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產品趨勢

理財產品趨勢

發布時間:2020-12-17 08:10:53

投資理財會不會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資管新規出台兩個月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減少,多家銀行逐步推出凈值型理財新品。隨著產品向凈值型轉變,銀行理財市場正在構建新格局。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統計顯示,4月銀行發行理財產品9612款,環比減少1329款;5月發行9861款,環比僅增加249款,發行量低於3月。6月2日到22日,銀行理財產品合計發行量不足5月發行量的一半。
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增長較快。5月,各類銀行新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191隻,環比增長54%,同比增長111%。
資產管理規模將按照資管新規要求由2.3萬億元下降至1.5萬億元,5000億-6000億元左右的結構性存款和保本理財產品將回歸表內。
資管新規出台後,對資產管理業務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要求更加明確與規范。按照資管新規,多層嵌套、通道業務、資金池等方式都不能繼續操作,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回落是正常的。同時,保本產品佔比下降明顯。
凈值化轉型加速
根據資管新規,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凈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理財產品開始向凈值型轉型。
由於缺乏專業人才、投研能力和系統支撐,難以推出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產品,對中小銀行而言,凈值化轉型難度相對較大。現在一些中小銀行尤其是農商行不具備發行理財產品的能力,以後將更多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理財咨詢和產品代銷可能是未來中小銀行理財的主要方向。隨著銀行保本理財的逐步退出,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會越來越多。
分銀行已對存量產品進行「限額發售」,縮減理財產品的整體發行規模。根據資管新規,過渡期內,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存量產品消化壓力減小
部分產品過去可能存在期限錯配、資金池等問題,那麼這些產品特別是一些非標,後續需要進行非標轉標,或通過其他融資方式來解決,如回到銀行表內、發行債券、進行資產證券化等,以解決存量特別是非標問題。
對於存量規模的消化,銀行正按照時間進度表有序消化存量理財,同時已逐步推出一些凈值型理財產品。但資管新規落地後,相關細則尚未出台,具體操作還處於摸索期。

Ⅱ A股出現了上漲趨勢,為什麼部分銀行理財出現虧損是技術操作還是另有原因

銀行理財也出現很多品種,像一些優質的銀行理財,這段時間還是持續著一專個比較上漲的態勢。屬
但一些比較質量不好的銀行理財,目前出現了虧損,不僅虧損,甚至出現了倒扣錢的現象。
主要是跟銀行理財的品類有關。
另外一個就是隨著利息的下降,存款利息越來越低,銀行理財主要是針對的一些定期存款。這種業務目前來講幾乎是在逐漸走低,就像余額寶的利息一樣的逐漸下降。
股市上漲跟定期存款沒有關系,或者是說我們所投資的銀行理財,他沒有涉及到股票交易,而只是隨利息波動的定期存款這一方面的話,目前是是會下降的。
可以多關注余額寶的收益,如果余額寶的收益一直走低,說明銀行理財特別是定期存款,這一方面是難以走高的。
另外可以在股市走好的時候多關注一下基金基金。特別是指數基金,滬深300基金等等。

Ⅲ 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趨勢難改嗎

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多位理財經理表示,與往年月末、季末、年中理財收益率顯著沖高的現象不同,受資管新規影響,當下銀行理財收益普降。此外,市場流動性較充足,也拉低了理財收益率。

近期央行基礎貨幣供給充足,通過公開市場工具、定向降准等手段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推動利率水平下移,理財產品利率下降是隨行就市。預計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變化主要取決於市場利率走勢,大概率穩中趨降。

發行理財產品是銀行拉存款的主要方式之一。往年,在月末、季末、年中等關鍵時點,銀行都傾向於通過加大理財產品發行量等方式以應對貸存比等考核壓力,從而使得這些時點發行的理財產品利率較高。

「理財產品利率中樞下移,主要原因是央行基礎貨幣供給充足,通過公開市場工具、定向降准等手段持續向市場穩定供給流動性,推動利率水平下移,理財產品利率下降是隨行就市。此外,嚴監管環境下,金融去杠桿繼續,銀行等金融機構杠桿降低後流動性壓力減小,也會對利率形成壓制。」西澤資本首席經濟學家趙建說。

強監管使得非標、通道類業務得到有效規范。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認為,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隨著強監管政策陸續落地,金融去杠桿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非標、通道類業務的有效規范和約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資金在金融體系空轉現象。

強監管政策之一就是《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出台,其對理財產品收益率影響顯著。興業研究分析師孔祥表示,非標資產目前不能錯配,因此新理財產品不能配置傳統高收益資產,導致收益率下滑。

如果不發生極端事件,預計銀行理財整個利率中樞穩中下移,但空間不大。同時,要警惕由於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流動性環境再緊張。

Ⅳ 理財通理財可靠嗎

理財通理財還是可靠的,但理財還伴隨著風險,需要慎重考慮。

理財通是騰訊財付通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理財服務的平台。

在理財通平台,金融機構作為金融產品的提供方,負責金融產品的結構設計和資產運作,為用戶提供賬戶開立、賬戶登記、產品買入、收益分配、產品取出、份額查詢等服務,同時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以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管理和運用資產,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4)理財產品趨勢擴展閱讀:

互聯網金融面臨大洗牌,騰訊理財通引領發展新趨勢:

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互聯網金融將告別野蠻生長,進入規范發展階段,互聯網金融將納入法治化和依法監管的軌道。

《指導意見》不僅明確定義了互聯網金融的含義和業務模式,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給予了明確肯定。

此外,《指導意見》提出對於互聯網監管將遵循「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同時對互聯網支付、網路借貸、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基金銷售等各項業務模式明確了監管職責劃分。

騰訊理財平台是騰訊互聯網金融服務核心平台之一,通過高質量的金融產品組織、便捷靈活的用戶使用渠道以及安全可靠的風控策略,嚴格遵循政府相關政策法規,為廣大用戶提供可以信賴的金融增值服務,推進」互聯網+金融「的國家戰略。

自理財通上線以來,引入了貨幣基金、指數基金、保險理財等多種理財產品,給用戶在不同經濟形勢下帶來豐富的投資選擇。目前理財通累積交易資金已突破1000億元,成為目前在手機端最受用戶歡迎的互聯網金融平台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微信理財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理財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互聯網金融面臨大洗牌,騰訊理財通引領發展新趨勢

Ⅳ 銀行的理財產品,能買嗎

銀行的理財產品能買。

根據資管新抄規要求,除了「襲存款」以外的理財回產品均不答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

雖說銀行理財不能承諾保本保息了,但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5)理財產品趨勢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趨勢:

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Ⅵ 近幾年理財趨勢是什麼

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凈值化轉型加速
資管新規落地已「滿月」
今年4月末,備受關注的資管新規正式發布,為百萬億元體量的資管行業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如今,資管新規落地已「滿月」,在資管行業中舉足輕重的銀行理財市場也拉開了商業模式轉換和行業格局重塑的大幕。
在打破剛性兌付、轉型凈值化的要求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正發生不小的變化:一方面,保本理財和3個月以內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佔比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則是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速度加快,促進了表外公募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
短期理財產品佔比明顯下降
資管新規落地一個月後,銀行理財已經出現了發行數量持續下降、保本型產品預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預期收益率上升的顯著變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5月份460家銀行共發行了9861款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減少26家,產品發行量增加249款減少1329款。從銀行理財產品類型來看,5月份新發行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1002款,佔比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2549款,佔比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7914款,佔比較4月份增長1.62%。而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136款,環比增長72.15%,佔比為1.12%。
從理財產品的發行期限來看,在資管新規影響下,5月份3個月以內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佔比明顯下降。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發行的理財產品中,3個月以內(含)理財產品佔比為24.44%,環比下降4.87個百分點。同時,3至6個月、6至12個月(含12個月)理財產品分別較4月份環比上升3.28和1.96個百分點;大於1年期的理財產品佔比較4月環比下降0.36個百分點。
資管限制下,外公募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
鑒於監管要求,未來3個月以內期限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將逐步減少,但銀行也會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因此3至12個月的中長期理財產品數量佔比將上升。2018年,在資管新規的限制下,預計未來的銀行理財平均期限仍不會低於半年。
現階段銀行理財客戶風險偏好低、對凈值型產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剛性兌付,將導致客戶大量贖回理財產品,造成理財資產無產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觸發流動性風險。
此次發布的新規中,明確商業銀行不得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考評指標,意味著銀行「沖時點」壓力將得到緩解,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集中於月末、收益率翹尾現象或將改善。
整體來看,新規對存款偏離度指標的考核要求較之前有所放鬆,特別是刪除了禁止高息攬儲的規定,可能是為後期表內存款利率市場化做鋪墊。中長期來看,『表內存款利率市場化+大額存單工具』代替保本理財和具有『剛兌』性質的預期收益型產品,將促進表外公募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
委外資產掌控力不足問題凸顯
控制資管產品杠桿水平是資管新規的一大要點。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理財市場的另一個變化就是狂飆近3年的銀行委外業務幾近停擺。
本輪監管打擊的是亂加杠桿和資金空轉,但規范化、高質量的委外是有助於委託方和受託方「雙贏」的。管理層針對的並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當高杠桿和高風險「幫凶」的這類委外模式。未來,高質量、規范化的委外將迎來更加良好的市場發展空間,而作為高杠桿和高風險「幫凶」的委外模式將在監管高壓下逐漸銷聲匿跡。
對於主動管理能力過弱,或無主動管理能力的商業銀行而言,未來對於委外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強。普益標准研究員魏驥遙預測稱,但由於業務規模及專業能力等因素,中小銀行對接委外機構時話語權偏弱,對於委外資產掌控力不足的問題或將進一步凸顯。
尤其是在剛性兌付打破的大環境中,對於資產過弱的掌控可能增大產品虧損的可能,進而增大銀行的聲譽風險。因此,在開展委外業務的同時,中小銀行應考慮通過委外系統的建立,增大對於委外資產的監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風險的發生。

Ⅶ 基金和理財產品的區別是什麼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版種理財方式,投資權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Ⅷ 我行理財產品的轉型趨勢不包括哪個特點

人理財業務包括基金、理財、保險、貴金屬等業務,理應作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立足市場、明確定位、轉型發展的重要業務之一,

Ⅸ 郵儲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趨勢不包括以下哪個特點

人理財業務包括基金、理財、保險、貴金屬等業務,理應作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立足市場、明確定位、轉型發展的重要業務之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一直較為平穩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