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融資時如何估值

融資時如何估值

發布時間:2020-12-16 14:24:02

融資怎麼估值有沒有好的投融資公司推薦啊

公司融資分為兩種:相對估值和絕對估值
相對估值
相對估值就是和別的公司對比,主要有兩種方法:
可比公司分析和先例交易分析。
可比公司分析拿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做參照,先例交易分析以過往的並購案例為坐標。
一家公司上市後每天都有買賣,就會有實時定價,所以把價格除以某個公司的盈利指標(比如銷售額、運營收入、凈利潤等),即可得出一個「倍數」用來和同行業公司對比。
可比公司分析適用於公司要上市了,看看同行業都是什麼倍數,或者並購的時候作為參考,看是否需要更多溢價。
絕對估值
絕對估值有兩種常用方法:
現金流折現分析和杠桿收購分析。
絕對估值比較復雜,需搭建模型,有很多預測的細節,簡單的預測只需粗略的利潤表,復雜的模型三張報表都需搭建,銷售需要細分化預測和借債償付單獨預測。
現金流折現分析是將估值對象的未來現金流折現,但由於主觀因素對假設影響較大,很多時候主要作為參考(算出來的是每股股價)。
杠桿收購分析則主要關注估值公司未來產生的回報,常用於私募基金投資(算出來的是IRR回報率)。
IRR回報率:內部回報率(Inner rate of return),又稱內部收益率,是指項目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收益率。實質上,它是能使項目的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
好的投融資公司推薦:選擇投融資公司要選擇正規的靠譜的,經驗豐富的才有助於融資成功。可以來參觀一下我司。

② 一文讀懂股權融資估值到底怎麼算

1、可比公司法

目前在國內的風險投資(VC)市場,P/E法是比較常見的估值方法。通常我們所說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兩種:

歷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當前市值/公司上一個財務年度的利潤(或前12個月的利潤);預測市盈率(ForwardP/E)-即當前市值/公司當前財務年度的利潤(或未來12個月的利潤)。

投資人是投資一個公司的未來,是對公司未來的經營能力給出目前的價格,所以他們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價值=預測市盈率×公司未來12個月利潤

對於有收入但是沒有利潤的公司,P/E就沒有意義,比如很多初創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實現正的預測利潤,那麼可以用P/S法來進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樣。

2、可比交易法

挑選與初創公司同行業、在估值前一段合適時期被投資、並購的公司,基於融資或並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或非財務數據,求出一些相應的融資價格乘數,據此評估目標公司。

比如A公司剛剛獲得融資,B公司在業務領域跟A公司相同,經營規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麼投資人對B公司的估值應該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

可比交易法不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而只是統計同類公司融資並購價格的平均溢價水平,再用這個溢價水平計算出目標公司的價值。

3、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

貼現率是處理預測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創公司的預測現金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貼現率比成熟公司的貼現率要高得多。尋求種子資金的初創公司的資本成本也許在50%-100%之間,早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40%-60%,晚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30%-50%。對比起來,更加成熟的經營記錄的公司,資本成本為10%-25%之間。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較為成熟、偏後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

4、資產法

資產法是假設一個謹慎的投資者不會支付超過與目標公司同樣效用的資產的收購成本。比如中海油競購尤尼科,根據其石油儲量對公司進行估值。

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數據,通常是以公司發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其不足之處在於假定價值等同於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公司運營相關的所有無形價值。

③ 創業公司在融資不同階段是如何估值的

虛擬的社交類企業的融資歷程:
天使輪:公司由一個連續創業者創辦,創辦之初獲得了天使投資。
A輪:1年後公司獲得A輪,此時公司MAU(月活)達到50萬人,ARPU(單用戶貢獻)為0元,收入為0.
A+輪:A輪後公司用戶數發展迅猛,半年後公司獲得A+輪,此時公司MAU達到500萬人,ARPU為1元。公司開始有一定的收入(500萬元),是因為開始通過廣告手段獲得少量的流量變現。
B輪:1年後公司再次獲得B輪,此時公司MAU已經達到1500萬人,ARPU為5元,公司收入已經達到7500萬元。ARPU不斷提高,是因為公司已經在廣告、游戲等方式找到了有效的變現方法。
C輪:1年後公司獲得C輪融資,此時公司MAU為3000萬人,ARPU為10元,公司在廣告、游戲、電商、會員等各種變現方式多點開花。公司此時收入達到3億元,另外公司已經開始盈利,假設有20%的凈利率,為6000萬。
IPO:以後公司每年保持收入和利潤30-50%的穩定增長,並在C輪1年後上市。
按時間順序倒著來講:
IPO:上市後,公眾資本市場給了公司50倍市盈率。細心而專業的讀者會立即反應過來,這個公司的股票投資價值不大了,PEG>1(市盈率/增長),看來最好的投資時點還是在私募階段,錢都被VC和PE們掙了。^_^
C輪的時候,不同的投資機構給了公司不同的估值,有的是50倍P/E,有的是10倍P/S,有的是單個月活估100元人民幣,但最終估值都是30億。不信大家可以算算。每種估值方法都很有邏輯的:一個擬上創業板的公司給50倍市盈率,沒問題吧;一個典型的互聯網公司給10倍市銷率,在美國很流行。或者一個用戶給15-20美元的估值,看看facebook、twitter等幾個公司的估值,再打點折扣。
B輪的時候,不同的投資機構給了不同的估值方法,分歧開始出來了:某個機構只會按P/E估值,他給了公司50倍市盈率,但公司沒有利潤,所以公司估值為0;某個機構按P/S估值,他給了公司10倍市銷率,所以公司估值10*0.75億=7.5億;某個機構按P/MAU估值,他給每個MAU 100元人民幣,所以公司估值達 100元*1500萬人=15億。不同的估值方法,差異居然這么大!看來,此時P/E估值方法已經失效了,但P/S、P/MAU繼續適用,但估出來的價格整整差了一倍!假設公司最終是在7.5-15億之間選了一個中間值10億,接受了VC的投資。
A輪的時候,P/E、P/S都失效了,但如果繼續按每個用戶100元估值,公司還能有100元/人*500萬人=5億估值。此時能看懂公司的VC比較少,大多數VC顧慮都很多,但公司選擇了一個水平很高的、敢按P/MAU估值、也堅信公司未來會產生收入的VC,按5億估值接受了投資。
在天使輪的時候,公司用戶、收入、利潤啥都沒有, P/E、P/S、P/MAU都失效了,是怎麼估值的呢?公司需要幾百萬元啟動,由於創始人是著名創業者,所以VC都多投了一點,那就給2000萬吧,再談個不能太少不能太多的比例,20%,最後按1億估值成交。
我們總結一下,這個互聯網公司天使輪的估值方法是拍腦袋;A輪的估值方法是P/MAU;B輪的估值方法是P/MAU、P/S;C輪的估值方法是P/MAU、P/S、P/E;也許上市若干年後,互聯網公司變成傳統公司,大家還會按P/B(市凈率)估值!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大多數的融資都是類似的情況?
對互聯網公司來說,P/MAU估值體系的覆蓋范圍是最廣的,P/E估值體系的覆蓋范圍是最窄的。在此,我姑且把這種覆蓋體系叫做估值體系的階數。P/MAU是低階估值體系,容忍度最高;P/E是高階估值體系,對公司的要求最高。
不同的估值方法殊路同歸:我們來看一個公式:凈利潤(E,earning)=收入(S,sales)-成本費用=用戶數(MAU)*單用戶貢獻(ARPU)-成本費用。一般來說,如果企業沒有E,還可以投S;如果沒有S,還可以投MAU,但最終還是期待流量能轉換為收入,收入能轉換成利潤。不同的創業企業,都處於不同的階段,有的屬於拚命擴大用戶量的階段,有的屬於絞盡腦汁讓流量變現的階段,有的屬於每天琢磨怎麼實現盈利的階段。然而,最終大家是要按盈利來考察一個公司的,那時候不同階數的估值方法是殊路同歸的。
為什麼發展好好的公司會「B輪死」、「C輪死」:有的公司用戶基數很大,但總是轉換不成收入,如果在融下一輪的時候(假設是B輪),投資人堅決要按高階估值體系P/S估值,那麼公司的估值算下來是0,融不到資,所以會出現B輪死;有的公司收入規模也不錯,但老是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如果在融下一輪的時候(假設是C輪),面對的是只按凈利潤估值的PE機構,他們覺得公司P/E估值為0,公司融不到資,也會出現C輪死。
不同的經濟周期,估值體系的使用范圍會平移:在牛市,估值體系會往後移,這能解釋為什麼過去兩年很多一直沒有凈利潤的公司都獲得了C輪、D輪,甚至E輪,而且是傳統的PE機構投資的,因為他們降階了,開始使用P/S這個低階工具了。在熊市,估值體系會往前移,這能解釋為什麼今年下半年以來,一些收入和用戶數發展良好的公司都融不到資,甚至只能合並來抱團取暖,因為連很多VC也要求利潤了,大家把低階的估值體系雪藏了。
二級市場的政策有明顯的引導作用:中國為什麼一直缺少人民幣VC?部分原因是,中國的公眾資本市場只認P/E這個高階估值體系。我們看看創業板發行規則:「 (1)連續兩年連續盈利,累計凈利潤不少於1,000萬元……或(2)最近一年凈利潤不少於500萬元,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必須要有這么多的利潤,才能上市,才能在二級市場具有價值,這個估值體系要求實在太高了。當企業只有用戶數、只有收入規模,哪怕你用戶數是10億人,你的收入規模有100億,只要沒有利潤,估值統統為0!所以人民幣VC很少,PE很多,因為他們響應了政府的號召只用市盈率這個工具,不然沒有退出渠道!但美股、港股都有P/S的測試指標,只要達到一定規模就可以成為公眾公司上市。如果公司能在上市後相當一段時間內都可以只按P/S估值(最終可能還是要按P/E),將打通大多數公司的發展階段,讓每一輪的估值都變得順暢起來。
到此,各種估值體系的內在聯系以及使用方法就探究完畢了,希望各位創業者和投資者讀者能應用這些原理行走在牛熊之間、各輪融資之間,希望立法者讀者能重視各階估值體系的威力,積極改進規則發揮其對創新的引導作用。

④ 怎麼計算公司估值

計算方法:

  1. 首先算出公司目前的凈利潤,然後再更具實回際情況推算出公司未答來的凈利潤,用公司未來的凈利潤和現在的凈利潤比較,估算出一個溢價值。然後把溢價值加在公司目前的凈利潤上的出一個數X,用你想融資的數目除以X,就可以得出一個百分比,這個百分比就是應該給投資者的股份佔比。

  2. 目前全年收入1200萬,支出150萬,凈利潤1050萬,因為以後3年收入可以達到3000萬支出能夠維持在250萬左右,所以估值會有溢價,估值大概在1500萬左右。你們想融資200萬,那麼需要出售大約13%的股權。

(4)融資時如何估值擴展閱讀:融資方式-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Angel Investment),是指個人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或獨特概念而缺少自有資金的創業家進行創業,並承擔創業中的高風險和享受創業成功後的高收益,或者說是自由投資者或非正式風險投資機構對原創項目構思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資。天使投資是風險投資的一種特殊形式。

擴展鏈接:網路-天使投資

⑤ 企業創業融資時如何估值

直接上市的話費時太長 借殼上市不太了解 信託不錯銀行的信用貸款無形資產抵押貸款擔保貸款託管擔保貸款專業擔保公司擔保貸款自然人擔保貸款抵押不動產抵押貸款貸款除此之外,可供創業者選擇的銀行貸款方式還有買方貸款,如果你的企業產品銷路很好,而企業自身資金不足,那麼,你可以要求銀行按照銷售合同,對你產品的購買方提供貸款支持。你可以向你產品的購買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預付款,以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困難。或者由買方簽發銀行承兌匯票,賣方持匯票到銀行貼現,這就是買方貸款。股權融資: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融資方通過出讓企業股權獲取融資的一種方式,大家所熟悉的通過發售企業股票獲取融資只是股權融資中的一種。對於缺乏經驗的創業者來說,選擇股權融資這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股權出讓比例。股權出讓比例過大,則可能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股權出讓比例不夠,則又可能讓資金提供方不滿,導致融資失敗,這個問題需要統籌考慮,平衡處理。債權融資:指企業通過舉債籌措資金,資金供給者作為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融資方式。民間借貸應該算是債權融資中的一種,且是為人們所最常見的一種。自從孫大午事件後,很多企業就對民間借貸產生了一種畏懼心理,怕擔上「非法集資」的帽子。對於非法集資,有特別重要的界定值得注意,就是: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即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根據這一點,如果不是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即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就不能叫非法集資,而應算是正常的民間借貸。另一點是非法集資通常數額巨大。把握住這兩點,在進行民間借貸籌集創業資金時,就不容易觸犯禁忌。企業內部集資:指企業為了自身的經營資金需要,在本單位內部職工中以債券、內部股等形式籌集資金的借貸行為,是企業較為直接、較為常用、也較為迅速簡便的一種融資方式,但一定要嚴格遵守金融監管機構的相關規定。融資租賃:一種創新的融資形式,也稱金融租賃或資本性租賃,是以融通資金為目的的租賃。其一般操作程序是,由出租方融通資金,為承租方提供所需設備,具有融資和融物雙重職能的租賃交易,它主要涉及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貨方三方當事人,並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同所構成。出租方訂立租賃合同,將購買的設備租給承租方使用,在租賃期內,由承租方按合同規定分期向出租方支付租金。租賃期滿承租方按合同規定選擇留購、續租或退回出租方。承租人採用融資租賃方式,可以通過融物而達到融資的目的。對於缺乏資金的新創企業來說,融資租賃的好處顯而易見,其中主要的是融資租賃靈活的付款安排,例如延期支付,遞增或遞減支付,使承租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資金安排來定製付款額;全部費用在租期內以租金方式逐期支付,減少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大大簡化了財務管理及支付手續,另外,承租方還可享受由租賃所帶來的稅務上的好處。風險投資:1999年以來,風險投資在國內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國內幾乎每一個成功的互聯網企業的背後,都可以看見風險投資的身影。對於創業者來說,尤其是對於高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尋求風險投資的幫助,是一個值得認真考慮的途徑。風險投資中的天使投資,更是專門為那些具有專有技術或獨特概念而缺少自有資金的創業者所准備。天使投資者更多由私人來充當投資者角色,投資數額相對較少,對被投資企業審查不太嚴格,手續更加簡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它一般投向那些創業初期的企業或僅僅停留在創業者頭腦里的構思。創業者還要善於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從政府方面獲得融資支持,如專門針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專門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專門為中小企業「走出去」准備的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等,還有眾多的地方性優惠政策。巧妙地利用這些政策和政府扶持,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根據中發[2002]12號文件精神,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組織起來就業,對於誠實守信、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下崗失業人員,針對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缺乏啟動資金和信用擔保,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實際困難,由政府設立再擔保基金。通過再就業擔保機構承諾擔保,可向銀行申請專項再就業小額貸款,該政策從2003年初起陸續在全國推行。其適用對象:1、國有企業下崗職工;2、國有企業失業職工;3、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安置的人員;4、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並失業1年以上的城鎮其他失業人員;貸款額度一般在2萬元左右(有關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更詳細介紹,請參見《科學投資》2004年第1期文章《創業扶持貸款幫你創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用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府專項基金。通過撥款資助、貸款貼息和資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根據中小企業和項目的不同特點,創新基金支持方式主要有:1、貸款貼息:對已具有一定水平、規模和效益的創新項目,原則上採取貼息方式支持其使用銀行貸款,以擴大生產規模。一般按貸款額年利息的50—100%給予補貼,貼息總額一般不超過100萬元,個別重大項目可不超過200萬元;2、無償資助:主要用於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產品的研究、開發及中試階段的必要補助、科研人員攜帶科技成果創辦企業進行成果轉化的補助,資助額一般不超過100萬元;3、資本金投入:對少數起點高,具有較廣創新內涵,較高創新水平並有後續創新潛力,預計投產後有較大市場,有望形成新興產業的項目,可採取成本投入方式(有關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更詳細介紹,請參見《科學投資》2003年第5期文章《創新基金,創業企業「獎學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安排的專門用於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專項資金。2000年10月,財政部與外經貿部為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高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聯合制定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管理(試行)辦法》,明確規定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的性質、使用方向、方式及資金管理等基本原則。2001年6月,兩部委又根據此辦法的原則,聯合制定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暫行)》,對這項資金的具體使用條件、申報及審批程序、資金支持內容和比例等具體工作程序作出了明確規定。2001年,「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的年度安排規模是4.5億元人民幣,2002年度已增加到6億元。3年中,這項中央財政用於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各項活動的政府性基金,已經資助了全國近萬家中小企業到國外參展或拓展國際市場(有關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更詳細介紹,請參見《科學投資》2003年第11期文章《中小企業如何吃免費「皇糧」》)。地方性優惠政策:如早在1997年杭州市創辦高科技企業孵化基地時,就規定對通過資格審查進駐基地的企業將提供免3年租費的辦公場所,並給予一定的創業扶持資金。近年杭州市又提出建設「天堂矽谷」,把發展高科技作為重點工程來抓,與之相配套的措施是杭州市及各區縣(市)均建立了「孵化基地」,為有發展前途的高科技人才提供免費的創業園地,並撥出數目相當可觀的扶持資金。在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創業優惠和鼓勵政策,如上海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北京的中關村高科技園區等等,創業者要學會充分利用相關政策。巧借外力籌措創業資金:2000年8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聯華便利合作,推出面向創業者的「投資7萬元,做個小老闆」的特許免擔保貸款業務,由聯華便利為創業者提供集體擔保,浦發銀行向通過資格審查的申請者提供7萬元的創業貸款,建立聯華便利加盟店,許多缺乏資金的創業者因此得以圓創業夢。像聯華便利一樣,現在很多公司為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常會採取連鎖加盟或結盟代理等方式,推出一系列優惠待遇給加盟者或代理商,如免收加盟費、贈送設備、在一段時間內免費贈送原材料,對代理商先貨後款、延後結款賒購賒銷等等,雖然不是直接的資金扶持,但對缺乏資金的創業者來說,等於獲得了一筆難得的資金。對於創業者來說,善用自我積累,進行滾動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雖然發展速度可能會相對慢一些,但是沒有包袱,做事可以更加從容,保持一種良好心態。創業者還可以選擇典當等方式籌措創業資金;通過參加各種創業比賽,媒體炒作,吸引投資方注意力,從而獲得融資;通過第三方牽線搭橋獲得項目融資或創業融資,如2003年,通過《科學投資》牽線搭橋獲得項目融資的讀者就有十幾位。創業融資的方法多種多樣。創業者需要靈活性,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拘泥於一個定式。

⑥ 創業公司融資時如何估值

估值對於所有初創公司來說都是繞不過去的問題,這不但牽涉到創始人對於自己內項目的容評估,更重要的是在接受投資時對天使投資人的占股評估。天使投資一般的范圍在100萬美元到300萬美元之間,創始人可以將自身因素作為主要考核標准來估值。創始人之前的創業經驗,本身的信譽是估值里佔比最多的部分。

另外,公司的發展階段不同估值也會不同,是只有一個想法,還是已經開發出了產品,又或是產品已經獲得了客戶的認可。創業者在估值時切記不能過高的評估自己的項目,因為這極有可能造成項目因融資失利而失敗。除此之外,若創業者選擇在天使輪這輪做出一個很高的估值,那在下一輪就需要更高的估值。所以,創業者是否能提供一個合理的估值是非常關鍵的,估值不是越高越好,合理就行。

⑦ 企業融資時如何進行價值評估

企業要融資,其實就是做一個買賣,就是賣掉部分企業股份的一個過程。 企業要融資,其實就是做一個買賣,就是賣掉部分企業股份的一個過程。那既然是買賣,就涉及到一個價格問題,如同你在菜市場買賣一樣,你是賣主,買主要麼不看中你,看中你的企業後,首先要談得就是價格。價格始終是影響到風險投資人投資決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價格也是體現創業企業價值的最好載體,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增長潛力與市場空間,看看他做私募的價格就知道其基本價值了,而大家都知道,政治經濟學裡面價格是圍繞著價值上下進行波動的,在完全競爭市場環境與信息對稱的情況下,企業的融資價格基本就代表著企業的真實價值,所以啊,一般投資商在做完投資之後,價格就是保密的最高因素。 而創業者要融資價格企業估值也是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很多企業家對這一塊一無所知,方創資本在這一方面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創業者一上來就說我要融多少錢,要出讓多少股份。這時候,我一般會問他的估值是多少,出讓多少股份是怎麼算出來的。但很可惜,十個創業者有九個都答不出來,哈,不過,只要我給他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式解解,他一般就明白了。這不是數字計算的問題,而是創業者對企業估值問題不太了解所致。 那麼融資企業的價值到底如何評估呢?其實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問題,對於企業價值而言,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的靜態價值,凈態價值看資產負債表就清楚了,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即可,凈態只與其歷史的利潤相關。但這方面的價值只是企業的基本面所反應的時點價格,因為資產負債表也只是一個時點的價格而已,而企業的經營是可持續的,所以企業價值的最大方面,應該是企業的動態價值,即企業未來可能盈利帶來的價值之現值,我們平常說一個企業值錢,也就是說它的未來是值錢的。如同Google一樣,它的市值已經超過 1300億美金,但用它2007年的利潤來看,大約也就是40多億美金,一對比,它的市盈率之高就真是嚇人了,為何每年只賺40億的公司價值卻值1000 億呢?其中的原因就是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的潛在盈利能力十分看好,這說明Google還有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投資商評估一個企業的價值,一般是以企業的利潤為基礎來評估,微觀操作層來講,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企業上一年度實際利潤具體來評估,根據實際獲取的企業利潤額來平均計算企業投資前的估值;另一種是以企業未來的可能利潤為基數來評估的,很多TMT項目目前沒有利潤,過幾年才有,這樣一來,難道就沒有價值了么?不然。這時就可以用企業未來可能的利潤來評估,但未來利潤有一個平均的問題,但這樣會帶來一個對賭協議的問題,很多公司最後出問題都出在這里,畢竟企業的內部股權不穩定是涉及到企業根基的大事。除此之外,如果國外有已IPO的公司,也可以按國外類似公司市值的折扣來參考評估,當然也是可以按企業面對的目標市場額來評估的。在評估企業價值的過程中,行業平均利潤率與利潤水平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一個企業的融資價格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除了真正pre- ipo的項目外,此輪募資價格越高,下一輪的壓力就越大,融資的難度也就越大,所以價格一定要合理才行,過高了,下一輪就沒有人會投你了,原因很簡單:投資商都是想賺錢的嘛。兩輪之間總是要有一個幾倍的差距,再說了公開資本市場的市盈率也就那麼多倍,PE過高,只會讓企業不健康成長,創業團隊也會更有壓力,壓力一大,企業的戰略與戰術都可能會出問題。 目前的市場估值也不是很理性的,風險投資人對企業的估值也是受到很多大環境的影響,比如目前 TMT行業因為不被短線看好,所以投資人一般給的PE不高,而對於融資額過1000萬美金的私募股權市場,市場上的投資人競爭很激烈,所以價格一般會抬的很高,其實這對於企業家與投資人雙方都不是好事。有一個知名VC的合夥人就跟我明確說:他們絕對不與其它VC在具體項目上比價格,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套企業價值的評估體系。所以很多時候,投資商之間的競爭以及私募股權融資是買方還是賣方市場以及創業者的心態對未來的預期等等很多因素都影響了企業的估值。 價格總是圍繞著企業的真實價值上下波動的,這一點是經濟學的真理,對於創業者與投資人來講,都要抱著共同創造未來價值的心態、共贏的姿態來討論企業的估值,才是企業新一輪強勁發展的開始。後之,價格與價值處理得不好,反而這未來企業發生種種內訌危機埋下了伏筆,關鍵還在於度的把握。

⑧ 母公司融資後子公司如何估值

一家集團公司2006年進行公司制改制,對下述子公司進行了評估,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專成本按原始成屬本加評估增值確認,但有些子公司已是公司制企業,未按評估進行調賬,造成集團本級對子公司的投資價值大於子公司的改制時的賬面凈資產。如集團對B子公司投資成本為3000萬元,而B子公司賬面反映的實收資本為2000萬元,公司合並時,形成了1000萬元的商譽,但根據新會計准則,同一控制下又不能有商譽。請問,公司制改造,子公司是否必須根據評估結果調賬?如果允許不調賬,形成的差額又如何處理? 對於此前已經完成公司制改建的子公司,本次不能再按評估值調帳。改制後母公司個別報表層面的長期股權投資按評估值計量,與子公司的凈資產賬面值之間的差額在合並報表層面沖減資本公積。子公司各項資產、負債仍按原賬面價值計量。

⑨ 融資估值是什麼意思

融資估值是
對正常經營的企業應該通過債權方式以抵押貸款來解決資金缺口,成本低的,能走銀回行貸答款最好了,再高些,可以考慮走信託通道。這兩種方式對融資人的財務,經營情況要求比較高。再一種,通過民間投資公司的貸款行為,年化二十幾以內的成本也不能算是高利貸。你所講的與公司市值相關,換取公司股份股權的方式,應該是通過PE或VC方式進行風險投資,未上市企業,估算市值,是評估企業資產當前時點價值,再對中遠期行業增值做個預期,這種投資行為,不會認可錢投到誰的口袋裡,需要對資金使用進行監管,也有些需要對企業經營情況進入監管或參與管理,有經驗與實力的投資機構,是需要協助投資方向的企業擴大生產經營,擴大行業佔有率,進而通過IPO上市或在企業增值後由管理層回購與同行競爭機構並購等方式退出,從而實現投資增值。所以,對一個企業如何估值,大概不是幾個公式算得出來的,需要審核委過會,有點復雜的。

閱讀全文

與融資時如何估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