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八百客融資

八百客融資

發布時間:2020-12-17 18:30:16

『壹』 李智的創業歷程

1997年,李智去美國讀書,那時矽谷還是網路拓荒者的天下,李智羨慕也佩服他們。還在讀書的時候,李智就和同學一起創業過:網上訂餐服務。「那個時候只是覺得好玩,的確也會有些餐館嘗試這個服務。」不過,因為消費者仍然喜歡用電話訂餐,初次創業不了了之。從這次的經歷,李智學到一點:選擇項目需謹慎。
從倫斯勒理工學院畢業之後,李智去GE、Oracle做過軟體研發,之後又在MTG管理咨詢公司工作了2年,MTG服務對象主要在IT行業,這也讓李智逐漸對整個行業有了了解。2004年初,李智回國參加Oracle一個關於管理軟體的活動,當時,國內SaaS(software-as-a-service)市場還是一片空白。SaaS譯為「軟體即服務」,即用戶不需要自己購買伺服器,也不用購買一整套軟體光碟,只要按照自己的管理需求向提供SaaS的公司租用模塊,按月交付費用。「有點像是企業郵箱,但是服務更多,技術更復雜。」李智這么解釋道。在美國,以Salesforce為首的SaaS概念的公司很多,李智覺得這個商業模式可行,而且成本投入應該不高,就和幾個舊同事搗鼓起創業的事情來。他們把公司取名為「八百客」,啟動資金是大家一起湊出來的50萬元美金。
公司剛宣布成立的第二天,美國的Salesforce就宣布了上市的消息。這讓還有點不確定的李智看到了希望。他帶領著研發團隊花了半年的時間把產品開發出來,他們模仿Salesforce從CRM(客戶管理軟體)著手。在李智看來,CRM軟體更適合在線運營,一個企業從訂單生成,實施情況,售後服務的信息都可以通過在線的功能模塊進行更新,具有不同許可權的管理者可以通過系統了解到最新的客戶和銷售情況。同時,八百客的服務是按客戶端收費,每個客戶端每月60元的費用,一個企業最少購買4個客戶端。
研發產品對於技術出身的李智來說不是難題,更為艱巨的則是銷售。國外,很多企業內部就有自己的CRM團隊,Salesforce在銷售其產品的時候不存在教育市場的問題。但是,對於國內市場來說,大多數的企業根本不了解CRM是什麼。李智的多數時間花在了講解和培訓上,他會參加一些行業活動介紹產品也會在相關媒體上撰寫介紹文章。然而,對於這樣一個新興的事物,多數公司都抱著謹慎的態度,他們問得最多的是數據安全的問題。一開始李智的銷售團隊會去找一些相對具有壟斷優勢的企業,他們對數據的安全性不太敏感。半年之後,八百客才有了第一個簽單的客戶。
即使是現在,李智也沒有找到一個非常可行的銷售方法,似乎每一種都有效。除了搜索引擎,拜訪客戶,會議營銷之外,八百客還會與一些提供管理咨詢或者在線電話服務的公司合作,尋找一切機會賣出產品。
在創業之前,李智就想過競爭對手的問題。在他看來,傳統軟體公司不可能大力推廣SaaS軟體,因為SaaS勢必會削弱原有的優勢產品。而從銷售上來說,傳統軟體廠商通過渠道和代理賣軟體的方法也無法奏效。相比傳統的光碟軟體,一套SaaS軟體可以提供給銷售的提成非常有限。李智覺得,八百客還是有的一拼。
但是李智沒有想到的是,2005年,像中國電信這樣的大公司也加入到了這個市場。李智有點沮喪和怨氣,「他們來湊什麼熱鬧呢?」當時,中國電信推出「商務領航」的業務,希望通過平台模式吸引其他的軟體生產商把自己的產品放在上面來賣。觀望或合作,李智選擇了後者。八百客找到了上海的中國電信。然而在把軟體放上平台之後,中國電信這樣的大公司總是反復叫他們培訓人員,討論合同細節,卻遲遲不肯付費。李智不想就此被拖著,合作半年之後,他果斷地解除了合約。除了想不到的競爭者,李智還面臨著資金的壓力,並且導致人員流失率一度很高。無論是銷售總監,還是市場總監都曾被別人挖走。李智對此也頗為無奈。
2007年,在一個論壇上,李智認識了現在的投資人尹東海。尹東海本來在國外做CRM公司,對這個行業較為熟悉。2008年,他回到國內做風險投資,第一個項目就找到了李智。這是八百客創立以來的首次外部融資。資金的困難解決了,李智也敢於花更多的錢教育市場。由於引進了風投,八百客在公司架構和管理流程上也都更加規范。
2009年,SaaS市場開始熱鬧起來,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軟體也開始進入市場。這又是一個讓李智覺得意外的競爭者。阿里軟體背靠阿里巴巴強大的資金支持,同時數萬網商資源可以為阿里軟體帶來眾多客戶。李智很明白,除了技術,阿里軟體滿足資本和市場這兩方面的條件。因為網商的消息都是公開的,李智的團隊一個個給他們打電話,詢問他們是否有在線管理軟體的需求,最後的調查結果是需求不大。李智鬆了一口氣,對於以外貿和製造為主的阿里巴巴網商來說,他們現在的經營可能只需要幾張Excel報表就可以完成。
大公司在剛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總是信誓旦旦,短期之內看不見盈利希望或者發展潛力之後就有可能放棄這個項目,所以那些意外的競爭者都沒有給八百客帶來太大的威脅。而對於其他同樣專注的小公司來說,八百客又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
八百客現在的業務中軟體外包的比例越來越大。李智的團隊為企業進行管理軟體的流程設計,實施定製方案,對員工進行培訓。除了仍然收取的客戶端費外,還會收取一定的咨詢費用。雖然客戶端收費的模式有更好的可擴展性,一旦達到數量之後,前期的研發和管理費用被攤薄,但是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定製的服務更具有市場,這筆收入也變得越來越可觀。「這或許是中國企業沒有CRM的一個好處,他們沒有包袱,直接邁入在線管理的時代。」

『貳』 八百客的創業過程

1997年,李智去美國讀書,那時矽谷還是網路拓荒者的天下,李智羨慕也佩服他們。還在讀書的時候,李智就和同學一起創業過:網上訂餐服務。「那個時候只是覺得好玩,的確也會有些餐館嘗試這個服務。」不過,因為消費者仍然喜歡用電話訂餐,初次創業不了了之。從這次的經歷,李智學到一點:選擇項目需謹慎。
從倫斯勒理工學院畢業之後,李智去GE、Oracle做過軟體研發,之後又在MTG管理咨詢公司工作了2年,MTG服務對象主要在IT行業,這也讓李智逐漸對整個行業有了了解。2004年初,李智回國參加Oracle一個關於管理軟體的活動,當時,國內SaaS(software-as-a-service)市場還是一片空白。SaaS譯為「軟體即服務」,即用戶不需要自己購買伺服器,也不用購買一整套軟體光碟,只要按照自己的管理需求向提供SaaS的公司租用模塊,按月交付費用。「有點像是企業郵箱,但是服務更多,技術更復雜。」李智這么解釋道。在美國,以Salesforce為首的SaaS概念的公司很多,李智覺得這個商業模式可行,而且成本投入應該不高,就和幾個舊同事搗鼓起創業的事情來。他們把公司取名為「八百客」,啟動資金是大家一起湊出來的50萬元美金。
公司剛宣布成立的第二天,美國的Salesforce就宣布了上市的消息。這讓還有點不確定的李智看到了希望。他帶領著研發團隊花了半年的時間把產品開發出來,他們模仿Salesforce從CRM(客戶管理軟體)著手。在李智看來,CRM軟體更適合在線運營,一個企業從訂單生成,實施情況,售後服務的信息都可以通過在線的功能模塊進行更新,具有不同許可權的管理者可以通過系統了解到最新的客戶和銷售情況。同時,八百客的服務是按客戶端收費,每個客戶端每月60元的費用,一個企業最少購買4個客戶端。
研發產品對於技術出身的李智來說不是難題,更為艱巨的則是銷售。國外,很多企業內部就有自己的CRM團隊,Salesforce在銷售其產品的時候不存在教育市場的問題。但是,對於國內市場來說,大多數的企業根本不了解CRM是什麼。李智的多數時間花在了講解和培訓上,他會參加一些行業活動介紹產品也會在相關媒體上撰寫介紹文章。然而,對於這樣一個新興的事物,多數公司都抱著謹慎的態度,他們問得最多的是數據安全的問題。一開始李智的銷售團隊會去找一些相對具有壟斷優勢的企業,他們對數據的安全性不太敏感。半年之後,八百客才有了第一個簽單的客戶。
即使是現在,李智也沒有找到一個非常可行的銷售方法,似乎每一種都有效。除了搜索引擎,拜訪客戶,會議營銷之外,八百客還會與一些提供管理咨詢或者在線電話服務的公司合作,尋找一切機會賣出產品。
在創業之前,李智就想過競爭對手的問題。在他看來,傳統軟體公司不可能大力推廣SaaS軟體,因為SaaS勢必會削弱原有的優勢產品。而從銷售上來說,傳統軟體廠商通過渠道和代理賣軟體的方法也無法奏效。相比傳統的光碟軟體,一套SaaS軟體可以提供給銷售的提成非常有限。李智覺得,八百客還是有的一拼。
但是李智沒有想到的是,2005年,像中國電信這樣的大公司也加入到了這個市場。李智有點沮喪和怨氣,「他們來湊什麼熱鬧呢?」當時,中國電信推出「商務領航」的業務,希望通過平台模式吸引其他的軟體生產商把自己的產品放在上面來賣。觀望或合作,李智選擇了後者。八百客找到了上海的中國電信。然而在把軟體放上平台之後,中國電信這樣的大公司總是反復叫他們培訓人員,討論合同細節,卻遲遲不肯付費。李智不想就此被拖著,合作半年之後,他果斷地解除了合約。除了想不到的競爭者,李智還面臨著資金的壓力,並且導致人員流失率一度很高。無論是銷售總監,還是市場總監都曾被別人挖走。李智對此也頗為無奈。
2007年,在一個論壇上,李智認識了現在的投資人尹東海。尹東海本來在國外做CRM公司,對這個行業較為熟悉。2008年,他回到國內做風險投資,第一個項目就找到了李智。這是八百客創立以來的首次外部融資。資金的困難解決了,李智也敢於花更多的錢教育市場。由於引進了風投,八百客在公司架構和管理流程上也都更加規范。
2009年,SaaS市場開始熱鬧起來,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軟體也開始進入市場。這又是一個讓李智覺得意外的競爭者。阿里軟體背靠阿里巴巴強大的資金支持,同時數萬網商資源可以為阿里軟體帶來眾多客戶。李智很明白,除了技術,阿里軟體滿足資本和市場這兩方面的條件。因為網商的消息都是公開的,李智的團隊一個個給他們打電話,詢問他們是否有在線管理軟體的需求,最後的調查結果是需求不大。李智鬆了一口氣,對於以外貿和製造為主的阿里巴巴網商來說,他們現在的經營可能只需要幾張Excel報表就可以完成。
大公司在剛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總是信誓旦旦,短期之內看不見盈利希望或者發展潛力之後就有可能放棄這個項目,所以那些意外的競爭者都沒有給八百客帶來太大的威脅。而對於其他同樣專注的小公司來說,八百客又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
八百客現在的業務中軟體外包的比例越來越大。李智的團隊為企業進行管理軟體的流程設計,實施定製方案,對員工進行培訓。除了仍然收取的客戶端費外,還會收取一定的咨詢費用。雖然客戶端收費的模式有更好的可擴展性,一旦達到數量之後,前期的研發和管理費用被攤薄,但是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定製的服務更具有市場,這筆收入也變得越來越可觀。「這或許是中國企業沒有CRM的一個好處,他們沒有包袱,直接邁入在線管理的時代。」
如今,李智每天要花上一半的時間在研發的工作上,其次才是銷售和管理。八百客去年的用戶增長率在300%,李智對這個數字還是不夠滿意。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公司的成長速度。一家做得不快的互聯網公司要跑好馬拉松還是頗為艱難的。尤其對於領跑者八百客而言,跑得太快會有資金和擴張的要求,跑得太慢,又指不定會出現些怎麼樣的競爭者。

『叄』 如何進行大客戶的營銷 怎樣做好客戶關系的管理請朋友們幫幫忙。謝謝!

你好,你需要客戶管理軟體實現什麼功能呢?
廣州科鎂的來電CRM,將電話內線和電腦連在一起,通容過客戶的電話號碼,整理客戶資料。
功能模塊有:來電彈屏、客戶資料、產品銷售管理、售後服務、電話錄音、話務統計等等。
我們公司從05年開始做這來電的客戶系統,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國內,我們的客戶已經有許多的中小型企業在用。效果都不錯。如果有興趣,可找科鎂小曾。

『肆』 八百客的管理團隊

李智—CEO/董事長李智,八百客公司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八百客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經過多年發展,八百客已經成為的中文PaaS與SaaS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雲計算供應商。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第一、第二界中國SaaS專家顧問團顧問,被譽為「中國SaaS產業第一人」。
李潤海—財務長
李潤海在教育、培訓、業務拓展、財務及管理各方面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過去五年,李潤海曾擔任美國矽谷 創始公司之財務長及香港上市公司之行政總裁,主力於中國投資、企業融資及撇除重復資產等。他亦是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認可仲裁員,擅於應用仲裁及談判技巧於商業交易上。 李潤海畢業於美國伯克利加大,並擁有香港中文大學之MBA學位。
C. Kevin Chuang—戰略官
Kevin哈佛大學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2007年3月加入八百客,負責公司戰略,開發戰略客戶和合作夥伴。Kevin畢業後加入Synnex(新聚思),曾先後就任執行副總裁,CFO和COO等職位。
尹東海—獨立董事
曾任美國Siebel公司高級產品經理與架構師,負責Siebel手機業務,CTI及EAI業務。去美國前,曾在IBM (中國)任大客戶經理,聯想計算機任銷售經理。尹東海曾在美國矽谷創立CRM咨詢公司。尹東海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MBA。
付磊—董事
常春藤資本創始合夥人. 曾是美國矽谷Pond Ventures 的合夥人,他帶領投資了PicoChip,Broadway Networks,Mirics等高科技公司。他也是GalaxyCore 的主要投資人, DAC 的合夥創始人及領導團隊主要成員。也是Galvez 數碼的創始人。擁有斯坦福大學商學院MBA、MIT 工程碩士。
余國健—高級顧問
余國健畢業於美國伯克利加大,獲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余國健曾就職於Webex、SupportSoft、Hewlett Packard、Amdahl/Fujitsu等美國公司,任高級開發和運營管理職位,也曾在中國和印度管理過多個研發和運營項目。
潘定邦博士—高級顧問
潘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早年在美國矽谷成功創立了RAC等矽谷主要計算機服務公司。曾任NEC,伯克利加大高級研究員。
Kam Chan博士—高級顧問
陳博士在伯克利加大取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是大同(TATUNG)科技公司的總經理,有多年IT企業高層管理經驗。

『伍』 SaaS廠商八百客融資了么

http://www.dosaas.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377:2008saas&catid=3:saas&Itemid=9

閱讀全文

與八百客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