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教孩子理財 五個小技巧
首先,父母自己要有理財意識和科學理財方法,要有良好的節儉習慣,為孩子作出榜樣。都說家長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一個花錢大手大腳、不會節儉的父母親很難教會孩子如何科學地理財。
其次,家長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制定家庭財務計劃。財務計劃就是有效地掌握自己手中的錢財,無論掙多少錢,都應該讓錢財為生命中的每一階段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或者最合適的生活方式。由於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財務需要,所以家庭要有財務計劃。讓孩子參與其中,幫助他們體會知道生活要有計劃,需要節制,不能無度揮霍。
第三,讓孩子了解家庭財務計劃,並學會記賬。讓孩子知道家裡近期、中期、長期需要的支出有哪些方面,學費要多少錢?收入多少,支出是多少,有多少剩餘?孩子手中要有一個記賬本,隨時記下家中的收支項目,讓孩子了解家庭的日常開銷和收入以及掙錢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和體驗掙錢的艱辛。
第四,家長也可以與孩子簽訂一份「零用錢合同」,如:「甲方按月支付乙方零用錢60元,其中20元用於購買書籍,20元公交車費,10元自由支配,其餘10元存入銀行……,乙方若無節制地花錢造成透支,甲方有權在下一月將其零用錢減半;乙方若堅持每月存款10元,一年後甲方將給予乙方與存款相同數目的獎金作為獎勵。」簽訂「零用錢合同」是西方很流行的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方法。這是理財教育,更是孩子心理素質的鍛煉。但合同內容不宜定得太死,要讓孩子有自己安排的空間,給他自己統籌安排的鍛煉機會。中國的父母可以嘗試一下,說不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最後,和孩子一起學習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使孩子懂得既要合理合法地賺錢,又要有良好的消費習慣。同時,給孩子提供親身體驗理財的實踐過程,正確對待金錢,形成正確的理財觀,道德觀和勞動觀。
② 家庭的理財技巧
家庭理財跟踢球是一樣的 守門員是保險 後衛是 銀行活期 定期存款 中場是 債券 基金等專其他銀屬行理財產品 前鋒 是 股票型基金、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型等理財產品
涉及到比例分配就要看各自的家庭狀況不通而定了 理財其實很簡單的 保底 穩健 向前沖
③ 普通家庭需要掌握的理財技巧有哪些
家庭理財是一門新興的實用科學,它是以經濟學為指導(追求極大化目標)、以會計學為基礎(客觀忠實記錄)、以財務學為手段(計劃與滿足未來財務需求、維持資產負債平衡)的邊緣科學。從年齡階段上來說,家庭可分為年輕家庭、中年家庭、老年家庭,不同的家庭背景應用的理財方法也不盡相同。
對於中年家庭來說,上有老下有小,花銷壓力不少。鄰居王女士表示,「雖然我和我愛人都是雙職工,沒有房貸、車貸,但還是覺得每個月的花銷有壓力,雖說不缺錢,但每個月的工資也沒存下多少。我也想理財,但是對理財這些東西一竅不通,也不知道如何做起。
從技術的角度講,家庭理財就是利用開源節流的原則,增加收入,節省支出,用最合理的方式來達到一個家庭所希望達到的經濟目標。比較實用的是,選擇一個比較適合的理財產品或投資理財組合,堅持長期投資。在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三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在此,理財師建議可投資創新型的互聯網理財產品—p2b理財。
p2b平台負責審核借款企業融資信息的真實性、抵質押物的有效性及評估借款風險,並通過從借款資金中提取還款保證金的方式確保將還款風險降到最低。
目前,這種新型的理財模式已逐漸被身處網路時代的大眾所接受。一方面借款人則可以用這種方便快捷地方式滿足自己的資金需求,並且節約了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出借人實現了資產的收益增值,已經成為普通家庭的最適用的理財工具。
④ 個人理財技巧的幾大要素
個人投資技巧
要摸清自己擁有什麼,比如現金、股票、活期定期存款等,還要知道自己有哪些負責。根據資產和負責的差值可以得出自己的凈資產數額。
要摸清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數,一般收入指工資、獎金、存款等,支出指水電費,房費,子女教育費,生活費等。留出應急資金後,剩下的資金就可以當做投資金額。經過如此計算,你對自己的資金可以說一目瞭然,避免大額資金提出的情況出現。
制定一個財務目標,希望一段時間能到達什麼目標,這些目標有急有緩,有先有後,應根據具體情況選定最緊迫的目標來首先完成。對於一些10年或15年左右的長期財務目標,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遙不可及或感覺難以規劃。事實上,只要合理規劃、循序漸進,即使是長期目標,也變得清楚可行了。其實在制定財務目標及計劃的過程中,會很容易看到,這些財務目標單靠銀行存款及利息是根本無法應付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調個人理財的意義所在。
五大個人投資要素
足夠的知識儲備
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有的理財渠道甚至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如果你對理財一竅不通,那麼勸你最好不要輕易的投資。
充足的資金
大前提就是要有資金,如果沒有那麼就先存錢吧,存夠了錢有了知識儲備才能真正開始投資,因為只能當你的資金足夠多的時候,收益才會多。
關心時事新聞
想要投資就要時事關注國家大事,了解你投資的市場,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如果信息不暢通,如何能在理財道路上收放自如。
養成良好的習慣
堅持每天記賬,節省開支、分析個人家庭的財務狀況,這是非常好的投資習慣,多渠道的選擇理財產品,合理的分配資金,進行長短期的組合,分散投資風險。
投資心態要好
投資理財往往是伴隨著風險,在投資之前請先自我評估一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和你風險相對應的理財渠道,當出現風險時不至於影響正常的生活。
⑤ 怎樣更好的學習理財技巧
首先要了解理財。只抄要知道了理財的門路,就能做出對應的策略,在理財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然後要制定預算。通過制定預算來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每月按照自己的預算計劃來實施,為自己的理財打好基礎,也讓自己養成理性生活的習慣。其次要時刻記賬。記賬不僅能幫助自己做好資金預算,還能掌控自己的資金去向。最後要完善目標與計劃。理財是貫穿我們生活的一件事,我們日常生活都少不了理財,所以更要明確理財的目標與計劃,並為其努力。
⑥ 如何掌握理財小技巧
購買理財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才能去理財
一個是要看理財的收益,看收益利率的多少
在就版是要看好是否是保本的理權財,有的理財是不保本的
在就是一定要看好平台,現在有很多的騙子平台
然後就是安全問題,一定要能保證自己的資金
其實現在互聯網也有很多好的平台,你可以多看看
我一直就在理財通中做理財,裡面的可選擇的產品有挺多的
而且利率都比較高,安全肯定是有保證的,還支持隨時存取
⑦ 理財的基本技巧
理財技巧一、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要知道理財並不只是購買理財產品來實現資產增值,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培養良好的生活消費習慣,良好的消費習慣會加快財富的積累速度,從而實現更快地增長,要知道理財人本金越多所獲得收益就會越高,而良好的消費習慣能夠讓理財人摒棄那些不好的消費項目,從而實現原始資本的快速積累。
理財技巧二、減少負債
如果我們把收入分為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那麼負債無疑會大大降低被動的收入,比如說信用卡,信用卡作為透支消費工具會加大理財人消費慾望,從而致使一些原本不必要的支出產生,同時一旦出現透支也會讓理財人付出額外的費用。當然並不是說信用卡就是不好的,更多的是理財人自身能夠做到消費自如,消費理性化。
理財技巧三、提升資產效
很多人習慣將閑置資金存入銀行,這對現代人的生活來說,顯然是不合適的,一來存入銀行會導致資金隨著時間出現購買力貶值,更一方面也會出現資金擱置,資金過於沉澱。市面上有很多靈活理財產品,按天計息的惠卡寶,9%的年化收益次日會發放到理財人的賬戶,以天為單位的計息期限會大大增加理財人資金的靈活的和流通性,讓理財人的資金始終保持的一個良好的增值環境中。
理財技巧四、投資理財先小後大
投資理財都有風險,所以理財人在對理財產品沒有充分的了解下,應該先小額投資,等有了充分的了解後再考慮投入大額資金,投資理財有風險,所以一定要慎重。
⑧ 家庭理財技巧
一、「1234定律」
1234定律是指:家庭可支配財產的10%用來購買商業保險;20%用作銀行活、定存款; 30%用於家庭的日常開支需要;40%用於購買房屋作為首付、歸還房貸以及股票、基金等高一點風險的投資,以期獲得更高回報;照1234定律來配置資產,一方面可以滿足整個家庭的日常開銷,另一方面又同時可以使家庭資產得到保值增值,可謂一舉兩得。
二、「72定律」
72定律是指:如您去銀行存一筆款項,年利率為A%,每年的利息不取出來,用來利滾利,也就是復利計息,則在「72/A」年之後,本息之和就會翻一番。舉一個例子用來說明:比如您現在存進銀行10萬塊錢,年利率是4%,每年利滾利,那麼18(=72/4)年以後,銀行存款本息總額會變成20萬元。通過理財投資,選投一些風險比定期存款稍高,但又無更大風險的項目,會獲得高於4%的年收益。比如你可以選擇五年期、十年期國債、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等 ,完全可以獲得6%的穩定年回報。那如果按6%算的話,翻一番只要12年。
三、「80定律」
「80定律」是指: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把總資產的多少比例用於股票、P2P等較高風險的投資項目上。這個比例怎麼算?多少合適呢?根據國內外公認的經驗,這個比例最恰當的是「用80減去年齡再乘以1%」。如:假設您現為25歲,那麼您應該把總資產的55%[55%=(80-25)x1%]投資於股票等較高風險的投次;而當您到50歲時,這個比例就應該是30%了。也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將風險投資比例逐漸降低。這既符合人的生理特點也符合家庭成長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