理財的目的是保值,投資的目的才是收益。
2、如果你已經決定將P2P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請注意成本和投資周期
自去年網貸新規施行後,P2P的收益一度從20%降低到10%左右,單從收益來講,P2P收益雖然有所下滑,但是總體而言要好於貨幣基金。
在決定進行投資之前,不妨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減小P2P資金配置比例,不要將大筆資金投入到P2P理財產品中。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P2P講究短線操作,不適合長線投資。建議大家在選擇P2P理財產品時,盡量選擇3個月以內的投資周期,最長不要超過半年。這也是出於風控考慮。
3、選擇大平台、口碑好的理財平台
雖說P2P存在巨大風險,但依然有很多P2P理財平台存在至今,而且也未出現什麼負面新聞,先不說是否是輿論監控做的好,但就這一點就要能讓你安心很多,心理暗示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你的投資決策。所以大家在決定投資P2P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選擇那些大平台、有大機構信用背書、口碑較好、沒有負面新聞的理財產品。
最簡單有效的平台選擇方法就是看機構評測,查看平台相關新聞,或者資訊周邊有過投資經歷的朋友。這些是最普通的選擇方法,也是對我們來說簡單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覺得你無法弄懂一個P2P理財平台的盈利模式,索性拋棄它,與其糊里糊塗虧錢,倒不如保持清醒的退出。
10. 互聯網理財怎麼操作
網上 理財挺 簡 單的 , 注 冊完 , 開 通 存 管賬戶, 充 值 金額 進去 就 可以 投 資理 財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