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中央權力真的就那麼衰微嗎
這有什麼環境不同,結果就不同,他們的當時條件不同。唐也不是堅持最長的中央政權,最長的是東周王朝。春秋戰國時周王都是在的,各諸侯名義上都歸周王節制。你自己算算春秋戰國加一起多少年。
唐朝的節度使制和周的分封制都是導致割據的重要原因。分封制只是有個名分而已不,也不可逾越王權,節度使也是總攬了地方軍政大權。重要的是實力。分封制的確可以世襲,但節度使指定的接班人,唐王有能力改變嗎。重要的是兩者當時都出現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㈡ 和珅是怎麼死的在哪死的
和珅是由嘉慶帝白綾賜死於家中的。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十三,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
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中用白綾自殺。
(2)理財行營擴展閱讀:
和珅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死時年僅49歲。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和珅死後,他的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以避免連坐。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於是,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布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㈢ 清末皇妃文綉為什麼和皇帝離婚呢
原因:
1924年被逐出宮之際,袖藏利剪,自盡殉清,未果。反對溥儀投靠日本人、以圖復辟大業,加之後妃爭寵,與溥儀感情疏離、齟齬不斷。1931年8月,伺機脫出天津,登報公開表示與溥儀離婚,「刀妃革命」一時間成為天字型大小新聞;10月,正式宣告與溥儀離婚。
額爾德特·文綉(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自號愛蓮,蒙古族,鄂爾德特氏,滿洲鄂爾德特氏端恭之女,出生於北平方家胡同錫珍府邸。父去世後,母蔣氏攜三女析居花市,過平民生活。8歲時,就讀於花市私立敦本小學,聰穎好學,頗諳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