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應該問理財經理哪些問題
1、這款理財是不是銀行代銷的?
銀行出售的理財一般有兩大類,銀行自營的和代銷的。
自營的就是銀行自家的孩子,安全性比較高。代銷的,銀行可不負責管他們,產品安不安全,靠不靠譜,都由它自己的發行機構來負責。但無論是自營還是代銷的,至少都還算是合規的。
但是這里需要特別注意,有的非銀行的理財產品,有可能是客戶經理飛單所為。所謂飛單,就是客戶經理為了自己的私利(或許有別的理由)私自地向購買者推薦非本行的產品的行為。有些客戶看到是在銀行買的,也是銀行正式的客戶經理推薦的,想就沒想就買了簽了合同。其實這種協議不是和銀行簽署的,也不會有銀行的公章。這樣的理財往往收益很高,但是風險也極高,一旦出了問題,甚至會血本無歸。
2、這款產品是掛鉤型的產品嗎?
掛鉤型產品即內嵌衍生品的銀行理財,一般現在的利息都會在1-8%,有些甚至到20%,但是那隻是一個美好的夢,要明白沒有免費的午餐,除非你對掛鉤的標的:一般是滬深300指數或者黃金等特別有判斷,而且搞得清楚裡面的結構,對一般的投資者,千萬不要看到8%就買,那個8%歷史上沒什麼人拿到過,一般這類產品最終還沒有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好,因為這其中要賺錢的人太多了。國內有些銀行理財產品里的衍生品都是問外資銀行/券商批發的,他們勢必還要再賺一筆。
3、這款產品里的投資方向有股票嗎?
一般有的話,風險類別會在3及以上。4或5的銀行理財或者投資方向有明確表示有股票的不建議買。銀行理財里1-2風險等級的產品是可以買的。1級一般是保本的,2級一般是不保本的,但是銀行是用它的信譽來兜底的,在近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相信是保本保息的。
4、這款理財的利息怎麼樣?
一般是時間越長,利息越高。但是我們還要了解投的本金不同,利息會不會有差別?
比如同一款產品,你買5萬的,利息是多少?買10萬的,利息會不會更高?或者10萬本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畢竟咱們投的錢多,肯定就希望能拿到更好的收益,不要被銀行給忽悠了。
5、 這款理財保本保息嗎?
銀行的理財並不都是保本保息的,而很多人買銀行理財,其實看重的恰恰就是它風險低、收益比較穩定的特點,所以對於那些風險比較高的理財產品,就需要慎重選擇。
出於這樣的考慮,要是遇到銀行的理財經理和你說「雖然這是非保本的產品,但實際上都可以做到保本。」千萬不能傻乎乎的就相信。
6、什麼時候開始算利息?
這個一般是指理財產品募集期的問題,例如募集期一個月,你開始就買了,那麼中間這么長的時間,銀行是不算利息給你的。不過,這我們還要了解什麼時候要把錢轉進來確保能夠買到且也不會浪費太多時間成本等待?因為有些產品很火爆,到募集期最後一天,恐怕也買不上。
7、我一共能拿到多少利息?
這里就是考驗理財經理或客服到底有沒有搞清楚怎麼計算利息的了。這裡面要分3段計算,募集期到起息日是一段、起息日到到期日是一段、到期日到到賬日又是一段,每段都按什麼利息計算,都是要搞清楚的。
同時再按照實際佔用資金的天數算一下我的年化收益率到底是多少?這樣就是你這筆錢這段時間真正產生的效益了。
8、什麼時候能拿回本金和收益?
一般產品到期,還需要幾天到賬的,每個銀行不一樣,有些銀行專門選節假日或周五到期,然後說要1-3個工作日才到賬,這樣會浪費好幾天的時間成本,尤其碰到春節國慶等。到期日到到賬日之間是不計算利息的。募集期到起息日一般會計活期利息。而且有些產品本金和利息是不一起到賬的,也要問清楚。這些可都是時間成本,都會攤薄收益。
9、 購買之後能不能提前取出來?
現在銀行的理財有封閉式和開放式的區別。開放式的是能夠在固定的日期或者期限內來提取的。
不過要是我們買了封閉式理財,是不能提前取出的,這個時候就要問清楚提前取出有沒有違約費之類的。
有的理財產品違約成本還是挺高的,如果你不能保證之後手裡資金的周轉,那麼事前就不要買這樣的理財了。
『貳』 問理財官網的問財寶一年收多少錢
細看了一下抄,問理財的問財寶服務,很像美國的私人理財師,剛開始,我也和大家一樣,有同樣的疑問和擔心!甚至也在網路上提問咨詢,但現在我試過了,覺得還是不錯的。
理由有三點,一點,本金在自己手裡,不用擔心跑路的問題,
二點,600元,達到3%凈收益,還是不錯,而且600元也不貴,有時候,自己玩,虧的都不止600元了!
三點,這種服務,我們一定要支持,別人不售產品,只提供理財咨詢服務,如果沒點真本事, 肯定做不長,能存在,說明有它的道理,說明有實力!600一次,可以騙人一次,也騙不了兩次!
個人覺得好的東西一定要支持,要不還會有多少騙子橫行!
我估計隨著問理財做大,估計很多做P2P ,民間借款的人肯定會很恨問財寶服務,少不了好多黑問財寶的人,呵呵!
『叄』 問理財手機app下載安裝
你看看下載量就知道這個app的水準質量了!360手機助手上六千多的下載量,也就只能呵呵了。那個說好用的怕是托吧!
『肆』 問理財的基本簡介
問理財,大眾理財咨詢服務平台。
『伍』 問理財這個網站怎麼樣
就是騙子啊
『陸』 請問大家一般到哪些網站去咨詢理財的問題
樓主是在理財上遇到來疑難了。源我之前也迷茫,後來我會在各種理財網站去咨詢理財師
經過一段時間下來只有博贏財富,新浪理財師的回答都讓我挺滿意的,另外其他的 都好敷衍,回答兩三個字就打發我了、現在我隔三差五的都在 博贏財富 去咨詢每個老師不同類型的理財問題,因為我得知道鑒於我的情況,更合適哪種理財。
『柒』 問幾個理財相關問題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對工薪族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一旦有了理財的本錢,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應逐步提高理財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及早開始理財,就有機會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這個「理財方程式」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50%穩守 首先,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下。 除存款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並不大。 25%穩攻 對於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一些波動度較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時還需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25%強攻 至於強攻部分,就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高的知識與經驗門檻,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穩攻方式進行,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功力較深厚之後,再加入強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財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這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受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可提高強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強攻的比例 。
記得採納啊
『捌』 哪個理財網站有理財資訊平台的呀學習理財的時候可以問一下!
其實新浪財經也可以,比較權威,新浪財經頻道還有一個四大證券報精選,非常內方便,當天的財經要聞容都有。和訊什麼的也可以,但是各種消息滿天飛。如果你對產業經濟或是經濟政策感興趣的話,財經網也不錯,還有金融時報的中文網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