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廣東國際信託

廣東國際信託

發布時間:2020-12-17 11:40:59

⑴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做什麼的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分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專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屬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等多項主要經營指標從1994年起連續多年位居十大券商行列。

信託制度在中國本土化特點和出現的問題

信託是英美法系的獨特產物,是英國人對世界法律體系作出的重大貢獻。英國的法學家梅特蘭曾說,「如果有人要問英國人在法學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麼,那就是歷經數百年發展起來的信託理念,我相信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答案了。」他還指出之所以是最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信託的發明,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滿足新的需求和解決新問題的前提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信託制度。[1]信託作為一種財產管理制度,所具有的獨特的制度功能「長期規劃」、「彈性空間」和對「受益人切實保障」[2]使其成為了一種世界性的法律制度,被大多數國家所接受,如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信託制度的獨特功能對於尋求有效財產管理制度的轉型期的我國而言,其借鑒意義不言而喻。2001年,我國正式從法律上移植信託制度,制定《信託法》。
信託制度的獨特功能對於尋求有效財產管理制度的轉型期的我國而言,其借鑒意義不言而喻。2001年,我國正式從法律上移植信託制度,制定《信託法》。2001年《信託法》實施八年來,我國信託業雖然已經走出了之前五次整頓的混亂狀態,信託業也有一定的發展,但信託業的財產管理的功能還未能很好地發揮,信託信號還存在一定模糊,以至於在實踐中與其他理財制度存在著混淆。本文將就信託制度移植中所遭遇的問題進行闡述,以尋求正確的發展路徑,充分發揮信託制度的財產管理和融資作用。

時光的指針撥回到亞洲金融危機嚴酷肆虐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半期。1998年10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鑒於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下稱「廣東國投」)不能夠支付到期債務,從即日起實施行政關閉。
在舉世矚目下,旋即又發生了一系列震動全球金融市場的事件:進入11月,廣東國投在香港的兩家子公司因資不抵債分別按香港法律宣告清盤;第二年初的1月16日,廣東省高院和廣州、深圳中院分別作出裁定,廣東國投本部及其在境內的三家子公司共四家企業進入破產程序。
廣東國投數百億元人民幣的債務80%以上借自包括日本、美國、德國、瑞士、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30多家著名銀行。廣東國投破產的消息猶如石破天驚,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掀起巨大波瀾。
在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朱鎔基總理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的提問時強調,廣東國投破產是中國金融改革過程中的一個個別事件,但是這件事非常重要,它向全世界發出一個信息:中國政府不會為一個金融企業還債,如果這個債務不是由各級政府所擔保的話。
「我們如果象以前那樣,把廣東國投的債全部背起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可能,但那樣做的後果將是極其危險的。廣東國投的債政府背了,廣東省其他地方、尤其是全國不少地方的企業外債,政府是不是都能背得起?」回憶往事,時任廣東省省長的盧瑞華感慨萬端。
時任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的王岐山 (現任海南省委書記)說:「廣東國投的債務並沒有像過去那樣由政府包下來,而是『誰的孩子誰抱走』,這一決定預示著一個重大變化,哪級政府管的事情由哪級政府解決,國家主權信用、地方政府信用和企業信用要逐步分清。」
王岐山把廣東國投破產這一重大決策比喻作「揭房頂,開窗戶」之舉。事實證明,廣東國投破產,使得陰雲密布、危機四伏的金融界開始出現了松動,為全面化解我國金融風險「殺開了一條血路」。
廣東國投關閉直至破產事件,直接觸動了全國信託業的「脫韁野馬」開始「收韁」。1998年底,根據中央要求,對信託業的全行業整頓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啟動了。
廣東國際信託破產案說明, 2001年《信託法》實施八年來,我國信託業雖然已經走出了之前五次整頓的混亂狀態,信託業也有一定的發展,但信託業的財產管理的功能還未能很好地發揮,信託信號還存在一定模糊,以至於在實踐中與其他理財制度存在著混淆。本文將就信託制度移植中所遭遇的問題進行闡述,以尋求正確的發展路徑,充分發揮信託制度的財產管理和融資作用。
信託制度起源於英國,起因在於對當時法律的規避,而後逐漸地演變成為一種融資工具。那麼,我國要引進的是信託制度的哪個方面,是首先應當明確的。在財產管理制度方面,我國有合同制度、委任代理制度、遺產繼承製度等,這套制度行之有效地存在並發揮作用。作為財產管理的功能,信託制度似乎作用不大。但作為融資工具的功能,信託制度對於促進流通、加快資金使用效率有非常大的空間。另外,我國在信用管理、產權登記、訴訟證據的確認等方面的制度建設還不完善,把信託制度的財產管理和融資功能全盤引進將會造成制度的混亂。實踐證明,信託制度在我國財產管理方面沒有產生積極的效果。諾斯認為,所有經濟理論的基礎都是貿易收益。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於貿易規則的需求是一致的,在貿易和商業領域,信託制度的作用更容易實現。

信託制度不是要置換原來的制度,而應當是補充,同時填補原有制度的空缺。本文所說的本土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制度創新。

⑶ 廣東國民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東國民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國民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⑷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破產清算模式

西昌學院 經管的吧

⑸ 1998.10.6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倒閉

證券類宏源證券兩次當年事件僅是影響一周左右,未影響其趨勢和交易量異常

⑹ 蔣超良臨危受命去了哪裡

去了廣東復。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制廣東成了重災區。

在索羅斯的攻勢下,廣東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出現了千億人民幣缺口。當時中國最大的「對外窗口」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面臨破產。

蔣超良被任命為「救火隊員」,空降廣東,成為了「廣東省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和農金會金融風險處置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這個小組的組長是王岐山。

這一年,蔣超良40歲,剛剛進入人生的豐水期。此前一年,他被央行行長戴相龍相中,從工行辦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提拔至央行,出任銀行司副司長。

廣東國投的破產案是中國首例非銀行金融機構破產案,此前沒有先例,也沒有可參照的處置方式。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引起連鎖的金融危機。蔣超良重任在肩,臨機決斷,最終撲滅了這場金融大火。

這場「救火」經歷為他贏得了信任。三年後,他成為了人民銀行行長助理。

在此之前,他已在銀行系統任職近20年。

⑺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誰託管了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廣東國投),於1980年7月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成立,1983年經專中國人民銀行批屬准為非銀行金融機構並享有外匯經營權,1989年被國家主管部門確定為全國對外借款窗口。80年代末期,廣東國投從單一經營信託業務發展成為以金融和實業投資為主的企業集團。公司的主要高層領導有董事長邱長雲,總經理麥智南等。

廣東國投破產時的資產總額214.71億元,負債361.65億元,資產負債率168.23%,資不抵債146.94億元。鑒於其資產負債非常嚴重,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年1月宣布該公司破產。這是中國首宗非銀行金融機構破產案,也是全國法院迄今為止受理涉及財產金額最大的破產案件

⑻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老總黃炎田他現在多不多錢

這個太過於隱私,一般人不會知道的。

閱讀全文

與廣東國際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