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豆瓣的融資

豆瓣的融資

發布時間:2021-08-01 17:10:32

㈠ 豆瓣音樂前任總經理創立美麗音樂,獲巨額融資,人們為何這么信任「叛徒」

提到豆瓣音樂大家可能對它的經營模式和管理人員不是特別的了解,但對豆瓣音樂本身的成績相信很多人看在眼裡,發展還是很不錯的。可它以前的前任經理離開豆瓣轉而創立了美麗音樂,讓人比較詫異,而且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前景還很樂觀,前不久更是獲得巨資融資,看來非常有機會能夠成為全新的音樂製作、推廣平台,以後在音樂領域更加無限可期。但為什麼大家這么信任「叛徒」呢?

以前的成績當然不能成為綁架的理由,因為誰都想要尋求更大的發展,誰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為根本,來把控自己的行為。其實不只是豆瓣前任的經理,現在好多創業成功的商業大佬在以前都是為他人服務的。我們不能說自己創業就是叛徒的行為。老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想有更廣闊的天地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所以,只要憑借自己本事吃飯的就是值得欣賞和信任的。

㈡ 豆瓣網的商業模式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64644/ 看

㈢ 豆瓣的老闆是誰 豆瓣靠什麼賺錢

如果你是豆瓣用戶,你不知道豆瓣老闆是誰……

好吧,我得說豆瓣老闆也是豆瓣用戶:阿北
本名楊勃。

豆瓣員工基本上都是豆瓣用戶。豆瓣的盈利模式,目前還不清楚。2011年9月完成第三輪融資5000萬美元。目前還在燒錢階段。

眼下豆瓣也搞過一些例如廣告(多數小清新)、品牌小站、收費閱讀等等,但看起來並不那麼「賺錢」。

不過這不能妨礙豆瓣成長為一個用戶素質、忠誠度都十分優良的新社區網站。

㈣ 知乎,豆瓣這些網站是怎麼盈利的

和微信是一樣的,雖然不是掙的廣大群眾的錢。但是人多的地方就會有商家介入啊!這點你應該清楚了吧!就像電視收視率不可能向看電視的人收費啊!

㈤ 豆瓣究竟是靠什麼盈利的

你可以翻看一下那些剖析豆瓣盈利模式的文章,但那種隔靴搔癢的結果並不值得你推敲研究。我們從豆瓣的產品開始,了解豆瓣的盈利都有哪些。 豆瓣傳統的盈利來源於豆瓣讀書。它為當當、卓越亞馬遜等電商導入一定的流量,從而帶來一定的分成。最近作為電子商務渠道的盈利模式中又加入了豆瓣電影這個產品,通過提供在線選座購票的功能,用戶可在豆瓣電影買到北京十幾家影院的電影票。隨著更多影院的加入,豆瓣在這方面獲得的分成收入有望增長。此外,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豆瓣閱讀,可以讓用戶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書籍,付費閱讀,豆瓣與作者按一定的比例分成。這是豆瓣第一個直接向用戶收費的產品。 差不多在兩年前,豆瓣推出了自己的廣告產品,主要包括展示類廣告、品牌小站和豆瓣FM中的音頻廣告。展示類廣告直接體現在豆瓣的頁面中,用戶通過觀看或點擊廣告了解品牌及產品信息。品牌小站是指品牌以商業的官方小站形式入駐豆瓣,自由經營,發布內容,並通過一系列的互動活動來吸引用戶參與的方式。而豆瓣FM中的音頻廣告則利用了在線音樂產品的空間和潛力。當在線電台逐漸成為主流的收聽方式,音頻廣告未來也會像如今的視頻廣告一樣,成為廣告主的另一個網路媒介投放的選擇。 到目前豆瓣已經與將近200個品牌合作,為他們提供定製化的廣告方案。這些品牌橫跨汽車、時尚、IT、家電、旅遊、奢侈品、化妝品、快消品等多個領域。在豆瓣看來,合作的客戶是否是世界500強並不重要,最核心的原則是品牌的定位要與豆瓣的用戶高度貼合。 因為長期堅持自身的原則,豆瓣的收入與當下的其它SNS相比自然是遜色很多。但這也正好反映出豆瓣不著急盈利的心思。創始人阿北曾經對外表示:只要不再投入開發產品,當月即可盈利。豆瓣的營收去年已經達到千萬量級,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是真的在專注開發更多的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㈥ 豆瓣網的盈利融資

品牌廣告:在2010年,豆瓣推出了自己的廣告產品,主要包括展示類廣告、品牌小站和豆瓣FM中的音頻廣告。到2012年11月,豆瓣已經與將近200個品牌合作,為他們提供定製化的廣告方案。這些品牌橫跨汽車、時尚、IT、家電、旅遊、奢侈品、化妝品、快消品等多個領域。在豆瓣看來,合作的客戶是否是世界500強並不重要,最核心的原則是品牌的定位要與豆瓣的用戶高度貼合。
互動營銷:在豆瓣同為社交網路,豆瓣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小站、線上活動、同城活動等產品助力品牌商開展互動營銷。
圖書電商渠道分成:豆瓣傳統的盈利來源於豆瓣讀書。它為當當、卓越亞馬遜等電商導入一定的流量,從而帶來一定的分成。
豆瓣閱讀電子書售賣:豆瓣閱讀是豆瓣旗下的電子書閱讀和售賣平台,豆瓣閱讀付費書店於2012年5月7日正式上線,到2012年底已經覆蓋PC和移動端多平台。豆瓣閱讀平台上的電子書包括電子版實體圖書和個人作品投稿即自出版作品兩種,這些電子書由免費電子書和售價0.99元至幾十元的付費電子書構成。
豆瓣電影在線選座購票:2012年5月17日,繼開通購書服務之後,豆瓣再次開始拓展新的收入來源——豆瓣電影在線選座購票服務正式上線。到2013年2月 1日,豆瓣電影已覆蓋全國400個城市2500家影院,實時查詢全國放映時間表,部分影院已支持直接選座購票。該功能已在iOS & Android 雙平台同時開放。
豆瓣FM付費版-豆瓣FM PRO:2013年1月7日,豆瓣發布了旗下電台產品的升級版——豆瓣 FM Pro,採用付費訂閱模式,每月10元,半年價50元。
豆瓣同城票務:豆瓣同城有大量的話劇、演唱會等商業演出信息,活動頁面提供票務鏈接,通過將用戶引導至相關的票務網站實現銷售收入分成;2012年上線同城活動官方售票。 豆瓣網,互聯網WEB2.0時代的又一個奇跡。從開辦伊始僅僅9個月的時間,就在商業網站視為生命線的Alexa一路躥升進入排名前4000,擁有五千多萬注冊用戶。網站創辦者楊勃表示,在豆瓣網的每十次點擊便會促成一次購買行為。令人驚訝的是,這一切並不是燒錢百萬之後的成就,網站的前期投資僅僅是來自幾個朋友的20萬人民幣
20萬創造Alexa4000排名,這是真的么?來看一下:
楊勃在創站之初有人曾經提議,把網站作成一個面對手機用戶,楊勃則說:手機一年只出幾十款產品,受眾雖多,但是更適合專業的工程師們來評價,而書籍每年會出幾萬種,此前的書評主要由專家所出,而出版社的書評大多出於營銷的目的。把書評變為實際的商業模式,從而對購買者起到導向作用是豆瓣網成功的關鍵。豆瓣網通過和當當網、卓越網進行合作,產生的購買雙方進行分成,此外還有一定的廣告收益。楊勃表示,廣告的分成已經能夠滿足網站的日常開銷。
相當多的網站有著唯鏈接情結,也就是在頁面上充斥著無數文字、圖片鏈接,漂浮的FLASH。誠然,撒下大網捕魚是一種招攬用戶的方法。不過目前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網站類股市價最高的「勾勾」網站也不是一般的簡潔,豆瓣網的風格也是參考了雅虎剛剛收購的圖片網站flickr。
看來成功創業的契機並不僅僅是資金的多少,社會除了典型的你買我賣還有太多可以想像的空間。投資僅僅5萬元,加上貼近用戶的創意,便能把網站變成一個「金子一袋子,袋子一屋子」寶庫,不必讓用戶去信息垃圾堆里尋找那一點星光。

㈦ 急!在線等!豆瓣網的融資歷程

豆瓣面對的其實並不是一個小眾市場。」楊勃的理由在於書籍、電影、音樂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需求,其背後的人群也是非常龐大的。「關鍵在於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找到一條合理的路徑以吸引更多的用戶。」

其實,豆瓣本身也不是楊勃創建的第一家企業。

連續創業者

早在2000年,楊勃就辭掉了IBM顧問科學家的工作回到了北京。在北京國貿的星巴克,楊勃在清華時的老同學說服了他。「其實我參加進去的時候,他們已經快要拿到投資了。」楊勃當時在這家名為「快步易捷」的企業職位是首席技術官。

楊勃坦誠對於那次創業並不是很喜歡,「更多的是受到了當時創業熱潮的感染,並沒有想好自己能做什麼。跟當年很多懷有遠大理想的企業一樣,『快步』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物流E化方案供應商。但是經歷了中小企業融資、燒錢等過程之後,『快步』卻沒能朝著目標再前進一步。」

2004年7月中旬,決定不再堅持的楊勃跑到美國去轉了兩周後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想像回到大公司去上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回國後不久,一個名叫「驢宗」的網站就在楊勃的電腦里成型了。「驢宗」的想法跟楊勃的愛好密切相關。當楊勃還在美國的時候,他就曾經靠著打工掙來的錢在美國、歐洲等地跑了一大圈。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驢宗」只是後來的「豆瓣」的試驗品。「相對旅遊而言,看書、聽音樂、看電影是一種更加普遍的需求,也是我的愛好。」

2004年9月間,離開曾經居住的北京豆瓣胡同,楊勃決定在網上給自己也給大家建一個「豆瓣」網站。


另類天使

「我覺得用20萬元人民幣(大約合2.5萬美元)差不多就可以做出一個雛形來。」不過二次創業的楊勃當時手裡就是連這20萬也拿不出來。「我自己的錢都砸在了快步易捷里頭了。」開始寫豆瓣網站程序後不久,楊勃就想到了天使投資。

在美國呆了將近10年的楊勃找起這點錢來也沒有費多大勁。「梁文超給我投了1.5萬美元,他的一個同事也跟著投了1萬美元。」梁文超是楊勃在清華大學物理系讀書時同寢室的同學。當時梁文超正在矽谷的Maxim公司工作。

「我們當時就說好了,1年後他們可以選擇是讓我還錢還是轉換成公司的股票,而且他們可以把這筆錢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轉換成股票。」楊勃解釋說,如果一年內有投資人進來,而且投資人給出的估值高於企業的價值,那麼梁文超和他的同事就可以按照企業的價值來獲得相應的公司股份;反之亦然。

這種做法相當於把風險都留在了楊勃這邊。「當時我們也沒有簽什麼協議,只是口頭上的君子協定。」梁文超只是出於信任才把錢「借」給了楊勃。「在矽谷的時候,我和他是我們班僅有的兩個還沒有結婚的,相互之間交流比較多。」楊勃嘴邊流露出些許自嘲的口氣。

1年後,即2005年年底,梁文超和他同事的「借款」如約轉換成了豆瓣的股票。按照一年前的約定,對豆瓣的估值大約是67萬美元。

沒過多久,楊勃又開始了尋找第二輪天使投資的工作。「原定的目標是十多萬美元。」楊勃很快就覺得一時花不了那麼多錢,最後只要了6.5萬美元。2006年春節前後,這筆錢陸續打到了楊勃個人賬戶上。豆瓣的估值也隨之漲到了百萬美元以上。

「我的確跟陳一舟有過接觸,當時是希望他個人能夠做豆瓣的天使投資人。」由於雙方在預期上存在差距,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結果。「陳一舟更希望以千橡集團作為投資主體。我並不希望那麼早就有公司資本進來。」


從用戶到投資人

楊勃原本並不打算過早地給豆瓣尋找機構投資。但是2005年以來中國創業投資市場上競爭的加劇卻使得楊勃很快就跟VC接上了頭。

最先找到楊勃的是IDGVC的投資經理高強。早在2000年,IDGVC就投資了楊勃參與創建的「快步易捷」。2005年6月,擁有廣泛觸角的IDGVC再次注意到了剛剛起步的豆瓣。

從IDGVC開始算起到最終拿到投資,楊勃或被動或半推半就地總共見了15家左右的創投機構。

「我們感覺剛剛進來的國際VC跟在本土打拚過一段時間已經完成了本土化的VC之間最大的差距其實不是在信息的獲取上,而是表現在對市場的深層理解上。」雖然楊勃跟純粹國外背景的VC在語言溝通上並不存在什麼障礙,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由本土背景的馮波和Chris聯手創建的策源基金

馮波早年在亞信、新浪等企業私募中小企業融資過程當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此前,他還曾經出任過ChinaVest中國首席代表,並且參與創辦了成為創投。

不過,馮波第一眼並沒有看上豆瓣。盡管馮波很早就已經是豆瓣的注冊用戶。但是對於上線不到半年,也沒有多少用戶的豆瓣,馮波還是很難找到足夠的理由來說服自己。

2006年4月,斷斷續續地接觸了半年之後,逐漸被豆瓣粘住的馮波和策源的投資經理原野才開始認真討論起楊勃和他的豆瓣。

經過兩個月的討論,2006年6月1日,楊勃和馮波正式簽署了「TermSheet」。6月下旬,策源基金的200萬美元投資就到了豆瓣的賬上。

「策源出價其實並不是最高的。」楊勃選中策源基金的一個原因在於它是一隻很新的基金。「這就從時間框架上允許它看得比較遠。」

「策源基金募集成立於2005年上半年,規模為1.2億美元。」原野接著說,「作為一隻專注於IT類早期投資的基金,在過去的1年當中,策源已經投資了二十幾家創業企業,涉及金額達數千萬美元。」


路徑依賴

「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接觸,我們逐步感覺到楊勃是一個實實在在做事情的人。」原野如此解釋策源基金態度的轉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基本上都只是楊勃一個人在做豆瓣,而且做得越來越有聲色。」

「一開始,豆瓣只需要關注書評、書籍推薦等網友看中的核心價值就可以了。」美國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博士畢業的楊勃覺得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先把網站做起來。「沒有必要一開始就把架子搭得那麼大。」楊勃說,「當時我也請不起那麼多人」。

豆瓣功能的添加和完善都是楊勃在跟網友的互動過程當中逐步實現的。在書評的基礎上,豆瓣逐漸增添了「以書會友、價格比較、二手交換」等功能,同時還增加了電影和音樂等方面的內容。

有了這些功能作基礎,通過跟當當、卓越等網上書店的鏈接而產生的購買行為,豆瓣開始有了一些分成收入以應付日常的開支。

與此同時,豆瓣最初的一些用戶也開始完成了身份的轉換。

2006年3月,豆瓣正式上線一周年之際,豆瓣迎來了自己的第2位正式員工—Brant。Brant是豆瓣的第212個用戶。截至2006年6月30日,連同楊勃在內,豆瓣一共擁有5名正式員工。這個數字正好和快步易捷創始人的數量相同。不僅如此,這5個人還都是豆瓣的前2500名注冊用戶。

「從用戶當中發展員工有一個明顯的好處,那就是他們自己對豆瓣比較熟悉,有感情。」楊勃覺得這樣大家的理念會比較接近。

獲得中小企業融資後的豆瓣還將開通旅遊板塊。楊勃本來擔心這將會分散豆瓣的核心價值,而現在「驢友俱樂部」是豆瓣最活躍的小組之一,「原來豆瓣的用戶大多數也都是驢友一族」。

來源:中國風投網

㈧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豆瓣:創業得以盈利為先 情懷有時是絆腳石 豆瓣社區創立於2005年,至今已有14年。在快節奏的互聯網世界,14年已經算高齡。豆瓣在巔峰時做到超過2億的日均PV,但它的商業化變現跑得太慢,以致於移動互聯網跑不過競爭對手,明明盡佔先機卻落得失敗。背後也是創始人阿北文藝人的特點。2005年,創業圈還在主張用戶既是內容消費者,也是內容生產者。程序員阿北在豆瓣胡同的星巴克里,花三個月時間寫完了豆瓣的代碼。彼時豆瓣上有書影音、廣播、小組三個點評功能,通過用戶來生產內容。

最近幾年豆瓣找到自己的新方向——知識付費產品豆瓣時間。豆瓣有著多年的粉絲積累,做知識付費的基礎更好。豆瓣時間的第一檔節目《醒來——北島和朋友的詩歌課》,符合豆瓣的文藝氣息。憑借著粉絲優勢,這門單價過百元的課5天流水就超過百萬,在行業里這是相當不錯的戰績。然而知識付費這一步也比別的平台晚,得到、喜馬拉雅、千聊等都在2016年左右開始,而豆瓣在2017年。如果說豆瓣的目標就是打造一個文藝人的社區,那它做的到。但在這以規模和盈利衡量一家公司成功與否的時代,豆瓣敗了。

閱讀全文

與豆瓣的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