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理財策略
普通工薪家庭,究竟該如何進行合理投資理財?記者就此向多家銀行進行了求證。據招商銀行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理財說難也不難,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小竅門,可先選擇一些風險低,有一定收益的投資產品進行嘗試。這樣可從容面對老人生病,家裡買房等之類的「突發事件」。
這位工作人員建議:每月開支列出計劃,每個工薪家庭每月總有固定的收入,可將每月的收入作好支出計劃,除每月正常開支之外,再將剩餘部分分成若干份作為家庭基礎基金進行必要的投資理財,如儲蓄、購買股票、基金、國債等。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股票、期貨目前的行情都不太好,而且目前風險較大,工薪家庭的投資面雖然窄,但可以考慮投資國債和保險。國債每年都會發行,利息雖然與銀行同期儲蓄利息差別不大,但不用交20%的利息稅。在家裡有部分錢在短期之內用不到時,購買國債自然就是首選。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不少市民對購買保險並不是特別認同,但浦發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認為,收入越是低的市民,越有必要購買保險,眼下醫療費用較高,工薪家庭購買醫療保險,這樣在出了意外後,才能給自己治療的機會,才能給家人一份保障。所以建議市民至少要買一份大病險和意外險(現在的大病險雖然都帶意外險,可賠率並不高,另保一份意外險也就百十塊錢,很劃算的)。
銀行工作人員還建議要理財的市民,每月要做好開支記賬,每月月底進行盤點,這樣一個月下來,才能發現自己的開支是否合理,不斷進行總結,找到最合理的開支方式。
入世了 工薪族如何理財
--------------------------------------------------------------------------------
儲蓄,該降降溫了
宋平,外企職員,月收入4500元人民幣。
他說:我從前沒有太多的理財概念。有了多餘的錢就存入銀行儲蓄,雖然國家連續降息還徵收利息稅,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我的儲蓄熱情,儲蓄一直是我的首選投資項目。
隨著城市居民家庭理財方式的多元化,股票、債券、保險等已成為眾多家庭的理財工具,尤其是入世了,我不得不關注起理財來,畢竟銀行的利率不高,而且單一。
宋平認為,入世後,居民投資渠道會不斷拓寬,各種針對理財的服務機構和部門會不斷增多,工薪族會有條件把資金投入到其它收益更高的理財項目中去,儲蓄將不再是主要的選擇。他已經購買了開放式基金,並且在證券公司開了戶,也要投資股票。他說這是入世的需要。
債券,工薪家庭的首選
李小安,銀行辦事處主管,家庭月收入5000元。
他說,即使是入世後,國債也是家庭投資的首選。李小安認為,債券介於儲蓄和股票之間,較儲蓄利息高,比股市風險小,對有較多閑散資金的家庭比較合適。由於國債及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免稅,所以投資債券要首選國債和銀行債券。投資債券可以買憑證式國債,又可以買交易所國債,交易所國債流動性好,你可以像股票一樣下單把您的國債變現。憑證式國債可用於質押貸款,對工薪家庭來說比較適用。
股票,搏一搏風險與收益
張世寬,國企營銷員,月收入4000元。
他說:中國股市發展前景十分誘人,他認為,每個人都應當到股市去搏一搏,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購買基金可能更適宜,尤其是入世以後。他說,工薪族幾萬元入市屬於散戶,隨著股市的規范和機構投資者的增加,做長期和買基金是在股市中平穩賺錢的兩大法寶。
張世寬說,在我國,隨著華安創新、南方穩健成長和華夏成長等開放式基金的推出,國人投資理財的方式有了新的選擇,他預料未來這種在歐美已行之多年、標榜專家操盤的共同基金將成為工薪族入市的一個主要選擇。
保險,保障收益兩相宜
孫明明,記者,月收入3800元。
孫明明說自己在入世後要把更多的資金投資到保險上。她說,她於1997年購買的99鴻福保險已經顯示出保障與收益兩個作用,她說自己當初保少了,今後那種高收益高保障的險種不會有了,但服務會更好。她說,入世後,由於國外保險公司可以進入我國,這為工薪族帶來了新的保險投資品種和服務方式,也會帶來新的保險理念。人們可以在多家保險公司中選擇投保公司。另外,人們會為生活的各個環節購買保險,人們也將因保險的豐富與普及過上一種心裡安穩的生活。
她同時認為,今後投資型保險將會成為主流。從國外購買投資型保險的客戶群來看,大多數客戶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資產的長期增值。
商品房,一買一賣學問大
馬向紅,企業營銷主管,家庭月收入5500元。
他認為,個人投資房地產收益穩定,風險不大。他說,入世後,房地產存在較大的升值機會。手中有大筆資金的,可投資商品房,既保值又增值。他告誡投資房地產的朋友,在投資商品房時,要注意選擇大型建築公司施工建築的項目,要根據自己資金實力確定付款方式,要把握熱點地區,以保證房地產保值增值。
此外,錢幣、郵幣卡收藏品等,如果自己在這方面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選擇投資,從中也會有不小的收益。
1
入世,由於市場不斷開放,風險大了,收益反而小了,但投資的渠道卻多了,什麼股票、期貨、保險、房產、國債、外匯……還有逐步豐富市場的金融衍生品種,如股指期貨、股票期貨、備兌認股證等等
Ⅱ 在理財策略中,除了儲蓄、借貸、投資,就您了解還有其他方式么
投資的概念太大了,就像您說的股票投資
債券投資
基金投資專
房產投資
購買保險和收藏屬品投資,此外投資還包括文化藝術品投資,期貨、外匯投資、風險投資等等很多方面。
風險:儲蓄《借貸《投資
利潤:儲蓄《借貸《投資
利潤上說風險和利潤是成正比的
Ⅲ 理財規劃的策略
成功理財規劃是有計劃、有步驟、持續地執行並能及時調整的理財方案。
在明確客戶理財目標、理財偏好、財務情況等因素後,您對客戶個人或其家庭應有一個整體性的評估。評估主要包括:
(1)客戶個人或家庭風險承擔能力評估;
(2)預期理財結果評估;
(3)理財期間長短的評估。
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根據理財的三性原則,即流動性、安全性和變現性,設定對客戶最合適的理財策略,建立理財工具的合理組合。之後還要隨時注意分析宏觀經濟以及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修訂理財策略組合。若遇到個人家庭狀況有大的變動,可以按照原先考慮的步驟再重新來一次。
根據您對客戶所作的理財需求分析和理財行為偏好測試,在正確處理保障與理財的基礎上,可以給出客戶以下幾種理財策略:
(一)保本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保本:一是保證本金不減少,二是理財所得資金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的壓力,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理財者,如上面所說的超級保守型和有點保守型家庭。主要理財工具是儲蓄、國債和保障型險種。參考理財組合:儲蓄和保險佔70%,債券佔20%,其他佔10%。
(二)穩定一增長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在穩定收入的基礎上尋求資本的增值,比較適合具備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理想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是分紅保險、國債、基金、匯富貸。儲蓄和保險佔40%,債券佔20%,基金和股票佔20%,其他理財佔20%。
(三)高收益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獲取高收益,比較適合具備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沖動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有股票、基金、投資連接保險等,如有足夠的資金還可以買房、炒外匯。參考理財組合:儲蓄保險20%,債券和股票佔60%,外匯、房地產等佔20%。
無論是何種理財組合,每個家庭必須擁有保險計劃,只不過不同的理財組合中保險所佔的比例和類別有所不同而已。隨著理財型產品的出現,保險已不僅僅具有保本安全的功能,它還兼有理財的功能,成為家庭實現資本增值的理想理財工具。
Ⅳ 投資理財有哪些策略要學習
有以下投資策略需抄要學習:
本金的重要性要大於收益,著名的投資人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要問什麼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管任何投資一定要記得保住你的本金。
不懂的產品或者渠道不要去投,如果你很看好,那也務必要高清他們盈利的原理。
Ⅳ 教你如何賺錢存錢理財
一,理財其實很簡單,做到下面9點,你會發現理財也可以很輕松一、時常梳理自己的支出和收入。 總是有一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一個月下來沒什麼結余。這種情況,以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最為典型。 要學會理財,首先要控制支出,有了錢才能理財,學會記賬,將每天的花銷都記下來,可使用網上的記賬本,也可以是記賬軟體,比如財智,清楚記錄你的每一筆錢都花在了哪裡,等過一個月再回頭看看,哪些是應該花的,而哪些是可以省下來的,在下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特別注意,調整自己不合理的收支,首先讓自己脫離月光族 竅門: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記賬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效的理財方式。只有把自己的收入和開支梳理清楚了,才能進一步進行理財策略的調整。
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這個月你存錢了嗎?雖然現在利率趕不上CPI增長,但是強制性存款對個人和家庭來說也必不可少。很多人信奉"能花錢才能賺錢",但是"花錢大手大腳、存款幾乎沒有"的家庭又能靠什麼來投資呢?"能賺錢,又能有計劃的花錢"才應該是投資理財之道!竅門:資產的積累非常重要,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應該每個月一拿到工資,就存一定比例的錢到銀行,可以採用零存整取或者基金定投,剩下的才是支出部分。尤其對於不懂投資知識,盲目投資的人來說,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保險。三、注意家庭中的固定資產比例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土地和房子有著深深的感情,這種感情往往會轉移到投資中去。許多人看到房價節節攀升,覺得買房子是很保險的投資方式,所以手頭一有錢,就去買房子。除去房價下跌資產縮水的風險,因為買房而背上幾十上百萬房貸也往往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其他的家庭固定資產也是如此。以家電和傢具為例,這些東西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縮水。竅門:固定資產的增值空間有限,而且變現能力較差。所以,固定資產在所有家庭資產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60%。
四、重視保險,理性選擇投保的家庭成員保險在家庭理財中是風險管理工具,而非投資工具。保險的最大功能是保障未來生活不因風險發生而被徹底改變。隨著人們對保險的認知和了解,在經歷了前期的陌生、反感、猶豫等階段之後,已逐步開始接受保險。這里不做累述。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投保的家庭成員的選擇。現代人都疼愛孩子,把所有好東西給孩子都在所不惜。有一個家庭,給1歲的孩子購買了各種保險,總保額為20萬元。但是孩子的父母卻幾乎沒有買商業保險。竅門:不要忽視保險的重要性,尤其是處在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一旦生病或者發生意外,將給家庭帶來巨大的打擊。家庭的經濟支柱應該是保險的主要對象。此外,關於孩子的保險有規定,18歲以下的青少年如果身故,能享受的最高保額為5萬元,買多了也沒用。
五、做一個長期理財規劃很多人只知道拚命的工作、賺錢,而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往往個人或家庭資產超過幾百萬了,也沒想明白這些資產如何打理才更好。對於保險規劃和養老計劃,更是無暇顧及。竅門:很多都市人都只知道拚命掙錢,准備掙到了錢就休息,但是對於未來卻沒怎麼考慮。所以,應該從現在開始,建立長期規劃。六、不要妄想一夜暴富理財是什麼?許多人對於理財沒有清醒認識,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有的人甚至認為,要一年內資產翻幾番,才算真正的理財。竅門:理財就是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的分析,制定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終達到財務自由。一夜暴富不是理財,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正確觀念。七、不盲目跟風我們發現周圍常常有這類人:股票漲了就投資股票、收藏品火的時候就投資收藏品、看黃金漲了就投資黃金。但實際上自己什麼都不懂,只是盲目的跟風投資,往往投資之後就被套牢。竅門:在對自己的情況充分了解之後,再制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計劃,尤其注意,自己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八、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話我們總能聽到,但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卻往往忽略。有人把80%的錢投入股市,有人買了幾套房子還想再買……竅門:從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出發,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如果大部分的錢投資股票,風險過高;而全是房產的話,也會讓你的資產變現能力降低。還有,在配置資產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買保險。九、充分准備緊急備用金很多家庭都忽視了這一點,股票、基金、房子一大堆,但是用於救急的現金很少。竅門:雖然把錢放在銀行存活期沒有多大的增值效果,但還是應該將3--6個月的收入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
Ⅵ 普通家庭理財有哪些基本原則
家庭理財五原則:
原則1:應急支出。建立家庭保障應急支出賬戶,款項應足以應付家庭4~6個月生活中的各項支出。這樣家庭在面臨變故或收入危機時,仍有較充裕的資金。
原則2:保障家庭主要收入者。可通過對家庭主要收入者進行人身保險的方式,分散其發生變故的風險。
原則3:知己知彼。「知己」指對家庭的財務狀況全面了解,包括每年收入、支出及理財目標等。「知彼」指了解各種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
原則4:制定理財策略。理財策略是使家庭現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必要前提,盡早制定出適合家庭的儲蓄、投資和資產管理等理財策略,以實現家庭資產的最佳配置。
原則5:明確未來需求規劃。家庭理財的明確目標之一是針對未來的家庭財務需求預作規劃,這些未來需求大致包括子女教育費用、購房費用、養老費用三大類,提前為計劃做准備。
健康投資是最佳的首選投資項目,生命是人生的根基,而投資理財的最佳顧問是你自己不要盲從別人。總之,聰明理財、科學投資,能讓你的家庭生活更加美滿。
Ⅶ 在理財策略中,除了儲蓄、借貸、投資,就您了解還有其他方式么
買基金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
一般而言,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銀行都是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 越長利息越高,提前終止減少利息。你可以考慮各銀行理財產品,時間短,利率比銀行同期利率要高,但都是五萬起點,不能提前終止。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資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筆定期一年的,一年後就每月有錢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類推。
Ⅷ 如何制定理財策略
那要看看你是做什麼的嘍,企業的話你可以從公司的營運方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