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未來規劃

理財未來規劃

發布時間:2020-12-16 06:50:17

1. 人生各階段的理財規劃應該有什麼不同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好不同的投資規劃與保障規劃。

一、大學生時代

1.學習理財基本:多看看理財相關的書籍,以便在出社會後比隔壁班的同學更快累積自己的第一桶金。

2.學習養成儲蓄的習慣:盡量不要當月光族,想想自己的花費是「必要」還是「想要」,必要的不用省;非必要的可以在花之前想一想【現在擁有】與【未來擁有】有什麼差別。

二、社會新鮮人階段(開始工作-成家之前)

理財規劃思路:這個時期,剛開始工作尚未成家,所以也比較沒有家庭費用方面的支出,這個階段要做好目標設定然後開始執行。

目標設定可以用「金額」小目標,比如「存下10萬來積累買車買房的錢」;然後再開始設置定投計劃,這時候建議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主, 再稍微提高權益資產的配置比重。比如股票基金,年輕可以承受波動,長期定投獲得較高收益的機率也較高。

小結:孩子開始進入獨立階段,身為父母也應開始測算退休需求目標金額、執行退休金積累規劃,此時正值壯年,加上家庭資產還在不斷增加,因此穩健合理的資產增值是退休計劃完成的重要要素。

2. 理財規劃包括那幾個方面

首先,個人理財規劃需要結合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及支出的預期,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其次,設定理財目標。個人理財規劃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理財目標可能會有多個,例如買房、購車、育兒、養老等。在多個理財目標之間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有利於個人理財規劃目標的順利達成。
第三,明確投資期限。個人理財規劃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財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投資期限,而投資期限的不同,又會決定不同的風險水平。假如三個月後要用的錢一定不要做高風險投資的。反之,三年後要用的錢如果不用來投資,則會失去獲得更高回報的可能。
第四,構建風險防範體系。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不要有超過償還能力的債務,保留好家庭應急預備金,購買人身及家庭財產保險,是保障家庭財務平穩運行的可採取措施。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這樣才能夠做好個人理財規劃。例如,有的客戶因為自己偏好於風險較大的投資工具,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里,而沒有考慮到他有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五,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根據前面的資料決定如何分布個人或家庭資產,調整現金流以便達到目標或修改不切實際的理財目標,比如,有多少錢進行儲蓄,用多少錢購買基金,用多少錢購買保險等。在做好了這個資產分配的工作後,然後才是投資操作層面,進行具體的投資品種和投資時機的選擇。
第六,個人理財規劃方案跟蹤與調整。市場是變化的,我們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收支水平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應該做一個投資績效的回顧,不斷調整理財規劃,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財務安全、資產增值和財務自由的境界。

3. 淺談理財規劃

對於如何制定合適自己的理財計劃.就說一下自己的心得吧。

剛開始接觸理財的時候也是妥妥的小白一枚。但是直覺告訴自己是從工資下手。

先記賬,盤清楚自己的底細。在開支上面會會有所側重。

比如必須的一些硬開支多多每月記賬會先從工資扣除。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是小白,不敢貿貿然試水,基本都是去看書參考,挖資料。最喜歡的就是和同樣喜歡理財的朋友交流,從他們身上吸取經驗。等到差不多了就開始開通一些證券賬號,理財平台的賬號。然後投錢試水。

因為前期是小白,也沒啥計劃,就是各個渠道小投著玩。後來慢慢成長起來了才開始真正的計劃起來。

一般是從兩個方面入手。

1、記賬結余工資和額外收入

2、制定基金定投計劃。

因為單純靠手上的結余工資來定投,其實很吃力。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定投設定在每周的周三定投200。後來因為覺得定投其實不應該這么刻板,所以就開始以金額波動的形式來投,但是定投的時間點還是沒有變。半年下來,成果還是不錯的。這里就不便透露的太細。

只是要提一點,因為是做定投,覺得定投基金其實並沒有像網上講的那麼簡單,因為前期做攻略選哪只基金就花了很多功夫。

還有就是,因為接觸理財多了,也會開始涉獵其他的理財產品。所以,理財計劃一直都在變。但是有一點不變的,就是年終理財目標不變。

4. 我們為什麼需要個人理財規劃

個人理財規劃是能夠幫助個人或家庭合理利用財務資源,通過理財的形式,將收支保持平衡,實現人生目標的綜合過程。它的核心是平衡現在和未來的收支,使人一生中的收入和支出基本平衡,不會因為某個時期缺乏收入而停止理財,導致無法實現理財目標。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期都有收人,而且在任何時候收入都能滿足支出,那麼就不需要去平衡收支間的差異。可是實際上,人的一生中大約只有一半的時間有賺取收入的能力。在經濟獨立之前基本由父母撫養,是沒有收入的;退休前則必須靠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退休後如果不想依賴子女,又沒有工作收人,那麼如何度過漫長的養老期呢?如果能在奮斗期或工作期,將一部分收支結余進行積累性的長期理財投資,為未來的晚年生活累積豐厚的養老資金,則可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個人理財規劃也是實現財務安全的「防火牆」。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遇到財務風險的可能,保障財務安全是個人理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所謂財務安全,是指個人或家庭對自己的財務現狀有充分的信心,現有的各類經濟資源足以應對未來的財務支出和其他生活目標的實現,不會出現大的財務危機,即使出現危機也不至於影響正常生活。可是如果不懂得利用科學的理財方式,提前做好應對風險的各種舉措,若財務風險一旦發生,個人或家庭極有可能陷入財務困境。將直接導致家庭其他成員的生活質量下降,比如孩子未來沒有充足的教育資金,老人的贍養出現問題等。都是因為沒有做好個人理財規劃,沒有準備好充足的資金來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

5. 2018年,家庭該如何規劃投資理財

回顧2017年,各位小夥伴在投資理財方面肯定有自己的心得。又一年開始了,在經過去年的各項政策,利息調整,2018年,家庭該如何投資理財呢?

一、2018年低收入家庭如何投資理財?

低收入家庭,說起來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范圍,換句話說就是,多少收入算是高收入呢?或許就拿海鉅君的情況來說,一年不多,除掉各種花費,所剩無幾,對於這樣的家庭情況該如何投資理財呢?

第一、准備一個賬本

記賬的好處,第一,可以學到怎麼花錢,必要花的不必要的花的,心裡都很清楚;第二,可以讓思路變得更加清晰,腦子裡面轉動的一些想法也和這記賬一樣有了條理。准備一個賬本最初也是最大的意義,就是教會你怎麼用錢。

第二、積極的進行儲蓄

每月工資發下來,做好規劃後,留一部分存著,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可以考慮做銀行定期存儲,雖然現在定期存儲的利息很低,但是存了定期以後,可以防止自己亂花錢,這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很重要,做一部分定存,積少成多,過一定時期後,會積攢到一大部分錢。

第三、減少不必要的人情開支

這個大家都清楚怎麼回事,誰也避免不了,不過可以注意一下,好好規劃,減少不必要的人情開支,該花的一定要花,不該花的就剩下來,好好梳理一下,有時候一個月的吃喝花銷很多是不必要的,可以考慮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浪費。

第四、學會勤儉持家

平時家庭開銷,一個思路:能省就省。家庭的零用錢都是放在余額寶中,隨取隨用,余額寶有利息,雖然不是很高,但是暫時用不上的錢,多少也能賺點。

第五、還可以進行投資

如今,互聯網理財類產品開始滲入到了每個人的生活中。可以選擇買一些高收益理財類的產品,進行投資理財,這種方式不僅能帶來相應的利率,還可以積少成多。

二、2018年中產階級家庭如何投資理財?

1、了解自己手中的資產情況,明確自身的理財目標

第一,明確個人或家庭目前的資產情況,如房產、存款、保險、理財佔比等等。這樣可以幫助你在保障生活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有的放矢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例如家庭資產中若絕大部分都是房產,那麼在後期就可適當增加其它方面的理財投入。

第二,明確個人或家庭的未來收支情況。根據目前的收支情況和未來可增長空間,計算出未來的資產所得,可以幫助你明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更為科學地制定理財規劃。

人生有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著不同的人生目標,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家庭的承受風險能力,收入能力都不同,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條件水平,定一個合理的理財目標。

2、判斷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這點很重要,只要判斷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因為市場上沒有最好的理財產品,只有最適合的理財產品。

3、配置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五花八門,但歸總起來,中產家庭主要涉及的還是房產、債權、股權、保險、互聯網理財這幾類。對於手頭現金較多的投資者來說,優化家庭理財除了購買樓房、地皮這種實物類資產外,還可以選擇穩健型理財來增加收益。

三、2018年高凈值家庭如何投資理財?

高凈值人群資金相對來說比較充裕,基本上都是理財的高手了,海鉅君作為一個低收入家庭沒什麼好說的,整理一些個人覺得比較有道理的,供大家參考一下。高凈值人群的理財規劃應該從以下幾點讓資產保值增值。

資產保值增值包括以下幾點:

1、房產

高凈值人群大都聚集在"北上廣",相比其他二三線城市,大都市房價因為供求關系還算堅挺,因此持有房產是很好的選擇,建議拿出一部分的資產進行投資,一方面自住,另一方面也可以保值增值。

2、理財產品

實物資產保值了,金融資產也要實現增值,比如可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盡量挑選投向比較安全穩健的,如國債、央行票據等,金融資產還可以選擇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3、股票

選對了理財產品,也就是保障了收益,高凈值人群還可以拿出部分資產作為風險投資,也算是為自己財富增值增加無限可能。技術好的,可以選擇股票,技術不好,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不過,盡量挑選業績好的基金經理。

4、保險

高凈值人群應該為自己上保險,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保障。比如重大疾病險、意外險、財產險等等。一旦發生狀況,又符合理賠范圍,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損失。

6. 個人理財規劃怎麼規劃呢

所謂理財規劃,就是學會有效、合理地處理和運用錢財。要想理財,必須先有目標和規劃。

有了目標,才知道往哪走;有了規劃,才知道怎麼走。讓自己的花費發揮最大的效用,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如何科學制定理財目標與規劃

理財目標,可以按照時間分為:

短期目標:1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10年。

制定一個完整的理財目標,可以從長期目標著眼,倒推至短期目標,也可以反過來。

比如,你對未來10-15年的生活有著比較清晰的期許,那麼就可以先制定長期目標,然後從這個長期目標倒推到短期,以確定為了達成你的期許,你每個階段應該達到什麼分目標。

我們也可以先制定短期目標,確定自己短期內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再一步步的確定以後的階段,完成中期、長期目標的確定。

有了目標,再制定達成目標的方案,這個過程就是規劃。

我們來舉個例子:

比如,小王的情況如下,打算在20年底買房,首付款不夠怎麼辦?

小王不想借款,那麼就需要每月存4167元,那麼小王僅靠節省花銷是絕對做不到的。這時小王需要考慮的是:

1,節省花銷,每月多攢點;

2,爭取加薪,每月多掙點;

3,做份兼職,每月多掙點;

4,將父母的出資和自己的儲蓄提高投資收益率,增加資本利得。

四個選項都是可以選擇的,也可以同時採取幾種方法,這就是一個短期規劃。

具體設定理財目標和規劃的時候,還要考慮很多因素,不然設置的目標無法實現,會影響執行下去的動力。

那麼,設定理財目標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呢?

1、理財目標要具體化、數字化。

比如,你可能希望自己退休後過得好一點,怎麼也得有200萬吧,另外你可能2年後需要買一套學區房,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即便是在二三線城市,首付大概也要50萬,可是你的朋友約你1個月後歐洲游,你好久沒旅遊了也特別心動,半個月的歐洲游大概需要2萬元,另外,你老公想再買輛車,他看上一款36萬的車,首付需要15萬。

2、你的理財目標可能很多,可是這些目標是有優先順序的,要結合你所處的人生階段和投資屬性來確定自己當前的目標。

這些都是理財目標,可是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實現所有的目標,那麼就需要我們做出優先順序判斷,一項一項的完成。

我們從一個人有賺錢能力開始,他一生的理財目標主要有8個。

這8個理財目標,不需要同時進行,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有所側重。

個人「投資屬性」不容忽視

「投資屬性」 就是你自己對投資風險的偏好程度,也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如果你是一個保守型的投資者,卻偏要去炒股,那麼你可能會因承受不了損失而痛苦。

明白了自己的投資屬性,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

1、理財目標要切合實際

比如你定一個理財目標,用10萬的本金3年要變成30萬,翻3倍。那麼你需要投資年化收益66.7%的理財產品。這個收益實在是太高了,即使是做生意,能達到這個利潤都很不容易。所以這樣的設置是不合理的。

你需要設置的年化收益最好不要超過15%,這樣比較容易達到。

2、理財目標要考慮外在因素

理財目標的設置當中一定要考慮兩點,一是風險,二是通貨膨脹。

首先,抵禦和轉移風險。我們可以通過購買保險來完成。所以我們在設置理財規劃時,一定要劃出一部分買保險的錢。

7. 如何做個人理財規劃

1、做好資產規劃。
2、避免沖動消費。
3、選擇合適的投資。
4、預備教育資金。
5、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

8. 理財規劃的意義

在人生的坐標里,如何尋找財富的元素?世界富豪沃倫·巴菲特幾乎從零出發,開創了他最富傳奇色彩的理財人生。隨著「後理財時代」的到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成為了常掛在人們嘴邊的一句口頭彈。理財規劃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首先,理財規劃是收支平衡的
「調節器」。人們通常要面臨收支不平衡問題:或者是收入大於支出的最理想的狀況,但更多時候是收入等於支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或者是收入小於支出,生活拮據艱苦。其實,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著大筆的支出,如用於支付教育、購房、培育下一代、醫療養老等。這客觀上要求人們提早進行理財規劃,以免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上講,理財規劃是調節收支平衡的一個利器,不僅僅是打理所掙到的錢財,更是用心經營我們未來的生活。
其次,理財規劃是經濟生活的
「解壓器」。面對各種生活成本的不斷攀升,你若善用理財工具,進行人生階段的理財規劃,可有效地緩解生活壓力,提高生活質量。筆者認為,對於「月光族」而言,應增強理財規劃意識,養成理財習慣,壓縮消費開支,學會從「透支」到「投資」的轉變。對於打工一族,不要以為錢少不必理財或「沒財理」。其實每天付賬、繳保費、到銀行存取款等等,都是理財活動。因此你無時無刻不在理財,只是理得好不好而已,有規劃的理財方式,可以幫助自己順利地累積財富,逐步實現夢想。
再次,理財規劃是財富增長的「助推器」。在現代生活中,能否進行科學的理財規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財富收益率的高與低,不同的理財規劃,往往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收益。舉個例子:小李和小林同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都只有24歲,兩人收入水平差不多每年都只有2萬元積蓄,假如小李把自己的錢拿去存銀行,稅後的收益率大約只有2‰左右,而小林把自己的錢拿去買理財產品,收益率大約能達到10‰,當他們都到60歲時,小李的總資產為108萬元,而小林的總資產為660萬元,後者的余額為前者的6倍多。可見,從貨幣的時間價值上看,理財規劃日益成為了財富增長的「助推器」。
第四,理財規劃是規避經濟風險的
「防火牆」。有的人則認為只要會賺錢就夠了,但會賺錢的人不一定會理財。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財務風險,為了降低風險和實現人生各個階段目標,應該有一個完善的理財規劃。在現實生活中,好些人看中了房產的升值速度與潛力,將積攢不多的現金投入首付支出上,不但用錢「告急」,而且有的還背上了債務,成為了「房奴」,從而影響了家庭的正常生活支出,導致了無能力支付意外開支的無奈。有些人聽說現在股票來錢快,便盲目跟進,幾乎把所有的積蓄都投到股市,但連續遇上幾個跌停板,一下子被「套牢」了。究其原因,是缺乏較好的理財規劃,沒有為規避經濟風險設置一道「防火牆」。

9. 個人五年理財規劃方案,個人該如何規劃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好不同的投資規劃與保障規劃。

一、大學生時代

學生時代,我們手裡大多時候只有零用錢,除了日常的生活零用外,一般也不容易有多餘的能拿出來投資, 所以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這兩方面的學習:

1.學習理財基本:多看看理財相關的書籍,以便在出社會後比隔壁班的同學更快累積自己的第一桶金。

2.學習養成儲蓄的習慣:盡量不要當月光族,想想自己的花費是「必要」還是「想要」,必要的不用省;非必要的可以在花之前想一想【現在擁有】與【未來擁有】有什麼差別。

二、社會新鮮人階段(開始工作-成家之前)

理財規劃思路:

這個時期,剛開始工作尚未成家,所以也比較沒有家庭費用方面的支出,這個階段要做好目標設定然後開始執行。

目標設定可以用「金額」小目標,比如「存下10萬來積累買車買房的錢」;然後再開始設置定投計劃,這時候建議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主, 再稍微提高權益資產的配置比重。比如股票基金,年輕可以承受波動,長期定投獲得較高收益的機率也較高。

小結:

孩子開始進入獨立階段,身為父母也應開始測算退休需求目標金額、執行退休金積累規劃,此時正值壯年,加上家庭資產還在不斷增加,因此穩健合理的資產增值是退休計劃完成的重要要素。

家庭中各種重要支出及需求的目標金額測算,比如教育費用要花多少,退休養老金多少才夠,都是規劃目標的重要數值。因此為了做到更精準的測算需求金額,三思投顧上的智能投資場景規劃都能協助到各位喔。(目前場景有養老規劃、結婚計劃、賺錢目標以及小目標,很快子女教育規劃場景也會上線。)

上述的的規劃與配置建議都是參考,事實上每個人、每個家庭的財富規劃與安排都應該是定製化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階段和家庭都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理財未來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
鄭棉期貨網上開戶 瀏覽:741
20元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60
160629基金還有可能再漲 瀏覽:775
中國三大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167
京能集團境內項目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227
國內貴金屬整頓 瀏覽:212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