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資談判有什麼技巧嗎
融資談判是來企業成功融資自過程中的關鍵一環,充分發揮融資談判技巧,能幫助企業更好把握融資的主動 性、爭取更多有利自己的條件。網融網覺得,首先,我們應該理解一點,我們所面對的投資人並不一樣,更多時候,我們會同時面對多個投資人,他們的背景、喜好、知識結構等都不一樣。
因此,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及提問方式也不相同,所以,談判,一定要准備充分,以此增加自己的自信,降低自己的弱勢。 在幾分鍾的時間內,最好的介紹方式是找對應物(行業中,成功或失敗的例子),談對應物會讓對方非常容易了解你在做什麼。
同時也考察了投資商對你領域了解程度,也告訴對方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包括是處於早期還是晚期,每年的銷售額,在市場中的份額等。當然,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立刻區分開你與競爭對手的不同之處,以強化自己的項目優勢。
介紹自己時不要說描述性很多的語言。要用幾個點去定位,讓對方清楚知道你做什麼,企業的狀況。如果站在投資商角度想問題,會更容易地抓住其注意力。因為每個投資商都會接到很多商業計劃書,會見到很多人,關鍵在於怎樣把你與別人區分開來。
2. 創業融資前該做哪些准備
作為投資銀行顧問,我負責的業務是投融資中介業務,在中介過程中,最常碰到的情況就是,項目方和資金方完全不了解對方的想法和立場,甚至完全聽不明白對方提出的要求,而且從自身角度提出很難讓對方接受的條件,這樣使得談判基本無法進行,當然也就耽誤了許多合作的機會。
種情況尤其在創業者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我想,原因也在於創業者的獨特身份和背景上的缺乏,導致了與資金方更大的差距。作為第三方,我認為有必要將其中的一些主要障礙提出來,供創業者參考。
具備的個人素質
資金方希望創業者足夠成熟和值得託付。我們期望的創業者應該是有誠信的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成熟和正常的心智,具備未來成為企業家的潛力。
實際中我們遇到的創業者,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的幾乎寥寥無幾。最常見的情況是創業人很年輕,幾乎沒有經過中國社會磨練,而且能力體現在某一方面特別強,而其他方面很弱,比如可以的技術專家或者可以的市場能力,而在與我們討論項目細節時,往往表現出不成熟的過度自信和武斷,甚至性格有明顯缺陷。有些人基本上沒有企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只是想當然地誇誇其談,一般來說,從管理者提升為企業家的可能性要遠高於那些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人。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創業者時,我們基本上會判定該創業者未達到要求。
有技能齊全的創業團隊
有時候,創業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那麼,我們會對每個創業者的技能要求適當降低,但要求整個團隊成員合起來具備較完整的技能,如技術、市場和運營。對於每個創業成員的誠信和個人品行的要求與單獨創業者一樣,還要看這個團隊成員間的配合度是否可以。
常見的情況是拼湊起來的創業團隊,甚至有些成員並沒有創業的心理准備,打算邊打工邊創業的觀望態度。有些時候創業團隊的技能偏向一個方向,如技術或者市場,沒有互補性,這往往是因為他們日常關系較密切而工作性質相同/相近,這種情況本身就體現出創業成員的心理准備不足。
有清晰的規劃和調研
現在也偶爾見到一些創業者從中國上下載了商業計劃模板,自製的商業計劃內容非常空洞,缺乏可信而詳實的數據支撐。
碰到此種情況,我們只能放棄為這樣的項目提供服務。風險投資行業發展到今天,這個行業已經很難接受靠炒作一個點子或概念來吸引資金的初級階段了,創業者的想法和計劃以及模式將被專業投資者詳細分析和評估,任何不切實際的打算都很難獲得資金方的認同。與其在此種情況下盲目地找資金,不如腳踏實地地完善創業計劃,做好創業准備,待機而動。
有自己的創業資金
創業者往往以為,一個好的創業想法或者計劃就能招徠大量的資金,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區。即使在發達的歐美國家,創業完全靠外來資金的例子也少而又少。空手套白狼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國際慣例也是創業者必須先投入自己的資金,哪怕是銀行小額貸款或者親朋好友處籌集來的資金,也還是必須的。有些創業者,指望能找到投資種子期的天使投資人,實際上,在創業剛剛開始的時候,項目甚至還算不上處於種子期,這個時候尋找天使投資也很困難。現實的做法還是先用自有資金做起來,不要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口袋裡沒有一元錢的資本,那麼我們建議你先做點其他事情,准備一些創業的原始資金。
需要接受財務控制
創業者往往站在自身角度看問題,不理解資金方對於重大決策和財務支出的控制要求。這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創業者只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一下,結論就顯而易見了。資金方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對於經營中重大決策的否決權以及對於財務的控制權是其控制投資風險的兩大要項,創業者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和思想准備,是不適合與資金方合作的。
對初期的創業者,我們認為孤軍奮戰的可能性很大,資金方並不是學雷鋒,也不會雪中送炭,不要過多指望外來的幫助,即使有,也很少是機構投資者後者融資機構的行為,可能是天使投資,如果上述5項有一項以上不具備,我們一般無法提供投融資服務,實際上,這樣狀態的創業項目幾乎遍地都是,從專業角度上看,幾乎沒有值得冒的風險。創業者與其懷有幻想,不如將精力放回到項目中來,達到上述5個條件後,再考慮引進外部資金為好
3. 融資談判的策略有哪些
第一種是基金組織,手段就是假股暗貸。所謂假股暗貸顧名思義就是投資方以入股的方式對項內目進容行投資但實際並不參與項目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時間就從項目中撤股。這種方式多為國外基金所採用。缺點是操作周期較長,而且要改變公司的股東結構甚至要改變公司的性質。國外基金比較多,所以以這種方式投資的話國內公司的性質就要改為中外合資。
4. 投資談判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融資的估值過程就是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的博弈,創業者需要注意一些事內項,有助於達成容合理的交易。
1.設置好你最終要出讓的股權比例,每輪融資股權出讓比例通常為10%-20%之間,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出讓50%,不然人家投你幹嘛呢?(關於股權比例的設定,明天的文章將會詳細地解答)
2.對於融資要有規劃,按照階段來進行,對本階段的資金需求要有一定的預測,保證備用金的留存。
3.不要糾結於一點點的估值,5500萬和5000萬其實差別不大,重要的是你需要快速敲定融資,獲得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的先機,不要被資金拖住影響開發的進程。
4.高估值不是都好。高估值意味著高期望和高增長,下一輪的估值要求更高,你會處於一個比較高壓的狀態下,一旦把錢燒完,下一輪的投資機構就很難進入。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確認,你的項目能夠創造核心的深度價值,這樣的話,即使沒有融資,也能夠獲得用戶的認可,並且存活下去。
5. 融資談判的基本條件是什麼,融資談判的原則是什麼
融資談判的定義:是指雙方就如何提供進出口信貸、組織國際銀團融資、在對方國發行債券、股票、提供資金擔保等方面的談判。這類談判常常涉及到融資的條件、融資的成本、支付的方法、擔保的范圍以及發展中國家外匯管理問題等。
融資談判的基本條件:
融資談判的關系人。也就是參加談判的當事人,一般是雙方,但有時候也可能不止雙方。在世界銀行貸款中,談判雙方就是我國代表團和世界銀行代表團,但在合資經營談判中,若合資是三方的話,那麼合資談判的關系人就是三方代表。
一定的經濟利益。也就是說當事人參加談判的目的都是為了爭取各自的某種經濟利益。政府貸款中,借款國的目的是為了引進資金,以發展本國經濟;而貸出國的目的並非像一般商業貸款那樣尋求高額利潤,而是帶有某種附加條件,或者是政治目的,或者是另一方面的優惠等。
當事人都必須進行協商。也就是說,當事人都必須為了尋求各自都能同意接受的條件而進行協商努力。
以上三個基本條件是融資談判中不可缺少的條件,缺少任意一條,融資談判都無法進行。
融資談判的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
平等互利原則
相容原則
守法原則
6. 融資談判:你講ABC,投資人想聽CDE,這個怎麼破
閃牛分析:
1:清算優先權——分」魚「還是分」船「?
清算優先權解決的是在退出時平衡投資和股權回報的不對等。企業發生清算事件的情況下,從可分配財產總額里,先給投資人分配投資和約定收益率的款項,剩餘部分,所有股東按股權比例分配,這樣是否合理?
舉個例子:投資人出錢買船,創始人去打漁,約定二八分,三個月後創始人退出,三個月的魚二八分,那麼船是否也二八分?因為買船的錢不是二八出,都是投資人的錢。再引申一下:打了十年魚了,船也舊了,而獲得的魚量價值無限大,那麼就基本上可以忽略船的價值。
清算優先權的條款產生的原因是出資義務的不對等。還有另一種方式:清算的時候投資人可以有兩種選擇權,第一種按約定收益率只拿走本金和收益,第二種,放棄優先分配,按照股權比例整個分配。所有投資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股權類,債權類。股權類高收益高風險,債權相反。有一點是公認的,不可以有一方取得這兩類的好處,另一方得到兩類的壞處。如果項目做失敗了,投資人不可以找創始人要;有的在投資裡面設置陷阱,規定項目失敗了要由創始人打工還錢。
談判技巧1:當面對成熟的投資機構,並且不願意請律師的時候,只要用阿拉伯數字描述的部分,都可以談判(比如清算優先權的優惠比率),初創按照固定收益率比較好。當公司發生清算事件的時候,才有義務給投資人還本金和利息。公司法規定公司注銷環節必須按照股權比例分配。有兩種情況:資產賣了,買方把錢打到公司來,可以通過分紅的方式;另一種方式是公司把股權賣了,這種情況通常叫做二次分配。
談判技巧2:可以約定若利潤超出一定的限制,那麼投資本金不再歸還。
談判技巧3:如果創始人在項目里有出資的話,把出資部分算清楚,該部分有優先權。
2:成熟條款——創始人獲得股權的「時間表」,未到時間的股權猶如未成熟的果實,享受不到股權的「滋味」。
股權未到時間時,在幾年時間內,創始人都要穩定全職工作。不僅僅作為創始人,對於員工的期權、聯合創始人都需要約束。創始人獲得創始股的責任就是帶著項目走過創業期,在未完成的情況下,若創始人不能繼續下去,得有人接替擔任此責任,創始人不能抱著股權不放。成熟結構:對於創始人,按年來算比較多;對於聯合創始人,按照兩年比較合適。通常合作問題發生在一年半左右時期,屆時有問題需要及時解決。按照公司法,創始人拿到了股權 就對它擁有所有權,需要對其賦予某條件下的強制回購權。代持需要一定的信任度,雖然有一定法律保障,但還是有一定的違約風險,訴訟程序還有一定執行難度。代持方破產的情況:代持義務會轉給該公司股東,初創期以個人為主體進行代持較多,以企業為主體的較少。
3:股權鎖定——限制創始人轉讓股權的鎖鏈,防止創始人拋售股權「開溜」
4:優先增資權——投資人享有的優先認購新增資本的權利
5:競業禁止——防止離職員工幫助競爭對手或調轉「槍頭」成為公司敵人
6: 禁止勸誘——防止離職的員工 「挖牆腳」
7:強制隨售權——投資人」拽上」創始人一起退出公司的
8:回購條款——投資人收回投資的「利器」
7. 要跟投資人見面,求教融資談判技巧
相對較好的會談方式,是請投資人到自己公司來進行會面。這種會談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一次性將團隊展現在對方眼前,而優秀團隊總是能夠引起投資人的注意力。萬眾雲集認為在適當的場合向投資人介紹創業團隊能夠替整個融資計劃帶來具體正面的印象,同時,團隊成員的表現也能夠替整個過程加分,給予相對實質有意義的幫助。
8. 證券公司在向客戶融資融券前,應當與客戶協商制定融資融券業務合同.錯在哪
證監會及證券業協會規定了《融資融券業務合同》中的必備條款,且合同文本需要向監管報備,券商與客戶無法自由協商。
9. 5.你認為融資談判中,哪部分的技巧最重要,為什麼
(1)企業家個人的素質、魅力和氣場:投資人對企業家的印象,直接影響著對企業的評估。(2)直指痛點:產品如果能夠直指痛點、解決需求,必然能讓投資人產生共鳴。(3)發自肺腑的真誠交流:投資人希望聽到企業家真實的想法,最忌諱的是讓投資人覺得企業家在吹牛。(4)知己知彼:了解的越多,對企業融資的幫助越大。(5)站在投資人的立場看問題:少一些情懷,多一些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