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余額指投資者每日融資買進與歸還借款間的差額的累積。融資余額增加,表示市場趨向買方;反之則趨向賣方。
融券余額指投資者每日融券賣出與買進還券間的差額。
⑵ 2010年,我國風險投資總額、風險資本總量和環比增量各是多少
2010年中國VC/PE投資市場共披露基金359支,其中募資完成(含首輪募資完成)及開始募資基金數量分別為235支和124支;募資規模方面,募資完成(含首輪募資完成)及開始募資基金規模分別為304.18億美元及407.56億美元。
2010年新成立基金數量及目標規模相比2009年基本持平;而募資完成情況相比2009年則明顯好轉,並超過2008年182支基金募資267.78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募資完成(含首輪完成)基金中,成長型(Growth)基金數量佔比38%;募資規模佔比達60%,相比2009年,成長型基金募資數量及規模佔比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2010年披露VC投資案例804起,投資總額56.68億美元,均超過2007年721起案例、投資總額53.33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VC投資共涉及20個行業,製造業、互聯網及IT行業披露案例數量最多;互聯網行業融資總額居各行業之首,達18.31億美元,占年度創投總額的32%。
幣種以人民幣為主的中資基金創業投資案例為507起,投資總額為21.37億美元,分別佔2010年VC投資總量的63.1%和37.7%。
2010年全年披露PE投資案例375起,投資總額196.13億美元,無論是披露投資案例數量還是投資金額,均達到歷史最高,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5230萬美元。
PE投資共涉及20個行業,製造業、能源及醫療健康行業是全年披露投資案例數量最多的三個行業;融資金額方面,食品飲料行業融資總額最高,達33.73億美元。
成長型(Growth)投資披露案例289起,投資金額107.93億美元,PIPE投資披露案例71起,佔比18.9%,投資總額達78.33億美元,佔比39.9%。
2010年VC/PE背景中國企業境內外IPO數量為220家,融資金額373.74億美元,占年度IPO總量的44.8%和35.0%。其中,152家選擇了境內上市,佔比69.1%,A股市場依然是投資機構退出的主要渠道。
2010年投資機構通過企業IPO實現480筆退出,平均賬面投資回報率為8.06倍,相比2009年下降28.2%。
IT行業是投資機構獲得回報最多的行業,平均賬面回報率達14.62倍,其次分別是金融、化學工業、互聯網、醫療健康。
2010年共披露26起VC/PE背景企業並購案例,涉及43筆退出。其中22筆退出案例完整披露其最初投資金額及最終退出回報金額,其平均投資回報率為1.30倍。
⑶ 股票融資環比余額下降是好事還是壞事
股票上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流入。
股票融資環比余額下降說明各路借貸買入資金減少。所以對股票上漲是沒有好處的。
⑷ 融資余額環比增加說明股票會漲嗎
按書本教條說,是的。
這會激勵大量流動資金進入資本流通渠道--期貨、股票、基金等環節。
不過,在國內的體制、國企深化改革、實體經濟疲軟、就業形勢不樂觀的大環境下,無非是杯水車薪,普羅大眾已經恐懼、疲憊。