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行理財產品利息是怎麼算的
通常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際理內財天數來計算的。一般理容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⑵ 理財保險費收費標准
初始費用是花費的。保險類的理財產品都有初始費用的。但是保險理財產品的內利率比較容高。是長期的理財,通過時間,可以把初始費用賺回來。存的時間長的話還是比銀行存款收益大。但是這個和銀行儲蓄是兩回事。如果你短期內退保,初始費用是不返還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銀行理財管理費究竟多少
若是招行個人理財產品,是否收費詳見各產品說明書中的「相關費用」。說明書中的銷售費、託管費和管理費會在產品運作中扣除,不影響實際收益。
⑷ 銀行員工用個人賬戶為他人過渡資金,屬於違紀行為,但是屬於違法行為么
屬於違法行為的。不僅個人要受到處罰,負責的銀行也要受到銀監會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有關規定,福建銀監局對泉州銀行某員工利用名下賬戶參與民間借貸、為他人過渡資金一案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
經查明,該行存在以下違法違規行為:該行安溪支行某客戶經理利用名下賬戶參與民間借貸、為他人過渡資金。
上述行為違反了《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參與民間融資活動的通知》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的規定,福建銀監局於2015年9月30日對該行實施行政處罰,處以30萬元的罰款。
(4)理財過渡費擴展閱讀
2012年,銀監會下發《關於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參與民間融資活動的通知》,要求銀行業從業人員必須做到「八個不得」,其中包括不得以變相提高存款利率或向存款經辦人和關系人支付費用或傭金等方式違規吸儲;不得以各種形式參加非法集資活動;不得介紹機構和個人參與高利貸或向機構和個人發放高利貸;不得借銀行名義或利用銀行員工身份私自代客投資理財;不得利用銀行員工或銀行客戶的個人賬戶為他人過渡資金;不得借用銀行客戶的個人賬戶為銀行員工過渡資金等等八種嚴令禁止行為。
2015年至2017年,某分行未能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發現並糾正其個別員工利用個人賬戶為他人過渡資金的行為,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行政處罰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行政處罰決定是責令改正,並處罰款人民幣50萬元
⑸ 理財產品託管費怎麼收
有一個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投資本金×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65×實際存續內天數。容
按投資額比例扣除。
注意事項:常規上託管費和管理費不在收益內,無需另行扣除。具體到你購買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建議你咨詢購買的銀行最終確定。
⑹ 買了40000塊理財產品,管理費0.45%,託管費0.02%,投資管理費0.15%,一年扣多少錢
40000*(0.0045+0.0015*0.00002)=248元,已從你每天的利息中扣除了的,取錢時不會再扣的。
⑺ 銀行做理財手續費多少
理財產品是否收費詳見各產品說明書中的「相關費用」。說明書中的銷售費、託管費和管理費會在產品運作中扣除,不影響實際收益。
⑻ 銀行理財的管理費是怎麼計算的
事實上,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與轉賬、補卡等業務的固定手續費不同回,不同銀行和答不同理財產品所收取的手續費並沒有統一標准,具體收多少也各不相同。
南方財富網小編下面舉例說明:
某城商行一款9月12日到期的理財產品兌付公告顯示,接近230萬元的投資收益,銀行抽走了94.5萬元的管理費和0.5萬元的託管費。
該行另一款9月6日到期的理財產品的兌付公告顯示,客戶獲得的投資收益約152萬元,而銀行收取的費用合計約98萬元。
上述兩例,銀行抽取的管理費抽取在四成左右,對於大多數投資人而言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