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方法一: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孩子大多都沒有理財意識,不會計劃消費,不知道去買實用且物美價廉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只要手裡有零花錢,見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買,不管對自己是否有用,錢用完了的時候,該買的物品卻沒了錢去購買。
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這樣才能避免孩子盲目花錢。
方法二:讓孩子體驗到理財的好處
父母教孩子花錢要有計劃,告訴孩子怎樣合理支配零花錢,給孩子定下一個理財的目標,讓孩子體驗到理財帶給自己的好處。
父母在孩子達到目標後要給孩子一些獎勵,比如帶孩子去旅遊,或者給孩子買樣喜歡的東西。孩子體驗到了理財帶給自己的諸多好處之後,理財的興趣就會增加,理財的行為才能繼續下去。
方法三:通過游戲培養孩子的理財興趣
父母與孩子比誰用同樣的錢買到質量更好的物品,或者讓孩子與同學比賽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購買慾望,節省下更多的金錢等等。用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學習理財,能夠增加孩子對理財的興趣。
方法四:給孩子買一個儲蓄罐
孩子花錢不知道節省,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儲蓄罐,最好是透明的,能夠讓孩子看到錢一天天增多,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存錢的興趣,這樣孩子就會有意識地節省零花錢,把它存入自己喜歡的儲蓄罐里,從而達到讓孩子儲蓄的目的。
方法五:讓孩子親自感受錢能生錢
孩子的零花錢儲蓄到一定的數目,父母可以到銀行給孩子辦張銀行卡,還要帶孩子經常去查看錢的數目,讓孩子知道銀行的利息能讓自己賬戶上的錢增多,還要使孩子明白再取出錢會增加多少,讓孩子親自感受到錢放在銀行能生錢,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存錢的興趣,把節省下來更多的錢存入銀行,最終會幫助孩子養成攢錢的好習慣。
⑵ 家長怎樣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思維
美國孩子都想成為巴菲特,中國孩子都想成為馬雲。”
這是我近期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一句話,當時就想吐槽豈止孩子會這么想,有同樣想法的家長只會更多。奈何世界始終是年輕人的,巴菲特從6歲開始學習投資理財,馬雲初中就展露與眾不同的高財商,我們現在想努力怕是晚了,只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教會孩子合理規劃金錢
馬雲能賺錢吧?但人家更會花錢。無論是巴菲特還是馬雲,這些有錢人在成為資本以前,先學會的都是累積資本,沒有第一桶金打基礎,何來以後的天下呢?
所以,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不要被浮華虛榮迷了眼。
以我家樂樂為例,從他開始賺錢起,我就教他把錢按照比例支配,40%儲蓄,20%應急,剩下的則用於日常消費或投資,屬於“可失去部分”,這樣既能鼓勵孩子多多嘗試不同的賺錢方式,也讓孩子有了東山再起的底氣。
⑶ 如何培養孩子理財能力
要想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首先要從小進行灌輸,讓孩子知道錢的作用,和如何去理財?從小培養理財的概念,這樣慢慢的孩子才有理財的想法,知道怎樣去理財
⑷ 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主要培養孩子一下三個環節的意識
一、理財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黃金;當然,金榮中國也要提醒你:投資有風險,入市還需謹慎。不是每個進入市場的投資人都能分得一杯羹的。要靠經驗和技術才能穩定獲益。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以防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比比皆是。
總之,要記住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⑸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理財小神童
個人認為對於孩子理財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建立意識、形成習慣。
孩子畢竟是孩子,過早的讓孩子陷入對金錢的糾纏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我們對於孩子的培養主要是意識和習慣方面。
1.理財意識:可以向孩子滲透錢靜止的時侯會貶值,而流動起來有風險但也可能什值。以使孩子不懼怕投資,同時又有理性的思維。
2.正確習慣:我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學習,所以,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習慣是孩子將成功成參與理財活動最重要的能力。因為,理財這事兒,說簡單就簡單,說困難也困難,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把握正確的方向。
最後,在教育孩子時,要求不如示範,所以,做家長的有必要先自己建立意識、形成習慣。
⑹ 如何培養兒童的理財意識
一、要讓孩子懂得錢財來之不易,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告訴孩子金錢來源於辛勤的勞動,讓孩子學會自力更生,幫助孩子認識到勞動的價值。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可以讓孩子了解家裡的收入與支出情況,告訴他要對自己的未來做一個合理的規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他會很慎重地貨比三家,改掉沖動購物的壞習慣。可以讓孩子設立一個「賬本」,一段時間後,讓孩子統計一下,如果花得不合理,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調整。
二、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花錢,改變孩子支出習慣
通過改變家長給零花錢的習慣,亦可以改變孩子的花費習慣。此外,還可以採取讓孩子當一天家長的形式,這樣他們會更加了解家庭如何運轉,錢是怎麼流動的,家庭開銷的龐雜,在支出前就會進行主動思考,還可以從小鍛煉孩子花錢買東西,如何購買物美價廉的物品,引導孩子合理消費,制定消費計劃。同時鼓勵孩子記賬,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三、幫助孩子學會積累,訓練孩子自己儲蓄
當孩子想買自己心儀已久的一人貴重物品時,父母可以跟他說,把零花錢儲存起來買。讓孩子體驗「積少成多」的樂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有選擇性消費」的意義。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壓歲錢,要告訴他對壓歲錢正確的處理方式,可以讓孩子自己管理壓歲錢,用壓歲錢做一個小小的投資理財。
四、帶孩子走進銀行,投資啟蒙,適度積累「生錢」經驗
告訴孩子將錢放在銀行里可以做什麼,讓孩子對銀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還可以講講各種教育儲蓄或保險的作用,培養通過投資,使錢生錢的意識。教給孩子一些理財技巧零存整取、12張訂單法等。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讓孩子接觸一些投資類的模擬游戲或直接投資,讓他們對投資開始有第一手經驗。
五、家長要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家長對金錢的態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以及觀念會在無形中對孩子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父母要常常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如果要讓孩子達到自己的期待值,首先就需要家長本身的行為與態度具有說服力。
⑺ 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
1.首先給孩子們准備好三個存錢罐,在罐外面貼上標簽,分別是:1.買學慣用品和零食用的,2....
2.家長可以每個月給孩子們相應零用錢,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先不要告訴孩子們,...
3.當孩子們一但有錢後,這個也買,那個也買。這樣不用一個月的時間,三個這個存錢罐里的...
4.當孩子經歷了月光族的生活之後,會更加懂得珍惜錢,才不會讓存錢罐里的錢都花得光光的啦~
⑻ 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父母應該怎麼做
盤點:外國家庭的理財教育
1、美國:賣玩具換收入
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歷史很短,所以美國人傳統、保守的思想較少,在生活習慣上也不墨守成規。同樣,在子女理財教育方面,習慣花未來錢的美國人也與其他國家頗有不同。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系,把理財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
對於兒童理財教育的要求是:3歲能辨認硬幣和紙幣,6歲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他們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美國小孩會將自己用不著的玩具擺在家門口出售,以獲得一點收入。這能使孩子認識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應該有工作的慾望和社會責任感。
2、英國:能省的錢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國人,給人們的印象是過於保守,這種作風體現在理財教育方面則表現為,英國人更提倡理性消費,鼓勵精打細算。所以,英國人善於在各種規定里尋找最合適的生活方式。
在英國,從幼兒起就開始理財教育,並針對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要求:5歲至7歲的兒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並懂得錢可以用於多種目的;7歲至11歲的兒童要學習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於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
3、德國:童話打開金錢之門
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面對孩子卻有生動的一面。向孩子講述理財童話故事的《小狗錢錢》風靡一時。讓我們看看這本書講些什麼:「如果你只是帶著試試看的心態,那麼你最後只會以失敗告終,你會一事無成。嘗試是一種借口,你還沒有做,就已經給自己想好了退路。」
「不能試驗,你只有兩種選擇,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掙到錢,最關鍵的因素並不在於你是不是有個好點子。你有多聰明也不是主要原因,決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這些生動有趣的話語,相信孩子們在樹立金錢觀念外,還會學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4、日本:管理自己的零用錢
日本人講究家庭教育,他們主張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隨便向別人借錢,主張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錢。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家長都鼓勵孩子長大一點,就利用課余時間在外打工掙錢。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給孩子買玩具時,都會告訴孩子,玩具只能買一個,如果想要另一個的話就要等到下個月。
學習:培養孩子理財能力的4要點
1、培養理財意識
很多十六七歲的孩子不太會「一分錢,一分打算」,心理專家指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生存壓力,不容易理解經濟環境的影響。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庭未來規劃,在具體的事務中給他有直觀的感受。比如為上大學、度假、房屋貸款而必須的儲蓄,要學會提前做打算,節約並不等於小氣。另外,還有不少家長用做家務換取零用錢,讓孩子明白錢財來之不易,對此心理專家建議,日常的家務活不要事事都給孩子錢,讓他覺得任何家務事都是「付費服務」,可以有選擇地交錯安排。
2、有規劃地花錢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亂花錢,給孩子的零用錢比較少,這樣做的弊端是,孩子養成要花錢就伸手要,一有錢就花光的習慣。心理專家建議,以一周或半個月為周期,讓孩子自己安排零花錢的開銷。一開始孩子可能管理不善,很快把錢花光,但長久下來,他會意識到用錢必須有度,就能養成規劃財務的習慣。另外,在逛商店時,孩子若喜歡什麼就非要什麼,可以給他一個固定的額度,讓他在額度內自由選擇,這樣孩子也不會隨便亂花錢。等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規劃習慣後,還可以給他申請銀行賬號,讓他自由支配存取。
3、不能隨便透支
需要時使用信用卡已經是當今理財概念中的一部分,但不能讓孩子有「有信用卡,缺錢可以先透支」的印象。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申請信用卡沒問題,但透支必須按時償還,如果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去透支,會遇到麻煩。讓孩子明白,在財務上必須遵守信用。
4、合理的獎賞制度
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和培養其他習慣一樣,需要鼓勵和獎賞,心理專家建議,在孩子剛開始學著理財時,家長可以給與他適當的獎勵。比如這個月如果能存下錢,就能得到相應數額的獎勵。一般來說,在三個月後,孩子就能自己維持良好的習慣。
提示:教育孩子理財父母先學理財
做好孩子的理財教育,父母必備兩個條件:第一,對孩子的理財教育要持有持續的關心和支援。第二,要掌握教孩子理財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金融知識。歸根結底,唯有父母先學習理財知識,才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理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