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計算項目凈現值時使用的貼現率已經隱含了融資成本對嗎請問這個題它考的是什麼
不是隱含了是企業必須考慮這個問題,貼現率必須大於融資成本企業才能借雞下蛋,要不就是白忙活還要達錢給融資者投入資金的利息。不就成抓雞不成,飴把米。應該考的是項目凈現值計算時採用貼現率考慮因素。
『貳』 什麼是貼現率
遍央行大哥的武器庫,終於又找出一個殺手鐧,它就是貼現率。什麼是貼現率呢?好專業化的名詞。其實,貼現率就是央行大哥向他的各位小弟發放貸款的利率。
讓我們來看看貼現率究竟有多大的殺傷力。假如,小瓜銀行由於近期貸款的人太多,偏偏取錢的人也很多,小瓜的金庫有些應付不過來了,沒法子,小瓜只好向央行大哥打"SOS",大哥當然不會坐視不理,於是向小瓜發放了一些貸款應急。
問題是,貸款不可能白白借給小瓜,小瓜要給大哥利息。如果小瓜覺得利息太高了,難以承受,小瓜不會再向大哥求救,只能勒緊褲腰帶,這樣能用於貸款的錢就少了,一元錢所能創造出的貨幣相應減少,小瓜銀行所能為社會供給的貨幣也就少了。
反之,如果大哥提供的貸款利率比較低,小瓜覺得可以承受,小瓜會用這筆貸款來充實他的小金庫,這樣,小瓜的准備金就大於沒有貸款的時候,同時,這些增加的准備金使小瓜銀行創造出更多的貨幣,社會上的貨幣也就豐富起來了。
1987年,美國股票市場崩潰,格林斯潘就是靠降低貸款貼現率挽救了美國經濟。
參考文獻:雅虎知識堂
『叄』 什麼是貼現率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
貼現率有兩種含意,第一種指的是一金融機構向該國央行作短期融資時,該國央行向金融機構收取的利率。貼現率的高低會影響各金融機構對客戶收取的利率水準並間接影響其它金融市場,為一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國央行對這種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當一金融機構需要短期資金時,一般會先尋求其他管道。各國央行制定的利率除了貼現率外,另外還有隔夜拆借利率(overnight lending rate),其中美國的隔夜拆借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
貼現率的第二種定義指的是將未來資產折算成現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當時零風險的利率來當作貼現率,但並不是絕對。 舉個例子:貼現率為10%,明年的100塊在今年就相當於100/(1+10%)=90.909090...塊錢,到了去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90.90909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
貼現率是現代經濟學中的一個極重要的基本概念,它解決了未來經濟活動在今天如何評價的問題。貼現率為正值,說明未來一塊錢不論是損失還是收益,沒有現在的一塊錢重要;而且時間隔得越長,未來的價值越低。舉例說,今天投資100萬元的項目,將來如能收回200萬,也不能證明此項投資一定有效。因為如果這回收的200萬要等50年之後,今天衡量的價值就遠低於100萬。這是由於如果利率是3%,100萬元存銀行,50年內得到的利息也將達338萬元(利率為2%的話,50年的利息為169萬元)。所以50年後回收200萬的投資與存銀行得利息相比不值得去做。 投資的機會成本就是將這筆錢存銀行所得的收益,正因為如此,才將對未來評價的扣折稱做貼現率。貼現率原是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應付的利率。利率為正,或借錢要付息,從來沒有人懷疑過,所以正貼現率的概念逐漸被牢固地確立。在改革以前,投資評價不用貼現率,這相當於將貼現率假定為零,把將來的收益當做和今天的收益一樣,因而造成資金的嚴重浪費。現在這種習慣已經逐漸被糾正,只有經濟界以外的人士偶而還沿用老概念。 後來,社會學家將經濟貼現率移植到社會學,提出了社會貼現率的概念。社會貼現率越高,說明不僅未來的錢在今天看來價值很小,而且將來社會上或個人發生的一切事件今天看來都沒有多大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只有現在才是重要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這種心態的寫照。社會貼現率高,是人們對未來失去信心,對將來不願負責任,不守信用,道德水平惡化的一個標志。有不少社會科學家試圖分析哪些因素決定了社會貼現率,可能的因素有政治和治安的安定、意外死亡率、平均剩餘壽命,當然還有經濟貼現率。甚至有的學者試圖估計出社會貼現率的值。 由於環境和資源問題日益受到關切,如何處理一代人以後可能發生的環境和資源問題涉及到貼現率的確定。一座壽命為30年的核電站,報廢之後堆址清理及核廢料處理涉及到巨額開銷。但因為這是30年後的事,貼現到現值數額就很有限。所以貼現的概念使核電站的凈現值為正,投資認為可行。再如長江上的三峽大壩壽命可能是100年,現在幾乎沒有人去想一想三峽大壩報廢之後的清理費用有多大,其原因也是貼現概念是遙遠的事今天不必認真考慮。更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溫上升,其後果十分嚴重,但因為這是一百年以後的事,今天大家都不著急。於是許多學者提出是否應當修改貼現率的概念。可是反對降低貼現率的理由同樣是堅實的。從理論上看,貼現率為正是微觀經濟學必然的結論,要推翻它將使整個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發生動搖;從實踐上看,降低貼現率將使資金供應緊張,降低資金運用效率,而且在市場上是根本行不通的。於是經濟學家們陷入了嚴重的邏輯矛盾。英國著名的環境經濟學家皮爾斯(Pearce)在《綠色經濟的藍圖》一書中專列了一章討論環境問題中的貼現率;世界銀行出版的《研究觀察》(1991年7月號)開篇文章就是講貼現率與環境及發展關系。可是這些討論從根本上並未能解決上述的邏輯矛盾,只是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補救辦法。貼現率為正的理論看起來完全正確,但在處理環境問題時碰了壁。 有人反對說,即使人永遠不死,明天的消費仍不如眼前的消費更吸引人。因此從需求一方來看,貼現率應大於零。刨根究底來看,這一判斷的前提仍是人的壽命有限。由於人都要死,這個事實是鐵定不移的,它無形地左右著人的一切判斷。由於人的壽命有限,而且哪一天會死完全不能預測,因此一件事發生的早晚便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如果人竟然可以永恆不死,不論是年老、疾病、交通事故、地震、火山爆發都不能致人於死,那麼時間的參考便失去了實際意義,一件事不論發生在哪一個時間座標的點上都無關緊要,於是貼現率便化為了零。 從貼現率應否為正的討論,使人們回憶起現代經濟理論的基本立足點。它假定無數生產者和消費者參與市場活動,前者的目標是利潤極大化,後者的目標是個人(或家庭的)效用函數極大化,於是均衡的價格可以導致資源的最佳配置。這樣的結論邏輯上是一貫,是無暇可擊的。然而當考慮整個人類的利益而不是個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時,現代經濟學的理論便完全不適用了。在一個市場環境中想叫貼現率等於零是根本行不通的。整個人類的利益與個人或家庭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因此這就要有政府出來發揮作用。政府必須在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的參與下,排除市場干擾,在認准了事實依據和科學推論的條件下,制訂對人類前途負責的政策,堅決地貫徹執行。因此,政府除了提供公共產品之外,又多了一項任務。環境科學發展崐今天,已經嚴肅地向人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任務,人們將不能迴避它們。
『肆』 貼現率與利率是什麼關系
貼現率是以利率為基礎的。利率是經濟學、借貸和租賃等融資實務和回企業財經管理中的答一個重要杠桿調節工具和專業名字。
因此,利率有長短期存款利率和長短期貸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會因主體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利率往往由主體機關為他方確定或借貸雙方商定。
例如,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狀況確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準利率浮動幅度,銀行根據該幅度確定借貸和存款的具體水平(數字),企業和或個人之間借貸由借出方或雙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拓展資料:
貼現率是具有兩種不同的含意,其中分別是:
1、貼現率的第一種定義指的是將未來資產折算成現值(present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當時零風險的利率來當作貼現率,但並不是絕對。
2、第二種含義是指金融機構向該國央行作短期融資時,該國央行向金融機構收取的利率。貼現率的高低會影響各金融機構對客戶收取的利率水準並間接影響其它金融市場,為一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國央行對這種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當一金融機構需要短期資金時,一般會先尋求其他管道。
『伍』 貼現率和再貼現率分別是什麼意思
貼現率又稱門檻比率(Europe稱為the refinancing rate,the UK稱為repo rate,the US稱為discount rate),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即為貼現率,它是票據貼現者獲得資金的價格。常用於票據貼現。
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
再貼現即一般銀行資金不夠時,除同業間相互調借外,便向中央銀行融通借款。借款方式,便是用手上現有的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重貼現,以獲得資金。
(5)投融資貼現率擴展閱讀:
貼現率是以利率為基礎的。
利率是經濟學、借貸和租賃等融資實務和企業財經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杠桿調節工具和專業名字。因此,利率有長短期存款利率和長短期貸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會因主體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利率往往由主體機關為他方確定或借貸雙方商定。
例如,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狀況確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準利率浮動幅度,銀行根據該幅度確定借貸和存款的具體水平(數字),企業和或個人之間借貸由借出方或雙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作為中央銀行抑制貨幣供應量的三大傳統政策手段之一,較法定準備率、公開市場業務易於操作。再貼現率引起的波動程度又遠比法定準備率為小,因而各國中央銀行一般都經常調整再貼現率來控制貨幣供應量。
『陸』 貼現率到底是什麼意思
貼現率又稱門檻比率,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即為貼現率,它是票據貼現者獲得資金的價格。
常用於票據貼現。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
(6)投融資貼現率擴展閱讀
貼現率的兩種含義
第一種
指金融機構向該國央行作短期融資時,該國央行向金融機構收取的利率。貼現率的高低會影響各金融機構對客戶收取的利率水準並間接影響其它金融市場,為一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
但是各國央行對這種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當一金融機構需要短期資金時,一般會先尋求其他管道。各國央行制定的利率除了貼現率外,另外還有隔夜拆借利率(overnight lending rate),其中美國的隔夜拆借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
第二種
指將未來資產折算成現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當時零風險的利率來當作貼現率,但並不是絕對。
舉個例子:貼現率為10%,明年的100塊在今年就相當於100/(1+10%)=90.909090...塊錢,到了明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90.90909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
『柒』 什麼是貼現率貼現率的提高或降低意味著什麼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中央銀行通過變動再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
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准備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如果銀行已經擁有可供貸款的充足的儲備金,則降低再貼現率對刺激放款和投資也許不太有效。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7)投融資貼現率擴展閱讀
利率作為經濟學和借貸與租賃等融資實務和企業財經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杠桿調節工具和專業名字。因此,利率有長短期存款利率與長短期貸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因主體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
利率往往是由主體機關為他方確定或借貸雙方商定。例如,國家是根據國民經濟狀況確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準利率浮動幅度,銀行根據該幅度確定借貸及存款的具體水平(數字),企業以及或個人之間借貸由借出方或雙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我國中央銀行利率有五種,分別是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存款准備金利率、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和央行票據的利率。
下調對市場影響甚微:適時動態調整,也就是不再實行固定利率,而根據市場情況不斷調整,根據以上分析,現在的再貼現利率應該下調。
如果下調,則釋放出放鬆貨幣供給的信號。舉例來說,1年期央行票據收益率在1.9%左右,如果再貼現利率下調到1.9%以下,商業銀行就可以通過再貼現融入資金來購買央票進行套利。這等於進一步增強了銀行間資金的流動性,與央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相悖。
因此,我們認為下調再貼現利率首先必將是小幅的,不會對市場資金面造成多大影響。但長期來看,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邁進了一大步。再貼現利率的調整有利於建立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完善中央銀行利率體系和提高中央銀行對市場利率的引導能力。
『捌』 什麼叫貼現率
貼現率
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通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准備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如果銀行已經擁有可供貸款的充足的儲備金,則降低貼現率對刺激放款和投資也許不太有效。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舉個例子:
貼現率為10%,今年的100塊到了明年就相當於100*(1+10%)塊錢,到了後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1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
discount rate 貼現率
(l)聯邦儲備銀行(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時所收取的利率。(2)計算某些資產的現值時所使用的利率。
貼現率(Discount Rate)
貼現率:又稱「折現率」。指今後收到或支付的款項折算為現值的利率。常用於票據貼現。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
貼現率套算公式
因為存在著退稅,所以才會出現外貿貼現率這個名詞,才會有預計收入,不然的話外貿的貼現率就等於國家的匯率。
其套算公式為:貼現率=一般貸款利率/(1+貼現期)×一般貸款利率
假定匯率=8.07,退稅率=13%
如果沒有退稅
1美金=8.07元
存在了退稅
退稅收入=8.07*0.13/1.17=0.897元(8.07按全額增值稅來假設)
因此,買該產品的成本就只等於8.07-0.897=7.173。轉換成美金就=7.173/8.07=USD0.889.
也就是說到了遠期相當於用USD0.889買了現在1USD的產品。
貼現率與利率的關系
貼現率是以利率為基礎的。
利率是經濟學、借貸和租賃等融資實務和企業財經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杠桿調節工具和專業名字。因此,利率有長短期存款利率和長短期貸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會因主體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利率往往由主體機關為他方確定或借貸雙方商定。例如,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狀況確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準利率浮動幅度,銀行根據該幅度確定借貸和存款的具體水平(數字),企業和或個人之間借貸由借出方或雙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貼現率通常用於財經預測,企業財經管理和特定融資實務中的測算用字。例如,用適當的貼現率來預測經濟發展、企業財務成長測算、投資預測與回報測算、資產評估與企業價值評估等等。貼現率的確定均以相關年金期限和貼現率用途目的等情況以利率為基準調節相關因素(系數)而得,一般由行為單方自行估計確定。
因此,貼現率不一定大於利率。即貼現率可以大於、等於或小於利率。 一般貼現率小於市場利率,目的是為了防止銀行利用兩者之差進行牟利
『玖』 折現率與貼現率的區別
1、兩者的釋義不同
貼現率(Discount Rate),用於將未來付款改為現值的利率,或持有人要求銀行兌現未到期票據時,用於先扣除利率的利率。這個貼現率也指的是再貼現率,會員銀行在向中央銀行借款時,將貼現票據作為支付的利息進行擔保。
折現率(discount rate),預期未來有限期收益與現值之比。資本化率和資本化率或恢復利率通常是指將未來預期收益轉換為現值的比率。
2、折現率不是利率,也不是貼現率,而是收益率。折現率、貼現率的確定通常和當時的利率水平是有緊密聯系的。
3、折現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後支付利息的比率;而貼現率是內扣率,是預先扣除貼現息後的比率。
4、貼現率主要用於票據承兌貼現之中;而折現率則廣泛應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
(9)投融資貼現率擴展閱讀:
貼現率的作用:央行通過調整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從而促進經濟的擴張或收縮。當通貨膨脹需要控制時,中央銀行會提高貼現率,使商業銀行減少對中央銀行的貸款,減少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增加商業銀行的利息,從而導致貨幣政策的減少。新能源供應。
經濟不景氣時,銀行會增加向央行的借款,從而增加准備金,降低利率,擴大貨幣供應量,從而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
『拾』 貼現率如何計算
公式為:貼現率=一般貸款利率/(1+貼現期)×一般貸款利率
假定匯率=8.07,退稅率=13%
如果沒有退稅
1美金=8.07元
存在了退稅
退稅收入=8.07*0.13/1.17=0.897元(8.07按全額增值稅來假設)
因此,買該產品的成本就只等於8.07-0.897=7.173。轉換成美金就=7.173/8.07=USD0.889.
也就是說到了遠期相當於用USD0.889買了現在1USD的產品。
貼現率與利率的關系
貼現率是以利率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