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瞿綱信託

瞿綱信託

發布時間:2021-04-14 19:36:45

A. 茅盾的子夜的主要內容及簡介!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盡管民生凋敝、戰亂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有紙醉金迷的生活,有明爭暗鬥的算計,有趨炎附勢的各色人物。

開絲廠的吳蓀甫帶鄉下的父親吳老太爺避戰亂來到上海,撲朔迷離的都市景觀使這個足不出戶的老朽——吳老太爺深受刺激而猝死。吳府辦喪事,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都來弔唁。他們聚集在客廳,打聽戰況、談生意、搞社交。

善於投機的買辦資本家趙伯韜找到吳蓀甫和他的姐夫杜竹齋,拉攏他們聯合資金結成公債大戶「多頭」,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賤買貴賣,從中牟取暴利。杜竹齋心下猶疑,趙伯韜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錢操縱戰局的計劃。吳、杜決定跟著趙伯韜干一次。這次合作,小有波瀾而最終告捷。

因為金融公債上混亂、投機的情形妨礙了工業的發展,實業界同仁孫吉人、王和甫推舉吳蓀甫聯合各方面有實力的人,辦一個銀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機關,並且希望將來能用大部分的資本來經營交通、礦山等幾項企業。

這正合吳蓀甫的心意。他的野心很大,又富於冒險精神。他喜歡和同他一樣有遠見的人共事,而對那些半死不活的資本家卻毫無憐憫地施以手段。很快地,益中信託公司就成立起來了。

這時,吳蓀甫的家鄉雙橋鎮發生變故,農民起來反抗,使他在鄉下的一些產業蒙受損失。工廠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為對付工人罷工,吳蓀甫起用了一個有膽量、有心計的青年職員屠維岳。

他先是暗中收買領頭的女工姚金鳳,瓦解了工潮的組織;當事發之後,姚金鳳被工人看作資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復起的時候,他使吳蓀甫假令開除姚而提升那個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這樣一來,姚的威信恢復,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對她的處置。接著,作為讓步,吳收回成命,不開除姚,並安撫女工給予放假一天。吳蓀甫依計而行,果然平息了罷工。

交易所的斗爭也日漸激烈。原先吳蓀甫與趙伯韜的聯合轉為對壘和廝拼的局面。益中信託公司,作為與趙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趙伯韜為「多頭」和益中公司為「空頭」之間的角斗。趙伯韜盯上吳蓀甫這塊肥肉,想乘吳資金短缺之時吞掉他的產業。

幾個回合較量下來,益中虧損八萬元栽了跟頭而停下來。此時吳蓀甫的資金日益吃緊,他開始盤剝工人的勞動和剋扣工錢。新一輪的罷工到來,受到牽制的屠維岳分化瓦解工人組織的伎倆被識破,吳蓀甫陷入內外交迫的困境。

趙伯韜欲向吳蓀甫的銀行投資控股。吳決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絲廠和公館都抵押出去作公債,以背水一戰。他終於知道在中國發展民族工業是何等困難。個人利害的顧慮,使他身不由己地捲入到了買空賣空的投機市場來。

公債的情勢危急,趙伯韜操縱交易所的管理機構為難賣空方吳蓀甫。幾近絕望的吳蓀甫把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齋身上。千鈞一發之際,杜竹齋倒戈轉向趙伯韜一邊。吳蓀甫徹底破產了。

(1)瞿綱信託擴展閱讀:

主人公吳蓀甫是一位頗有野心和手腕的民族資本家,然而他建立民族工業王國的種種執著努力終無奈地在三十年代中國風雨飄搖的大環境下走向頹敗。

伴隨著故事中農民暴動和工人罷工大潮,作者無非是要最終證明中國要擺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掙扎的困境,迫切需要一次強有力的徹底的革新,顯然這股破舊布新的力量就是新生的共產主義。這也就奠定了此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背景。

葉聖陶曾評價茅盾為「具有社會科學家氣質的小說家」,《子夜》的完成為這個說法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他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眼光對30年代中國社會各領域各階層做了全方位的剖析,用扎實的筆力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社會全景圖,足見作家的創作功力。

宏大的社會歷史背景固然為小說營造了磅礴的氣勢,但面面俱到的想法卻因力有不逮而使作品對社會和人性的探索不夠深入,雖然避免了概念化的對政治理論的圖解,卻也無法上升到超越階級和時代的高度,這也是大部分中國現代作家尤其是左翼作家的通病。

小說中的一系列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帶有過於明顯的時代印記,人物的性格顯得缺乏感染力和鮮明個性,甚至讀罷掩卷回想裡面的人物,那些階級身份相同的人物形象,如范博文,吳芝生,杜新籜等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互相之間竟會混淆起來,這一方面是我讀得不認真的緣故,另方面也是由於人物個性的缺失罷。

敘事風格上按部就班的平鋪直敘也限制了這部小說的藝術個性,我們在閱讀一些優秀的小說作品時,經常也會看到一些敘事上的留白,情節上的交錯和時間的靜止和跳躍,用以增添小說藝術上的美感。

然而茅盾就像是一位授課態度極其認真的老教師,為讀者細心的講解每一個解題步驟,清晰而完整地刻畫出了故事情節發展的脈絡,卻壓縮了讀者想像的空間。小說時間軸上的刻度都是細密而平均,卻少見一些彷彿在時間靜止狀態下出現的美妙意境。也許這不算是什麼缺陷,只是我個人的審美傾向罷了。

私以為《子夜》中最失水準的地方是對幾個罷工場面及前後的描寫,我們可以注意到這部分描述中感嘆句明顯增多了,偏離了一貫客觀和冷靜的描摹與諷刺。

「她們的全心神都沉浸在另一種雷,另一種風暴里!」

「被壓迫者的雷聲發動了!」

「閘北的大小絲廠總罷工下來了!「

茅盾在這些描述中表現出了一種難以掩抑的興奮和激動,顯然是投放了對無產階級運動的深厚感情。但是作品中也對運動中的盲目左傾進行了揭露,算是緩和了一些感情上的失控。

然而茅盾到底是一位創作態度嚴肅的資深作家和左翼文學的領軍人物,在這一時期與創造社的一些只識打標語喊口號的跳樑小丑還是有著本質區別,所以政治立場對他小說藝術的戕害也是有限度的。《子夜》中也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小人物的刻畫和場景的描繪。

如吳蓀甫的舅父老鄉紳曾滄海,他先是對一本《三民主義》像神一樣的跪拜,後來又對闖進家裡的暴動農民說最恨國民黨,真是構成了對人物性格的絕妙諷刺。

還有吳蓀甫扶植的手下屠維岳,作者很著重對他的神態進行描寫,並在對其言行舉止的敘述中將一個冷靜、精明、狡詐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勾勒出來了。

作品中的幾個「墮落」女性妖媚迷人的形象也都描畫的較為豐滿,如交際花徐曼麗,「雙重商業間諜」劉玉英等。她們自然也是在這個艱難的時事下掙扎著尋求出路的小人物,但因其身份和手段的特殊給人留下頗為深刻的印象。

B. 魯迅業績

魯迅的思想和藝術的創造力是驚人的,他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這使他成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學大師。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佚文集》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一1980,文物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魯迅全集卷一(墳 熱風 吶喊)
魯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魯迅全集卷三(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魯迅全集卷六(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

C. 深圳市信託物業香蜜湖水榭花都管理處經理的名字叫什麼

深圳市信拓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水榭花都管理處經理瞿建中

D. 為什麼能一起推動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大山

「官僚資本」的提法,在20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1923年,瞿秋白在《前鋒》雜志上發表《論中國之資產階級的發展》一文,首次使用了「官僚資本」一詞。他將洋務派經辦的官辦企業稱為「官僚資本之第一種」; 將官商合辦企業稱為「官僚資本之第二種」。1929年,李達在《中國產業革命概況》一文中,揭露清代官僚舉借外債時「從中漁利,自肥私囊,形成官僚資本」。1936 年,呂振羽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將清政府創辦的「國營事業的萌芽」統稱為官僚資本。

這個時期所說的官僚資本主要指清政府和北洋軍閥政府的官辦企業。抗日戰爭中後期,進步人士和中國共產黨開始將國民黨官僚利用職權、私人參與投資的企業或金融機構稱為官僚資本。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在《提議對發國難財者開辦臨時財產稅以充戰後之復興經費》一文中指出: 「幾位大官,乘國家之危急,挾政治上之勢力,勾結一家或幾家大銀行,大做其生意,或大買其外匯。其做生意之時以統制貿易為名,以大發其財為實。故所謂統治者是一種公私不分之統制」。陳伯達在《中國工業與中國資產階級》一文中也斷言: 官僚與買辦的經濟壟斷正從金融業向工業發展,「官營就是『國營』,『國營』就是官營」。

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說,官僚資本「亦即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的資本,壟斷中國的主要經濟命脈,而殘酷地壓迫農民,壓迫工人,壓迫小資產階級和自由資產階級」這里所說的「官僚資本」,主要還是指國民黨官僚的私人資本以及私人經濟活動。

官僚資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憑借地主買辦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力量而發展起來的國家壟斷資本。它在19 世紀60 年代開始產生,主要體現是清政府洋務派所辦的企業。中日甲午戰爭後,官僚資本在軍事工業和民用工礦企業方面均有所發展,並在新興的銀行業中佔有很大的勢力。辛亥革命後,官僚資本轉移到北洋軍閥手中。但是,只是在1927 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以後,官僚資本才得到長足的發展,並且使它的封建性、買辦性、軍事性、壟斷性表現得那樣強烈和直接,如同毛澤東所指出的,「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成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民黨新軍閥所建立的軍事獨裁政權,依靠其政治軍事力量,在經濟上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敲骨吸髓的壓榨,很快地集中了巨大財富,形成了以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以及陳果夫和陳立夫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集團。他們首先通過籌措內戰經費來增進他們的財富,而籌措戰爭費用的手段,則是通過發行鈔票、增加賦稅、舉借公債、乞求外債等來進行的。其次,通過種種巧取豪奪的手段來取得經濟上的壟斷地位。官僚資本藉以控制全國經濟命脈的中心是金融壟斷。四大家族依靠軍事獨裁的力量建立與控制了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郵政儲金匯業局等「四行二局」,從而確立了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金融壟斷地位。

與此同時,四大家族憑借雄厚的金融力量,獨占與控制了工業、商業等其他許多經濟部門,並在各地購置地產,廣泛掠奪各階層人民。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在抗戰勝利以後發展到最高峰。接著他們又在內戰中大發戰爭橫財。在他們當權的20 周年中,集中了價值達100 億至200 億美元的巨額財產。新中國成立前夕,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占舊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80%。舊中國的官僚資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土壤里產生的一個毒瘤。它發展迅速,但它並不是以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創造財富為擴張手段的,而主要是用政治和軍事的強力對各階層人民進行超經濟的剝削和掠奪來聚斂財富的。這種掠奪來的財富,又用來維持其軍事政治統治,成為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經濟基礎。它具有強烈的封建性、買辦性、軍事性和壟斷性,對外依靠帝國主義國家的扶持,對內依靠封建主義的支撐,嚴重地阻礙了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毫無進步意義可言,當然就成了中國革命的對象。

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是以反帝反封建為自己的最低綱領和革命旗幟的,而官僚資本及歷史的名詞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既代表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利益,也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中國人民的代表和具體體現,因此就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在抗日戰爭後期,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摧毀官僚資本的任務。

1947 年10 月發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正式明確地提出了「沒收官僚資本"的口號。同年12月,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進一步把沒收以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資本為國家所有,與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並列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1948 年4 月,毛澤東在《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將反對「官僚資本主義」與「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並列為中國的三大任務之一。

官僚資本是伴隨著國民黨反動政權的覆滅而消亡的。在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進軍和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官僚資本採取「沒收」和「改造」的政策,使其變為國營經濟。對官僚資本的沒收和改造的勝利,使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和壯大。

這就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統一財經、平穩物價、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

官僚買辦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最終走下了歷史的政治舞台。

新三座大山
「三座大山」的名詞套用「三座大山」一詞,在現實社會中經常被借用,「早晨上課早、課外作業多、周末補習連軸轉」,有人稱這是中小學生的「三座大山"; 「飯碗、升學率、職稱」,被稱為中小學教師頭上的「三座大山」;「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款考察」被稱為反腐倡廉需要搬掉的「三座大山」; 「土地、疾病和養老」問題被稱為農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但是被說的最多的是新「三座大山」: 「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

在2007 年「兩會」召開前夕,被人們稱作新「三座大山」的「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問題,再次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新華網關於「網民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調查顯示,新「三座大山」分別以76%、65%和50%的得票率位居前列。

新「三座大山「成為「兩會」民眾關注的焦點並位居前列,充分說明黨和政府對解決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說明民眾對國家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的高度期盼。

將「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比喻為新的「三座大山」,這顯然有些「偏頗」、「過激」,舊的三座大山是一個有它特定的政治涵義,是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其它不能替代的,舊的三座大山是通過政權的更迭來解決,搬掉它的方式是用暴力,用階級斗爭,用發動億萬工農群眾屬階級對抗的「敵我矛盾」性質的。而「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這「三座山」與「舊的『三座大山』」 在矛盾性質、解決方式上完全不同,它是階層與階層、強勢利益集團與弱勢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沖突,它與領導層的失誤有關,因而可以通過政權的「自我完善」、執政能力的提高、「執政為民」 的具體落實、政策的調整來解決,它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所以,決不能將「此山」 與「彼山」 等量齊觀。

其實質是: 它是社會轉型時期「矛盾凸顯」 的一種主要表現,是人民利益( 尤其是「弱勢群體」) 受到嚴重損害的一種嚴重程度表現,是社會弱勢群體話語表達自己問題、訴求的一種強烈表達方式。

盡管這種比喻不貼切,但是新「三座大山」所反映的問題確實是十分重大的社會問題。

這幾年,國家雖然對民生問題高度重視並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是,「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等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而且還發展成為影響百姓生活質量的新「三座大山」。如城鎮居民的住房問題,措施出台不少,但效果不大,主要城市房價漲幅仍然偏高; 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速度緩慢,分配、銷售等管理環節還存在不少問題。

今年兩會上,溫總理的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將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以四條措施「抓緊建立住房保障體系確保群眾安居樂業」; 報告中的另一大亮點,是今年中央財政用於教育的投入,將由去年的1076億元增加到1562億元; 提出「推進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要抓好四件事」,新的醫改方案將要出台。相信通過不斷地深化改革,「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這「新三座大山」將會被搬掉。

閱讀全文

與瞿綱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