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總會收到這樣的銀行騷擾簡訊
第一,這與移動沒有關系,是銀行系統發給你的,要收費的話,也是以銀行的名義來收,而且當它收費的時候,它也會以簡訊的方式發給你如:「您的卡****,……信息費**」如果沒有收到過,那就是不用的。
第二,你看看你的家人有沒有用你的號碼登記過。可能是他們的卡。
第三,別人在登記的時候,錯把卡邦到了你的號碼上。或者,你的號碼原先是別人用過的,但是那人沒有及時到銀行更新信息,所以號碼沒有變。
第四,可能是騙局。
『貳』 前兩天購買余額寶後總有些騷擾電話推銷理財,之前購買一千餘額寶就沒騷擾,現在增加了些就開始收到電話
我這買了點余額寶,也沒有來騷擾電話,你可以問問他們怎麼知道你的電話,沒有密碼應該取不走錢的。這個和手機綁在一起會發簡訊的。
『叄』 銀行工作人員誤導了,購買了理財產品,可以向銀監會投訴嗎
可以向銀監會投訴銀行的,屬於欺騙行為。
『肆』 為什麼這樣金融機構總是惡意騷擾公民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感情煩惱
很正常,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犧牲別人利益為代價,這就是社會蛀蟲,法律機構嚴打,一天天在減少,更需要警民一心而除之
『伍』 銀行理財有哪些潛規則
一、認清風險等級
根據產品風險特性,一般銀行將理財產品風險由低到內高分為R1-R5共5個等級:容
R1、謹慎型或低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風險很低;
R2、穩健型或較低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相對較小;
R3、平衡型或中等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適中;
R4、進取型或較高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較大;
R5、激進型或高風險,該級別理財產品不保本,風險極大。
所以投資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注意產品說明書中的風險等級,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收益。
二、重視風險評測
首次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前要進行風險評估測試。根據銀監會的規定,投資者只能購買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應或更低風險等級的產品,比如你的風險評估結果是穩健型,那麼你就只能購買R1和R2兩類產品。
然而很多銀行理財經理為了提高銷售,會引導客戶甚至代替客戶填寫風險評估測試,以保證購買產品時不受限制。對於客戶來說,買到「風險超標」的產品,本金和收益可能面臨著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風險。因此風險評估測試一定要自己認真做,不能走過場。
『陸』 之前廣發銀行的理財平台總跟我發騷擾簡訊,我回復00000屏蔽了簡訊埠,現在辦業務收不到廣發銀行9
第一問北京移動能夠恢復嗎,第二就找銀行,三,換電話卡,四換銀行
『柒』 最近經常接到騷擾電話推薦年收益12%以上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啊,被騙的風險高嗎
被騙的風險很高。理財產品都不保本的,所謂的年收益是指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就是最樂觀估計。如果是非正當機構,就更加危險了。
『捌』 我被銀行的工作人員忽悠,購買了大筆理財產品,損失較大,該怎麼維權
買理財產品是要做風險評估和風險認同簽字的,如果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你是被騙的,可以起訴,如果沒有那就自己承擔了,哪家銀行啊?
『玖』 大家小心 圈套大家小心所有「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的圈套和陷阱
真要是對你有利,那些人的iq能比你差,還用得著到處向你推銷?
業務員隨便怎麼說都不會被追究,反正口說無憑。
何況出了事情保險公司一貫把責任推到業務員身上,
自稱他們不是公司員工,一切與公司無關。
就因為大家信任銀行、郵局等機構,所以保險公司才想到這樣的主意。
在銀行、郵局等地方擺攤設點兜售保險,讓你誤以為是這些地方的新業務。
這些機構成天和錢打交道,自然會唯利是圖睜眼說瞎話。
某位網友提供了銀行、郵儲員工騙保術:
一是把保險解釋成銀行存款,賣保險是存款送保險,很多百姓到現在還稀里糊塗。
二是把十年期保險說成三年,三年期的說成一兩年。
三是誇大意外險,大部分銀行保險只能保意外死亡或者無意外保險,但銀行員工都誇大為保意外(言下之意只要出了意外都保,故意模糊言辭);
四是誇大收益,銀行保險到期收益根本不能預期,甚至包括損失本金(誰敢保證保險公司不被清算,保險公司也是股份制公司),但銀行、郵儲工作人員按照保險公司人員的授意,擅自誇大收益,基本都說比存款高,並將十年期的保底解釋成一年的,模糊客戶視聽。
五是保單上現金價值基本都列印在保單背後,並粘貼於背面,防止客戶看見後而要求退保。
實際上,銀行、郵局只是代理銷售,其它售後服務、理賠事項統統由保險公司承擔。
如果要退保你會被踢皮球,而且拿不回來全部的錢。
如果真的需要理賠,你自己看看多少人投訴過保險公司要對簿公堂才肯給錢。
隨便問問樓上那些鼓吹這個行當的:
每天在銀行里擺攤設點,打出廣告條,是個人都拉,打著各種旗號推銷保險。
給無知的老人兜售長期壽險,說是比固定存款利率高,
給沒幾個錢交不起續期保費的普通人鼓吹什麼理財產品,還送保障。
把他們的存款變成自稱收益高但不能提前取的保單,投保容易理賠難。
拉來一單給你一單提成,還要你拿錢出來打點銀行里的人;
賣不出去,沒有一分錢底薪,你還倒貼。這樣的事情,你覺得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