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海外融資
海外融資其實主要是通過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最常見的是股票和專債權。但也可以按內屬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分,和境內融資沒什麼大的區別,只有發展程度的區別還有就是管制不同。融資方式上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海外融資是指通過海外金融市場來籌集企業發展所需的流動資金、中長期資金。目的是進入資金成本更優惠的市場,擴大企業發展資金的可獲取性,降低資金成本。
融資租賃又是金融租賃,是指當項目單位需要添置技術設備而又缺乏資金時,由出租人代其購進或租進所需設備,然後再出租給項目單位使用,按期收回租金,其租金的總額相當於設備價款、貸款利息、手續費的總和。租賃期滿時,項目單位即承租人以象徵性付款取得設備的所有權。在租賃期間,承租人只有使用權,所有權屬於出租人。
融資租賃的方式有:衡平租賃、回租租賃、轉租賃、直接租賃等。
㈡ 企業融資國外研究現狀
去知網找啊,這種東西都是要收費的
㈢ 國外融資是從國外借錢么
國外融資是指通過招商,或者入股的方式來投資一種更具有價值的產品或品牌
㈣ 外國融資現狀都是什麼樣
美 國鐵路融資狀況:
1998年6月9日,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了"21世紀運輸平衡法(TEA-21)"。-21法令的宗旨是,改進安全、保護環境、增加就業、重建美國運輸基礎設施、協調發展各種運輸方式。TEA-21法令提出,不僅要在高速公路、橋梁方面進行投資,還將在公共運輸系統、聯合運輸和諸如智能運輸系統這類先進技術領域進行投資,並提出了創紀錄的投資額度,列入國家財政預算。
國外非金融企業內部融資現狀:
西方經濟學者在考察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融資行為過程中,得出這樣的結論,認為企業融資結構的最優順序是:先是內部融資,然後是發行債券,最後才是發行股票。這一理論被西方各國企業的融資行為所證實。
從美、英、德、加、法、意、日等西方7國平均水平來看,內源融資比例高達55.71%,外源融資比例為44.29%;而在外源融資中,來自金融市場的股權融資僅占融資總額的10.86%,而來自金融機構的債務融資則佔32%.從國別差異上看,內源融資比例以美、英兩國最高,均高達75%,德、加、法、意四國次之,日本最低。從股權融資比例看,加拿大最高達到19%,美、法、意三國次之,均為13%.英國、日本分別為8%和7%,德國最低僅為3%.從債務融資比例看,日本最高達到59%,美國最低為12%。企業不僅具有最高的內源融資比例,而且從證券市場籌集的資金中,債務融資所佔比例也要比股權融資高得多,可見,西方七國企業融資結構的實際情況與啄食順序假說是符合的。
以美國為例,「二戰」後40餘年在各個經濟周期內,美國企業內部融資總量的比重平均高達73.1%,只有26.9%靠外部融資,美國企業其自有盈餘用於再投資的比例平均高達近97%。企業之所以會把盈餘再投資作為融資等級中的首選。20世紀80~90年代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內部融資比例占所有資金來源的50%~80%左右,最高的1991年達到95%;債務融資一般在20%上下浮動;發行股票的融資比例最低,很多年份是負值,表明公司通過回購股票使這些年份的股權融資為負值。
㈤ 國內融資方式和國外的融資方式有什麼區別嗎
國內來融資方式和國外的融資自方式是相同的,企業在進行投資時採用的融資方式有股權性融資、債權性融資、企業保留盈餘三種,此外,還有項目融資、政府基金等方式。從籌集資金的來源的角度看,籌資渠道可以分為企業的內部渠道和外部渠道。
1、內部籌資渠道。企業內部籌資渠道是指從企業內部開辟資金來源。從企業內部開辟資金來源有三個方面:企業自由資金、企業應付稅利和利息、企業未使用或未分配的專項基金。
2、外部籌資渠道。外部籌資渠道是指企業從外部所開辟的資金來源,其主要包括:專業銀行信貸資金、非金融機構資金、其他企業資金、民間資金和外資
㈥ 融資是融美元還是人民幣以境內架構還是境外架構為好
如果在國內上市則搭境內架構,最好接受人民幣融資;如果是境外上市,則應該搭境外架構。
㈦ 國外融資融券模式有哪些我國現行的模式是什麼
融資融券知識的交易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和新興市場(如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等)已經相當成熟,而在我國大陸地區尚處在起步階段。
現階段,我國融資融券交易有何特點.與成熟市場的特點又有何異同?以下將從融資融券模式、交易主體資格、標的證券要求、信用額度控制以及交易過程管理等幾個方面,把我國融資融券交易模式與全球主要市場的交易模式相比較,從而認清我國融資融券交易的特點。
一、融資融券模式。
海外市場的融資融券交易制度已經相當成熟.其運行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化分散授信模式、以日本代表的單軌制集中授信模式和以台灣地區為代表的雙軌制集中授信模式。①融資融券試點初期.我國採用的是單軌制集中授信模式.但我國的模式又與日本有較大差別。下面將海外成熟模式與我國模式進行比較。
在美國的市場化分散授信模式中,投資者通過保證金的形式向證券公司申請融資融券,證券公司首先通過自有資金和證券對投資者提供信用交易。當證券公司自有資金不足時,可以通過證券抵押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或者簽訂回購協議進行融資;當證券公司自有證券不足時,則可以通過交納保證金的方式從非銀行金融機構融入證券。
由此可見.證券公司在美國的融資融券交易中處於核心地位。在日本的單軌制集中授信模式中.投資者通過向證券公司申請融資融券來進行信用交易,但如果證券公司自有資金或證券不足時,不能像美國證券公司那樣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或回購融資,也不能直接向非銀行金融機構融入證券,而必須通過專業化證券金融公司來進行資金和證券的轉融通,而證券金融公司則可以通過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補足短缺的資金和證券。因此,專業化證券金融公司作為日本融資融券業的中介機構,控制著整個業務規模。台灣地區的證券公司可以根據取得和未取得融資融券許可證分為兩類。
投資者可以直接向取得許可證的證券公司申請融資融券,也可以向沒有許可證的證券公司提出代理服務,從而直接從證券金融公司處獲得融資融券。此外,取得許可證的證券公司可以通過證券金融公司進行轉融通,也可以直接向銀行或貨幣市場進行資金的轉融通。
由此可見,台灣地區的雙軌制集中授信模式雖然借鑒了日本的集中授信模式,但其證券公司卻有著更多的主動權,因而也相對靈活。我國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國家,作為資本市場的歷史時間還不是很長,信用體系並不是特別完美,而且融資融券試點初期每個市場參與主體的風險控制能力並不是很強大,因此現階段我國的融資融券知識交易模式主要借鑒日本的單軌制集中授信模式,而融資融券的資金和證券來源主要是證券公司的自有資金和證券 。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美國、日本、台灣地區以及我國大陸融資融券交易模式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轉融通方式上,而這也直接限制了融資融券交易中資金和證券的來源。其中.美國證券公司可以直接從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獲得資券轉融通,日本則只能通過證券金融公司獲得轉融通.台灣地區在通過證券金融公司獲得轉融通的同時,亦可從銀行和貨幣市場獲得融資.而我國大陸由於正處於融資融券試點階段.證券公司只能通過自有資金和證券進行融資融券交易。因此,交易模式的差別註定了找國大陸現階段融資融券交易效率較低、規模受限的情況。
㈧ 我國外的融資利率的特點是什麼
年內看,信貸融資缺口大於上年度,信貸利率仍會有上升態勢,而債市利率會下台階,但是下行空間有限,預計年底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在3.5%-3.9%區間內波動。
近期,受到資金面偏寬松以及市場避險情緒上升,整個金融市場利率走勢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不過與金融市場不同的是信貸市場利率仍在進一步上升,二者出現了較大反差。
1個月以上期限shibor大幅下降,1月期、3月期、6月期以及1年期shibor4月以來分別下降40BP、25BP、18BP和11BP,下降幅度要大於隔夜和7天期shibor,這充分反映了短期流動性較為充足。同時,也需要看到1月期限以上shibor是在隔夜和7天shibor出現持續下降後,出現的回調,是對前期短期資金面持續偏充裕的補充反映,並不預示未來資金面可能出現的大幅回調可能。
受到資金面寬松、配置需求回暖以及三月以來的貿易矛盾避險情緒上升,債市回暖明顯,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尤其是短端收益率降幅要大於長短,其中1年起國債收益率已降至2017年4月的水平。總之,短期內監管政策處於真空期,加之近期國際經濟形勢出現動盪,有利於做多債市。
與金融市場利率明顯下行相比,信貸市場利率走勢則是另外一種景象,上升趨勢不減。從銀行一般貸款利率看,雖然去年四季度略有下降,但是從歷史看這更多是季節性波動,而近期貸款基礎利率在4月8日上升1BP,由於這是給最優質客戶的定價,那麼也預示著信貸利率仍處於上升通道。從信託融資以及以P2P為代表的民間借貸利率看,除傳統信貸融資外,這兩部分補充融資渠道融資成本也呈現上升態勢,從歷史走勢看,銀行信貸利率走勢基本與信託融資利率和P2P利率,而後者的上升趨勢也進一步印證了信貸利率仍處於上升階段。
㈨ 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狀況。目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狀況並不十分理想。我國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1000多家,而且大都是國有企業,僅有那些產品成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類的少數中小企業可以爭取到直接上市籌資、或者通過資產置換借「殼」買「殼」上市的機會。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即將出台企業債券管理新條例,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將有所放寬,原先對項目的限制將有所松動,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不在眾券商備選企業之列。職工集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手段。由於企業在開辦初期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所以大多數中小企業採用職工集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入股是改制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重要融資方式,大多數已經占總資產的10%.
2.信用歧視。中央為了搞活企業,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針政策,要求銀行部門要重點支持大企業,確保大企業的信貸,對中小企業就不重視,在確保大企業的基礎上才予以考慮,造成了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歧視,導致銀行在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的不平等。缺乏對中小企業信貸需求的重視。據統計,1998年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新增貸款20.85億元,其中非國有經濟貸款僅新增1億多元,中長期貸款幾乎為零。隨著各國有商業銀行提出業務向中心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部分機構存在「重大輕小」的傾向,個別銀行有諸如一定數額以下或注冊資本金100萬以下企業不貸的規定,恰恰斷掉了貸款需求以「急、頻、少、繁」為主要特點的中小企業融資主渠道。
缺乏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的信用體系。就中小企業自身來講,一方面,固定資產較少,不足以抵押,貸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屢有逃費、懸空銀行債務現象發生,損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時,企業也深感辦理抵押環節多、收費多,如在土地房產抵押評估和登記手續中,評估包括申請、實地勘測、限價估算等,登記包括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土地他向權利登記等,極為繁瑣。
.對非國有企業融資的歧視。長期以來,在政府和銀行方面,都存在這樣的觀念,認為大型企業都是國有的,貸款給他們是國家對國家的企業,不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中小企業大多數是非國有的企業,效益不穩定,貸款回收不好,信譽差,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所以銀行一般對中小企業貸款十分慎重,條件較為苛刻。盡管現在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這種現象。
.一些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規范,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我國經濟中涌現出一批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本來應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己任。但在實際中,這些金融機構在業務發展上與國有金融機構有趨同的趨勢,不能真正面向中小企業,存在一定的信貸歧視現象。很多中小金融機構將大量資金上存或購買國債,對急需貸款的中小企業卻不予支持。
缺少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的金融機構。現在我國極為缺少切實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民生銀行原來的初衷是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可是現在它已經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沒有什麼區別了,其他新組建的城市商業銀行原來也是面向中小企業的,可由於資金、服務水平、項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嚴格,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
㈩ 國外的融資獵頭有哪些
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主要是通過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最常見的是股票和債權。但也可以按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分,沒什麼大的區別,只有發展程度的區別還有就是管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