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權益工具投資和債務工具投資
1、權益工具投資
權益工具投資是權益性證券一種基本的金融工具,是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來源。投資者持有某企業的權益性證券代表在該企業中享有所有者權益,普通股和優先股就是常見的權益性證券。
權益性投資是指企業接受的不需要支付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擁有所有權的投資。反映的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餘索取權,是企業資產中扣除負債後應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反映所有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
2、債務工具投資
債務工具投資是浮動利率投資。債務工具是金融工具中會形成債權債務的一類工具。如各種債券、銀行對企業的信貸等。其持有者的要求權是獲得固定的支付,它具有具體的支付條款,如期限、利息、息票率等。
債權性投資不僅僅包括貸款和債券等傳統方式,融資租賃、補償貿易、背靠背貸款或者委託貸款等各種具有負債實質的投資也應被認定為債權性融資。稅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准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金融資產與權益工具擴展閱讀:
金融工具具有的特徵:
1、償還期
償還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開始,到借款全部償還清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各種金融工具在發行時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償還期。
2、流動性
這是指金融資產在轉換成貨幣時,其價值不會蒙受損失的能力。金融工具如果具備下述兩個特點,就可能具有較高的流動性:第一、發行金融資產的債務人信譽高。第二,債務的期限短。這樣它受市場利率的影響很小,轉現時所遭受虧損的可能性就很少。
3、風險性
指投資於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會遭受損失的風險。一般來說,本金安全性與償還期成反比,本金安全性與流動性成正比,與債務人的信譽也成正比。
4、收益性
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給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過收益率來衡量的。
⑵ 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權益工具的關系和區別,要通俗易懂的一點啊
在會計里,會區分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金融資產包括貨幣資金、以公允價回值計量且變動答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種)、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收款項和貸款、長期股權投資等,金融負債和金融資產是相對應的,交易性金融負債是最典型的一種。
要通俗的話,其實金融資產就是企業自己從外面買的股票啊,債券啊,金融負債是企業對外面發行的股票、債券之類的,而權益工具主要指股票,以及和股票相關的金融衍生工具。
⑶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又分為基礎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請問這兩種分類有什麼聯系
所謂基礎金融工具就是最基本的,比如說股票、債券,這些就是金融工具的基石,有他們才有衍生工具。
所以衍生工具其實就是因為股票、債券這些基礎金融工具而繁衍出來的,比如說期權,期貨,掉期合約,認股證,可轉化債券等。
非衍生工具就是基礎性金融工具,基礎性金融工具指一切能證明債權、權益、債務關系的具有一定格式的合法書面文件。
既包括具有廣泛應用性的現金,也包括具有限制性應用性的票據和有價證券。基礎性金融工具也稱傳統金融工具,它是衍生金融工具產生和運用的基礎。它是在商品經濟社會在貨幣發揮支付手段職能的基礎上,伴隨信用關系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3)金融資產與權益工具擴展閱讀:
金融資產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如:企業的外匯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入投資款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其初始價值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其後續計量以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初始價值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交易費用計入初始入賬金額,構成成本部分。
持有至到期投資與貸款和應收款項按其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按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權益(公允價值下降幅度較大或非暫時性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金融資產可分為現金與現金等價物和其他金融資產兩類。前者是指個人擁有的以現金形式或高流動性資產形式存在的資產,所謂高流動性資產主要是指各類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和人壽保險現金收入。其他金融資產是指個人由於投資行為而形成的資產,如各類股票和債券等。
⑷ 金融資產中的權益工具是指什麼
注意權益,就是所有權的意思。為什麼債券沒有就是因為債券是一種債權憑證,不能參與公回司的決策答,利潤分配權,只能優先享有利息。而股票就不同了,股票能參與公司的決策,參與股東大會。現在的有限股份公司經營權與所有權是分開的哦
⑸ 權益工具與債務工具區別
權益工具與債務工具區別
1、種類不同
權益工具是公司融資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股權工具。債務工具是金融工具中會形成債權債務的一類工具。
2、屬性不同
權益工具的發行人有義務根據公司的盈利狀況向資產的持有者支付紅利,屬於固定收益證券,債務工具投資是浮動利率投資。
3、形式不同
權益工具發行的形式有公開募集和私募。前者需要具備特定交易市場的條件,如財務狀況、公司治理、產業前景等,需要專業機構來幫助實施。後者是對特定人員或機構發行,不需要向社會公開有關的信息。
債務工具持有者的要求權是獲得固定的支付,它具有具體的支付條款,如期限、利息、息票率等。按時間劃分,有短期債務工具與長期債務工具,前者為一年以內的,後者是超過一年的。
按發行主體劃分,分為公債與企業債,前者是由政府及其有關機構發行的,後者是由公司發行的。由於公司的風險特性與政府不同,因此同樣期限的企業債收益率高於政府發行的公債。企業債有不同的還款形式,可以附加一些選擇權,如可轉換債券、可贖回債券。
(5)金融資產與權益工具擴展閱讀:
金融工具重分類的原則
企業應當根據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對金融資產進行分類,金融資產一般分為三類: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當企業改變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時,應當按照規定對所有受影響的相關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對所有金融負債均不得進行重分類。所以,金融資產可以在以攤余成本計量、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之間進行重分類。
企業對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應當自重分類日起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相關會計處理,不得對以前已經確認的利得、損失(包括減值損失和利得)或利息進行追溯調整。
重分類日,是指導致企業對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的業務模式發生變更後的首個報告期間的第一天。
如甲公司決定於2*17年3月22日改變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則重分類日為變更後的首個報告期間的第一天,就是2*17年4月1日。
乙公司決定於2*17年10月15日改變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則重分類日為變更後的首個報告期間的第一天,就是2*18年1月1日。
需要注意的是:
(1)企業業務模式的變更必須在重分類日之前生效。
(2)如果企業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沒有發生變更,而金融資產的條款發生變更但未導致終止確認時,不允許重分類。
如果金融資產條款發生變更導致金融資產終止確認的,不屬於重分類,企業應當終止確認原金融資產,同時按照變更後的條款確認一項新的金融資產。
⑹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是權益科目還是資產
是資產。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屬於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包括權益投資和債權投資。核算權益投資的科目時使用「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權益工具投資可以分類有三種。
1、交易性FVTPL(報表列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
2、非指定FVTPL(報表列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
3、非交易性且指定FVOCL(報表列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6)金融資產與權益工具擴展閱讀
權益工具投資-全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新金融工具准則下,權益工具投資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徵 ,與基本借貸安排不一致,不能通過現金流量測試SPPI,根據金融資產三分類的原則,無需考慮其業務模式,而直接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企業可以將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企業對權益工具的投資和與此類投資相聯系的合同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但在有限情況下,如果用以確定公允價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價值的可能估計金額分布范圍很廣,而成本代表了該范圍內對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的,該成本可代表其在該分布范圍內對公允價值的恰當估計。
⑺ 權益工具、混合工具和金融資產有什麼區別
不跟你說定義了,直接舉幾個例子吧:
權益工具:企業對外發行的股票、認股權證
混合工具:企業對外發行或者購買別人的可轉債
金融資產:企業購買的債券、股票、基金、應收別人的賬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